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

適時,西南是澺水,西北爲荀濮陣,後邊有許騎、何儀部緊追不捨,前頭又有陷馬坑,風雪搖落,竟是處處難行,陡聞得遊騎來報:南邊沿河灘見有大股的顯兵奔行,遙觀其旗幟,打的是“偏將軍許”,料應是許顯親自帶兵追擊。

張遼心道:“若是因前邊的陷馬坑在此蹉跎,而被許君卿繞至我部東邊,騎不良行,後有追敵,我部有被全殲的危險!”這時,他哪裡還會再去想“半渡擊許”?一時行差,不慎中了許顯的“奸計”,唯急思脫身之策,心念電轉,只想着該如何突圍而出。

“一與一,勇者勝!”張遼是個果決的人,很快做出了決斷,傳令前騎及步卒,“向北邊突圍!”

前頭有陷馬坑,雪花覆蓋之下,看不出虛實,也不知許顯在這一帶到底挖了多少個坑,肯定是不能繼續前行的了,南邊是河灘,又有許顯親帶步騎在行,也不能去,後頭是許騎、何儀部,張遼雖有信心將之擊破,但卻難以速克,一旦被纏住,還是難逃覆亡的下場,只有北邊可行,西北方向雖有荀濮的部曲,然而他們是步卒,行動不快,只要己部突圍的動作堅決、迅速,張遼認爲,必是可以將他們遠遠地拋下。

軍令傳下,遼部的步騎軍士再次變陣。

張遼親帶數十精騎阻擾許騎、何儀部。

從後追擊張遼部的這部分許騎雖是奉了許顯的命令,與何儀部協同作戰,卻因畢竟不屬何儀統轄之故,帶兵的軍吏又立功心切,因而仗着馬快,此時已把何儀部的步卒拉在了數百步後,——這還是因爲剛纔不斷受到張遼截擊的緣由,要不然,恐怕早把何儀部丟得看不到了。

張遼年輕力壯,披掛的乃是重甲,坐騎亦有簡單的馬鎧爲護,他棄矛用戟,挾挺當先,馳馬回鬥,數十精騎皆轉馬回從,十餘騎尤其勇銳的緊從其後,正面衝擊許騎部,剩下的三五成羣,遊擊在許騎部的前與左右,兩下配合,儘管人少,短時間內卻拖住了許騎的步伐。

何儀在部中,發覺兵士前行的速度明顯變緩,並腿站在馬上,往前觀望,隔着本部數百軍吏的行進隊形,看到了十餘敵騎一往無前,衝擊己軍騎兵的場景。

風不算大,雪下得也並不急。

幾瓣雪花隨風墜在了何儀的眼瞼上,被騰騰的熱氣一逼,化成爲水,險些迷住他的眼,何儀揉了一揉,再張目細望前方,就這片刻功夫,那十餘敵騎已經殺進己軍騎兵的陣內。

當先的那個敵騎最是勇猛,大戟刺擋撥挑,凡是迎面之許騎,或是被他殺死,或是被他挑落,無有一合之將,此敵騎應冒風雪,進衝橫行,如入無人之境。何儀親眼看到,接連數個以勇聞稱的騎兵軍吏試圖阻止他,卻都被他刺殺當場,其中包括一個假軍侯。

眼見此敵騎這般勇悍,何儀不驚反喜,他認出了此敵騎正是張遼,忙傳令部曲:“加快行進,必要生擒此人!”

部曲應令,加快了前進的步伐,未行多遠,大約是張遼殺上了勁,何儀聽見他奮聲自呼:“吾張遼是也!飛兒何在?可來決死!”聲若雷動,數百步外猶能清晰聽到。

戰局的道:“厲鋒卻是被張文遠惦記上了。”

卻是:張遼初挑戰許顯時,正與荀濮鏖戰,張飛率騎側攻,當時張飛叫了一嗓子“張飛在此!遼兒可來決死”!那會兒張遼沒工夫理他,撤回到營中後,張遼回想起了此事,張飛是個什麼東西,居然敢當着敵我數千兵士的面呼他爲“兒”,他深覺受辱,帶兵打仗,對部屬講的是一個“威德”,此辱不報,怕是會有損他在兵士中的形象,因對之念念不忘,是以,其後每次挑戰許顯,他都喚張飛來戰,卻限於許顯的軍令,張飛沒有再出戰過,直到現下,張遼雖是在掩護己部北突,然與許騎廝戰多時,殺氣充盈,卻是鬥志昂揚,於是又欲找張飛對戰。

