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

荀貞出言招攬,卻正如他之所料,趙雲儘管年少,卻是個有主見的人,穩重謹慎,與荀貞只是初見,還不瞭解荀貞,豈肯就應其召?

趙雲心道:“原來荀君是因爲聽了黃巾俘虜的話,所以特地來真定見我。潁陰荀氏是豫州名族,我聞名久矣,今見荀君,確實英武不凡,專程造訪,更見折節下士。”荀貞自見到他後,不因爲他年少而輕視他,舉止有禮、言必稱君,給了他很大的尊重,趙雲自家人知自家事,知道自己只是在真定、常山有些名氣,被荀貞這樣的折節下交,很感動,不過依然婉言拒絕。

他說道:“君不辭道遠,專程前來見我,這份厚愛讓我非常感動,只是我的學業尚未完成,恐怕不能離家遠行,並且我只是個野澤小子,只有斗筲之才,縱然從君前去,大約也幫不上什麼忙。君從皇甫將軍轉戰數州,戰無不勝,可見英武,不以雲年少無知,遠道而來,可見好賢,英武足可以討賊,好賢足以安民,君此去趙國,必能再立功勳。”

年紀雖少,話說得很有條理,先感謝了荀貞的厚愛,再婉言相拒,最後預祝荀貞再立功勳。

這讓荀貞越發喜愛他了,心道:“年紀輕輕就這樣出色,再過幾年還能了得?”

來之前荀貞是把趙雲當作武將來看待的,來之後,經過這短暫的接觸,已不再單純以武將來視趙雲了,和辛璦等一樣,更多的把趙雲看做了儒生士子,他心道:“我帳下有見識的儒生不多,李博、史諾,常人之才,平時做些案牘可以,重要的事情實在不放心交給他們去辦,宣康淳樸可愛,雖有潛質,尚未長成,眼下亦不能大用,能用者唯公達、志才兩人而已,如能得趙雲足可爲我一大臂助。”

他的官兒越做越大,需要用人的地方越來越多,先前爲郡督郵時他還不覺得,到被皇甫嵩擢爲司馬,統帶數千人征戰時就已覺得帳下可用之人太少,使他不得不事必躬親,許多事都得他親自去做,現如今他又被擢爲趙國中尉,負責一國五城的軍事,更覺囊中可用之人太少,有捉襟見肘之感,趙雲若只是個武夫,那麼他倒還不會這般急切地想招攬到他,關鍵是趙雲除了勇武,亦有才幹,足可以託付大事,如果能招攬到麾下,確實足可爲一大臂助。

話說回來,荀貞也早知不可能會很容易地就把趙雲招攬到麾下,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因聞了趙雲的婉拒,卻也並不失望,哈哈一笑,說道:“承君吉言,我要是能在趙國立下功勳,必不會忘了感謝君。”既然趙雲婉拒,他也不再多說,指着梨樹,笑道,“君家梨樹結果累累,好生喜人,說了半天話,卻是有些口渴了,不知能否討兩個君家的梨吃?”

趙雲原以爲在聽到拒絕後荀貞會動怒,卻不料他行若無事,依舊談笑親切,不覺心道:“荀君戰功赫赫,威震黃巾,身爲比二千石的大吏,不驕不傲,屈己下人,輕騎簡從,不辭路遠,親登我家門來招攬我,被我的拒絕後卻竟毫不動氣,談笑自如,此人器量雅偉。”起身笑道,“未能奉水捧果,卻是雲失禮了。”叫嚴猛搬了個梯子過來,支在樹上,爬上去,摘了些梨果下來,用井水洗濯乾淨,放在盤上,奉到荀貞等人席前,請他們品嚐解渴。

黃梨多汁水,爲避免汁水沾到衣上,荀貞、荀攸、宣康都是小口吃,辛璦卻毫不在乎,坐將起來,拿着梨,大口咬嚼。他相貌秀美,吃梨的模樣卻和粗猛魁梧的典韋一般無二,引得嚴猛連連注目。趙雲恪守禮節,雖也驚奇辛璦的吃相,卻不多看,待荀貞吃完了一個梨、洗過了手,他開口說道:“君如想招攬能人才士,雲倒是有一人推薦。”

“噢?誰人也?”

“此人複姓夏侯,單名一個蘭字,與雲是鄉里人,家傳律法,明於法律。”

“夏侯蘭?”荀貞轉目嚴猛。

嚴猛說道:“沒錯,就是鄉里溪邊射箭的那人。”

趙雲問道:“君已見過夏侯蘭了?”

荀貞心道:“我記得《演義》上說這夏侯蘭是給曹操背劍的小將,卻怎麼在趙雲的嘴裡,他明於法律?”他不是懷疑趙雲,而是懷疑自己記錯了,又或者可能是《演義》裡寫得不對。他說道:“來的路上剛好見有數人在鄉里外的溪邊柳下射箭,有一人連珠三箭,於五十步外悉中靶的,箭術精良,叔業以爲是你,小熊說他是夏侯蘭。”

“君既已見過夏侯蘭,那就應該已經略知其能了。”

荀貞笑道:“君言他家傳律法,那麼不知他的家學較之他的箭術,孰優孰劣?”

