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徐羊各獻破敵策

荀貞懷有遠志,不是重虛名之人,此道詔拜雖是天子所下,而實出於李傕等人之意,這一點,天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如若應之,則就必會被世人以爲他言行不一,因此,荀貞當然不會接受,他與荀彧、戲志才、荀攸等人都看出了這道詔書的險惡用心之處,知道如不接受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然而兩害相權取其輕,他還是大義凜然地對李傕所遣之使表示拒受。

知道了荀貞拒受封拜,王融、孫觀等有些失望,陳午、羊琮、高堂隆等對此則極爲贊成。

因爲幕府發來的這道軍報雖是政治方面的事情,而政治與軍事息息相關,卻是實際關乎到以後的軍事行動,所以荀成在議論軍事之前,先將之轉述與諸人知曉。此時說畢,言歸正傳。

荀成問諸人道:“圍牟已十餘日。方今憑臧將軍智勇,泰南雖下,而牟、嬴、奉高、博、樑甫、巨平、茌諸泰山西北之縣尚存,猶堅完,泰山郡的險要地,多半在此數縣境內,又臨濟北,有外援可恃,雖僅爲一角之地,取之恐怕不易。君等各有何良策,盡請言來。”

泰山郡共有十三個縣,郡南部共有四縣,即是臧霸所克取之南城、費國、華、南武陽,其餘九個縣都在泰山北部,又大多集中在西北角一帶,以奉高爲中心,於東西、南北皆不過百餘里遠近的地界中,密集地分佈了牟等七縣,樑甫山、泰山這兩處險隘就正處在此七縣之間。

茌與巨平兩縣一北一南,位處在泰山郡這個西北角的最西邊,與濟北國接壤。濟北現下雖是黃巾肆虐,可如果只是行軍經道,過此地來援泰山郡的話,不管鮑信、或是劉岱,他兩人都能做到。

內有七縣之兵民,據泰與樑甫之險,外可得鮑信、劉岱之援,誠如荀成所言,若是應劭一心堅守,這裡固然只不過是泰山郡的一角之地,可確然是不易攻下。

臧霸是副將,諸人皆把目光投到他的身上,等他先說。

徐卓是臧霸部的謀主,兩人在參與此次軍議前,對此有過議論,臧霸倒不貪功,對荀成說道:“徐中郎有一個攻敵之策,霸以爲可行。”對徐卓說道,“中郎請把謀策獻與將軍吧?”

徐卓不推辭,起身說道:“度今之事,牟縣不足慮,其城雖堅,而明將軍與藏將軍會師城下,我軍士氣大振,早晚可將之拔取,卓愚見,正如明將軍所言,此時應慮者,正當是如何攻取泰山西北諸縣。”

荀成點了點頭,問道:“中郎高策爲何?我軍該如何攻取泰山西北地?請言之。”

徐卓挺立席間,侃侃而談,說道:“卓以爲,現下可用圍城打援之策。”

“噢?具體怎麼用?中郎可詳言與吾等聽。”

“明將軍圍牟十餘日,而應仲遠遲遲不遣援兵者,卓料見,此必是他欲以牟縣挫明將軍銳氣,待明將軍兵疲,然後他再遣兵來擊,以妄圖取勝。卓陋見,明將軍可以將計就計,僞作兵疲,誘其遣援,待其援至,兵如少,明將軍可以佯小敗,如此,應仲遠急於求勝,必定就會盡調泰山西北諸縣之兵共來牟縣,令之並攻,以圖一舉擊退明將軍。候其大起諸縣兵,待彼等至,明將軍再發力破之。這樣一來,便既可震牟縣守兵,又能耗泰山西北諸縣之兵力,使其雖然據險,卻不能再有足夠的兵力守禦。接着其後,牟縣不難取,泰山西北也將易得矣!”

荀成大喜,說道:“此真善策也!”

坐下諸人中,陳午有疑,孫觀、吳敦等也各有憂慮。

陳午最先發言。

他說道:“中郎此策固善,而唯一所憂者,若是誘來了泰山西北諸縣的援兵,我軍不能勝之,該當如何?”

孫觀、吳敦表示同意。

孫觀也發言說道:“敵援如多,則內與牟縣城中相應,兩下夾擊,我軍就一定能夠取勝麼?如敗,則非但牟縣不能下,泰山西北諸縣不得取,恐怕連萊蕪、蓋縣也將難保了!”

荀成注意到郭嘉若有所思,對陳午、孫觀所言似不贊同,問道:“奉孝,君以爲徐中郎此策何如?”

