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虎士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到了十一月初。

荀貞上任已足足兩個月了。

在這兩個月中,繁陽亭雖不能說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與往年相比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亭中諸裡的圍牆悉數被修葺了一遍,孤寡老弱也都得了一定的錢糧賑贍。

在得到了荀貞、高素的資助後,敬老裡買齊了桑苗。爲此,敬老裡的頭頭腦腦們,里長左巨、里長老周蘭以及荀貞最重視的“原盼”還特地去過一趟亭舍表示感謝。荀貞客氣、熱情地招待了他們。

通過一個多月不間斷地蹴鞠訓練,參加“備寇”的里民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並且因爲荀貞守言應諾、始終如一,獎賞給獲勝方的米糧從沒拖延、更沒扣留過,又且因爲他在球場上秉公執法,不管是面對許仲的朋黨江禽、高甲、高丙等,還是面對曾經“幫助”過他的史巨先、大小蘇兄弟以及尋常的里民都是一視同仁,從無偏向,所以“威信”已立,里民們漸漸地也都習慣了聽從他的命令,服從他的指揮。

繁陽亭一千餘住民,或如敬老裡,受他資助買桑苗的恩惠;或如其它諸裡,受他資助修繕裡牆及賑濟孤寡的恩惠;又或如參加備寇的里民,敬其威信,不知不覺間,荀貞在本亭的名望已無人可及。平時他巡查亭部的時候,若有里民在路上相遇,沒有不恭敬行禮的;而他如果有什麼命令發佈下去,底下的人也沒有不立刻就去給辦好的。

……

十月底的時候,許仲的面傷好了,在悄悄地回家住了兩天後,許母對他說:“你殺人亡命,累及我被囚繫亭舍。若無荀郎,要麼我現在還被關在舍中,要麼你已經死了。荀郎對我家的恩德可謂比天之高,比地之厚。他不但孝事於我、救了你的性命,又在我從亭舍歸家後,多次派阿褒、阿偃前來殷勤慰問,送錢糧米肉,就算是親戚故舊對我也沒有像他這樣好的!這樣的恩德不能不報。……,你今毀容變貌,我很心疼,很想把你留在身邊,可每看見你,我卻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荀郎。大丈夫立世有恩當報。他如今操練里民、防備冬寇,正用人的時候,你不要留在家裡了,去他的身邊爲他牽馬扶鞍、盡些微勞吧!”

聽了母親的話,許仲說道:“孩兒也有此打算。只是幼節還小,怕不能盡孝堂前。”

許母很不高興,說道:“幼節雖小,但他自幼讀書,比你穩重得多,有他在家中照顧我,你有什麼不放心的?且繁陽亭離咱們家一二十里地而已,朝發午至,如果騎馬更是連一個時辰都用不了,真要有什麼事兒,還怕找不着你麼?”

許仲是個孝順的人,見母親這樣說了,便就應諾,取了些衣物,當天即去了繁陽亭舍。

荀貞當然歡迎他的到來。

要知,荀貞雖已立威望,但信服他的多是亭內黔首,便有江禽、高甲、高丙等幾個外地的輕俠也逐漸地佩服起他,但一來他們本是衝着許仲來的,二來他們的人數也還少。如今有許仲主動來投,可謂如虎添翼。想當初,荀貞親近許母、示好許仲不就正是爲了這個目的麼?雖因殺人之事還不能公佈許仲的真名,但至少可以穩住江禽諸人,並再通過他們的嘴,慢慢的招攬來更多的遊俠、死士相從。

不過,他雖一百個願意,臉上卻顯出猶豫神色,說道:“你和你的母親分別多日,今才歸家,方不過一兩日,就又來我舍中。我若接納了你,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許仲答道:“我正是奉了我母親的命令而來的。仲也愚陋,無勝常人之能,但自忖也是有一點可取之處的,不敢說對荀君必有益處,但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荀貞還假意推辭婉拒。

許仲慷慨地說道:“荀君有大恩於我家,我若不能傾力相報,既對不起荀君的恩德,也對不起我母親的交代!如此不義不孝之人,還有何臉面立於人間!”

荀貞見他言辭激烈,態度堅決,這才歡喜地說道:“既然如此,便請仲兄暫屈居舍中。今我鄉中,遊俠衆矣,然彼輩多爲輕死之徒,都不過是逞一時的血勇罷了,唯獨仲兄既孝且仁,可稱豪桀。今居住亭舍,日後朝夕相對,實我之幸也!仲兄,請受我一拜。”

許仲奉母命而來相投,本該他行禮,這下倒好,沒等他跪拜,荀貞先來“一拜”。許仲十分感動,忙也隨之拜倒。兩人對拜行禮。禮畢,起身,相顧而笑。荀貞說道:“‘名以正體,字以表德’。仲兄詐死,原來的名字是用不成了。不知想改爲何名?”

許仲沒讀過書,本身的名字也就是個“許老二”的意思,哪裡能想出什麼別的名字?他乾脆地說道:“荀君於我有再造之恩,自此以後,賤軀任憑荀君驅使。請荀君賜名!”

