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張飛急襲葛陂西

荀愔答道:“觀其營寨規模,縱無七千餘家,相差亦不多也,壯卒即使不足萬餘,一家出一人,加以僕客、徒附,近萬總是有的,壁壘尚算堅固,聞其儲糧有十餘囷,囷以三千石計,夠供其月餘之食,唯甲械不多,壯卒少操練,出與野戰,必不敵奉先,而若自守,或難速克。”

沛國接壤徐州,武員深慕荀貞,有心爲荀貞出力,這時伏拜說道:“員有二策獻與將軍。”

“足下請說。”

“與孫都尉合兵,現即馳援李文達,此下策;候奉先將勝,再與孫都尉併力擊之,此上策。”

“何爲下,何爲上?”

“若於此時即援李文達,縱敗奉先,於我無利,空自損兵而已,因是下策。”

“上策怎麼說?”

“待奉先將勝,我軍再援的話,奉先兵疲,利於我擊,此其一也,李文達苦戰之後,實力大減,勢必無力抗我,將軍可與孫都尉平分其民,驅趕入徐,充實我州,此其二也,因是上策。”

武員說到這裡,帳中衆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卻原來:他是看中了從附李通的那數千家百姓,想把至少他們中的一半送給荀貞。

荀愔愕然,說道:“方與李文達定下協約,怎可趁人之危,奪人之民?這……。”

武員笑了起來,對荀愔說道:“先生真是實誠人。”問許仲道,“敢問將軍意下?以爲員之下、上二策如何?”

許劭說道:“足下的上策固是不錯,但如果許將軍與孫都尉馳援得晚了,李文達戰不能支,爲自保故,投降了呂奉先,該怎麼是好?”

武員胸有成竹,說道:“只要抓好時機,不給李文達投降的機會就是。”

“這個時機怕是不好抓吧?”

“就算李文達投降了,也不打緊,只要將軍與孫都尉將呂奉先擊退,那些百姓就還是將軍的。”

武員的這話倒是沒錯。

衆人看向許仲,等候他的決定。

許仲沉默了會兒,說道:“足下上策雖佳,我意擇取下策。”

諸人不明白他的意思,既然說了武員的上策頗佳,卻緣何仍擇下策?

武員問道:“卓敢請問將軍緣故?”

“爲數千家百姓而壞吾家主公仁名,這是爲小利而壞大義,吾不取也。”

武員聽了這話,自愧不如,對許仲、荀貞的印象卻是更好了,伏拜在地,謝罪說道:“是員考慮不周,險害鎮東聲譽。”

許仲請他起來,說道:“足下本是好意,何謝之有?”說着,看了眼武員,心道,“我不從你的這個‘上策’,不止是爲了主公的名望着想,也是爲了不致使豫州生疑也。”

豫州是徐州的盟友,才把與李通定下的協約給孫策送去,如果轉眼又對孫策說“不如咱們把這個協約撕毀了,不去救李通,等他與呂布打個兩敗俱傷,然後你我坐收漁利,平分其民”的話,那麼孫策會怎麼看徐州這個盟友?會不會覺得徐州重利輕義,不守信用?如果他這麼覺得了,對徐州、對荀貞的形象就都會是一個損害,也許將會不利於徐、豫日後的聯盟互信。

當然,話說回來,正如許仲所說,“這是爲小利而壞大義”,說到底,還是李通手底下的百姓不多,誘惑不夠,最多隻是“小利”罷了,若是李通手底下有幾萬、乃至十幾萬家百姓,面對同樣的情況,許仲大概也就不會選擇“下策”,極有可能會選擇“上策”了。

帳中諸人細想之下,都贊同許仲的意見。

由是,許仲一邊再次遣人去見孫策,約共救朗陵,擊呂布,一邊安排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要想去救朗陵,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仍駐兵在葛陂西的張遼部。

不把張遼部解決了,許仲就沒辦法帶兵渡澺南下,即便偷渡成功,張遼必然尾追,當與呂布軍相遇時,後有張遼,許仲也沒辦法安心與呂布作戰。是以,這是現下的頭等要事。

諸人出謀劃策,許仲博採衆長,最終定下了一套作戰方案。

這套方案以“速戰速決”、“至少給張遼部以較大殺傷”這兩條爲原則,以張飛爲作戰主力,荀濮、何儀協助配合,具體的作戰安排是:許仲假意率部南渡澺水,誘張遼率部來追,等張遼至,荀濮設陣阻擊,何儀爲預備隊,張飛趁機奔襲張遼的本營,破其營後,回擊遼兵後陣。

因爲張遼知道許仲部有騎兵,所以不能把全部的騎兵都給張飛,必須要留些從許仲假意渡河,以迷惑張遼,故而給張飛統帶的騎兵定爲四百之數。

許劭有些憂心,說道:“若是張文遠不肯追擊,如之奈何?”

徐卓笑道:“吾軍與張文遠相持日久,文遠每與吾戰,或鎩羽而歸,或隨其辱詈,吾軍閉營不應,幷州鐵騎,精甲天下,文遠既從奉先殺董,入汝南來,又戰無不克,氣盛恃強,想會小覷我山東兵將,而不得一勝,吾料他意定不甘。吾軍不出營則已,出營,他必追之!”

