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

荀貞問“山陽可有密報送至”時,就知,山陽近期必是無有密報送到,因爲“驅魯國黃巾西去,藉機入兗”是目前的頭等大事,他已有交代,凡山陽有密報送來,必須第一時間告與他知,果然宣康接口說道:“山陽近日並無密報。”

徐卓笑道:“沒有密報就是好消息。”

這話說得不錯,山陽如有異動,那麼布在山陽的密探就必會有急報送來,而現在連着幾天沒有密報,就說明荀軍與魯國黃巾的這場戰事至少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引起兗州方面的警惕。

荀攸說道:“袁本初與公孫伯珪相爭,劉兗州處在其間,左右爲難,現下料是無暇顧及其它。”

劉岱和袁紹、公孫瓚的關係都不錯,他既與袁紹和親,又與公孫瓚同樣也是兒女親家,袁紹甚至把自己的家眷都安置在劉岱那裡居住,而爲了幫助劉岱抵禦黃巾、同時也是爲了幫助劉岱掌控兗州,公孫瓚則遣了一支騎兵部隊駐紮在山陽地界,以充實劉岱的武裝力量。

現今,公孫瓚因惱怒袁紹此前用計哄他出兵,結果冀州牧卻被袁紹得去的緣故,陳兵於冀北、冀東,有一雪前恥、誓要與袁紹兵爭河北之意,兩邊眼看就要打起來了,那麼與他兩人都有和親的劉岱夾處其間,自是就成爲了袁紹和公孫瓚競相爭奪的對象,據之前山陽的密報,袁紹、公孫瓚兩人遣去山陽見劉岱的使者絡繹不絕,當此局面,劉岱自是少不了左右爲難。

一邊是袁紹,四世三公,袁家的門生故吏遍佈海內,政治底蘊極其豐厚,一邊是公孫瓚,兵強馬壯,前不久剛以數萬之卒大破黃巾數十萬,軍威正盛,兩者該選擇誰投靠?確是個難題。

兗州雖然富饒,民口豐實,可一來地域不大,二來四邊沒有天險,一旦做錯選擇,不論是公孫瓚最終取得了爭冀的勝利,還是袁紹獲勝,兩人兵鋒轉向,以此兗州之地,劉岱萬難抵擋。

所謂“戰略機遇”,公孫瓚和袁紹的這場河北之爭,仗還沒有開始打,但對荀貞來說,已經形成了一個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首先,因了公孫瓚的陳兵冀界,袁紹沒辦法再和孫堅爭豫,這就既使孫堅可以抓緊時間用政治或用軍事的手段加強對豫州的控制,又使荀貞不必再擔憂豫州,可以騰出手來向外發展。

其次,騰出手向外發展之後,又仍是因了袁紹、公孫瓚的相爭,劉岱的注意力被吸引過去了大半,使得他無暇注意荀貞在魯國的小動作。

這還是隻是眼下對荀貞的兩大利好,隨着公孫瓚與袁紹爭冀戰事的展開,可以預見,荀貞必定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好處。

荀貞看着地圖沉吟了會兒,說道:“山陽既無動靜,便傳令君卿:擊潰魯國黃巾後,盡起三軍銜尾追擊,先可至任城而止。”

荀康等人應諾。

荀貞又道:“傳令玉郎調騎兵五百,令子龍調步卒千人,做好備戰。”

荀攸問道:“君侯是要親自入兗麼?”

魯國的戰事已經勝利在望,琅琊那邊有荀成部就足夠了,這兩地現下都不需要增派援兵,而荀貞卻在此時令辛璦、趙雲兩部各調集一些兵馬備戰,那麼他的目的就很明顯了,無它,必是有意親自帶兵入兗。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劉兗州現下卻是無暇顧及其它,但待我軍入兗後,他必會有所反應,此事事關重大,我必須要親臨前線,纔好臨機置宜。”

這是之前荀貞就和荀攸等商量過的,因此,荀攸倒也沒有什麼異議,只是說道:“君侯令荀將軍待平定鹽家亂後,就地整編泰山兵,此亦要事。君侯若於此時離郯赴兗,萬一泰山兵有變,該如何處置是好?”

