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許仲程偃

第一更。

——

次日一早,許仲、程偃去繁陽亭,小夏、小任奉荀貞之命,將他們送出十里外。

許仲臨別囑咐:“荀君身邊不能沒有人照顧,在我與阿偃不在的這段日子裡,不論在鄉里還是縣中,你二人都不可離開他一步,務要貼身隨從,萬萬不可大意。明白麼?”

小夏、小任應命。

“行了,你們回去吧,不用送了。”

許仲、程偃騎馬而去。這次他們去繁陽亭幹大事,爲了方便消息的傳遞,荀貞特地問高素藉了兩匹馬,給他們騎乘。進了繁陽亭,到得亭舍外,他兩人熟門熟路,徑牽馬入內。

黃忠正蹲在前院的雞塒邊兒拿着幾根破爛菜葉餵雞,聽見馬蹄聲響,扭頭回看,見是他二人,忙不迭把菜葉丟下,站起身,歡笑相迎:“阿偃、君卿,可是稀客!你倆今兒個怎麼來了?”

離別亭舍多日,院中沒甚變化。

左手邊的屋子裡有一個髮髻蓬鬆、衣衫不整的人打着哈欠出來,倚着門框揉了揉眼,也打招呼笑道:“阿偃、君卿來了!荀君呢?怎麼沒和你們一起回來?”卻是繁家兄弟的老大繁譚。

程偃心中有事,雖是故舊重見,沒心思閒扯,問道:“老杜和阿褒在麼?”

“咦?你們剛來的路上沒看見麼?今天是里民操練之日,他兩個都在操練場上。”

許仲和程偃走的是小路,沒有經過操練場地。程偃“噢”了聲,說道:“我說怎麼進入亭中後,路上少見鄉民,過了兩個裡,也是冷冷清清的。原來今天是操練之日。”

“怎麼?你們有事找老杜和阿褒麼?”黃忠問道。

許仲心道:“再過三天就是正旦,也就是說,留給我們動手的時間只有兩天了。事不宜遲,不可耽擱。”說道,“是有點小事來尋他二人。黃公,麻煩你去叫他們回來行麼?”

黃忠很乾脆,應道:“成!”撩起衣襟,胡亂擦了下手,就要走時,繁譚搶先一步,笑道:“老黃,你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就在院裡待着吧,俺去將他兩人找來。”

他這表現倒是叫許仲和程偃小小的吃驚了一下。此前荀貞還在亭中時,這繁家兄弟最是懶惰不過,便連荀貞有時也使喚不動他倆,這會兒卻怎麼如此熱情?繁譚略整了整發髻,把衣裳繫好,笑道:“今天沒什麼事兒,難得偷閒,剛在屋裡睡了會兒。”說着,邁開大步往外走,經過許仲、程偃時,還低頭彎腰地行了個禮。許仲和程偃越發奇怪。

——他兩人卻不知,自荀貞升任鄉有秩後,這繁家兄弟在背後不知懊惱、後悔了多久。

杜買、陳褒、程偃本來和他們一樣都是亭卒,最高也不過求盜,但就因“奉承”荀貞得力,三個月的功夫,便就紛紛麻雀飛上了鳳凰枝,一個升任亭長,一個升任求盜,一個跟着荀貞去了鄉里,可以說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就算是黃忠,“年老無用”了,前前後後也得了荀貞不少的賞錢、照顧。唯獨他們兄弟兩個,基本上啥也沒撈着。怎叫他二人不追悔莫及?

所以,今見許仲、程偃,繁譚料想他兩人定是奉荀貞之命而來的,當然要好生巴結了。

出了院門,他回頭看了眼,嘀咕道:“走時他兩個都是寒酸步行,回來卻高頭大馬。姜顯(許仲)倒也罷了,說是荀君的親戚,卻連阿偃如今也是新衣大冠,與以前的灰頭土臉完全不同了,這要是不知道的,還不定把他當成什麼貴人呢!唉,早知今日,當初俺也該賣力逢迎荀君纔是。”嘀嘀咕咕地一路去了。