許劭思忖了下,以爲然,說道:“中郎言之甚是。”

許仲交代張飛,說道:“厲鋒破其營後,可放火燒之。”

張飛應諾。

許仲環視諸人,說道:“前有荀、何二都尉部的甲士截阻,後有厲鋒部的精騎襲殺,西望己營起火,我親率餘兵大張聲勢,由東橫擊,遼部兵定軍心惶恐,破之可也。”

通常在與敵戰前,許仲只下達軍令,叫各部依令行動而已,很少會說“廢話”,而他此時卻少見的多說了幾句,無它緣故,只是因經與張遼的數戰,發覺此人確有智勇,其部曲,特別是那數百騎兵也實敢戰,所以爲鼓舞士氣,便於“速戰速決”,他這纔多說了些。

張飛、荀濮、何儀等人俱道:“是。”

安排妥當,次日依計實行。

自呂布從平輿撤圍後,張遼就一直很警惕,時刻都在關注着許仲部的動向,忽然接報,聞許仲先是遣吏去澺水北岸大舉蒐集船隻,繼而於第二天一大早帶部出營,往澺水而行,好像是要渡河南下,張遼立即召聚步騎,只留下了二百餘步卒守營,悉率主力從西邊追來。

雨雪已下了兩天多,非但未停,漸有下大之勢,前天就已不見雨,全是雪了,地上積了一層,凍了一夜後,結了薄冰,不利騎兵作戰。張遼久在北地,經驗豐富,出營前就令騎兵用雜草等物裹住了坐騎的馬蹄,以免打滑,效果還不錯,只要不疾馳,不影響行軍。

因考慮到這會不會是許仲在用計,誘他出營,半道伏擊,張遼很謹慎,遣出斥候前行數裡。出營多時,未見許仲的伏兵,沿着許仲部卒留下的痕跡,將至澺水河邊,斥候轉回來報:前邊有數百的徐州兵列陣以待,打的旗幟正還是他的老對手:中壘校尉荀。

張遼細細詢問,問明瞭荀濮兵的列陣之處,兩邊俱皆平坦,無有伏兵。張遼略微放下了點心,想道:“看來這不是許君卿在使詐,他應該的確是欲趁雪天,不利我騎兵馳陣之時,南渡澺水,去援朗陵。”雖是如此想,猶不是完全放心,又遣了幾個斥候繞路去河邊打探。

不多時,幾個斥候相繼回來稟報,稟報的內容都差不多:因爲徐州兵在河邊警戒森嚴,他們不能近前,只能遠觀,看到澺水河邊兵卒、民夫甚多,人馬喧雜,已有兵士在渡河了。

張遼定下了心,想道:“呂侯令我務必要看住許君卿部,不可使其渡澺救援李通,今日卻是不可放許君卿渡澺南下。”又心道,“只要擊破了阻我追擊的荀孟塗部,我便可趁許君卿半渡,縱騎衝之,或許不但可以阻止他渡澺,還可以一舉將他殲滅!”

與許仲對陣多日,張遼始終沒佔到便宜,甚至以騎擊步,也沒能把荀濮打垮,好幾次挑戰,許仲都閉壘不應,更是讓他心中憋氣,求戰、求勝的**很強烈。

當即,他傳令部曲:“許君卿欲遁,正濟水半渡,汝等從我先破荀孟塗,再滅君卿!”

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35 集合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68 鳳集西鄉(下)62 賜字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96 會師城下(下)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48 許君卿計敗張遼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3 甲光向日來者誰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76 演武薦賢(上)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26 招人1 上任9 督郵在此(上)91 忽然聞得故人到7 清洗潁陰(上)62 其猶穿窬之盜也56 熔鑄24 鐵官見聞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53 送糧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69 躋身才俊(上)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7 置彀在此請君入8 士族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69 尋得事由插爪牙98 荀貞之虎膽包天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50 排場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30 朱陽第三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0 名士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9 計吏郭圖(上)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50 祭祀族宴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77 曹隱袁進皆貴宦90 從徵汝南(下)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39 得二荀舉薦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75 欺上弄假國之賊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40 兵非無情不可掌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43 爲今之計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61 仲業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10 曹孟德四策禦敵61 曹刺史安定濟北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37 無禮賠罪58 孫堅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
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35 集合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68 鳳集西鄉(下)62 賜字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96 會師城下(下)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48 許君卿計敗張遼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3 甲光向日來者誰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76 演武薦賢(上)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26 招人1 上任9 督郵在此(上)91 忽然聞得故人到7 清洗潁陰(上)62 其猶穿窬之盜也56 熔鑄24 鐵官見聞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53 送糧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69 躋身才俊(上)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7 置彀在此請君入8 士族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69 尋得事由插爪牙98 荀貞之虎膽包天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50 排場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30 朱陽第三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0 名士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9 計吏郭圖(上)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50 祭祀族宴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77 曹隱袁進皆貴宦90 從徵汝南(下)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39 得二荀舉薦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75 欺上弄假國之賊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40 兵非無情不可掌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43 爲今之計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61 仲業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10 曹孟德四策禦敵61 曹刺史安定濟北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37 無禮賠罪58 孫堅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