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

李宣求見不是爲了別事,亦是州府那邊來了一道文書。

李宣現爲典學從事,掌着州中的文教事宜,他就職以後,曾給荀貞上言,請求設立州學,之後,又建議荀貞把鄭玄從泰山郡給請到州里來。

鄭玄是當世大儒,如果他能來州學裡邊教書,那對徐州的文教事業將會是一個極大的幫助,甚而郯縣會因此而極有可能成爲北方的一個文化中心。在李宣之前,張昭、張紘、荀彧等人對荀貞也有提出過類似的建言,荀貞在把鄭玄的弟子孫幹召闢到府中後,亦曾再次派人專程去延請過鄭玄,但被鄭玄婉拒了,這也不足爲奇,鄭玄名動海內,門下弟子常常千餘,許多士子不辭千里之遠地拜到他的門下,這樣一個有身價的人,自不是一請就能請到的,所以,在得到李宣的建議後,荀貞遂便又遣人去泰山,誠摯地邀請鄭玄入徐。

因李宣掌着文教,所以這件事就由李宣全權負責。

派去泰山的人於數日前返回了州府,然後,又趕來合鄉,當面向李宣稟報了邀請鄭玄的結果。

李宣對荀貞說道:“使者言:鄭公以年高爲由,不欲南下。”

鄭玄是順帝永建二年生人,今年六十五,雖說人生自古七十稀,然而六十五這個年齡,說低固然不低,但要說“年高”似乎也有點算不上。

李宣接下來的話也證明了鄭玄此言只是託辭。

他接着又說道:“鄭公門下有與師友華君、儒林孫君等交好者,私言於使者,說:孔北海在高密修葺鄭公故居,數遣吏赴泰山邀鄭公還鄉,意態殷誠,唯北海黃巾暴虐,門下諸生多以爲孔北海難定之,鄭公因是躊躇不決,雖暫尚無意北返,然或因此故,亦不肯南下來我州也。”

“師友華君”是師友從事華歆,“儒林孫君”是儒林從事孫幹,華歆、孫幹兩人都是青州士人,與鄭玄同州,孫幹並且是鄭玄的弟子,所以鄭玄門下的不少青州人都和他兩人稍有交情。

張昭是徐州本地人,他的家鄉彭城縣距鄭玄現隱居的泰山南城縣只有二百餘里,他往常曾頗遣人問候鄭玄,是以對鄭玄在泰山的情況比李宣更爲了解。

他說道:“泰山應太守素有文名,鄭公在泰山深得他的照顧,兩人書信不絕。鄭公不願南下我州,這恐怕也是其中一個的緣故。”

應劭出身自汝南應氏,汝南應氏這個家族雖也是累世二千石,但卻不是以官高位尊顯名於世,而是憑藉其族人在文章、學術領域的成就世享高名,乃是“世濟文雅”,其族世以文章顯,族人中出過不少有名的文、儒之士,相比荀貞的以軍功著名,顯然應劭的文學、儒學修養會更對鄭玄的脾氣,換言之,他兩人的情趣喜好會更相近。

荀貞聽出了張昭話裡透露出的“儒業、文學,明公不如應劭”的這層意思,莫說張昭此話並非貶低荀貞,就算是貶低,荀貞向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的長處,亦明自家的短處,對此也不會介意的,他笑道:“像鄭公這樣的高士,本就不是一次兩次便能請到的,既然再請仍請不動他,三請就是,三請如還不成,那便四請、五請,只要他沒回北海,就一直請下去。”

李宣應道:“諾。”

把邀請鄭玄的事情仍然交給李宣,當晚,荀貞召見陳褒、劉備、昌豨、孫康等人,再次把之前已經下達過給他們的調動軍令明確了一遍,然後於次日,留下徐卓在合鄉協調部署,自帶着張昭、李宣等人啓程返回州府。

徐卓年歲雖不大,品秩也不高,只有六百石,但一來他是荀貞的心腹,深得荀貞的信任,二來,他久從荀貞,于軍中的資歷不低,同陳褒等將又是同鄉,俱皆相熟,三來,他是幕府的從事中郎,本就掌着軍機,對軍隊這一塊兒非常熟悉,四來,他有足夠的能力,故此,把他留在合鄉,協調配合許仲、陳褒等的換防、調駐必是綽綽有餘。

