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

陳午、陳到相繼率衆上到山頂。

山頂上的守卒不多,只有一二百人,人本來就少,又是被突然襲擊,幾乎沒怎麼抵抗就被打垮了,四散逃去。陳午、陳到沒有追擊這些逃走的守卒,在打散了他們後,即轉向山道進擊。

時當深夜,雖有明月高懸,然在山壁的掩映下,山道之上頗是黑黝,守卒搞不清狀況,不知道有多少人從山上衝了下來,頓時大亂。底下的江禽、劉鄧、何儀、李驤、程嘉、辛璦等奉荀貞軍令,藉機向上猛攻。上下夾擊,黃髯所部之守卒無路可退,驚惶紛亂,自相踐踏。

夜半山靜,這潰亂、殺聲隨風遠傳,一二十里外都能聽到。

荀貞率部入山以來,近兩千步騎行走山路間,聲勢不小,沿途經過的諸山裡的山賊以及蘆嶺左近山中的山賊早已知曉。荀貞本部的義從均是百戰老卒,軍容威武,鎧甲曜日,干戈如林,本就已使不少山賊爲之驚恐,接戰之後,鏖戰不休,從天不亮打到入夜,攻戰之聲遠播,更是使得許多山賊爲之膽寒,如今忽聞蘆嶺大亂,漢兵歡呼追殺之聲震動山野,鳥雀因之驚飛,虎豹爲之遁走,荀貞部追擊、剿殺的動靜響徹山林,週近的山賊遙遙聞之,越發恐駭了。

黃髯部足足有千許人,都是經歷過鉅鹿之戰的黃巾老卒,且佔有守山之地利,而卻在荀貞部的猛攻下竟然只堅持了一天多點就大敗了。以黃髯之實力尚且不是荀貞的敵手,週近山中的這些小股山賊自更不必說了。黃髯這一敗,這些山賊都不得不仔細想一想自己的出路了。

蘆嶺山道上,江禽、劉鄧等與陳午、陳到兩邊夾擊,黃髯部大敗潰亂。

山道狹窄,在守山的時候是守方的優勢,在大敗的時候卻就是守方的致命劣勢了。

山上和山腰兩邊一夾,黃髯部逃無可逃,除了少數勇悍亡命的,冒死向上或向下突圍之外,餘下的不是自相踐踏而死,就是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江禽、劉鄧等輪番上陣,猛攻了一天多,這才總算因爲陳午、陳到的奇兵天降而擊破了守卒之最後一個壁壘,取得了勝利,自跟着荀貞征戰至今,這樣的苦戰久未遇見過了,江禽、劉鄧等俱懷惱恨,也不管當面之守卒是否投降,縱兵大殺,一時間,血流成河,道上伏屍累累。

直到荀貞趕到戰場,發現情況不對,急傳軍令,這才制止了這場一面倒的屠殺。

在典韋、原中卿、左伯侯等的警惕護衛下,荀貞登上守卒的最後一個壁壘。

壁壘前後盡是敵我陣亡兵卒的屍體,屍體堆積得甚至比壁壘都高。在這個時候,“血流成河”已不是形容詞,而是真的血流成了河,山道兩邊有山壁,淤積的血水只能往下流,粘稠的血水差不得得有好幾寸厚,從下邊上來的義從兵卒,每個人的黑漆履、褲腳都被血浸透了。

荀攸、邯鄲榮、宣康也隨着荀貞登上壁壘,——準確說,他們登上的不是壁壘,壁壘不寬,容不下這麼多人並立,他們是站在了堆積的屍體上。

深沉冬夜,山月懸掛西方,灑下清輝。荀貞舉望山道上,江禽、劉鄧等與陳午、陳到會了師,正分出人手控制降卒,回顧壁壘下,一隊隊的義從兵卒正在井然有序地向上開進,接管戰場。

邯鄲榮看着山道上的伏屍、血河,嘆道:“‘大兵如市,人死如林’,昔黃巾數攻邯鄲,我登城觀戰,已覺兵爲凶事,而較之今蘆嶺一戰,當日之兇險卻遠不及今。我今乃知何爲征戰!”

荀貞瞧見岑竦沒和邯鄲榮等一起上來,他獨自一人站在山道上,面現不忍。

荀貞因笑道:“惻隱仁者心。叔敬,卿爲仁人也。”

邯鄲榮性格剛健,不以爲然,說道:“小仁爲大仁之賊。惻隱之心,固人皆有之,可若因爲惻隱而縱賊不擊,那麼受害的將是更多的百姓。”

岑竦嘆了口氣,想說些什麼,可他嘴拙,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最終只說道:“主簿說得是。”

諸人正說話間,數人從山上下來,來到壁壘前。

荀貞看去,見帶頭之人是李驤,兩三個兵卒押着一人跟在他的身後,被押的這人披頭散髮,滿面血污,狼狽得很,然而鎧甲精良,頷下美鬚髯,可不正是黃髯!

李驤下拜,說道:“小人擒了黃髯,獻給中尉!”

