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

荀貞得了徐州後,遣使四出,禮闢徐及周邊各州的名賢,唯太史慈因遠在遼東之故,久未到。於今聞他來了,荀貞歡喜地對荀彧、戲志才說道:“青州名士多良德君子,子義信烈,當世豪傑,盼之已久,今其終至!”

太史慈今年才二十七歲,其族雖爲黃縣大姓,他也因六年前爲郡上章之事而頗得名聲,可說到底,在諸多的青州名士裡邊,他的年歲既不高,家門也只是尋常,論行跡也只能稱得上是有些“異行”,並不算出十分傑出,荀彧、戲志纔不知荀貞爲何會這般歡悅,兩人對視一眼,俱覺奇怪,然因荀貞素有“識人之明”,遍觀他現下所用之人,不管是族爲右姓的,抑或是寒士出身的,一個個皆得才用,均是稱職,所以兩人也就沒有發聲質疑。

荀貞令車前御者:“停下車來!”

荀彧問道:“將軍要在路上見太史子義?”勸道,“何如待到縣寺再說?”

“聞子義至,我恨不得立即見到,又哪裡還能等至縣寺?”

坐車停下,荀貞打開車門,從車上下來,前後觀望,問適才來報信的那人:“子義何在?”

“在車騎隊末,……未得將軍允可,典校尉不許他過來。”

典韋這是爲荀貞的安全着想,荀貞自是不會責備他,哈哈笑道:“阿韋真吾之癡校尉。”叫報信的這人,“快去把子義請來。”報信這人應諾,剛轉過身,還沒騎上馬,荀貞又道,“你把馬給我。”問這人要過坐騎,翻身而上,親自返行,卻是等不及再把太史慈請過來了。

報信這人瞠目結舌,訝然心道:“太史子義何許人也?竟勞將軍親迎?”

荀貞策馬至車騎隊伍的末尾。典韋帶着幾個兵卒站在道邊,於他身側,有一人昂然而立,長近八尺,布衣裹幘,年近三旬,鬚髯甚美。荀貞心知,這必就是太史慈了,從馬上下來,快步過去,人未至近前,笑語聲先到:“子義,候君久矣!”那人果就是太史慈,不意荀貞親來迎接,他隨典韋等趨步上前,長揖行禮,答道:“何敢勞將軍移步!”

兩下相見。

荀貞上下打量太史慈,見他體量雄壯,猿臂蜂腰,心道:“真一偉丈夫。”笑道,“聞君至,片刻不願等。早知君來,莫說這區區數步路,便是遠迎出城亦無不可。”

太史慈撩衣下拜。

荀貞忙把他扶起,笑道:“已然見過禮了,怎麼又行此大禮?”

太史慈說道:“慈爲避禍,不能盡孝在老母膝前。明將軍把家母接來徐州,贍恤殷勤,過於故舊,慈心感念之,是以行大禮者,爲謝將軍。”

太史慈的母親現居於郯縣,太史慈來見荀貞前,先去的郯縣,已經與他的母親見過,知道荀貞極是照顧他的母親,心中感動,所以在長揖見禮之後,又行跪拜大禮。

荀貞笑道:“君盡忠郡事,一時不能盡孝膝前,我來代君贍養令堂,也是爲了褒揚忠義。”又道,“我聞使者說,貴郡太守甚是照顧君家,本不該勞令堂遠來我州,唯青州黃巾頗虐,我不能放心,因才請了令堂來郯安住。”問太史慈,“見過令堂了麼?”

“已經見過了。家母囑慈,一定要拜謝將軍。”

“令堂來徐後,我曾登門造訪,當時就想有其母必有其子,今見子義,果不其然!”荀貞顧對典韋,說道,“此青州烈士也。”又笑對太史慈介紹典韋,說道,“阿韋,我之虎臣。”

太史慈適才雖被典韋所阻,但他當然不會因此就與典韋生隙,當下,兩人也正式見禮。

荀貞轉看左近,不見太史慈的坐騎,遂問太史慈道:“君怎麼來的?”

“慈聞將軍迎家母來了徐州,便從遼東渡海還郡,步行南下,到了郯縣,拜見過家母,又步至此。”

荀貞頓生微怒,說道:“州府不知君至麼?怎麼也沒送君一個坐騎?就這麼讓君徒步而行?”

