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

糜芳到了州府,拜見荀貞,不但獻上了自家鹽坊,還帶了幾大箱的禮物呈獻席前。

荀貞見糜芳來府領任,並獻上糜家鹽坊,大喜,心道:“糜子仲果疏財之士,可謂識時務者。”

他當即起身,親把伏拜堂中的糜芳扶起,笑對他道:“今州用匱缺,是以不得不行榷鹽之政。夫功未必皆野戰也,將士擊敵,可稱沙場,君今榷三郡鹽,可稱鹽場,待事成日,功過拔城!昔賈復請擊郾賊,世祖笑曰:‘執金吾擊郾,吾復何憂。’今我以此任託君,亦無憂也。”

糜芳說道:“敢不爲明公竭忠盡智,效命鹽場!”

荀貞令陳儀起草闢除文書。

陳儀筆走龍蛇,瞬時而成,呈給荀貞。

荀貞閱覽,見寫道:“管仲子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養貧窮,祿賢能,齊人皆悅。兵災之後,州人困弊,效古賢善政,不亦可乎!糜芳智深才能,致遠任重,授司鹽都尉。”看罷,深覺合意,唯欠一點,對陳儀說道,“再加上一句:‘以便宜從事,勿復先請’。”

陳儀應諾,在文書後又加上了這麼一句。

闢除文成,蓋上州刺史的印章,荀貞當時就叫人拿去幕府,下發諸郡。

闢除可以此時就完成,但糜芳卻需得再等上兩天才能上任,一則,衣冠印綬還沒有做好,二來,沿海煮鹽之家或許會有用武力抵抗的,故而得給糜芳調撥一些兵士。

衣冠印綬自有人負責製作。

關於軍士的調撥,荀貞想了一想,因爲州內的鹽坊皆在沿海地帶,最合適的當是從琅琊、東海、廣陵三郡的駐軍中抽調一部出來協助糜芳辦理此事,琅琊駐軍需震泰山兵,廣陵駐軍任在防丹陽來犯,皆不能動,那便只有從東海調了,當下決定,調姚頒部給糜芳指揮。

姚頒是姚升的從弟,初平元年,荀貞擊董卓,兵士有損,姚升遣人回吳郡招募勇士,得了五百人,由姚攽領着到了潁川,荀貞除他爲別部司馬,此次攻徐,姚頒雖無大功,但也立了些功勞,弟以兄貴,荀貞擢他爲了軍司馬,現統兩曲兵士,共計六百人。

荀貞決定用姚頒,而不是其它人,乃是出於兩個緣故。

姚頒是吳郡人,吳郡亦有很多鹽坊,他對鹽業比較熟悉,此其一。

糜芳家在東海朐縣,吳郡與東海郡間只隔了廣陵一郡,吳郡姚氏、東海糜氏,這兩家的族姓,糜芳與姚頒兩人彼此皆聞,想來此前雖不相識,但共起事來應也不會需太久的磨合。此其二。

荀貞對糜芳說道:“我帳下有一人,吳郡姚家子弟,名頒,年歲與君相仿,磊落颯爽,可共行事。”問道,“我意令此人爲君佐助,君可願否?”

“唯明公之意是從。”

“好,那我就傳檄給他,叫他帶兵來郯,聽你調派。”

糜家獻上了鹽坊,又願意爲荀貞馬前驅,對本州的鹽坊下刀子,荀貞不能只下個闢除書就行了,當晚,召聚荀攸、荀彧、戲志纔等,和屯駐在郯縣的辛璦等,一起飲宴,席上,諸人俱禮重糜芳,便是疏懶如辛璦的,因知榷鹽一事的重要性,也特地離席給糜芳端了杯酒。

是夜,糜芳大醉,留宿府中。

次日,他酒醒過來,只覺頭疼欲裂,然心情卻與剛到州府時截然不同了。

昨晚夜宴,凡出席之人俱荀貞心腹,沒有一個外人,如果真說外人的話,也有一個,那就是他糜芳了,可他既能出席昨晚的那種場合,也就說明在荀貞的心目中,他已經不是外人了。

糜芳大大佩服他的兄長,心道:“主上雄傑,左右又盡皆國士,誠如吾兄所言,非一州可限。今從吾兄言,雖是獻上了家中鹽坊,又或會得罪州中鹽豪,可較之日後若能附驥果成,得東郭咸陽之權、李通之貴,這點代價實是不算什麼!”