荀貞沉吟說道:“許氏出自‘姜’,因許由而爲‘許’,仲兄乃大賢之後。今可復爲姜姓,不算背祖。仲兄仁孝無雙,日後必顯名天下,可名爲‘顯’。”姓和名都改了,索性連字一塊兒給他取了,“以仲兄之德才,顯名天下日,必能爲君侯座上賓,可字‘君卿’。”

許仲拜倒,謝道:“從此之後,再無許仲,只有姜顯。”

自此日開始,不管荀貞去哪裡,許仲必侍從左右。有時候是他一個人侍從,有時候是程偃和他兩個人侍從。

——程偃與許仲都受過荀貞的恩惠,所以他們兩人對荀貞的態度一般無二,都是恭謹、感恩,時間一長,見得多了,雖性格迥異,一個粗直無忌,一個訥言敏行,交情倒是漸漸深厚。

……

許仲因有面創,所以出門時常常會用布蒙面,只露出一雙眼睛。

起初,繁陽亭的里民們很奇怪,不知此人是誰,慢慢的也都習慣了,在見識過他在蹴鞠上的勇猛武烈後,又見江禽、高甲、高丙、大小蘇兄弟諸人皆對他伏首貼耳,心服口服,遂猜測他必有過人的武勇,遂在背地裡送了個外號給他,喚作“醜虎”。

荀貞盡心竭力,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終於感動許母、將許仲收至手下,儘管暫時還不能公佈他的真名,不得不以“姜顯”示人,但許仲稱雄鄉中多年,死黨甚多,除了江禽諸人外,還另有不少心腹親信。比如他詐死時,扶柩來亭舍的那兩個人,荀貞就沒見過。等在亭舍中安頓下來後,許仲牢記他母親“荀貞正用人之際”的訓導,將那些“生死之交”的死黨們一一召來。不過三四天功夫,荀貞手下就又多了十幾個剽勇的劍客死士。

這些人都是悍勇桀驁之輩,一般人統率不了,荀貞將之連同江禽、高甲、高丙諸人,加上大小蘇兄弟以及史巨先等幾個本亭的輕俠一併都交給許仲管帶,別立了一個小隊。

正常的“隊”一“隊”五十人,這個“隊”人少點,共有三十四人。

人雖少,盡皆輕俠敢死之士,無不刀劍嫺熟,勇敢過人,能以一當十,又多有坐騎,荀貞爲壯其聲威,遂以美名稱之,號爲“衝陣”。以許仲爲“隊率”,任江禽爲副,歸由自己直轄指揮。聯繫到許仲“醜虎”的綽號,里民們底下里都稱其爲“荀君虎士”。

……

隊中的這些人都是鄉中的輕俠,從各亭匯聚而來,雲集繁陽,自不可避免地會引起諸亭亭長與鄉里的注意。

荀貞本還擔心,怕會被他們告上縣廷,結果等來的卻是諸亭亭長的感謝和鄉里的稱頌。——原因很簡單,所謂輕俠,說的難聽點,大部分其實也就是無賴兒,平時沒少惹是生非,而如今都投來繁陽,受荀貞約束,各亭的亭長包括鄉里頓時都輕鬆許多,地方上也爲之安寧起來。

這樣看來,倒是正好落實了縣君對荀貞的褒揚:能“折惡導善”。

……

整個繁陽亭的氣氛蒸蒸日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戲志才一直沒有來過。荀貞這日正在舍中後院的樹下坐着,琢磨要不要過兩天等到休沐了去一趟陽翟,陳褒過來了。

“荀君。”

“嗯?”

“在想什麼呢?”

“在想一個人。”

“……,可是文聘麼?還是幼節?”

文聘自拜師後,隔三差五地常來,亭舍諸人與他都熟悉了,也都知道了他是荀貞的“同門師弟”。在許仲來了亭舍後,許季也常過來。荀貞每日忙於公事、操練,忙得腳不沾地,也就在他們兩個人來時能稍微放鬆一點。

“不是,是另外一個人。……,怎麼?你有事找我麼?”

“馮家送來的米糧快用完了,最多夠再獎賞兩次蹴鞠。下邊怎麼辦?是再去馮家要點?還是令諸裡再湊點來?”

以荀貞今日的名望,不比當初,只要他一句話下去,無論馮家還是各里肯定都會老實應命。不過他的心思已不在蹴鞠上了。仰頭看了看頭頂的樹冠,他說道:“天冷了,葉子快落完了。”

“是啊,早兩天過了霜降,馬上就要立冬了。”

“霜降,秋之末;立冬,冬之始。天越來越冷了。天一冷,穿衣就多,人的手腳也會不靈活,再上場蹴鞠怕就會有不便。”

“荀君的意思是?”

