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

袁術說真正可畏的是天意,這話雖是沒錯,但前邊他正在和楊弘說“應付陶謙使者”之事,忽然話鋒一轉,說到“天意”,就顯得很沒來由。

除了楊弘等幾個他的心腹之外,堂上餘下之衆皆不知他爲何會忽有如此一嘆,有自作聰明的,以爲是他又想到了“袁紹欲立劉虞爲帝”一事,遂附和響應,痛罵了袁紹幾句不自量力。

袁術有點怏怏失意,儘管平時他是挺喜歡部屬斥辱袁紹的,現下此時卻不想多聽。他站起身來,吩咐楊弘說道:“去通知陶謙的使者吧,叫他們明早來見我。”

楊弘恭謹應諾。

次日一早,陶謙的幾個使者來見袁術,等待了這麼久,最終得到的卻又是索糧、索軍械,不用說,陶謙的這幾個使者自是滿懷憤怒,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就這麼回去,回稟陶謙。

陶謙知了此事後,難免大怒,他如何大怒,卻不需多講,只說廣陵郡府,荀貞這日也從細作處得知了袁術給陶謙的回覆,不覺大笑,顧對左右的戲志才、荀攸等人言道:“袁公路驕豪,昔爲長水校尉,盛車寶馬,馳騁洛陽,以氣高人,人稱‘路中悍鬼袁長水’,此誠非可以信者也!陶恭祖無識人之明,妄欲以公路爲援,而今卻是賠了糧秣折了兵械,一無所獲。”

戲志才說道:“日前聞陶恭祖欲與薛禮結親,薛禮並未拒絕,而今陶恭祖失魯陽之援,孫將軍已列兵彭城國西,料薛禮這個豎子,肯定是不敢再反覆無常了!”

荀貞哈哈大笑。

雖然早就料到袁術肯定不會援助陶謙,但要說對此沒有一點擔憂卻也不可能,於今確知了袁術給陶謙的答覆,荀貞心頭頓便放下了一塊石頭,輕鬆了很多。

先是程嘉說服了臧霸,泰山兵不肯恭順地聽從陶謙的調遣,繼而現下陶謙又沒有了魯陽的援兵,而荀貞這邊,不但得到了孫堅的有力幫助,而且因爲“袁術拒絕援助陶謙”而穩定住了彭城國,使薛禮不敢再有反覆變化,並且可以想見,陳氏、糜氏等這些已經投靠到荀貞這邊的徐州士族、豪強肯定也會因此而堅定支持荀貞的念頭,甚至可以想見到:一些原本中立或者猶豫不定、乃至本來支持陶謙的徐州士族、豪強們,極有可能也會因爲“袁術對陶謙的拒絕”而不再中立、不再猶豫,乃至改換陣營,選擇支持荀貞,總而言之,至少從目前來看,徐州的形勢對陶謙是越來越不利,而對荀貞卻是越來越有利了。

荀貞笑道:“我該寫封信給袁公路。”

荀攸湊趣,笑問道:“寫信爲何?”

“我得好好地感謝他啊!”

戲志才、荀攸等人皆是大笑。

戲志才大笑了一陣,話回正題,對荀貞說道:“各部兵馬調署已畢,糧秣等物亦皆準備妥當,過了這個月,下月天氣即會轉暖,敢問君侯,打算何日出兵?”

荀貞的部曲之前除了駐紮在廣陵縣的以外,在郡中各地、沿海地帶也都有駐紮,爲了即將展開的“下邳戰事”以及隨後必然會發生的“爭徐戰役”,從去年底起,荀貞就開始了對部隊的調動部署,入到今年正月,調動愈加頻繁,截止現下,已大致完成了臨戰前的所有部署。

荀貞的整個部署可以分爲兩個部分。

一個是對主力部隊的部署,一個是對屯田部隊的部署。

經過去年的裁兵,荀貞現今帳下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的主力作戰部隊。

這一萬五千人,荀貞主要將之分別調動、重新部署在了兩個區域,一個是廣陵的郡西一帶,也即西邊和下邳接壤的地帶,一個是廣陵的郡北一帶,也即北邊和下邳接壤的地帶。

郡西這邊,荀貞總共部署了五千人,主要是放在了東陽縣周邊,在這裡駐紮了約四千人的部隊,其餘的那一千人則是駐紮在了凌縣。

淮水經下邳而入廣陵,不僅把下邳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廣陵郡內也有一部分地區是在淮水以北,只是和下邳相比,廣陵境內在淮北的地域不大,這塊地域中只有一個縣,即是凌縣。