許仲、程偃不知他爲何突然轉變,也沒放在心上,與黃忠說了兩句話,拉了兩句家常,講了幾句在鄉里邊的見聞和荀貞在官寺裡的情況,便先去後院等候。

荀貞走後,杜買升任亭長,住進了他原先住的屋子,外邊的堂屋依舊還是亭舍裡的議事之所。

許仲、程偃推門入室,脫去鞋子,相對跪坐席上。

許仲閉目養神。程偃有些心神不定,睜大了眼,東看看、西看看,時不時伸長了脖子,朝門外頭瞅。不多時,聞有腳步聲,他情不自禁地握緊了腰上的環刀,小聲提醒許仲:“君卿,老杜和阿褒回來了。”

腳步聲近,進來的是黃忠,捧了個木盤,上邊放了兩椀開水。他殷勤笑道:“今兒雖日頭不錯,天氣甚暖,但你兩個從鄉亭來,一二十里地,又騎着馬,衝着風,路上怕也凍得不輕。阿偃,瞧你這臉通紅通紅的,都快被風給吹皴了。來,喝椀溫湯,暖暖身子,去去寒氣。”

許仲睜開眼,道了聲謝,接過木椀,喝了一口,熱水下肚,暖氣入腹,十分舒服。黃忠沒多留,把木椀放下就走了。程偃沒心情喝水,接着一個勁兒地往門外頭瞅。

許仲將他的舉止看在眼裡,心中想道:“這可不行。”對程偃說道:“阿偃,你此前在繁陽亭待了很久,應該和杜買、阿褒都比較熟悉吧?”

“那是當然了。”

“他兩人都分別是什麼樣的人?”

程偃嘴拙,對杜買、陳褒的性格脾氣,他心裡清楚,可叫他說,卻找不着合適的詞兒來形容,張口結舌。許仲又問道:“別的不說,就以今日之事而言,你覺得以他二人之性格,在知道了荀君的計劃後,會分別有何反應?”

具體到單個的事情上,程偃就會說了。他說道:“阿褒是個豁達人,重恩情,要沒有荀君的提攜,他現在也當不上繁陽亭的求盜,對荀君的這個計劃肯定會贊成、支持。……,至於老杜?他雖也敬重荀君,但膽子比較小,而且家中有妻有子,也更謹慎一點,恐怕會有些猶豫。”

“你說得不錯。阿褒肯定沒有二話,杜買就不一定了,如你所說,他也許會有些猶豫。猶豫的原因也正如你說,是因爲他膽小、謹慎,——上次夜半擊賊,他就沒有緊隨荀君,而是留在舍中召集到了上百的鄉民後才姍姍而去。對外地來的羣盜尚且如此,何況面對本鄉的豪強?他必定會更加膽弱。……,阿偃,我且問你,如果他不願聽荀君的命令,反對荀君的計劃,咱們該怎麼辦?”

“說服他!”

“怎麼說服?”

“這,……。”程偃下意識地又握緊了刀柄。

許仲往他的刀上看了眼,笑道:“總不能拿刀逼着他。”

“那該怎麼辦?”

“很簡單:你只要別東張西望,到處亂看,定住心神,安坐不動就行了。”

“……,安坐不動?就這樣就能說服他了?”

“要想說服他,就必須讓他相信第三氏不足畏懼。要讓他相信第三氏不足畏懼,你首先就不能畏懼第三氏。”

程偃好像受到了多大的侮辱似的,掙紅了臉,握住拳頭,說道:“荀君待我恩重如山,我這條性命早就歸荀君所有。……,我當然不畏懼第三氏!”

“我知道你不畏懼第三氏,但杜買不知道。你東張西望、心神不定的,落在他的眼裡,他會怎麼想?你只有定住心神,安坐不動,才能讓他相信第三氏不足懼。”

程偃想了一想,覺得許仲說得有道理,鬆開拳頭,說道:“君卿,我聽你的!”挺直了腰桿,安坐不動。

“喝點溫湯。”

程偃把木椀拿起,學着許仲的樣子,不緊不慢地喝起了水。

許仲在荀貞面前總是恭恭敬敬的,看似“僕從”一個,但那是因爲他“感恩”,並不代表他沒有能力。想他在追隨荀貞前,以不過二十多歲的年齡,縱橫鄉中多年,人皆膺服,引得大批輕俠、惡少年競相折腰,若無過人之處,怎能致此?荀貞與他常常連榻夜談,深知其爲人,曉得他絕非常人,可以倚重,也所以纔會放心地將誘捕第三氏賓客這樣大的事情交給他全面主持。

