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

荀貞說道:“卿還有何策?快講來。”

“九江地狹,難以轉旋,欲定九江,必先謀阜陵。”

劉曄的這句話說到荀貞的心窩上了。

荀貞不動聲色,說道:“阜陵有相,如何謀之?”

“曄阜陵人,知阜陵相。此人雖久有名於荊、揚,無能之徒也,曄願爲明將軍使阜陵說之,使他自掛印辭官。候其辭,阜陵反掌可得之也。”

荀貞大喜,說道:“卿如能辦成此事,收定九江,卿爲首功。”

荀貞相信劉曄的能力,知道他既能說出此話,必是有一定的把握,所以沒有細問劉曄打算怎麼去說服阜陵相掛印自辭,但想來不外乎威逼利誘。

劉曄又道:“巢湖有鄭寶、張多、許幹之屬,各擁部曲,地處肥饒,尤以寶最驍果,才力過人,一方所憚,阜陵、廬江間的輕俠狡桀多依就之,如能得其用,不僅可安阜陵南界,亦能驅之脅陳揚州,並可助將軍籌舟師。待使阜陵相自辭後,曄請亦爲將軍往去說之,使其來投。”

巢湖在阜陵和廬江的交界處,佔地很廣,跨於兩郡,由巢湖向東,百餘里即是陳溫所在的揚州州治歷陽。鄭寶等人是阜陵、廬江地區的著名豪強,海內兵亂以來,他們各擁部曲,嘯聚巢湖,在當地的勢力不小,如能把他們收爲己用,確是可以增加一些對付陳溫的籌碼,同時,鄭寶等人盤踞湖區,手下會操舟、精水性、能水戰的人料必很多,也會有利於舟師的籌建。

荀貞甚喜,笑道:“昔光武在薊,指耿弇雲‘此我北道主人也’,卿今爲我南道主人是也。”

劉曄說道:“耿弇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世之奇才,曄焉敢比之?願爲鄧晨,爲明將軍取一郡爲資。”

荀貞哈哈大笑,說道:“好!好!”

光武帝對耿弇說過“北道主人”云云,對鄧晨,他也說過類似的話。

鄧晨和光武同郡,並是光武的姐夫,王郎叛亂,光武自薊走信都,鄧晨時爲常山太守,聞訊後他離郡間行,與光武會於鉅鹿,自請從擊邯鄲,光武對他說:“你以一身從我,不如以一郡爲我北道主人。”遣他歸郡。鄧晨回到郡中,給光武送去了積射士千人,又遣委輸給軍不絕。建武四年,鄧晨從光武到壽春,“留鎮九江”,在九江待過一段時間。耿弇是冀州人,劉曄是揚州人,荀貞用耿弇比劉曄,比的是他倆皆爲“當地人”這一個共同點,劉曄拿鄧晨自比,比的是願如鄧晨“以一郡爲將軍資”這一點,加上鄧晨後來曾在九江待過,也頗是合景。

劉曄獻上盟吳郡、收阜陵、招巢湖三策,此三策如能悉得成功,不但可定九江,也不僅只是完全可以與陳溫相抗,並且能夠極大地擴充荀貞在揚州的實力,提高他在揚州的影響力了。

待劉曄獻策畢,告退下堂,荀貞有心立即召荀諶來見,想及他才離府未久,此時應是剛到家裡,打消了念頭,手寫便書一封,命人送去梧桐裡,面交與他。在便書中,荀貞略述了一下劉曄的三策,叫荀諶鼎力配合,在便書末,吩咐荀諶:至郡,可表子揚九江丞。

次日,荀貞召來張昭,把對“朝廷拜趙昱陳國相”的爲難如實相告,請他去探探趙昱的口風。

張昭說道:“趙元達其人,我甚知之,清修有義,高潔守禮,忠直難屈,昔年,琅琊國相檀謨、陳尊相繼召闢,或興盛怒,而元達終不起,郡舉孝廉,朝廷除爲莒長,元達欣然赴任。如由他去陳國,明將軍固然爲難,但儘管我與他交好,卻也是難以說服他的啊。”

荀貞聽了,遂不再強求他,心中雖然覺得若有所失,神色不改,反而讚歎張昭與趙昱的友情,說道:“友貴知心,公與別駕,可謂知心。”又道,“益者三友,公與別駕,可謂‘友直’了。”

不能說服趙昱,沒辦法,就只能給孫堅去信了。

時間緊迫,一來,陳國隨時可能會被攻破,二來,荀貞也不能拖趙昱太久,因而,他當天就給孫堅寫了一封信,把之前想好的意思在信中道明,遣人加急立刻給孫堅送去。

雖是加急,由郯縣至陳國六百餘里,信到時,也是三天後了。

此時,陳國餘縣俱下,獨國都陳縣猶死戰不降。

劉寵、駱俊佈置在城外的部隊已被孫堅部擊破,護城河也已被孫堅部填滿,外牆亦有數段被摧毀,在被摧毀的位置,駱俊調動民夫重建了較矮小的防禦壁壘,又在壁壘後挖了寬深的壕溝,反抗得非常頑強。不過,無論是進攻的一方,抑或守城的一方,皆知城破是早晚的事了。

