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

此次召集別部司馬以上的軍吏、諸校尉和諸將齊聚將軍府中,不但只是爲了給他們中有功者酬功,而且也是爲了下一步的軍事部署。

酬過功後,由戲志才、荀攸宣讀荀貞的將令,給諸將定下各自的轄區和防區。

首先,把徐州五郡分成了四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自然便是州治所在的東海郡,此郡由荀貞親自坐鎮。

第二個部分是下邳和彭城,此兩郡由偏將軍許仲坐鎮,荀貞令他“都督下邳、彭城軍事”。第三個部分是琅琊郡,此郡由荀成坐鎮,荀貞令他“都督琅琊軍事”。第四個部分是廣陵郡,此郡由徐榮坐鎮,主要負責對南邊丹陽等郡的防禦,荀貞令他“監廣陵軍事”。

所謂“都督”,源自前漢時的“中央御史到地方督率州刺史及其屬官討捕盜賊”,但前漢時的刺史督軍,其監察屬性重於軍事職能,到了本朝,因光武中興後罷免裁撤掉了內郡的郡兵,而刺史雖權重,卻位卑,無力統一指揮州中的各個郡國,所以當地方出現民亂後,一經爆發就會迅速蔓延,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由朝廷派遣督軍或者直接統兵,或者發募州郡兵,以臨時總指揮的身份統兵,組織、督率軍隊平亂,因之,本朝的督軍御史就由此而成爲了一個特殊的軍事職官,除了御史外,將軍、郎將、謁者等等,也都可以受命督軍。

荀貞以許仲都督下邳、彭城軍事,以荀成都督琅琊軍事,以徐榮監廣陵軍事,往近裡說,所效仿的便是本朝“朝廷遣官吏督軍”的故事,往遠裡說,效仿的則是後世的軍區制度。

經過對降卒的裁撤、整編以及打亂分給各部,荀貞現在的部曲達到了三萬餘步騎。

三萬餘步騎中,近兩萬騎駐紮在東海郡。

東海郡的東北邊是琅琊,西南邊是彭城,北邊是下邳和廣陵,與此四個郡國都接壤,不管是哪個郡國出現戰爭,它都可以迅速馳援,加上這裡是州治的所在地,所以駐紮的兵馬最多。

許仲、荀成各統六千餘步騎,分駐自己的防區。徐榮統近六千步騎駐廣陵。

諸中郎將中,辛璦、趙雲、劉備從荀貞駐東海;校尉裡邊,劉鄧、高素、陳容等分屬趙雲等統帶,亦駐東海。此外,又有荀貞的親衛千餘人由武衛校尉典韋統率,護衛州府。

東海都尉凌操,名爲東海都尉,自也是駐紮東海,荀貞把他的駐地安排在了利城。

利城就東海郡的東邊,臧霸此前從琅琊出境後,便是入駐的此縣,這裡離琅琊很近。荀貞把凌操的駐地安排在此處,意思不言自喻,雖是給的他“東海都尉”之職號,實則東海的治安不必他管,他的真正任務是監督琅琊郡裡的泰山兵,堵住他們南下的道路。

荀成以偏將軍的身份“都督琅琊軍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都督”泰山軍。

荀貞既挾大勝之威,收編過俘虜後,實力又爲之一增,而且州府又多糧秣、軍械,足以夠支持他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戰爭,再加上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便是被袁紹表爲豫州刺史的周昂時刻都有提軍南下爭豫的可能,所以,他卻是半點也不顧及臧霸等人的感受,一邊給他們以高職遷用,一邊不加遮掩地就立刻把自己的軍隊部署進了琅琊。

跟隨荀成入駐琅琊的諸校尉分別是陳到、陳午和潘璋,以及新被擢爲軍司馬的陳即所率之騎兵一部,另外便是琅琊都尉黃遷。

陳到、陳午、潘璋都是猛將,黃遷亦以勇出名,在從趙雲擊下相時,他以步敵騎,險丟了性命,卻愈而奮勇,當時受的腰傷到現在還沒有痊癒。陳即也是一員勇將,在此次攻下邳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勞。荀貞把這幾員猛將撥給荀成,讓他帶入琅琊,明顯是在防備泰山兵不服。

