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

兗北戰事將興,曹操等待劉岱的回覆。

徐州郯縣,這日,有兩個遠行的人回來了。

正是荀諶和趙昱。

兩個月前,荀諶和趙昱奉荀貞令,赴長安,謁天子,進貢方物。

由徐州到長安道路既遠,途中盜賊又多,尤其是出了豫州,進入司隸之後,越往西,形勢越亂,不但盜賊蜂起,並且各在不同駐地的涼州諸將之部曲也橫行擄掠,簡直兵不如賊,是以,荀諶和趙昱這一路來回得很艱險,直到此時方歸,護從他們去長安的董植,出發時帶有部曲五百,一來一回,今回到徐州,部曲只剩下了三百多,餘下的都戰死在了路上,或是因擊賊而亡,或是爲抵涼州兵士的襲掠而死,由此也可略見他們這一番行程的不易了。

不過,在聽了荀諶和趙昱的當面密稟後,荀貞才知道,他們之所以回來得晚,卻不僅僅只是因爲路上不好走的緣故,此外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董卓於上月底被呂布殺死了。

來回路程數千裡,數遇盜賊,吃不好、睡不好,荀諶、趙昱都消瘦了許多,也黑了許多,尤其趙昱,瘦得顴骨突出,臉色黑黃,但兩個人的精神都非常好,你一言、我一句,把近月發生在長安、也即董卓被刺前後的經過分別給荀貞一一道出。

司徒、尚書令王允矯情屈意,表面上順從董卓,取得了董卓的信任,而實則上他一直都在暗中與黃琬、鄭泰等密謀誅董,後來,他潛結董卓的部將呂布,說動了呂布,使之願爲內應,遂於上月二十三日,趁天子病癒、百官上朝慶賀的機會,先由呂布的部曲李肅等動手,繼之呂布親自下手,在北掖門外刺死了董卓。董卓死後,被夷三族。王允得總掌朝政。

荀諶、趙昱是在四月二十到的長安,也就是說,他們到長安三天後就發生了董卓被刺死之事。

董卓一死,朝局大變,王允等權貴重臣忙着對付董卓的部曲、任用自己的親信,以圖扭轉朝局,根本就沒空接見荀諶、趙昱兩人,直到五月初,在鍾繇等的幫助下,荀諶二人分別拜謁了皇甫嵩、趙謙、陰修等與荀貞有故交的諸大臣,然後纔在皇甫嵩等的引薦下,見到了王允。

中平元年,黃巾起事,王允臨危受命,被朝廷拜爲豫州刺史,與皇甫嵩、朱儁共擊豫州黃巾,荀貞時在潁川郡中領兵,因從爲部曲,數戰皆有功,深得王允的欣賞,說起來他倆是有過較爲密切的上下級關係的,荀貞離開豫州,跟着皇甫嵩征戰汝南、冀州,以軍功起家後,和王允仍然保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書信通訊。王允與荀貞已故的族父荀爽更是相熟,他到職豫州刺史後不久便徵辟荀爽爲州從事,乃是荀爽的“故將”,又對荀貞的外親陳家也十分禮重。

因此數故,王允對待荀諶、趙昱很熱情。

只是,雖然熱情,在與荀諶、趙昱的會面過程中,他卻沒有怎麼說公事,多數時間都是在問徐州、兗州、豫州、青州這些山東地區的近況,包括揚州也問了一些。

荀諶、趙昱無所隱瞞地把所知盡數告與王允。

從王允家辭回住處,荀諶因爲搞不清楚王允的態度,遂請來鍾繇,與他商議。

兩人細細議過,皆認爲:出於兩個緣故,王允肯定是會以朝廷的名義封賞荀貞等人的。

董卓雖死,而其部曲尚存,涼州諸將俱勇,王允初掌朝權,目前十分需要強有力的外援,徐州雖處國家最東,離關中甚遠,然既然荀貞曾爲王允的部將,亦是他的“故吏”了,荀貞又以善戰聞名,那麼,料王允就斷不會不對荀貞加以招攬的,此其一故也。

董卓已經被殺,王允下一步要做的肯定是重整朝綱、收拾山東,如此,他就急需山東州郡對朝廷效忠輸誠,荀諶、趙昱恰好於此時在長安,對王允來說,他便完全可以藉此機會,把徐州的忠誠立爲一個典型,給天下人看,因而,也斷不會不給荀諶等有所表示,此其二故也。