凌縣在廣陵西邊的最北,距淮水不到百里,離下邳只有幾十裡,如果只從地理位置考慮,此地似乎是一個非常好的“發起對下邳進攻”的地點,這個縣直接就在淮北,攻入下邳郡內後不不需要再去考慮渡河的問題。可此地卻也有不足,最大的麻煩就是:這裡和東陽、廣陵內陸之間不但有淮水相隔,而且有富陵湖羣相隔,如把此地選爲主要的“發起對下邳進攻”的地點,那麼將來在兵員的運送、後勤的補給等等上都會有很大的麻煩。

這一個不足,也就決定了此地無法成爲主要的發起進攻的地點,只能作爲一個策應。

所以,荀貞只調了千人駐紮此縣,主要的“發起對下邳進攻”的地點,他還是選擇了東陽縣。

東陽爲主、凌縣爲輔,這就是郡西區域的整體兵員佈置,調駐在這一區域的五千兵馬,在即將發生的戰爭中,將會是攻取下邳的主要力量。荀貞令由許仲負責,樂進爲輔。

郡北這裡,經過一個來月的調駐,荀貞總共部署了八千兵馬。

廣陵郡北,挨着北邊的郡界附近,共有四個縣,由西而東,分別是凌縣、平安、射陽和海西。

凌縣已被劃入郡西的預備戰區,因此,郡北的預備戰區主要是由平安、射陽、海西三縣組成。

荀貞在平安、射陽各駐紮了三千兵馬,在海西駐紮了兩千兵馬。

這三個縣雖然同屬郡北的這個預備戰區,但在將來的作戰中,擔負的任務卻並不盡然相同。

平安、射陽兩支兵馬的作戰任務一樣,可細分爲前期、中期和後期。

從平安、射陽各向西北行百餘里,分別是下邳郡內的淮陰縣和淮浦縣,待戰事一開,平安、射陽部隊的前期作戰任務就是要迅速猛烈地把淮陰和淮浦打下。

淮陰、淮浦兩縣一個在淮水南岸、一個在淮水北岸,奪下這兩個縣後,平安、射陽這兩支部隊的作戰任務就開始轉向中期,因爲按照預計,這個時候,陶謙的援兵應該已經到了。

平安、射陽這兩支部隊的中期任務就是堅決地阻擊、並盡力吸引陶謙的援兵,從而減輕郡西那五千兵馬攻取下邳的壓力。

等郡西的許仲帶領那五千人馬完成對下邳的主要作戰任務後,全軍即隨之轉入對陶謙兵馬的反攻階段,換言之,轉入對東海郡的作戰,待到那時,平安、射陽這兩支部隊就將成爲作戰的主力,——這也就是它們這兩支部隊在此戰中的後期作戰任務。

海西那兩千兵馬所擔負的作戰任務與平安、射陽部隊有所不同。

廣陵郡北界整個的地形有點像個“凹”字,最左邊的這一“豎”是廣陵的西界,上邊的“缺口”是下邳的郡土,而最右邊的這個“突出部”則是託着東海郡,換而言之,也就是說,廣陵最右邊、即最東邊的北面是鄰着東海郡的。海西,就在這一區域內。

由海西向東六十里,是海,向北三四十里,是東海郡,向西北二百里,是東海郡的郡治、同時也是徐州的州治郯縣。

海西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荀貞部署駐紮在這裡的那兩千兵馬的作戰任務,其作戰任務即是:等戰事開啓,面向東海郡,屯兵不動,以威脅郯縣,使陶謙不敢放手遣兵入援下邳,同時,等許仲完成對下邳的作戰,當全軍隨之轉入攻略東海郡階段時,擔負“奇兵”的作用。

郡北這個預備戰區的主將是荀成,副將是徐榮。

總得來說,這次“爭徐”可以劃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攻取下邳,第二個階段是攻取東海,與此相對應的,第一階段以郡西的許仲部隊爲主,第二個階段以郡北的荀成部隊爲主。