荀貞從壘上跳下,來到李驤面前,把他扶起,轉看黃髯,上下打量,回顧跟着過來的荀攸、邯鄲榮、宣康、岑竦,笑道:“公達、叔業,自起兵擊黃巾到現在,我等有多久沒打過這樣的苦戰了?”

宣康答道:“也就在中尉初起兵,獨擊波才、何曼時打過這樣的苦戰。”

wωw★ttκΛ n★C○

荀貞轉回頭,再又上下打量黃髯。

黃髯被兩個兵卒壓着,跪在地上,垂頭喪氣地低着頭,不敢迎視荀貞的目光。

見荀貞只打量黃髯卻不說話,荀攸猜出了他的心思,心道:“貞之必是在猶豫要不要招降此人。”

招降黃髯有兩個好處。

一則,可以讓趙國境內的山賊知道,荀貞不是濫殺之人,他們只要投降就會有活路。二則,今番蘆嶺之戰,荀貞部雖然獲得了大勝,可黃髯的部卒並沒有被全殲,原先被黃髯留在山頂的那一二百守卒在被陳午、陳到擊敗後,約有百餘人四散逃去了山林中,這些逃走的敗卒說不多不多,說少也不少,留着是個麻煩,若招降了黃髯,也許能把這些逃卒也招降過來。

不過話說回來,招降黃髯也有壞處。

壞處就是:黃髯是黃巾餘部,且不說他肯不肯投降,他就是投降了,對他的忠誠度也沒把握。

招降黃髯有利有弊,相比之下,利大於弊。

首先,不能因爲對黃髯的忠誠度沒有把握就放棄那兩個好處;其次,就算黃髯降而復叛,料來他也難有什麼作爲。

以荀攸對荀貞的瞭解,在荀貞做出決定前,荀攸已猜出:“貞之能容人、敢用人,連何儀、李驤這樣曾經統帶上萬、數千人馬的黃巾降將都能接納,並委以兵權,想來對這個黃髯也是能夠接納的。”

果然如荀攸所料,在短暫的猶豫過後,荀貞決定招降黃髯。

他上前兩步,把黃髯扶起,拍了拍他的胳臂,注視他的眼睛,笑道:“鉅鹿一戰,君負我勝,今蘆嶺一戰,又是君負我勝,還要不要再打第三仗?”

黃髯不像左須,他和荀貞沒有私仇,並且他雖然信奉黃巾道,但卻並非是堅貞信徒,在生死與信仰之間,他當然不會選擇信仰,被李驤生擒、押來見荀貞時,他忐忑不安,深恐會被荀貞殺掉,這時聽得荀貞笑言,似乎沒有殺他之意,他忙恭謹地道:“將軍神威,小人畏服。”

“哈哈,我不用你畏服,我想讓你降我,……,君鬚髯美盛,勇武兼人,本是佳人,奈何從賊?而今戰敗被我所擒,可願降否?”

黃髯拜倒在地,伏首說道:“願降將軍。”

“我不是將軍,趙郡一中尉耳。”荀貞歡暢大笑,再次把黃髯扶起。

黃髯個頭不低,身材雄壯。

荀貞的目光在他的鬚髯上停留了下,摸了一把,笑顧荀攸、邯鄲榮等人,說道:“真是美鬚髯也!”令宣康找了個幘巾來,親手把黃髯散亂的頭髮紮好,用幘巾包裹住,又拽着自家的衣袖把他臉上的血污擦去,笑對他說道,“我麾下雄壯高健的勇士很多,相貌堂堂的美男子也有不少,而有如此之美鬚髯者,唯君耳!待回去邯鄲,我當贈君一錦囊,專來盛君之美須。”

隨着地位的上升,也隨着招攬來的人才越來越多,荀貞在接人待物上亦漸變得成熟,如果說他以前的“推心置腹”還有刻意的跡象,那麼他現在的“推心置腹”就幾近渾然天成了。他與黃髯是初見,不多時前兩人還是敵我兩方,而看他對黃髯的言談舉止卻好像是老熟人一樣。

他親切、隨意的態度立竿見影,馬上見效。

黃髯因不知他的爲人、秉性,雖然降了給他,本來卻還是有些不安的,這會兒被他幾句話一說,幾個動作一做,雖不敢說不安盡去,卻也是大爲安定了。

黃髯一降,底下的事兒就好辦了,有他出面,降卒裡縱有不甘的也不再蠢蠢欲動了。

荀貞吩咐夏侯蘭記下李驤擒獲黃髯的功勞,隨後即令李驤帶着黃髯去山道上安撫降卒,——夏侯蘭是程嘉、陳午兩屯的軍法官,也一直都在前線,不過他雖善射,近身格鬥能力卻不出衆,所以沒有上過陣。

打掃戰場、收攏兵卒、安撫降卒,等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便在這時,又幾個人擡着一人從山道上走下,來到荀貞近前,這幾人把擡着的人放到地上,跪拜在地,叩首涕泣,說道:“稟報中尉,何君追敵時爲敵所傷。”

荀貞轉目向被放在地上的那人瞧去,見卻是何儀,擡他來的這幾個兵卒都是跟着何儀投降的黃巾舊卒。

荀貞連忙快步走近,蹲到何儀身邊,只見何儀的腹部受了重創,應該是被環首刀所傷,整個腹部都被劃開了,鮮血染滿衣甲,腸子都顯露在外。

荀貞吃了一驚,沒想到在攻山時何儀沒受傷,反倒在追敵時受了這等重創,以他所知的當下之醫療手段,這樣的重傷怕是救不成了。

何儀因失血過多,臉色慘白,勉強睜開眼睛,掙扎着想起來行禮。

荀貞按住他,說道:“躺着,躺着!”扭頭急叫宣康,“快去找隨軍的瘍醫來!”