至若王允爲何在見荀諶、趙昱時沒有表態,不外乎也是兩個原因。

一則,身爲朝廷大臣,總掌朝政,行事需得穩重,不能才見荀諶兩人就當場表態。

二來,王允與荀貞雖然有舊,可到底荀貞不是他的心腹班底,再者,國家事也不能與私人的交情混爲一談,該怎麼給荀貞任命,又該怎麼給荀諶、趙昱任命,他需要仔細考慮。

兩人議罷,荀諶安下心來,一邊與鍾繇再次拜謁皇甫嵩等人,婉轉地請求皇甫嵩等爲荀貞說些好話,一邊時刻關注朝廷局勢的變化,等待王允的決定。

果不出荀諶、鍾繇之所料,數日後,朝廷的詔書下來了。

詔拜荀貞爲鎮東將軍,徐州牧,秩中二千石。

詔拜荀諶爲九江太守,拜趙昱爲陳國相。

有了頭道詔書,得爲徐州牧,荀貞在徐州的法定地位便就此立下,從此有了朝命在手,荀貞此前的“行建威將軍”是討董時爲袁紹所表的,沒有得到朝廷的承認,現在得到了“鎮東將軍”號,自此以後也是正經的將軍了,且是高於雜號將軍的“四鎮”之一,中二千石高於二千石,是朝中九卿的秩俸,將荀貞的秩俸進爲中二千石,比於九卿,是一個榮譽性的獎勵。

這一道給荀貞的詔書,甚得荀貞滿意。

不止得拜徐州牧,還被拜爲鎮東將軍,又加秩爲中二千石,實是出乎他的所望。

但第二道給荀諶、趙昱的詔書卻使荀貞在看過後即感到爲難。

九江太守本是劉邈,劉邈是琅琊孝王的五世孫,其兄於初平元年繼承王位,他受命赴長安奉章貢獻,天子嘉獎之,適逢邊讓棄九江太守之職,還家鄉,他遂被拜爲九江太守,在九江任上沒幹多久,他見九江北邊的豫州孫堅、徐州荀貞都不像“良臣”,又見荊州的袁術、劉表摩擦不斷,大戰在即,深覺九江早晚必會陷入戰火,於是就學邊讓,也棄官歸家。

荀諶由此接替他,得爲九江太守。

揚州諸郡裡邊,九江轄地雖然最小,但經濟、人口卻不弱,農業開發的程度高,境內的治安也行,比之經常發生山越叛亂的會稽、豫章等地算是很不錯的了,然而,經濟、人口、治安雖可,九江所處的地理位置卻不佳,從邊讓、劉邈接連掛印還鄉就可看出這一點。

揚州諸郡裡邊,荀貞最想得到的是吳郡或會稽,今得九江,已非荀貞所樂,陳國更令他棘手。

4 留錢18 第一天(下)17 推功相讓74 歸來有美迎於城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5 原盼勸賊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48 正旦之日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75 許縣陳氏16 虎狼之威(上)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64 欲得鐵馬先得人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7 舉薦戲忠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5 陽城治吏(下)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3 先表北海刺青州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0 擒賊先擒王(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7 舉薦戲忠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62 賜字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1 寇至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44 許仲程偃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32 督郵一怒(中)81 擒賊先擒王(中)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98 戲忠建言攻山陽41 效果20 拜徐州用計離亂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3 文聘(中)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31 破敵(上)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60 文直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7 獨行9 督郵在此(上)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3 甲光向日來者誰58 二月習射(下)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66 延攬勇士(下)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7 二月習射(上)3 路見白骨露於野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
4 留錢18 第一天(下)17 推功相讓74 歸來有美迎於城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5 原盼勸賊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48 正旦之日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75 許縣陳氏16 虎狼之威(上)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64 欲得鐵馬先得人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7 舉薦戲忠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5 陽城治吏(下)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3 先表北海刺青州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0 擒賊先擒王(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7 舉薦戲忠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62 賜字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1 寇至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44 許仲程偃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32 督郵一怒(中)81 擒賊先擒王(中)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98 戲忠建言攻山陽41 效果20 拜徐州用計離亂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3 文聘(中)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31 破敵(上)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60 文直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7 獨行9 督郵在此(上)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3 甲光向日來者誰58 二月習射(下)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66 延攬勇士(下)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7 二月習射(上)3 路見白骨露於野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