郭嘉稍微調整了下思路,慢慢地組織語言,說道:“臧將軍今與明將軍會師牟下,我軍兵勢大振,兩位將軍又都是連勝,士氣如虹,反觀泰山兵,接連失地,而今被困於泰山郡之西北一角,其軍心則必然惶恐,而當彼等來援,明將軍佯敗之後,嘉料之,他們定會由惶恐而轉爲狂喜,如元直所說,肯定會急於抓住這個機會以求勝,如此,急則可趁。嘉曾聞主公說:古今勝敗,率由一誤。泰山兵一旦急,便易出錯,適時明將軍可伺良機,從容破取。”

荀成問陳午、孫觀等人道:“郭中郎所言,君等以爲然否?”

陳午等細細思忖,皆道:“郭中郎言之有理。”卻是都被郭嘉說服了。

荀成問徐卓道:“元直,君不憂我軍敗,而建言此策,其原因可就是奉孝所說的麼?”

徐卓說道:“奉孝所言,只是其一。”

“其二何也?”

“正如明將軍適才所說,泰山郡之險,多半在西北,而今泰山的大部雖已爲兩位將軍所克取,而西北猶尚堅完,又臨濟北,有外援可恃,雖僅爲一角之地,取之實爲不易。又如奉孝所言,當下泰山西北諸縣定然軍民惶恐,我軍如不挾連勝之威,趁此機會將之速克,待應仲遠收拾人心,重設部署,劉兗州、鮑濟北的援兵又趕到之時,我軍或就將會陷入苦戰矣!此其二也。”

帳中諸人聽了徐卓的這番話,均是深以爲然。

荀成因採納了徐卓此策,定下圍城打援之計,又連着猛攻了牟縣兩天之後,令各營僞作疲憊,誘應劭遣援。

奉高縣,泰山郡府。

應劭連日慌張,寢食不安,日夜盼劉岱、鮑信的援兵到達,憂懼牟縣失陷、奉高被圍。這日,羊秘求見。應劭召他進來,羊秘拜倒說道:“荀仲仁將敗了!”

應劭疑道:“卿此言何出?”

羊秘說道:“徐州兵雖然連勝,而勝則驕,斥候偵知,圍牟縣十餘日不能破,荀仲仁、臧宣高兩部兵馬皆已顯露疲態,驕而且疲,敗之必也,此明公取勝之良機也!”

“如何取勝?”

“明公可遣援往擊荀兵矣!”

應劭猶有狐疑,說道:“荀兵雖露疲態,然素號精卒,吾遣援往擊,萬一不勝?如之奈何?”

“下臣秘有一策,可保明公必勝。”

應劭大喜,急忙問道:“是何策也?快快說來。”

“待與荀兵對陣,明公可以羸弱輜重設疑兵,攻其前,再令牟縣城中兵出,擊其側,揀用精銳由間道至其後,等到荀兵正在與疑兵、牟縣兵交鋒時,精銳由後掩襲。如此,荀兵必敗!”

27 舉薦戲忠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2 道是襄陽德珪來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24 杜買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7 如夢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21 賞錢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9 圍不赦以威生仁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44 而今本爲多事秋82 光陰似苒流如箭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48 正旦之日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 路見白骨露於野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8 關張各有惆悵情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1 今有潁陰乳虎(中)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 獲名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4 陽城治吏(上)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7 舉薦戲忠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67 鳳集西鄉(上)39 得二荀舉薦66 子義樹戟喝虎狼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 風物迥異江南地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9 道人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 佳婦何人陳家女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4 留錢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7 舉薦戲忠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7 第一天(中)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9 開練14 陽城治吏(上)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7 每思內戰常齧指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74 奮武遣以一軍阻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1 上任西鄉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11 前倨後恭因何故
27 舉薦戲忠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2 道是襄陽德珪來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24 杜買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7 如夢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21 賞錢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9 圍不赦以威生仁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44 而今本爲多事秋82 光陰似苒流如箭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48 正旦之日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 路見白骨露於野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8 關張各有惆悵情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1 今有潁陰乳虎(中)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 獲名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4 陽城治吏(上)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7 舉薦戲忠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67 鳳集西鄉(上)39 得二荀舉薦66 子義樹戟喝虎狼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 風物迥異江南地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9 道人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 佳婦何人陳家女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4 留錢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7 舉薦戲忠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7 第一天(中)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9 開練14 陽城治吏(上)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7 每思內戰常齧指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74 奮武遣以一軍阻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1 上任西鄉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11 前倨後恭因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