荀貞帳下各樣的人才都缺,唯獨懂律法的人不缺。宣康、李博、史諾等人的老師西鄉三老宣博年輕時在陽翟郭氏門下學過律法,後來還做過潁陰縣的決曹史,“主罪法事”,平了不少冤案,爲縣鄉稱頌,老師精通律法,學生自也不差,宣康等人皆通法律。

趙雲答道:“夏侯蘭的箭術不如他的家學。”

聽趙雲這麼一說,荀貞重視起來,連珠箭已屬難得,這樣優秀的箭術卻還不如他的家學,那這夏侯蘭是個人才啊。他說道:“君能否爲我引見?”兩漢交友的正常程序是:兩個從未見面的人如想結成朋友,必須得有一個同時認識他們兩人的人給他們彼此介紹,這纔不失禮節。嚴格來說,荀貞貿然登趙雲之門已屬失禮,不過他是“尊長”,這麼做卻又叫禮賢下士了。

趙雲自無不允。

結識夏侯蘭的過程很順利,招攬夏侯蘭的過程也很順利。一聽招攬自己的人是新任趙國中尉的荀貞,夏侯蘭幾乎沒怎麼考慮就同意了。來一趟常山,沒有招攬到趙雲,卻得了“明於法律”的夏侯蘭,卻也總算是沒有空跑一趟。

荀貞新拜趙國中尉,不可在常山久停,當晚在趙雲家中住了一宿,次日便告辭離去。夏侯蘭從行。趙雲、嚴猛把荀貞等一直送出縣界,目送他們策馬遠去,這才轉回。

路上,嚴猛不解地問趙雲:“阿兄,荀君前麾衆擊黃巾,威名赫赫,他帳下的辛璦追斬張角,無人不曉,現爲比二千石,青綬銀印,年方二十餘,已是一國中尉,他延請你,你爲何拒絕?”

“庸人爲君,賢士不應其召,明君在位,賢士不召而至。爲什麼?在明君門下爲吏可以施展才幹,在昏主門下爲吏或招致自身之危,或抑鬱受屈,即便掛印而去,也會被天下笑話。從前郅惲爲歐陽歙的功曹,因爲勸諫不聽,遂稱病自退,儘管自退,然而卻胸懷難展,抑鬱慨嘆。臣吏擇君就好像田野擇天一樣,天時若好則四野豐收,天時不好則穀粒無收,怎能不慎?荀君以高位臨我柴門,固然禮賢下士,但我還不知道他的本性怎樣,所以婉拒了他。”

……

迎面秋風疾,荀貞遍體生涼,收回了心神,不再去回憶來趙國前的那些事。

那天他離開真定後,路上不停,次日傍晚到了趙國境內,與戲志才、許仲等會合,打出旗號,徑至邯鄲。入了城,先拜見過趙王劉豫、趙傅黃宗和趙相劉衡,繼而再又見過郎中令、僕、長史、治書等國中的諸多官吏,然後便就算正式上任了。

上任至今十餘日,除了與王國官吏的應酬外,他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了熟悉郡兵和地方上,在荀攸、戲志才、辛璦等的幫助下,如今已經把郡兵和地方上吏民的情況大致摸清,忙了十幾天沒出過城,今天重陽,忙裡偷閒,乃帶着諸人出來遊玩。

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4 許仲程偃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64 裨將軍新旅建組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65 安之若素使人奇3 習射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26 祖宗德澤在遺黎48 正旦之日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33 督郵一怒(下)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0 計吏郭圖(下)9 袁公路縱虎謀北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92 兵臨西華(中)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58 關張各有惆悵情8 朱門酒肉路邊骨65 短歌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74 花開是爲迎卿來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上架感言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27 舉薦戲忠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8 未到輕身入京時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31 除惡務盡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3 劫人40 荀攸之志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36 我所邀者仁民名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50 孰謂盜跖不知義51 謀算將戰3 路見白骨露於野25 鄉有野賢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 安南借重荀與張35 鄉吏殘民93 夜夜磨我削葵刀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5 原盼勸賊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20 辛璦(中)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 結交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6 虎狼之威(上)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
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4 許仲程偃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64 裨將軍新旅建組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65 安之若素使人奇3 習射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26 祖宗德澤在遺黎48 正旦之日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33 督郵一怒(下)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0 計吏郭圖(下)9 袁公路縱虎謀北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92 兵臨西華(中)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58 關張各有惆悵情8 朱門酒肉路邊骨65 短歌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74 花開是爲迎卿來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上架感言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27 舉薦戲忠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8 未到輕身入京時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31 除惡務盡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3 劫人40 荀攸之志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36 我所邀者仁民名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50 孰謂盜跖不知義51 謀算將戰3 路見白骨露於野25 鄉有野賢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 安南借重荀與張35 鄉吏殘民93 夜夜磨我削葵刀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5 原盼勸賊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20 辛璦(中)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 結交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6 虎狼之威(上)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