荀貞並指定了荀成等人的駐地。

荀成、陳午和陳即屯開陽,陳到屯臨沂,潘璋屯東安,黃遷屯東莞。

與此同時,令孫觀改屯陽都,令昌豨、吳敦、尹禮、孫康等分屯海曲、莒、諸、東武諸縣,卻把臧霸調出了琅琊,令改屯陰平。

開陽、臨沂、東安、東莞四縣,都在琅琊郡的西邊,是琅琊郡與泰山郡接壤的地帶,荀貞令荀成等分屯此數縣,有三個用意。

採納陰德、陳登的建議,把泰山兵與泰山郡隔絕起來,此是其一。

琅琊郡內有兩條南北走向的較大的河水,西邊的是沂水,稍微靠東邊的是沭水。

開陽、臨沂、東安三縣和孫觀屯駐的陽都縣都在沂水的西岸,而昌豨等人屯駐的海曲等縣除莒縣在沭水西邊外,其它的都在沭水的東邊,換言之,也就是說,昌豨等人的駐地與孫觀的駐地之間將會有兩河相隔,至少也會有一河相隔,在把臧霸調出琅琊後,再把昌豨等人與泰山軍的二把手孫觀隔絕開來,使之不能勤通消息,從而可以設法分別收服,此是其二。

沭水以東諸縣,東邊臨海,北邊臨青州北海郡。北海現在黃巾頗衆,將昌豨等人置於此一區域內,可以用他們阻拒黃巾。臧霸此前去厚丘見荀貞時,解釋他遲遲未去廣陵拜謁荀貞的原因是“只是因琅琊北鄰青州,黃巾肆虐,霸脫不開身”,荀貞表舉臧霸、孫觀等爲中郎將或校尉的原因,其中一條也是他們“北拒黃巾”,現下,倒是可以說孫觀他們名實相副了。

此三個用意外,再有就是令臧霸改屯陰平之目的了。

這一點卻是不需多說:陰平縣在東海郡的西邊,挨着彭城和下邳,與琅琊間有數縣相隔,令臧霸改屯此地,既可削弱分化泰山軍,使其羣龍無首,又可驅虎吞狼,當遇到合適之機時,就用他擊彭城薛禮,同時,使其處在許仲和荀貞兩軍中,亦可使其不敢妄動。

荀貞的這一番在琅琊的軍事部署,可謂是心意昭然。

臧霸等人在堂上,聽了戲志才、荀攸對此的宣佈,無不色變。

他們都萬萬沒有想到,荀貞居然會如此“急不可耐”地、直截了當地就要把軍隊開進琅琊,並且還要調換他們的駐地,把他們從泰山郡的邊兒上“趕走”,趕去郡北和郡東,甚至把臧霸調出了琅琊!

可是,色變又能如何?

他們現下人在郯縣,雖是帶的有兵馬,但能有荀貞的兵馬多麼?更別說此時堂上盡爲荀貞軍中虎將,他們如果敢在此時露出丁點的不滿,怕是眨眼間就會被這些虎將殺個乾淨。

所以,雖是色變,饒以昌豨之粗猛脾氣,亦不敢出聲反對,反在荀攸問他們“可否聽清軍令”之時,唯唯應是。

荀攸見他們沒人敢有異議,乃又笑對臧霸說道:“藏撫軍,此間事了,你便可率部赴陰平。將軍已傳下軍令,叫陰平縣令給你的部隊預備紮營之所了。”

臧霸倒是能沉得住氣,應道:“是,謹遵將軍令。”

他口中應諾,心中想道:“怎麼就把我的駐地改到陰平了?”

事情來得太快,他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今天來將軍府,接到的命令是論功行賞,卻怎麼就緊接着便劃分起了各部的駐地?荀貞事先分毫消息未落,着實打了他一個猝不及防。

想來想去,整件事情的開始也許在荀貞決定北上前線時就已經全盤謀劃好了。

所以,在到達厚丘後,荀貞給他取信,讓他不得不率部至厚丘;也所以,到了郯縣後,荀貞不放他歸琅琊,而是以“功尚未論”爲由,留他在郯。以至於今,忽下軍令,調他換防。

許仲、荀成諸將皆在,甲士如雲,他和孫觀等的這些泰山兵處在荀軍的包圍下,真要譁變,怕是不夠他們一口吃的,此時此刻,他便是再不情願,再懊悔不及,也只有老實聽令一途了。

荀攸又道:“撫軍部曲尚有留駐在開陽的,撫軍可去檄一道,調他們直接去陰平。”

