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

令徐卓擬文,以幕府的名義行檄,闢臧霸之子爲幕府舍人之後,荀貞給荀成回信:同意了他此前密報中的計劃,允許他便宜行事。

荀成的密報是在數日前送到郯縣的,此時荀貞的迴文送至,與當日相比,琅琊現今的形勢已有了變化。之前,荀成只是探知鹽豪或將作亂,而現下,已不但非常確定鹽豪將要作亂,並且連鹽豪叛亂的時間都打探出來了一個大概:早則十日後,遲則半月內,鹽豪必亂。

根據線報,鹽豪不是獨自作亂的,除可能會有泰山兵的部分參與之外,鹽豪們還找了琅琊沿海的海盜爲外援,他們的計劃是:利則攻佔琅琊,不利則浮海外逃。

琅琊這個地方,西邊臨着泰山,東邊臨着海,民風向來堪稱輕剽,不少的當地惡少年都是入則爲民,出則爲盜,若遇捕急,即索性浮海而出,躲避風頭。

兩漢之際,新莽之時,琅琊海曲縣有一婦人,其夫姓呂,因此,她被人尊稱爲呂母,其家爲當地的一個豪強大戶,家資數百萬,她的兒子在縣中爲吏,犯了小罪,而卻被縣令從重處罰,給殺掉了,呂母爲此銜恨,散衣食,厚養少年,數年,聚集得了數十百人,一起入到海島上,召和亡命,衆至數千。呂母遂自稱將軍,引兵還攻海曲,攻破了縣城,抓住了縣令,不顧縣中吏員們的求情,將之殺死,以其首祭其子冢,給其子報過仇後,她又帶着手下的這些人復還海中,一來當時天下已然將亂,二來她出沒海上,官兵也無從追拿,故竟是雖破縣城、殺朝廷命官,而終卻無事。

呂母的故事在琅琊當地傳得很廣,沿海的那幫鹽豪明顯是以她爲榜樣,想效仿她的舊事,叛亂如成,則割據琅琊,倘若不成,也可逍遙海外,性命無憂。

這次請了孫觀到開陽之後,荀成一直留着他,沒讓他回陽都駐地,此時接到了荀貞的迴文,荀成即令人去請孫觀來見。

孫觀不是傻子,此前數次應荀成的邀來開陽,荀成沒有一次說不讓他走的,而唯獨這次,他雖已先後三次提出想回陽都了,可荀成卻搪塞再三,一再用些藉口,不放他離開。老實說,孫觀已經非常不安了,正在不安之際,忽得荀成相召,他更是忐忑。

孫觀就在荀成的將軍府內住,住所離正堂不是太遠,他出了院子,走沒多遠,就心覺不妙。雖然來召請他的人黑衣革冠,是個文吏,可將軍府內,出了院子後,目之所及,沿途所經,不知何時,已俱是披甲持戈的武士,時當上午,春光明媚,而甲戈間的森寒殺氣卻撲面而來。

孫觀到底有當年輕俠尚氣的底子,又從軍多年,膽色還算頗壯,因而雖是越來越心驚不安,腿也漸漸覺得輕飄了,可勉強還能沉住底氣,步履上還是尚能走穩,一段不遠的距離,他覺得像是走了許多的時辰,終於到了堂外,他探目往堂中看去,第一眼就看見了荀成。

荀成也穿上了甲衣,正跪坐在堂上正中的案後,雙手放在膝上,也在向他看來。

很快,荀成的聲音從堂中傳了出來:“仲臺來了?快快請進。”

孫觀忙大聲應道:“是。”

前邊引路的文吏側過身,往邊兒上讓了讓,說道:“孫校尉請登堂。”

孫觀忙又低聲應道:“是。”

這文吏不過百石,孫觀身爲校尉,秩比二千石,兩者間的地位差距可謂天壤之別,孫觀迴應得這麼客氣,倒是讓這文吏有點吃驚,不過荀成就在堂上坐,他卻是不敢多話,回敬孫觀了一個笑臉,肅手請他入內。

這文吏的品秩太低,沒資格入堂,目送孫觀的登入堂中後,他一邊心中想道“聞聽泰山諸校尉俱是鄉野輕俠的出身,卻不意孫校尉非但無有粗俗之態,而反頗君子循循”,一邊自到堂外的廊上侍立。

孫觀登入堂上,看到除荀成外,陳登、高堂隆俱在,此外,還有幾個荀軍中的中高級軍官,一眼看去,這數個軍官他都認識,分是原平虜校尉、現遷爲左軍校尉的陳午,騎軍的軍司馬陳即,和陷陣都尉、鉤戟都尉、甲盾都尉、蹶張都尉、柘弓都尉等數個荀成帳下有名的猛將。