太史慈說道:“倒是送了。只是家母已勞將軍贍恤多時,慈本懷愧,思既無功於將軍,又怎敢再受坐騎?”

荀貞聞之,越發感嘆,說道:“子義,君真信烈丈夫!”令典韋道,“取我的馬來,送與子義。”

荀貞此次行州雖大多時爲乘車,但他的坐騎也是隨行跟着的。典韋應諾,即令人去牽荀貞的馬來。太史慈辭不願受。荀貞笑道:“君今既已至我州,以君之高材,如欲立功,還不容易麼?馬,你先騎着,功勞,日後再立不遲。”太史慈見荀貞意態誠懇,推辭不得,方纔受下。

荀貞叫他騎馬從行車畔。

等荀貞回到車中,一行車騎繼續前行,至縣寺外而止。是夜,荀貞宿於縣寺,設宴給太史慈洗塵,歡飲至夜半,又與太史慈共榻敘話,直到天微亮才歇。睡得雖晚,但荀貞多年戎馬生涯,養成了早起的習慣,睡了不到兩個時辰他就醒了,卻發現太史慈不在榻上。

昨夜是原中卿輪值侍衛,荀貞把他從室外召進來,問道:“子義去了哪裡?”

“約小半個時辰前,太史君盥洗過後,說是去造訪一下同郡鄉里。”

荀貞點了點頭,心道:“‘同郡鄉里’,說的定是劉正禮了。”

太史慈是東萊黃縣人,劉繇是東萊牟平人,黃縣和牟平接壤,兩座縣城相距不過百里之遠,太史慈與劉繇同爲郡中名人,尤其劉繇,族爲宗親,名動州內,太史慈與他是早就相識的了。兩人今既同在淮浦,太史慈身爲郡中晚輩,去謁訪一下劉繇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荀貞記得原本的歷史上,太史慈曾經投奔過劉繇,但不被重用,劉繇還說他如用太史慈掌兵,會被許劭嘲笑,但使太史慈偵視輕重,由此可知,劉繇只是把太史慈當作了一個尋常的武夫。此時聞太史慈去拜訪劉繇,荀貞心道:“劉正禮越是輕子義,我自應越是重子義。”

有了劉繇輕視的態度作比較,正好能使太史慈更早地歸心於己,想到這裡,荀貞令道:“叫阿韋去劉正禮所居的裡外等候,待子義出來,請他登車,接來縣寺。”

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7 起行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63 田邊斷案(下)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4 初雪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33 鸞鳳擇良木而棲5 江禽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 光和七年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38 陰入縣寺持短長25 鄉有野賢44 許仲程偃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55 買馬(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4 賊困屋中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0 牽掛者何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6 聞寇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6 五日九戰(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5 陽城治吏(下)3 習射54 詐死11 寇至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2 國家棟梁傅南容65 邀得念舊仁厚名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45 虎膽奸雄26 威震郡北2 禮錢需得四百萬8 勢先造成計乃行36 什伍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3 黃巾圍城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 生子當如孫伯符3 路見白骨露於野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22 文高初見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3 倏忽如白駒過隙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5 孟德智略真天授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2 枉費心機空費時29 鍾繇73 忠孝勇武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54 滅族(下)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4 賊困屋中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8 推衣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30 回家
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7 起行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63 田邊斷案(下)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4 初雪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33 鸞鳳擇良木而棲5 江禽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 光和七年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38 陰入縣寺持短長25 鄉有野賢44 許仲程偃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55 買馬(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4 賊困屋中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0 牽掛者何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6 聞寇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6 五日九戰(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5 陽城治吏(下)3 習射54 詐死11 寇至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2 國家棟梁傅南容65 邀得念舊仁厚名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45 虎膽奸雄26 威震郡北2 禮錢需得四百萬8 勢先造成計乃行36 什伍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3 黃巾圍城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 生子當如孫伯符3 路見白骨露於野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22 文高初見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3 倏忽如白駒過隙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5 孟德智略真天授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2 枉費心機空費時29 鍾繇73 忠孝勇武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54 滅族(下)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4 賊困屋中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8 推衣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30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