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

歲入冬日,長安又傳來一個消息。

卻是董卓廢五銖錢,以“小錢”代替。

五銖錢是從前漢起就開始通用的貨幣,所謂“五銖”,既是刻在錢上的錢文,也是錢的重量,一兩合二十四銖。

可董卓現下卻廢五銖錢,改鑄小錢,這顯是會對幣制造成極大的破壞了。

消息中說:董卓改鑄的這個“小錢”,十枚錢才差不多能得上一枚五銖錢的重量。

這代表了什麼?

代表在最好的情況下,最理想的情況下,十個小錢也才只能當一個五銖錢用。

這就必然會造成通貨膨脹,本來一個錢能買到的東西,換了小錢,得十個錢才行。

隨着消息一起到得廣陵的,還有幾枚董卓新造出的“小錢”。

荀彧拿着這錢在手裡顛了兩顛,再又拿到眼前細細觀看,看完後,把錢傳給坐在他下邊的陳羣,轉對荀貞說道:“君侯,此錢既輕,鑄冶又劣,錢面上甚至看不到錢文。二十個錢,恐怕也頂不了一個五銖錢啊。”

陳羣看過了錢,將之傳給他下首的程嘉,亦說道:“董卓狂悖至此,吾哀長安生民。”

可以想見,長安周邊地區的物價必定會因之暴漲,這些地方的老百姓的生活將會更加艱難了。

坐在荀彧對面的張紘說道:“董卓假以朝旨,令天下通行此錢,不知君侯對此何意?”

“這種錢,當然是不能用的。”

張紘點頭說道:“我亦此意,此錢一旦通行,州郡必亂。”

程嘉看完手中的錢,說道:“我風聞陶恭祖在郯縣爲擴軍備、私鑄五銖,卻也不知他會否換用小錢?”

坐在張紘上首的戲志才說道:“他如敢換用小錢,對我廣陵來說,自是最好不過。”

程嘉笑道:“那想來他應是不敢換用了。”

荀攸接口說道:“他就算敢換,又有誰會用呢?”

程嘉應道:“這倒是。”

諸人皆在談論小錢,荀貞見坐在席末的郭嘉、徐卓兩人默然不語,如有所思,遂喚他兩人表字,說道:“奉孝、元直,卿二人靜坐無言,可是有何心事?”

徐卓、郭嘉對視一眼,兩人起身離席,拜倒堂上。

荀貞訝然問道:“緣何忽行此禮?”

徐卓說道:“昨日聞君侯欲遣使往去彭城,卓與嘉敢情之,願爲君侯去說薛禮。”

荀貞笑了起來,說道:“我還以爲你兩人是有什麼事兒,卻是爲了此事。你二人且先起來。”

徐卓、郭嘉應諾起身。

荀貞說道:“去彭城的人選已經定下,你兩人卻是說得有些晚了。”

“不知君侯欲使何人去彭城?”

“玄德已自請之。”

頭次和薛禮搭上線,就是劉備代表荀貞去的,這次荀貞要再遣人去見薛禮的風聲一出來,劉備昨天晚上就求見荀貞,早早地搶下了這個差事。

郭嘉說道:“嘉與卓願爲劉君輔使。”

荀貞笑道:“一個小小彭城,何需三俊往赴?玄德一人足矣。”

郭嘉、徐卓再請之,荀貞只是不肯。

這郭嘉和徐卓乃是荀貞最爲看好的兩個後備力量,是準備將來大用的,當然不放心他倆經下邳而去彭城。

見荀貞執意不允,郭嘉、徐卓雖是立功心切,也只得罷了,各歸己座。

荀貞見他二人似不開心,笑道:“我留你兩人在廣陵,是因有別的重任要交給你們。”

徐卓喜問道:“敢問是何重任?”

“有兩件事我一直都想給辦了,只是時機一直都不成熟,現在可以辦了,我準備把這兩件事就交給你們兩個去辦。”

聽荀貞說得這麼正式,郭嘉也耐不住了,問道:“君侯,是什麼事?”

“一個是我想定一套地圖測繪的規則,一個是我想做一套沙盤兵棋出來。”

不但徐卓、郭嘉,戲志纔等人聞得荀貞此言,也是面面相覷,不知荀貞是爲何意。

戲志才說道:“地圖測繪?”

“正是。不用我說,你們也知,對行軍打仗而言之,地圖是有多麼的重要,一份準確的地圖可以說是無價之寶。而現下地圖之測繪,在我看來,卻是有不足之處,故而我想總結各家之長,制定出一套地圖測繪的規則來,以能更好地繪製軍用地圖,方便我軍來日使用。”

徐卓問道:“君侯想怎麼制定?”

