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班底

範繩被押走後,文太守沒了議事的心情。

各方面的事也議得差不多了,諸人識趣地告辭離去。

依照官職高低,郡丞費暢先出了堂,繼而是五官椽韓亮、郡主簿王蘭、計吏郭圖等人,荀貞保持謙虛的作風,落在最後一位。荀攸、戲志才、樂進等人隨在他的身後。

在堂門口穿上鞋子,荀貞與諸人往外走去。

久在堂內,驟出堂外,迎上燦爛的陽光,荀攸眯了下眼。

戲志才伸個懶腰,笑道:“這好幾天了,都沒好好睡個覺,方纔在堂上,我差點都睡着了!”

“這幾天與賊兵交戰,城中人心不穩,你家娘子也不知怎麼擔驚受怕呢!今賊兵已退,善後的諸項事宜也都已安排下去,可以輕鬆一下了。志才,等會兒出了府門,你趕緊歸家去,好好撫慰撫慰你家娘子。”

戲志才本是性情中人,聞言不推脫,應道:“好!”

快走到院門時,荀貞回了下頭,本是想再向留在堂上的文太守行個禮,卻發現文太守呆呆地跪坐在席上,眼神渙散地望着院中初生嫩葉的高樹。他本就瘦小,這會兒從院門口看去,中間隔了一段距離,越發短小乾瘦了,獨坐空曠冥暗的堂上,給人一種蕭瑟之感。

荀攸輕聲說道:“府君這次怕是難逃朝廷的罪責了。”

這次太平道起義聲勢浩大,幾乎遍及帝國全境,遭亂的不止潁川一郡。

文太守初上任本郡不久,對地方尚不太熟悉,郡中道衆作亂或許還可以此爲藉口來推脫些責任,把一些責任推到他的前任、前前任身上,但是範繩呢?他拒絕了鍾繇勸他捕拿範繩的建議,這顯然是他昏聵失察,是他的罪錯。更別提範繩還是他的鄉黨,他也正是以“鄉黨”爲理由拒絕的鐘繇,往大里說,他這就是“包庇反黨”,這個罪名就大了。

儘管這次太平道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在朝堂,是在天子,是在權宦當權,可天子與當權的宦官怎麼可能會承認?等到平息了叛亂之後,肯定是會推出幾個高官大吏來背黑鍋的,有了“包庇反黨”這個罪名,文太守斷難無事。

文太守雖然剛愎自用,就任以來,對荀貞、荀彧不假辭色,對他兄弟兩人頗有偏見,可說到底,這只是因爲他好抓權,怕被本郡大族架空,細數他上任以來的各項政事舉措,其實並無太大的過錯,也可算中規中距,最終卻落個這般下場。

荀貞想道:“細說起來,他當初不肯捕拿範繩,也是顧念鄉黨情誼,最終落個如此下場,既可恨,亦可嘆。”

可恨他剛愎自用,沒有眼光。可嘆他好心沒得好報。

荀貞恭恭敬敬地衝高坐堂上的文府君行了個禮,對荀攸說道:“走罷。”

“去哪裡?”

“去城外。”

剛纔離開前,他問了一下文太守該怎麼安排樂進帶來的這些人。

郭圖擔憂這些人中也許會有太平道的細作,同時也擔憂如果放了鐵官徒入城後,沒準兒這些刑徒會惹事生非,因此提議不要放他們入城,而是安排在城外駐紮就好。文太守同意了。

荀貞對此沒有異議,只是說:“北城臨河,不是駐紮之所。波才退兵前,一直主攻的都是城東,城東守卒傷亡甚衆,城門亦有損壞,若再有賊兵來犯,怕會守衛不易。”因此建議把駐紮的地點改爲城東門外,如此可與城內成掎角之勢,有利守城。文太守也同意了。

出了太守府,荀貞先叫人牽了匹馬給戲志才,又點了兩個賓客,命送他歸家,接着命令樂進、小夏、江鵠和沈容:“你們速去城北,看看百姓、鐵官徒、投軍的豪強壯士渡完河沒,如果渡完了就帶來城東門外。我在東門等你們。”

樂進四人應諾,行了一禮,加快腳步先去了。

——在樂進整編鐵官徒時,沈容雖是被迫的,也算有功,因現如今依舊還是鐵官長。

荀攸瞧着他們離去的背影,笑道:“貞之,你有識人之明啊。”

“此話怎講?”

“樂文謙雖有冒雪千里奔師喪之舉,然其貌不揚,身形短小,訥訥若不能言者,怎麼看也只是一個尋常人罷了。你早前舉薦他爲鐵官主簿時,我還不解你的意思,今日看來,你真目光如炬也。我真沒看出來,他竟如此膽烈果決,若非此人,也許這千餘鐵官徒已經從了賊了!”