臧霸應道:“是。”

他心中又不由想道:“當昌豨諸人聞袁本初表周昂爲豫州刺史後,欲回琅琊坐觀,以待爭徐之機的時候,我還斥昌豨諸人:‘智謀不及、勇武不及、地廣不及、名望不及,無以可與鎮東爭’,我自己卻都還沒有想明白!是啊,何以與鎮東爭?罷了,罷了,且先從令。”

兵不血刃地分化了泰山兵,部署完琅琊的各部駐地,繼之便是下邳、彭城了。

下邳、彭城的軍事以許仲爲都督,他都督的不止有撥給他指揮的張飛、江鵠、闕宣三校尉和何以、甘寧兩都尉,並且還有樂進的一千五百人的下邳郡兵,以及彭城薛禮的彭城兵。

許仲都督的主要任務,自便是彭城了。

彭城不像泰山兵,薛禮沒有來州府,荀貞不能對他太強硬,所以只在彭城境內安插了彭城都尉甘寧這一支人馬,令駐武原。

因爲來日可能會出徐援孫堅,爲防止丹陽太守周昕爲幫助周昂而攻擊廣陵,荀貞給監廣陵軍事的徐榮配置了強大的部屬,共撥給他了三校尉部和一軍司馬部。

三校尉分是陳褒、關羽、文聘。一軍司馬是蘇正,其部爲騎兵。陳褒、關羽、文聘三人,都是荀貞帳下的上將;蘇正則是荀貞的西鄉舊人,久從荀貞征戰,亦是智勇雙全。

關羽本來仍想從劉備的,但在荀貞給他講述了爲何調他去廣陵的原因——即要借重他來協助徐榮安定廣陵,以防丹陽之進擊,之後,又徵得了劉備的同意,關羽便同意了荀貞的調派。

畢竟,關羽對劉備就算再忠心,他現在也是荀軍的一份子,他和劉備的利益與荀軍的利益目前來說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平時還好說,關鍵時刻,他就必須要服從調遣。並且,退一步說,他而今亦已是一校尉了,校尉單獨成部,總不能還時時刻刻都跟在劉備的身邊。

細觀荀貞在琅琊、下邳與彭城、廣陵三個地區的駐軍,廣陵駐兵雖然略少於琅琊、下邳與彭城兩個地區,總指揮的軍職也略低於荀成和許仲,但就戰鬥力而言之,廣陵卻是最強的。

也只有如此佈置,來日如援孫堅,荀貞也才能安下心來專意作戰,不用擔憂後方。

封賞有功的諸將、校尉和軍吏,把州部分爲四個防區、分使諸部屯駐各地,這兩者是荀貞在入了州府後辦的第四和第五件事。

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雷電災害啊,晚點更62 其猶穿窬之盜也28 辰彼碩女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0 防寇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40 兵非無情不可掌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2 旋舞19 誅滅沈家(下)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49 聖如仲尼也好名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8 詐降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4 風雪夜刺(上)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7 推功相讓67 二月風雷重又動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 飛檄琅琊御冀方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47 張飛急襲葛陂西15 問世間誰主沉浮95 冀州北望氣如何10 邊文禮攘臂不齒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59 慨嘆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70 劉玄德率部西攻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61 最令人懼是毒計21 賞錢9 太守長史兩不負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5 且以盜賊付太守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53 只知太守不知君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13 荀君有召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6 可憐的胡/平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84 威震陽翟(中)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1 辛璦(下)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32 督郵一怒(中)3 先表北海刺青州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
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雷電災害啊,晚點更62 其猶穿窬之盜也28 辰彼碩女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0 防寇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40 兵非無情不可掌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2 旋舞19 誅滅沈家(下)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49 聖如仲尼也好名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8 詐降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4 風雪夜刺(上)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7 推功相讓67 二月風雷重又動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 飛檄琅琊御冀方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47 張飛急襲葛陂西15 問世間誰主沉浮95 冀州北望氣如何10 邊文禮攘臂不齒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59 慨嘆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70 劉玄德率部西攻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61 最令人懼是毒計21 賞錢9 太守長史兩不負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5 且以盜賊付太守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53 只知太守不知君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13 荀君有召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6 可憐的胡/平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84 威震陽翟(中)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1 辛璦(下)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32 督郵一怒(中)3 先表北海刺青州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