——陷陣都尉、鉤戟都尉、甲盾都尉、柘弓都尉、蹶張或積弩都尉,此數個都尉職,如今在荀貞的軍中已是固定的編制職位,凡中郎將以上,也即凡可單獨成軍的一個部隊編制之內,其軍中必有此類軍職,顧名思義,從這幾個都尉職的起名上就可看出,它們分別是對應的不同兵種,陷陣對應的是攻堅破城的死士部隊,鉤戟對應的是重裝步兵進攻部隊,甲盾對應的是重裝步兵防禦部隊,柘弓對應的是弓箭手部隊,蹶張或積弩對應的是弩手部隊,這幾個都尉編制的部隊大多歸中郎將直接統帶和指揮,俱是一軍中的精銳。

現下在開陽駐紮的荀軍總共有三支,一支是陳午的部隊,一支是陳即的騎兵,再有便是荀成直管的親兵和五都尉部,而今陳午、陳即、五都尉俱在堂上。

孫觀下拜行禮。

荀成笑道:“快快請起入席,你我也是相識多時了,何必總是如此拘禮?”

孫觀應是,起身入座。

荀成說道:“仲臺,今請君來,是爲了一件小事。”

孫觀連忙站起身,垂手應道:“請將軍示下。”

“說了無需拘禮,你怎麼還是這麼客氣?君請先坐下,我再說。”

“是、是。”孫觀忙又坐下。

“近日接報,沿海鹽豪與海盜勾結,將欲作亂。仲臺,君在琅琊日久,較之陳校尉、陳司馬諸君更爲熟悉和了解琅琊的地形、人情,我意請君出兵,爲我先鋒,剿滅鹽豪。君意如何?”

孫觀完全沒有料到荀成召他來,居然是爲了鹽豪欲圖作亂之事!

鹽豪圖謀作亂的事兒,他此前知道不知道?要說詳細的內情,他可能不知,但單就這麼一件事兒說,他卻是早已從昌豨處有所知聞了。

只是,在得知了此事後,他雖覺得昌豨不會事成,因沒有和昌豨一起叛亂的意思,但畢竟才降荀貞,對荀貞也沒多少忠心可講,所以也不想當一個告密者,壞了昌豨的性命,故而一直沒有將此事上報給荀成。

此時驟然聞得荀成說出此事,真如旱地霹靂也似,在剛聽到“鹽豪與海盜勾結”時,他以爲荀成已經知道了他和昌豨的書信來往,差點就要倉急地起身再次伏地,向荀成請罪了。

好在荀成的語速不慢,也沒繞關子,直截了當地就說到了本意。

聽完荀成的話,知道了原來荀成不是要治他的罪,而是要調他的兵馬去剿滅鹽豪,孫觀心頭頓覺一鬆,強自鎮定,起身下拜,說到:“將軍軍令,觀豈敢不從?”說完這句話,他感到後背一陣涼意,卻是早就出了一身冷汗,而直到此時,心情稍微放鬆下來,方纔感覺到了。

39 班底32 破敵(中)77 曹隱袁進皆貴宦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 張長詈罵府門外24 張讓賓客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8 初步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32 君爲虎士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45 天寒遙寄冬衣去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92 兵臨西華(中)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70 相見恨晚堂上歡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 程嘉獻策難吳輯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6 本初何如伯珪強5 冀董幽田兩名俊45 虎膽奸雄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68 三軍悄然各入屯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8 初步23 文聘(中)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21 徐羊各獻破敵策43 李通難擇良木棲6 何爲乳虎47 武貴立功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42 三見遲婢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77 曹隱袁進皆貴宦56 行若純儒實懷詭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66 負此俸食慚愧極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1 上任西鄉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76 演武薦賢(上)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8 程嘉獻策難吳輯44 練軍方略60 文直69 樂文謙領兵北上65 短歌1 飛書問君何所欲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22 今有潁陰乳虎(下)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47 武貴立功7 生死之恩何以報44 高家47 山雨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63 田邊斷案(下)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4 太守驪馬從白駒
39 班底32 破敵(中)77 曹隱袁進皆貴宦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 張長詈罵府門外24 張讓賓客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8 初步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32 君爲虎士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45 天寒遙寄冬衣去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92 兵臨西華(中)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70 相見恨晚堂上歡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 程嘉獻策難吳輯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6 本初何如伯珪強5 冀董幽田兩名俊45 虎膽奸雄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68 三軍悄然各入屯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8 初步23 文聘(中)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21 徐羊各獻破敵策43 李通難擇良木棲6 何爲乳虎47 武貴立功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42 三見遲婢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77 曹隱袁進皆貴宦56 行若純儒實懷詭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66 負此俸食慚愧極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1 上任西鄉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76 演武薦賢(上)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8 程嘉獻策難吳輯44 練軍方略60 文直69 樂文謙領兵北上65 短歌1 飛書問君何所欲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22 今有潁陰乳虎(下)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47 武貴立功7 生死之恩何以報44 高家47 山雨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63 田邊斷案(下)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4 太守驪馬從白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