“具體怎麼制定,就要看你們的了。我只能給你說幾個原則。”

“卓等敢聞之。”

“我暫時想到的有這麼幾個:一要有比例尺,可辨遠近;二要有高下,可辨高下不同;三要有起伏,可辨坡地與平原之不同。”

當下的地圖雖肯定不及後世精準,但像荀貞所說的這些,基本上也都有了,只是尚還沒有人正式把這些東西總結一起,提出一套通用的準則罷了。荀貞不知,事實上,就在幾十年後,魏晉時便有一人,名叫裴秀的,正式提出了一個“製圖六體”,這個製圖六體就不但包括了荀貞剛纔所提到的這些,並且述及的內容還要更多,幾與後世測繪地圖的原則已無差別。

荀貞看過不少當下的地圖,民用的、軍事的,他都看過,相比後世地圖,他也發現,後世地圖中有的東西,在當下,不少也都有了,比如比例尺、起伏線,乃至近似等高線的東西,都已存在,和後世地圖較之,當下地圖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在不夠精確這一點上。

荀貞很想改進這一點,奈何他的數學不好,沒辦法在這方面做出指導,不過也沒關係,他數學不好,自有人數學好。

荀貞又說道:“除了這幾點外,最要緊的一點是:遠近距離、高低上下,務必要求得精確。”

徐卓問道:“精確?君侯的意思是?”

“可請幾位精通算學的士人來幫助編訂一套測繪遠近、高低的教材。”

荀貞不諳算學,所以也不知後世用來測繪地圖的算法現下有沒有,不過在他想來,應還是沒有,但他對現下的算學也算是稍有了解,知道只憑現下的算學成就,如運用得當,即使仍不能使地圖如後世那樣精準,但卻也能減少許多誤差,增加一定的準確性。

荀貞卻又是不知,仍是便在幾十年後,與裴秀同一時期,又有一人名叫劉徽,是當時有名的算學家,他有一本著作,名叫《九章算術注》,其中有一卷,名爲“重差”,乃是實用三角法的啓蒙之作,研究的便是高、深、廣、遠的測量問題。

徐卓喜歡軍事,又從荀貞征戰多年,自知地圖對軍事的重要性,當下主動請纓,說道:“卓願領此任。”

見徐卓領了此任,郭嘉就只有接受沙盤兵棋之任了,他問道:“君侯,何爲沙盤兵棋?”

“昔光武伐隗囂,伏波將軍於帝前聚米爲山谷,指畫形勢,開示道徑。這個故事,你可知道?”

“知道。”

“我所說的沙盤兵棋,就是此類物事,只是比這個要複雜一點。”

“如何複雜?”

“除了山川地理,還有各色兵種,再依照實戰時的情況,比如騎兵在谷地行軍的速度、比如步卒在山林行軍的速度,又比如步騎正面交戰時可能會出現的各自傷損,等等,按照這些實戰情況,製作出一套規則來,然後以此來推演戰事的發生、進展以及結果。”

郭嘉何等聰明,一聽荀貞的解釋,當即便清楚了荀貞的意思,亦明白了這套沙盤兵棋如能製成,將會對己軍有多大的幫助,應道:“此任嘉願領之。”

張紘在邊兒上聽完了荀貞對測繪地圖、制沙盤兵棋這兩件事的吩咐和要求,不覺嘆道:“我知君侯何以能百戰常勝了。”

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2 枉費心機空費時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朱陽第三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89 智勇兼備褚飛燕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95 會師城下(中)21 上任西鄉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44 練軍方略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88 從徵汝南(上)34 孟塗敢棄夜襲利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74 如何練兵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47 張飛急襲葛陂西61 太守行春(上)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70 今才知君是誰人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8 正旦之日30 歸家諸事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88 從徵汝南(上)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72 初見一龍(下)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77 曹隱袁進皆貴宦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4 張讓賓客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6 何爲乳虎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63 滍水星河影動搖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92 兵臨西華(中)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17 無賴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33 破敵(下)18 府主簿拒降守名59 慨嘆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28 幾事不密則成害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7 計劃16 子長忿仇求爲應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88 從徵汝南(上)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76 貴顯何氏兩將軍
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2 枉費心機空費時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朱陽第三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89 智勇兼備褚飛燕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95 會師城下(中)21 上任西鄉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44 練軍方略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88 從徵汝南(上)34 孟塗敢棄夜襲利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74 如何練兵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47 張飛急襲葛陂西61 太守行春(上)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70 今才知君是誰人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8 正旦之日30 歸家諸事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88 從徵汝南(上)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72 初見一龍(下)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77 曹隱袁進皆貴宦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4 張讓賓客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6 何爲乳虎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63 滍水星河影動搖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92 兵臨西華(中)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17 無賴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33 破敵(下)18 府主簿拒降守名59 慨嘆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28 幾事不密則成害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7 計劃16 子長忿仇求爲應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88 從徵汝南(上)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76 貴顯何氏兩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