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豫兗羣豪三人最

劉備的這道軍報,在前半部分,劉備講述了敗敵的經過。

中間部分,他分析了目前兗州敵我的形勢。

他認爲己軍目前雖然擋住了劉岱、鮑信援軍的進路,但劉、鮑都尚未出全力,劉岱不甘心在兗北的失敗,爲了自身在兗州的威望,他還在積極地謀劃再次進擊兗北黃巾,鮑信的部曲也有部分留在了兗北,如果他兩人,尤其是劉岱暫時全面停止與兗北黃巾的作戰,然後抽出兵力再來攻打的話,劉備認爲己軍是難以抵住的,畢竟戰時與平時不同,就算兵力可以支撐,但所消耗之大量的軍械物資僅憑合鄉、東平兩地的輸送,將會是後繼無力。

特別是劉岱在兗北的失利,導致兗北黃巾大舉入侵東平國,現今差不多已經佔據了東平的半郡之地,如果在與劉岱、鮑信的交戰過程中,兗北黃巾突然進犯,怕是會被兗州黃巾“漁翁得利”,到頭來連這剩下的半個東平國都將不能保住。

目前兗北的局勢是三方混戰,犬牙交錯,濟北國已經幾乎都是黃巾軍的天下,東平國的汶水以北,也就是東平國的北部,雖有兗州兵的駐留,但單就兵力而言之,兗州兵方面已是全然落處下風,僅能勉強自守,汶水以南的東平國境內共有三縣,分別是壽張、東平陸、寧陽,壽張在最西邊,臨東郡,現有兗州兵駐守,東平陸在寧陽的西北邊,現下是李瓚親自在那裡坐守,寧陽在東平的最南邊,離劉備所在之樊縣不足百里,江鵠便是在這裡設防禦敵。

劉備、陳褒、江鵠,加上李瓚,他們眼下面對的不止是劉岱、鮑信兩部,還有兗北黃巾的壓力,當然,對劉岱、鮑信來說,他兩人也是同樣如此,不僅西有劉備等爲阻,北邊還有黃巾的進犯,——江鵠此前之所以急於殲滅鮑信的來犯之部,固是有他性悍勇之故,然而這其中卻亦是有寧陽、東平陸以北的黃巾勢力越來越大,他與李瓚在北邊所受的壓力漸重之緣由。

對兗北現下的局勢,不用劉備分析,荀貞也很清楚,事實上,爲了避免出現劉備所說之“被兗北黃巾漁翁得利,到頭來連這剩下的半個東平國都將不能保住”的最壞結果出現,他已於日前檄令趙雲,命他調了一些兵馬進駐合鄉,與荀濮、孫康合兵,時刻準備赴兗馳援。

在這道軍報的末尾,劉備提出了一個解決當前困境的辦法。

他建議道:“備在合鄉,聞李幹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幹者,山陽鉅野人也,有雄氣。明公若能得其歸附,令擾山陽,則劉公山必不復再有進犯之心。劉部一退,鮑部不足慮矣。如此,既退兗州援兵,備等便可分兵東平,併力固守寧陽、東平陸,使兗北黃巾不得犯汶水以南。”

李幹、李整父子的名字,荀貞亦有耳聞。

與徐州接壤,或離徐州不遠的兗、豫諸郡縣中,而今最有名的強豪有三人。

一個是沛國許褚,此人與曹操同鄉,譙縣人,聚集了少年、宗族數千家,現屯於沛西,因爲過往在與黃巾交戰時表現出的絕人勇猛,他早已是名震淮汝、陳樑。孫堅對他有過招攬,但被他婉拒了,孫堅當時將要進攻陳、樑,爲不致使他投敵,也沒有怪罪他。

一個是江夏李通,此人雖是江夏人,但現下卻是盤踞在與江夏接壤的汝南郎陵一帶,部曲亦有賓客、宗族數千家。孫堅也曾招攬過他,但也被他婉拒了。

再一個就是山陽李幹,如劉備所述,他是鉅野人,鉅野西與濟陰郡的乘氏接壤,北與東平國接壤,大約是因覺得鉅野離兗北黃巾的勢力範圍太近,故此他聚了賓客、宗族數千家,離鄉轉至乘氏。劉岱、濟陰太守吳資先後都招攬過他,他採取的應對辦法是:既不投靠某一方,保持己方的割據之實,但在名義上仍自認是兗州的治下民,肯出些糧秣送給他們。