得他稱讚,荀貞甚是汗顏,心道:“樂進的確相貌尋常,要非我是從後世來的,就算與他路遇,只怕也想不到這麼一個身材短小、相貌尋常的年輕人竟是鼎鼎大名的五子良將之一。”

想到此處,他不覺想起了許仲等人。

шшш▪Tтka n▪℃O

……

他門下的諸多賓客裡,要說誰與樂進最像,唯有許仲,一樣的形貌短小,一樣的勇武敢戰,而且一樣的出身貧寒,唯一不同的是,樂進識書知字,許仲不讀書。

他又想道:“這幾日臨敵接戰,君卿臨危不憚,雖然暫時還看不出他有沒有將才,但至少在勇氣上他已不遜樂進。”

第一次見許仲是在繁陽亭舍,當時許仲匹馬單刀夜入亭舍,獨對亭中數人夷然不懼,當時荀貞就知道他很有膽色,但是,在鄉中爭強鬥狠和在戰場上與敵交戰不同,“勇於私鬥”的人不一定也會“勇於公”鬥,一個是十幾人至多百十人的鬥毆,一個是成千上萬的作戰,前者只需要小勇就行,後者卻非有大勇不可。就比如秦舞陽,十二歲就敢殺人,去刺秦王時卻色變振恐。在鄉中可能是個勇士,換個地方,到了戰場上可能是個膽小鬼。

在這幾天的臨敵接戰中,許仲表現出了他的勇敢和無畏。這就說明,他是個真有膽色的人,是個可造之材。

——要說起來,荀貞門下其它的賓客在這幾天的作戰中也都表現得不錯,沒有畏懼退縮的,可與許仲相比還是有不同的。許仲一直追隨在荀貞的左右,在交戰時,他的位置是處在整個隊伍的最前邊,而其它的賓客都在後頭,首先不用最先面對敵軍,跟着往上衝就行了,其次可以抱團。抱團的時候,人的勇氣肯定會比較大的。這就不同於許仲的位處最前、衝鋒敵陣。

這幾天與黃巾軍交戰,荀貞在指揮領導的同時,也在暗中觀察他門下的衆多賓客。

除了許仲之外,江禽、劉鄧、陳褒的表現也讓他較爲滿意。

劉鄧不用說了,真一個悍勇之徒,只從他敢在波纔等人面前斬殺波連就可以看出,此人絕對是一個可堪造就之人。陳褒雖沒打過先鋒,但在作戰時,他居中策應,膽大心細,和荀貞、許仲等人配合得很好。江禽殿後,不但沒拖後腿,而且頗有眼色,能夠隨機應變,在看到敵人的弱點後,總會適時地高喊幾句,一方面造成敵人的混亂,一方面趁機擴大己方的戰果。

可以說,之所以能夠在數萬黃巾的圍困下,歷經多次激戰而終守城不失,其中固有荀貞之功,亦有許仲、江禽、陳褒、劉鄧等人之功。

回憶完門下賓客在這幾天作戰中的表現,荀貞心道:“公達說我有‘識人之明’。與其說我有識人之明,不如說我運氣不錯,投到我門下的這些賓客剛好都可堪一用。”

事實上,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地方,不能單純說是“運氣不錯”。

歸根結底,還是荀貞一向的努力使然。他自主動求任爲繁陽亭長以來,一直積極結交鄉里輕俠,如許仲、江禽都是本鄉的翹楚,在出任北部督郵後,他又再三交代許仲、江禽延攬各縣勇士,可以說,郡南數縣的鄉間勇士如今泰半都在他的門下了,像劉鄧就是後來投奔他的。

許仲、江禽乃是本鄉萬餘百姓中的翹楚,俗話說,勝十人者爲傑,勝百人者爲豪,勝千人者爲雄,勝萬人者爲英,他倆勉強可算一個“人英”了。

劉鄧更了不得,是從數縣勇士中脫穎而出的,勇武自然遠勝常人。

便是陳褒,也是唯一一個從繁陽亭舍裡冒尖出來的。繁陽亭舍裡的人多了,如杜買、黃忠、程偃、繁家兄弟等,相比陳褒,他們就遜色許多,不值一提。繁陽亭裡出來的還有一個程偃,程偃這個人,荀貞看重的是他的忠誠,至於武力、智略什麼的,程偃也只是常人之姿。

所以說,他們這幾個人能有些異於常人之處,不足爲奇。

不過,他們現在的這點“異於常人之處”,也只是和普通人比較而言,和日後的那些“蓋世名將”相比,還是遠遠不如的,將來如果有機會遇上,孰高孰低,還得看他們能自家的造化,還得看他們以後是否能有進步。

所有的名將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從一場仗、一場仗中打過來,學過來的。

黃巾一起,天下大亂,這以後要打的仗多了去了。因此,對許仲等人日後能夠達成什麼樣的成就,荀貞還是頗爲好奇的。

……

太守府外,荀貞翻身上馬,去城東門之前,轉首向城北望了眼。

樂進、沈容、小夏、江鵠四人的背影剛剛消失在街角,不用多久,他們就會帶着數千人衆趕去城東門外。

荀貞心道:“克己忍欲辛苦數年,終得樂進、許仲衆人,小心謹慎提早佈局,今又得千餘鐵官徒。就不說剩下的那些百姓、投軍的豪強壯士,只憑這些人,天可憐見,老子總算有些在亂世中立命的把握了!”