“卿與文若留守郯縣,泰山兵如有變,由卿二人全權處置,可以便宜行事。”

荀彧沉穩,荀攸機變,有他兩人留守在郯縣,再加上張昭、陳登等徐州本地士人的協助,莫說萬一泰山兵有變,便是忽有強敵來犯,也足可保徐州不亂。

更況且,任城離郯縣只有三百來裡遠,如是真出現了荀彧、荀攸等不能解決的事情,荀貞從任城回郯縣也是很快的。

荀攸等應道:“諾。”

……

便在荀貞吩咐給許仲傳令之時,魯國騶縣的戰場上,許仲剛剛取得了一場小勝。

昨天,也就是在給荀貞送軍報時,許仲、臧霸兩部剛剛完成了對卞、汶陽、魯諸縣黃巾敗兵的夾擊包圍,過了一夜,在今天上午辰時,被圍的黃巾試圖突圍,但被荀軍給擋了回去,繼而,騶縣城內的黃巾出城來救。

許仲剛剛取得的這場小勝,便是在與騶縣黃巾作戰中取得的一場勝利,——準確的說,這場勝利不是許仲取得的,而是臧霸取得的。

臧霸列陣於騶縣的東南,他的部隊是面朝西北方向的卞、汶陽、魯諸縣黃巾敗兵,故而乃是背對騶縣的縣城,騶縣城內的黃巾看到了這一點,認爲這是臧霸部的劣勢,所以決定出城,同時爲了增加取勝的把握,他們幾乎是傾城而出,精卒加上老弱,加上裹挾的城中居民,至有數萬之衆,聲勢甚大。

除掉用來阻截卞、汶陽、魯諸縣黃巾敗兵突圍的兵力外,臧霸手頭可用來抗擊騶縣黃巾的部隊只有不到千人,兩邊稍一交鋒,臧霸部的陣型就搖搖欲破。

許仲登高觀戰,看到這種情況,立即遣孫河率本部兵卒往援,並從張飛部抽調了百餘騎,亦遣去援助,但在孫河、張飛部抵達這片戰場前,臧霸卻竟是已經穩住了陣腳。

有道是“慈不掌兵”,臧霸穩住陣腳的方法與之前許仲穩住彭城兵陣腳的手段相似,只是比許仲的手段更加殘酷:他先是以百人逆擊騶縣黃巾,戰不克,凡撤還者,他盡數斬之,然後又遣了百人,仍是令逆擊騶縣黃巾,這一次,這百人爭先赴敵,無有退者,遂略破騶縣黃巾的鋒線,臧霸繼之親率勇士百人,隨後復擊,乃將騶縣黃巾的前部攻破,穩住了己軍的陣線。

這時,孫河、張飛部抵至,三部合力,又一次對騶縣黃巾發起攻勢,這一回徹底打垮了騶縣黃巾的這次進攻陣型,由是,取得了一場不算太大的小勝。

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3 豫兗羣豪三人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1 孟德窮窘設摸金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59 荀君爲政(上)94 願以區區當芹獻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3 習射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3 典韋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36 我所邀者仁民名40 荀攸之志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9 樂進歸來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36 什伍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70 劉玄德率部西攻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23 劫人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43 焉可自棄學陳項94 會師城下(上)3 光和七年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4 飛檄琅琊御冀方52 圍魏救趙亂其陣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28 辰彼碩女73 忠孝勇武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71 擒得鄭相逃呂尉52 市義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4 臧霸風從元直言62 賜字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53 滅族(上)6 生子當如孫伯符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3 荀君有召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6 爲君請功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42 馮鞏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7 清洗潁陰(上)68 鳳集西鄉(下)27 敬老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6 生子當如孫伯符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70 相見恨晚堂上歡73 贈馬劉備關張喜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 道左遇貴73 贈馬劉備關張喜52 最後的麻痹55 買馬(上)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
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3 豫兗羣豪三人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1 孟德窮窘設摸金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59 荀君爲政(上)94 願以區區當芹獻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3 習射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3 典韋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36 我所邀者仁民名40 荀攸之志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9 樂進歸來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36 什伍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70 劉玄德率部西攻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23 劫人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43 焉可自棄學陳項94 會師城下(上)3 光和七年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4 飛檄琅琊御冀方52 圍魏救趙亂其陣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28 辰彼碩女73 忠孝勇武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71 擒得鄭相逃呂尉52 市義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4 臧霸風從元直言62 賜字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53 滅族(上)6 生子當如孫伯符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3 荀君有召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6 爲君請功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42 馮鞏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7 清洗潁陰(上)68 鳳集西鄉(下)27 敬老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6 生子當如孫伯符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70 相見恨晚堂上歡73 贈馬劉備關張喜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 道左遇貴73 贈馬劉備關張喜52 最後的麻痹55 買馬(上)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