雖是頭疼,腹胃亦翻,糜芳卻沒有多在榻上躺,起來後,略作洗漱,請外邊伺候的小奴引路,即去到前院堂上,恭候荀貞過來,好再次拜見,並謝擢他爲司鹽都尉之“恩”。

昨天糜芳呈送給荀貞了幾箱禮物,荀貞對這些身外物興趣不大,當時沒有看,昨晚又飲酒,更是沒想起來看,今日早起,在自住的院中擊劍健體時,瞧見幾個奴婢吃力地擡着幾個箱子進來,看着眼熟,略一回思,記起是昨天糜芳呈上的,這纔想起此事。

荀貞因停下擊劍,召那幾個奴婢近前,問道:“你們要把箱子擡到哪裡去?”

“稟告家長,此是昨日糜君獻給家長的禮物,前院府中把之送來了後宅,庶子諸葛君讓奴婢們拿來給家長、主母過目,然後再決定是存放抑或它用。”

荀貞心道:“子瑜懂我!”

“拿來給家長、主母過目,然後再決定是存放抑或它用”,諸葛瑾這是在請示荀貞,這些東西是存起來,鎖入庫中,還是轉贈給臣屬,以攬人心。

既明白了諸葛瑾的用意,荀貞即令這幾個奴婢把箱子都打開。

奴婢們打開箱子,將其中的各種玩物、用具等小心取出。

荀貞一一檢視。

別的則罷,忽見一尊玉美人,長三尺餘,柳眉櫻脣,明眸顧波,翹袖折腰,曼妙無暇。

饒以荀貞之不好外物,觀之亦喜,拿在手中,撫玩了會兒,他心中一動,卻是想起了一人,遂對奴婢們說道:“玉之所貴,德比君子,吾弟斯人也。”令道,“將此玉美人拿去給子瑜,叫他遣人給吾弟玄德送去。”

餘下的物事,荀貞按照種類的不同,也令拿給諸葛瑾,分別送去給各有此好的臣屬,內中有一柄拍髀短刀,鞘麗刃鋒,叫送給周泰,又取了一面銅鏡,令諸葛瑾呈給他的繼母。

須臾間,幾大箱的珍寶大多送出,只留下了三五件,吩咐給陳芷拿去,如有喜歡的,便留下賞用,不喜歡的,可分給諸女。

這幾個奴婢見荀貞竟拿萬金不當一文,無不咋舌。

卻是燕雀安知鴻鵠志,爾曹焉曉荀貞懷抱。

23 大獲豐收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2 敬事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24 鐵官見聞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40 蹴鞠17 推功相讓39 得二荀舉薦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8 陰入縣寺持短長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25 郡府迴文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13 荀成善納奉孝策45 得士親附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37 無禮賠罪5 江禽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3 威震陽翟(上)78 唯先順勢能造勢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9 輜重已備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59 奮武意收黃巾用83 威震陽翟(上)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48 正旦之日25 孟德智略真天授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71 初見一龍(上)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1 賞錢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上架感言35 潛光爲養羽翼成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0 名士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 陽城治吏(下)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4 孟塗敢棄夜襲利30 回家33 督郵一怒(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98 戲忠建言攻山陽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27 舉薦戲忠
23 大獲豐收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2 敬事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24 鐵官見聞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40 蹴鞠17 推功相讓39 得二荀舉薦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8 陰入縣寺持短長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25 郡府迴文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13 荀成善納奉孝策45 得士親附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37 無禮賠罪5 江禽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3 威震陽翟(上)78 唯先順勢能造勢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9 輜重已備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59 奮武意收黃巾用83 威震陽翟(上)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48 正旦之日25 孟德智略真天授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71 初見一龍(上)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1 賞錢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上架感言35 潛光爲養羽翼成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0 名士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 陽城治吏(下)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4 孟塗敢棄夜襲利30 回家33 督郵一怒(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98 戲忠建言攻山陽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27 舉薦戲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