一時激動,他爆了句粗口,但也可以理解,辛辛苦苦這麼久,總算有了點自家的班底了。

下午的陽光明亮溫暖。

巍峨的太守府前,長街兩側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新綠的道邊樹舒展枝葉,在一衆虎狼之士的護擁下,年方二十餘的荀貞坐於馬上,說不出來的英武過人。

——

1,樂文謙雖有冒雪千里奔師喪之舉,但其貌不揚,身形短小,訥訥若不能言者,怎麼看也只是一個尋常人罷了。

以貌取人,古今中外皆是,就連孔聖人都“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何況凡夫俗子?

只說漢代。

一如其它的一些朝代,在漢代,對入仕之人亦有形貌上的要求,如:面有創傷者,不得爲吏。又如:不足六尺二寸的“罷癃”的成年人亦不能入仕。

“高不滿六尺二寸以下爲罷癃”。“在鹽鐵會議上,桑弘羊以儒者身材瘦弱、其貌不揚爲前提,推引出他們‘安知國家爲政、縣官之事’的結論。鄒陽也發出了天下布衣之士,雖懷過人才智,但由於貧窮瘦弱而難以發跡的慨嘆”。

面有創傷者,不得爲吏:《漢書?薛宣傳》記有薛宣的兒子使刺客毀人面目,以阻止其任司隸校尉。《後漢書?張酺傳》:“(王)青亦被矢貫咽,音聲流喝。前郡守以青身有金夷,竟不能舉”。王青三世忠烈,他的祖父被王莽軍殺死,爲了保護上官,他的父親又身死,他亦負重傷,卻就因爲傷在咽喉,說話嘶啞,因不能被舉薦。——許仲、程偃臉上都有傷,許仲更是自毀容貌,依照漢制,若在太平時節,他倆都是不能入仕的。

漢代遴選博士子弟的條件之一是:“儀狀端正者”。

漢人的審美觀承前啓後,一方面他們遵循的大多容貌評價標準可在上古找到蹤跡,另一方面又影響了後人,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高揚了男性的雄強健壯,乃至鬚髯發達。

《漢書?田千秋傳》記:當“爲人魁岸,容貌甚壯”的江充出現在宮中時,武帝情不自禁地讚道:“燕、趙固多奇士”。東漢時,“鬚眉甚偉”的陳茂求見南陽太守,太守竟“不覺自起立,賜巾延請,甚嘉敬之”。

當然,這方面最出名的例子應是關羽了。關羽“美鬚髯”,並以此自豪,諸葛亮給他寫信,投其所喜,稱馬超和他比起來是:“(馬超)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羣也”。以“髯”代替其名。

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6 會師(上)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5 大計96 會師城下(下)11 朋黨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3 光和七年9 道人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46 室暖臨懷春情在48 雷霆15 陽城治吏(下)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53 送糧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9 班底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4 飛檄琅琊御冀方8 士族54 焉知生死麴義勇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20 辛璦(中)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8 遍觀諸郡(下)41 謀重有利爲臣職61 太守行春(上)30 回家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3 偏師掠潁橋蕤橫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96 會師城下(下)34 大勝(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40 隱秘非只君可尋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5 大計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6 決勝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62 其猶穿窬之盜也31 唐兒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1 上任西鄉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 虎士6 尋賢不遇(下)28 辰彼碩女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27 如夢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10 防寇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4 性格12 郡兵曹椽80 擒賊先擒王(上)56 允誠書從濟北來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
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6 會師(上)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5 大計96 會師城下(下)11 朋黨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3 光和七年9 道人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46 室暖臨懷春情在48 雷霆15 陽城治吏(下)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53 送糧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9 班底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4 飛檄琅琊御冀方8 士族54 焉知生死麴義勇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20 辛璦(中)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8 遍觀諸郡(下)41 謀重有利爲臣職61 太守行春(上)30 回家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3 偏師掠潁橋蕤橫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96 會師城下(下)34 大勝(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40 隱秘非只君可尋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5 大計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6 決勝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62 其猶穿窬之盜也31 唐兒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1 上任西鄉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 虎士6 尋賢不遇(下)28 辰彼碩女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27 如夢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10 防寇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4 性格12 郡兵曹椽80 擒賊先擒王(上)56 允誠書從濟北來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