從合鄉出發,路經襄賁時,荀貞召來駐紮在此的趙雲,把此前從他部下調出的一千五百步騎交還給他,在這裡住了一宿,和趙雲同榻共眠、夜話通宵,第二天,繼續行程。

襄賁到郯縣只有四五十里地,荀貞等輕車快騎,渡過沂水,未到入暮,即至郯下。

留守郯縣的荀彧等人俱在城外迎接。

許劭也在迎接的人中。

當年荀貞在汝南見許劭時,才二十出頭,如今八年過去了,荀貞已年過三旬,而許劭也過了四十,年已有四十三了。汝南許氏作爲聞名天下的士族,其族世代二千石,許劭的從祖父許敬、許敬之子許訓、許訓之子許相都曾爲三公,雖比不上袁氏的四世三公,卻也是顯赫名門。出身既高,許劭與其兄許虔又成名甚早,被稱爲“平輿二龍”,後來他與其從兄許靖兩人的月旦評又是盛極一時,因而雖是遠從汝南前來徐州投奔荀貞的,許劭卻是不卑不亢。

荀貞一眼就看見了許劭,忙從馬上下來。

他徒步上前,至許劭面前,長揖行禮,笑道:“許公大駕光臨,郯縣蓬蓽生輝。只是公既來我州,緣何不在來前遣人告之與我?我也好請孫侯派精卒護送公來。”

許劭還禮,說道:“孫侯攻伐不休,哪裡會有空遣兵卒護送我呢?”

荀貞心道:“聽許子將這話,對文臺似是頗有怨言。”不願就着這個話題繼續往下說,乃笑道,“聞公大駕至,我在合鄉是一天也待不住,急匆匆地就趕回來了。”問在近前的荀彧,“文若,把許公安排在哪裡住了?”又問許劭,“汝南雖與徐州接壤,而風俗略不同,尤以飲食頗有別,不知公來到徐州這幾天,在飲食上可還合口?”

許劭答道:“我攜來徐州的門客中有擅廚的,日常飲食都是由他們做的,倒是不覺有異。”

荀彧答道:“現暫請許公居於縣外莊中。”

荀貞略奇,心道:“我之所以建了一個梧桐裡,正是爲了安置居徐的別州士人。許子將來了徐州,文若卻爲何不請他入住梧桐裡,而卻把他安置在了縣外的莊中?”知此中必有隱情,只是人多,不好詢問荀彧,遂便不言此事,和荀彧、許劭等敘話片刻,一同進城。

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7 虛席相問上策何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4 鐵官見聞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8 雷霆2 雙喜臨門(下)43 焉可自棄學陳項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73 大丈夫寧鳴而死22 旋舞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60 荀君爲政(下)48 正旦之日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92 虛席問賊進退意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45 得士親附5 大計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57 程仲德畫策狠辣59 荀君爲政(上)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8 捕人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81 不足憂懼劉玄德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8 君子報仇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32 國家棟梁傅南容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22 旋舞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46 恩威並施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2 君爲虎士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6 亂將至中流擊水21 上任西鄉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81 捕拿張直(上)54 滅族(下)33 破敵(下)63 叕兒乃有大志乎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30 奉先馳雄擊汝南31 名重徐州陳元龍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63 同道7 計劃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 雪夜攻莊32 督郵一怒(中)40 兵非無情不可掌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35 褒貶由人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98 荀貞之虎膽包天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1 督郵屬吏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
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7 虛席相問上策何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4 鐵官見聞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8 雷霆2 雙喜臨門(下)43 焉可自棄學陳項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73 大丈夫寧鳴而死22 旋舞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60 荀君爲政(下)48 正旦之日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92 虛席問賊進退意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45 得士親附5 大計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57 程仲德畫策狠辣59 荀君爲政(上)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8 捕人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81 不足憂懼劉玄德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8 君子報仇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32 國家棟梁傅南容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22 旋舞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46 恩威並施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2 君爲虎士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6 亂將至中流擊水21 上任西鄉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81 捕拿張直(上)54 滅族(下)33 破敵(下)63 叕兒乃有大志乎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30 奉先馳雄擊汝南31 名重徐州陳元龍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63 同道7 計劃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 雪夜攻莊32 督郵一怒(中)40 兵非無情不可掌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35 褒貶由人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98 荀貞之虎膽包天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1 督郵屬吏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