主力部隊共約一萬五千人,除掉郡西的五千人、郡北的八千人,還有兩千人。

荀貞把這兩千兵馬又分爲三部。

一部五百人,駐紮高郵縣,一部亦五百人,屯駐鹽瀆縣,餘下一千人則屯駐廣陵縣。

屯駐廣陵縣的這一千人,自是爲了保證郡府的安全,同時也是起到一個戰略後備隊的作用,前線如吃緊,可馳援之。

駐紮在高郵的五百人則主要是爲了保證當戰事起後,郡中不會有盜賊生亂,——高郵處在廣陵郡的腹地,這一帶湖澤遍佈,地廣人稀,雖經數次剿殺,卻總有盜賊出沒,所以,當外有戰事的時候,這裡必須是要有一支精兵屯駐,以爲威懾的。

鹽瀆縣是廣陵最東邊的縣,臨着海,荀貞在這裡放五百人,一個是爲防海賊趁機侵擾,另一個則是爲了防備陶謙會走海路,給廣陵來個奔襲。

主力部隊之外,荀貞並還給江禽下了軍令,調動集結了部分屯田軍,同時動員了整個屯田軍。

調動集結起來的這部分屯田軍是屯田軍中戰力較強的,大多上過戰場,有戰爭經驗,共約六千人,荀貞將之分別主要部署在了郡西、郡北。

他們有兩個任務,一個是做戰時的後勤供應部隊,一個當戰事緊張時,也可以拉上戰場。

荀貞的整體部署就是這樣,這個部署是經過和戲志才、荀攸等人再三商議的。荀貞自認爲這一套整個的部署點面結合、正奇相配、內外兼顧,應是現有條件下可以做出的最好的部署了。

聽了戲志才之問,荀貞沉吟稍頃,說道:“咱們一直說二月出兵,可既然現下部署已畢,卻爲何還一定要等到下月呢?”

戲志才問道:“君侯的意思是?”

“去年底咱們就開始調動部署兵馬了,陶恭祖定然早就和幕僚有商議對策,泰山兵如肯聽從其調,恐已入下邳了,現今他雖調不動泰山兵,可爲了保下邳,我以爲,他是極有可能改調丹陽兵或徐州兵入下邳的,丹陽兵、徐州兵一入下邳,就將會不利我郡西部隊的進攻作戰。”

荀攸說道:“所以君侯想要?”

“兵貴神速,當擊敵不意。咱們一直說等天轉暖了,二月出兵,陶恭祖沒準兒也是這麼猜測的,既然都在說二月出兵,我意乾脆就在本月出兵!……卿等以爲如何?”

8 推衣1 雙喜臨門(上)9 計吏郭圖(上)57 二月習射(上)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0 計吏郭圖(下)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 謀北要在泰山郡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50 排場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51 故事26 鄉中四姓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14 賊困屋中34 飛蠅逐路廁之臭59 荀君爲政(上)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63 同道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31 除惡務盡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4 陽城治吏(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56 行若純儒實懷詭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64 欲得鐵馬先得人5 且以盜賊付太守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26 招人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44 許仲程偃34 招攬樂進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95 冀州北望氣如何34 大勝(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36 我所邀者仁民名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45 正旦前日11 寇至45 天寒遙寄冬衣去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0 屯田從來積糧策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55 毀容46 盜馬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28 詐降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0 防寇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2 國家棟梁傅南容41 夕陽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44 練軍方略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5 備寇9 道人8 清洗潁陰(下)
8 推衣1 雙喜臨門(上)9 計吏郭圖(上)57 二月習射(上)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0 計吏郭圖(下)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 謀北要在泰山郡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50 排場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51 故事26 鄉中四姓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14 賊困屋中34 飛蠅逐路廁之臭59 荀君爲政(上)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63 同道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31 除惡務盡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4 陽城治吏(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56 行若純儒實懷詭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64 欲得鐵馬先得人5 且以盜賊付太守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26 招人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44 許仲程偃34 招攬樂進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95 冀州北望氣如何34 大勝(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36 我所邀者仁民名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45 正旦前日11 寇至45 天寒遙寄冬衣去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0 屯田從來積糧策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55 毀容46 盜馬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28 詐降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0 防寇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2 國家棟梁傅南容41 夕陽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44 練軍方略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5 備寇9 道人8 清洗潁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