海內兵亂以來,州郡豪強羣起,這些豪強,大者擁衆上萬,橫行郡國,抗禮守相,小者亦能聚賓客、宗族數百,據塢自立,爲縣鄉之霸。

隨着形勢的發展,這些地方豪強們有的投靠了某方的勢力,比如臧霸等泰山兵,先是投靠陶謙,繼又依附荀貞,有的則盤踞郡縣,待價而沽,同時,並採用各種手段進一步地擴充自身之實力,以持續增強自身在地方郡縣上的影響力,比如許褚、李幹、李通就是這樣。

許褚、李幹主要是憑藉己身之名,而得到許多別地輕俠、流民的絡繹往投,從而壯大實力,而李通除此之外,還通過兼併來進一步地增加部伍,他先後吞併了周直、陳郃等強豪的部曲,又招降黃巾兵卒,發展至今,可以說,許褚、李幹、李通三人中,已是尤數李通的實力最強。

不管李通也好,許褚、李幹也罷,他三人而下雖仍是民身,論之名勢,卻早非尋常的郡縣長吏可比。也正是因此,許褚、李通才敢不接受孫堅的延攬。

卻是說了:許褚、李通不應孫堅的延攬,那麼李幹就會應荀貞的延攬麼?要知,李幹此前可是已經接連拒絕過劉岱、吳資兩人的招攬了,本地的長吏他尚不從,又會從在徐州的荀貞麼?

聽了荀貞的發問,戲志才、荀攸兩人不用考慮就已有回答。

荀攸說道:“李幹屯在乘氏,此兗州之腹心地也,他一旦起兵,必遭山陽、濟陰之共擊,其雖有賓客數千家,而斷難爲劉兗州、吳濟陰兩人聯手之敵。攸料李幹定不會從附明公。”

戲志才也是這樣的觀點。

荀貞其實也是如此想的,因此,他之前才一直沒有派人去與李幹聯繫。

不過,既然劉備提出了這個建議,卻也不妨遣個人去李幹那裡試試他的態度,反正即使他果真不同意,對荀貞也沒什麼損失,但他如果同意,對荀貞則將會大有利處。

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1 上任西鄉3 殺人33 偏師掠潁橋蕤橫73 忠孝勇武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58 二月習射(下)47 辨旗察鼓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2 鮑信燭下勸離洛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27 如夢22 今有潁陰乳虎(下)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65 歸來解甲抵足眠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7 生死之恩何以報15 原盼勸賊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65 歸來解甲抵足眠8 清洗潁陰(下)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66 急擊則負緩則勝94 會師城下(上)3 道左遇貴57 尺素飛傳相思意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17 無賴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8 清洗潁陰(下)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33 程偃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9 高子繡髡髮代首62 其猶穿窬之盜也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58 孫堅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17 無賴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21 徐羊各獻破敵策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54 詐死32 督郵一怒(中)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75 許縣陳氏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99 月黑雁飛弓馬逐5 大計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
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1 上任西鄉3 殺人33 偏師掠潁橋蕤橫73 忠孝勇武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58 二月習射(下)47 辨旗察鼓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2 鮑信燭下勸離洛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27 如夢22 今有潁陰乳虎(下)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65 歸來解甲抵足眠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7 生死之恩何以報15 原盼勸賊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65 歸來解甲抵足眠8 清洗潁陰(下)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66 急擊則負緩則勝94 會師城下(上)3 道左遇貴57 尺素飛傳相思意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17 無賴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8 清洗潁陰(下)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33 程偃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9 高子繡髡髮代首62 其猶穿窬之盜也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58 孫堅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17 無賴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21 徐羊各獻破敵策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54 詐死32 督郵一怒(中)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75 許縣陳氏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99 月黑雁飛弓馬逐5 大計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