何儀虛弱地說道:“中尉,不必找了,我自知己傷,便是找了瘍醫來,料也治不得。我自知命不久矣,故令部卒擡我來見中尉,只爲有幾句說想對中尉說一說。”

“君請言之。”

“儀早年一步行錯,從了黃巾,幸遇中尉,才得重生,隨着中尉來到趙國後,趙國多賊,本想着傾盡己力來當中尉的爪牙,平賊定亂,卻沒想到只擊平了左須、黃髯便就受此傷創,以後怕是不能再爲中尉效力了,深恨遺憾!臨死之前,我有一事想託付中尉。”

“汝妻子我養之!”

“我想託付給中尉的並非我的妻、子之事。”

“那是什麼?”

“當日從我降中尉的黃巾舊卒多是儀之鄉人、故交,我知中尉寬厚,想把彼等託付給中尉。”

這卻是何儀自覺難活,掛念跟着他投降荀貞的鄉人、故交,害怕荀貞不善待他們,故此臨終乞求。何儀雖投降荀貞有些日子了,但荀貞對他還不算特別瞭解,此時聞得他臨終之言,不覺潸然,說道:“君是個重情之人,我卻也不是個不重義的人。汝南、潁川同在一州,君的鄉人就是我的鄉人,君的故交就是我的故交,君請放心,我待彼等必如待我西鄉舊人。”

何儀知荀貞是個重諾的人,得了他這一句話,放下心來,臉上露出笑容,喘了幾口氣,對擡他來的那幾人說道:“趙郡多賊,天下不安,此正男兒用武時。中尉英武神明,汝等只要爲中尉盡心竭力,日後少不了汝等的功名富貴。”

那幾人盡伏地哀傷,泣不成聲。

忽一人說道:“啊呀,怎麼受了這麼重的傷?中尉,要能快點把他擡下山去,或許還能一救。”

荀貞擡頭,見是陳午、陳到不知何時來了,說話的卻是陳午。

“還能一救?”

陳午先是鏖戰了一天,接着攀了半夜的山,又追殺了半晌守卒,饒是他體力雄渾,卻也是有所不支了,滿頭是汗,汗水混着血污把他的臉弄成了個大花臉,他拄着長矛,抹了把汗水,說道:“噢,是了,中尉不知,我縣中前些日來了個神醫,醫術高明,精通針術,並擅外瘍創,能斷腸縫腹,這樣的重傷尋常瘍醫也許醫不得,但他卻定能醫之。”

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48 正旦之日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1 黃帝邢德有之乎62 賜字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72 寧舍濟北取任城45 欺人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42 三見遲婢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73 忠孝勇武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51 謀算將戰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2 兵臨西華(中)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6 爲君請功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54 焉知生死麴義勇3 殺人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0 督郵在此(下)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 佳婦何人陳家女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5 得士親附37 會師(下)43 爲今之計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26 鄉中四姓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97 孫文臺單騎陷陣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26 貞之得隴苦不足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6 虎狼之威(上)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64 欲得鐵馬先得人9 結交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18 第一天(下)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51 得領汝南意不足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上架感言1 虎士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53 不顧母弟朱靈忠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75 曹純少貴氣吞虎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6 東漢諸侯王24 張讓賓客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2 琴心劍膽20 辛璦(中)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45 得士親附45 正旦前日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7 獨行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72 寧舍濟北取任城8 清洗潁陰(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
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48 正旦之日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1 黃帝邢德有之乎62 賜字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72 寧舍濟北取任城45 欺人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42 三見遲婢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73 忠孝勇武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51 謀算將戰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2 兵臨西華(中)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6 爲君請功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54 焉知生死麴義勇3 殺人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0 督郵在此(下)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 佳婦何人陳家女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5 得士親附37 會師(下)43 爲今之計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26 鄉中四姓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97 孫文臺單騎陷陣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26 貞之得隴苦不足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6 虎狼之威(上)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64 欲得鐵馬先得人9 結交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18 第一天(下)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51 得領汝南意不足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上架感言1 虎士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53 不顧母弟朱靈忠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75 曹純少貴氣吞虎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6 東漢諸侯王24 張讓賓客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2 琴心劍膽20 辛璦(中)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45 得士親附45 正旦前日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7 獨行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72 寧舍濟北取任城8 清洗潁陰(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