許仲見程偃安定下來,不再多說,復又閉上了眼睛。

他剛纔對程偃說“你只有定住心神,安坐不動,才能讓杜買相信第三氏不足懼”,這是實話,但卻只是一半的實話。

他還有一層意思沒有說出:程偃在繁陽亭很久了,與杜買、陳褒是多年的同僚,不但他了解杜買,杜買也瞭解他。程偃雖有勇力,雖欽慕遊俠,知道報恩,但本身並非亡命徒,家中又有美妻,怎麼看也不像是個不怕死的人。不錯,他爲了“報恩”,把自己的命交給了荀貞,所以就算面對第三氏也豪無畏懼,可是他的這個想法,他知道、許仲知道,杜買可不知道。杜買看到的只是:“程偃非常鎮定”。爲何鎮定?杜買只能往“荀貞有十足的把握,第三氏並不足懼”這方面去聯想。

如果程偃給他造成了這個錯覺,如果他這樣想了,那麼荀貞“意欲在繁陽亭誘捕第三氏賓客、嚴刑逼供,使之誣告其主”的計劃就毫無阻攔了。

昨天晚上,荀貞與許仲同榻而眠,曾在這方面專門交代過他:“今誅第三氏,關鍵在繁陽,繁陽之關鍵又在杜買。阿褒雖可倚仗,但繁陽亭的亭長是杜買,拿人捕人非得他下令不可。你明天去到繁陽後,一定要想好怎麼說服他。……,我給你一個建議:杜買此人膽薄惜命,非遊俠一流,雖感恩於我,恩情不足以使其忘死,只可誘之,不可強之。”

許仲當時問道:“如何誘之?”

荀貞沒有說,只是笑道:“你想一想,如果實在想不出,明天早上我再告訴你。”許仲想到半夜,想出了一個辦法,早上荀貞問他時,他回答了五個字:“關鍵在程偃。”問荀貞,“對不對?”荀貞大笑,也只回答了他五個字:“此事必成矣。”

……

誅第三氏之關鍵在繁陽,繁陽之關鍵在杜買,說服杜買之關鍵在程偃。如今程偃已經安定下來,離說服杜買還會遠麼?

門外橐橐聲響。

一個頭裹赤幘,高大粗壯,面色黑紅,有點羅圈腿的三旬男子步入室內,後邊緊跟着一個身材削瘦,布衣帶刀,臉黑如鐵,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前者正是杜買,後者則是陳褒。

許仲、程偃起身,四人長揖行禮,禮畢,分賓主落座。

杜買笑問道:“阿偃、君卿,你們今來必是有事。是爲何事?”

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0 蹴鞠46 盜馬24 河南諸侯荀曹雄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74 如何練兵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9 點將封侯趁少年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7 偏將軍用計賺蓋46 呂布撤圍南渡汝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4 大勝(上)46 室暖臨懷春情在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58 二月習射(下)61 最令人懼是毒計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1 寇至33 督郵一怒(下)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74 花開是爲迎卿來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6 威震郡北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9 盤點籌劃45 得士親附41 夕陽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57 市恩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30 歸家諸事11 陳琳表令諸荀怒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4 張讓賓客39 開練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54 焉知生死麴義勇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6 原盼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3 市中美人42 三見遲婢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55 毀容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6 威震郡北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5 許縣陳氏98 戲忠建言攻山陽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4 河南諸侯荀曹雄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
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0 蹴鞠46 盜馬24 河南諸侯荀曹雄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74 如何練兵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9 點將封侯趁少年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7 偏將軍用計賺蓋46 呂布撤圍南渡汝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4 大勝(上)46 室暖臨懷春情在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58 二月習射(下)61 最令人懼是毒計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1 寇至33 督郵一怒(下)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74 花開是爲迎卿來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6 威震郡北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9 盤點籌劃45 得士親附41 夕陽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57 市恩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30 歸家諸事11 陳琳表令諸荀怒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4 張讓賓客39 開練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54 焉知生死麴義勇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6 原盼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3 市中美人42 三見遲婢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55 毀容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6 威震郡北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5 許縣陳氏98 戲忠建言攻山陽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4 河南諸侯荀曹雄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