許顯部中的騎兵除了少數是他自己的親兵外,餘下的俱是張飛部曲,這會兒與張遼交戰的就都是飛部,張飛治軍苛刻,少對軍吏施恩,雖被荀貞教誨過,生性如此,猶難就改,所以他的部曲兵卒對他只有“畏”,情感上並不親近,但此時是敵我交戰,聽到張遼辱罵張飛,呼其來戰,飛部的騎士卻頓覺同仇敵愾,好些悍勇的看不慣張遼的囂張姿態,有四騎併力來攻。

張遼這時突殺在最前,從他逆擊許騎的那十餘精騎人不及他勇,馬不及他好,都被落在了後邊,這就給了許騎圍攻他的機會,併力來攻的這四騎一個在張遼的左前,一個在其左後,一個在其右後,一個在其前面,組成了一個包圍的架勢。

何儀望之,只見:

張遼以戟格擋,用戟頭上的枝兵,也即橫刃,把最先從左前邊擊殺過來的那支鐵矛的矛尖勾住,然後向側拽動,對方的許騎力氣沒有他大,長矛由是脫手,張遼戟柄翻轉,使被橫刃勾住的長矛落地,隨之橫掃而回,打在那個許騎的身上,那個許騎如重萬鈞之擊,被從馬上打得橫飛出去,落於十餘步外的地上,大口吐血,掙扎不起。

然後,張遼無視左後、右後同時繼隨刺來的兩支長矛,持戟向右後猛撞,先用戟尾把右後的那個許騎打落馬下,繼而緩出左手,從馬身上取出一支短戟,向左後擲去,正擊中左後那個許騎的面門,那許騎的臉上血噴如泉,叫也沒叫一聲,栽倒馬下,兩支長矛有一支刺在了張遼身上,不能刺透他的鎧甲,也沒能把他刺落,只是使他在馬上晃了下身子而已。

緊接着,張遼叱吒催馬,避開前騎刺來的矛,直衝過去,那騎不及應備,被他馳至近前,回矛再擊已經是來不及了,急忙轉馬逃跑,露出了後背給張遼,張遼舉大戟下砸,中其背部,力氣之大,把這個許騎的坐騎都砸得跪倒在了地上,濺起積雪、冰渣,與血相混。

僅僅兩個呼吸,四個許騎中的勇士盡數被殺。

張遼威風凜凜,橫戟再呼:“飛兒何在?速來決死!”

許騎震駭,無人敢前。許騎一停下前進,後頭何儀縱是再急,路被擋住了,也沒辦法圍擒張遼。他只能眼睜睜看着張遼兜馬轉回,與那十餘精騎、外圍遊擊的數十遼騎會合,壓着已經變好隊形,開始突圍的遼部主力之陣,徐徐向北邊撤離。

向北行有二十餘里,見許兵沒有追趕了,張遼令部曲稍微休整,又遣騎去營中打探情況。入夜後,那去打探情況的騎兵帶了幾個路上碰見的營中潰卒回來,張遼細問之,卻纔知道,原來竟是被張飛攻破的營壘,他大怒之極,恨恨說道:“必要斬此賊於馬下,方解吾恨!”

許顯給張飛的軍令是攻破了張遼營壘後,便回騎夾攻張遼,卻因雪地難行,他沒能趕得上,到得戰場時,張遼已經撤遠,卻從部曲那裡得知了張遼的辱罵和勇猛,他勃然大怒,顧對從吏說道:“不虜此賊,誓不爲人!”

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35 褒貶由人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9 圍不赦以威生仁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8 第一天(下)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23 文聘(中)21 今有潁陰乳虎(中)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38 初步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60 荀君爲政(下)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70 劉玄德率部西攻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8 君子報仇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 光和七年56 買馬(下)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9 高子繡髡髮代首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58 孫堅96 會師城下(下)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7 朱公偉奉天子詔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52 圍魏救趙亂其陣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6 貞之得隴苦不足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34 馮家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25 備寇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8 未到輕身入京時23 甲光向日來者誰70 劉玄德率部西攻36 我所邀者仁民名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5 郡府迴文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44 許仲程偃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60 荀君爲政(下)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45 欺人51 故事46 可憐的胡/平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34 大勝(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
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35 褒貶由人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9 圍不赦以威生仁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8 第一天(下)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23 文聘(中)21 今有潁陰乳虎(中)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38 初步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60 荀君爲政(下)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70 劉玄德率部西攻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8 君子報仇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 光和七年56 買馬(下)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9 高子繡髡髮代首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58 孫堅96 會師城下(下)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7 朱公偉奉天子詔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52 圍魏救趙亂其陣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6 貞之得隴苦不足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34 馮家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25 備寇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8 未到輕身入京時23 甲光向日來者誰70 劉玄德率部西攻36 我所邀者仁民名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5 郡府迴文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44 許仲程偃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60 荀君爲政(下)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45 欺人51 故事46 可憐的胡/平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34 大勝(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