“蹴鞠已一個多月,米糧將盡,可以先停下來了。”

荀貞對陳褒、程偃、許仲略微透漏過自己的“操練計劃”。陳褒“噢”了一聲,說道:“如此說來,荀君是想改令鄉民練手搏、刀劍,習射了麼?”

“不錯。”

先用蹴鞠來提高里民們的積極性,並使其習慣服從命令,這是第一步。第一步完成後就可以開始第二步,第二步即操練“硬件”。

荀貞操練的目的就是爲藉機打造自家班底,好容易召集來了百餘人,立下了威信,得到了他們的敬畏,若不能使其上陣殺敵,蹴鞠得再熱鬧,又有何用?而若想能使其上陣殺敵,刀劍、騎射的技能必不可少。若將第一步比作“序幕”,這第二步算是操練的“正式開幕”。

陳褒擔憂地說道:“蹴鞠時有米糧作爲獎賞,如今米糧將盡,突然改爲習練手搏、射箭,鄉民們會不會有不滿?”

“我自有計策。”

“什麼計策?”

“你擔憂的是若無賞賜,里民們會否不滿,那依照蹴鞠的例子,一樣給他們賞賜不就行了麼?”

“如何給賞賜?”

“手搏、刀劍,訓練一段時日後,一如蹴鞠,也令各隊上場比試,每六日一次,每次上場一‘伍’,勝者給錢。習射,則以錢置靶上,凡能射中錢的,錢即歸其所有。”

“這樣最好不過!……,只是荀君,這用來獎賞的錢從哪裡來?還問馮家、諸裡要麼?”

“可一不可再。你看我像貪得無厭的人麼?”

“那從何來?”

“由我出就是。”

“啊?”陳褒一臉的吃驚,勸道,“荀君,我知君家頗有良田財產,君亦非惜財之人,但這用來獎賞的錢肯定會需要很多!還請三思。”

荀貞笑道:“天地之初本無錢。錢,爲人所造,供人所使,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不正是應該的麼?些許浮財,何足道哉!”

他話說得漂亮,他也確實不可惜這點“浮財”,不過事實上,他也有過仔細地盤算。

首先衡量過自家的財力,“量力而爲”。

其次,這賞賜給錢,聽起來會很多,其實不然。

一則,手搏、刀劍是六日一比,每一次只獎賞五人,一個月二十五人而已。如今十月,最多再有兩三個月,里民們就該解散,去忙乎農活了,也就是說,統共下來,只需要拿出七八十人次的錢來當獎賞就足夠了。假設一人一次獎賞五十錢,總共還不到五千錢。

二來習射,里民們平時缺乏訓練,很多人連弓矢都沒有,箭術水平可想而知,要想一箭把錢射中,難之又難,非得經過半月、一月的練習不可。即便在這其間,有歪打誤中的,也不會多。退一步說,即使每一箭都能射中,一次也就是一個錢,能費多少?

總之,實際用不了多少錢。

這些盤算他自己清楚,別人不知道。陳褒和立在樹邊的許仲,聽了他的豪言後都甚是敬佩。

許仲說道:“荀君爲里民備寇,舍自家錢財。里民們剛開始可能只會看到錢財,不能醒悟,但日後必會感念荀君的厚恩深德。”

……

再又經過一次蹴鞠後,荀貞宣佈了改習手搏、刀劍、射術的決定,並告訴里民們將會改用錢來代替米糧作爲獎賞。

里民們聽到有錢拿,除了特別喜歡蹴鞠的之外,不但沒有不滿的表現,反而更加歡喜了。畢竟,米糧到底不如錢來的直觀,加上荀貞威信已立,他們本也沒有不服從命令的想法,都痛痛快快地應諾接受了。

一切的進展都一如荀貞的設想,沒有出現半點的波折,順順利利。只是唯一一點他沒有想到的,當天夜裡,繁譚、繁尚兄弟偷偷摸摸地溜進了他的屋中。

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51 無中生有兵家計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24 文聘(下)39 班底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 置彀在此請君入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26 招人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62 太守行春(下)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9 道人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14 守城初戰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3 習射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98 幸有螟蛉機變才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3 誰人不知荀貞之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89 智勇兼備褚飛燕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19 二荀優劣25 鄉有野賢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34 大勝(上)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44 練軍方略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42 三見遲婢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98 戲忠建言攻山陽上架感言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59 慨嘆70 相見恨晚堂上歡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65 延攬勇士(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 雙喜臨門(下)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52 圍魏救趙亂其陣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24 杜買
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51 無中生有兵家計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24 文聘(下)39 班底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 置彀在此請君入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26 招人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62 太守行春(下)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9 道人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14 守城初戰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3 習射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98 幸有螟蛉機變才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3 誰人不知荀貞之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89 智勇兼備褚飛燕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19 二荀優劣25 鄉有野賢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34 大勝(上)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44 練軍方略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42 三見遲婢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98 戲忠建言攻山陽上架感言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59 慨嘆70 相見恨晚堂上歡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65 延攬勇士(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 雙喜臨門(下)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52 圍魏救趙亂其陣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24 杜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