孫堅的部隊環列營於陳縣的近郊,把陳縣圍得密不透風。

城中的傷亡很大,孫堅部的傷亡也不小。城牆染滿血跡,城下遍是屍體、殘肢。自起兵擊黃巾至今,孫堅也是身經百戰了,這樣殘酷的戰鬥,只有在與董卓的精銳作戰時他才遇到過。

諸部中,孫暠、韓當的損失最重。

孫暠是孫堅季弟孫靜的長子,從孫堅征戰頗久,他惱恨劉寵和駱俊固守不降,導致他部曲多傷亡,便建議孫堅說:“駱俊沽名市恩,得陳人效死力,陳人難爲伯父用,俟城克,當屠之。孫堅以爲然。他已經做好了屠城的準備,於這時接到了荀貞的來信。

看完信,孫堅召來公仇稱、朱治等人,與他們商議討論。

孫堅先把信給他們看了一看,然後說道:“貞之信中言趙元達忠直不可屈,如就任,恐不會從命於我,建議我仍使駱俊留任陳國,卿等以爲如何?”

朱治蹙眉說道:“按荀侯信裡意思,這個趙元達,是又一駱俊也。如是這樣的話,斷不可使他來上任,只是,駱俊負隅頑抗,就算攻下城後留他一命,怕他也不會屈服於將軍也。”

孫堅的佩劍在案几上放着,他把劍拿起,將之從鞘中抽出,舞了兩朵劍花,復插歸鞘內,摸着劍柄說道:“天下事若皆可以此定,將會是何等快哉!”

天下事自不能都以劍定,對駱俊這樣的真士人,用武力來爲威脅顯是半點用處也不會有的。

公仇稱說道:“王命遠在長安,與明將軍何關?可先招降駱俊,其如不從,明將軍大可自任一陳相,趙元達如來,拒之不納便是。荀侯難道還會因此而與明將軍興兵麼?”

朱治說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豫州郡縣、士人已有不服將軍者,趙元達奉有詔命,將軍如再拒之,州內不服者或將愈衆。”王命可以不理會,但州內的士心卻不能不重視。

孫堅考慮了一會兒,決定按公仇稱說的辦,說道:“董卓在洛陽時,曲意士人,結果如何?關東兵起,今他爲王允所刺。早年我從皇甫公剿汝潁黃巾,又從故車騎將軍張公討涼州邊章、韓遂,擊董,戰於洛陽,海內士人我見者多矣,有名無實者衆,真有才能者稀,十之**不過無能之輩,他們不服,由他們不服。待攻克陳縣,我意屠之,以作威懾,儆效尤者!駱俊如肯降我,我仍用他爲陳國相,如不肯,送之還鄉,我再任一陳國相,阻趙元達來。”

荀貞在以往的信中數次請他在破城後不要殺駱俊,這點小事,孫堅還是能爲荀貞做到的。

他問公仇稱:“引渠水事辦得怎樣了?”

陳縣臨浪蕩渠,見久攻陳縣城不下,公仇稱獻計,建議可以引渠水灌城,用水攻之法。孫堅採納了他的計策,把掘溝引渠水的事情交給他總責辦理。

公仇稱答道:“共掘溝四道,都已將至城下,至遲後天即可放水淹城了。”

孫堅點了點頭,下達軍令:“命各部備戰,候水淹城,便一起總攻!”

7 獨行1 謀北要在泰山郡18 未到輕身入京時43 爲今之計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46 恩威並施39 可笑雛鳳誘老薑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54 滅族(下)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89 智勇兼備褚飛燕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47 辨旗察鼓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 道人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73 贈馬劉備關張喜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28 原師28 幾事不密則成害92 兵臨西華(中)1 飛書問君何所欲41 謀重有利爲臣職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25 備寇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49 選編死士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3 陽翟侯扣使不遣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2 琴心劍膽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70 劉玄德率部西攻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8 遍觀諸郡(下)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3 典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24 文聘(下)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32 君爲虎士74 如何練兵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 光和六年(上)45 虎膽奸雄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8 誅滅沈家(上)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
7 獨行1 謀北要在泰山郡18 未到輕身入京時43 爲今之計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46 恩威並施39 可笑雛鳳誘老薑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54 滅族(下)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89 智勇兼備褚飛燕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47 辨旗察鼓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 道人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73 贈馬劉備關張喜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28 原師28 幾事不密則成害92 兵臨西華(中)1 飛書問君何所欲41 謀重有利爲臣職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25 備寇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49 選編死士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3 陽翟侯扣使不遣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2 琴心劍膽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70 劉玄德率部西攻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8 遍觀諸郡(下)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3 典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24 文聘(下)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32 君爲虎士74 如何練兵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 光和六年(上)45 虎膽奸雄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8 誅滅沈家(上)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