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

初平元年,臘月底。

荀貞從潁川回到廣陵已有數月,樂進雖早被孫堅表爲下邳相,而荀貞在這幾個月裡卻一直按兵不動,把部分軍卒裁撤、改爲屯田後,他每日所做者,無非勤修內政、督糧重農、禮賢下士、廣納良才,同時擴展外交,如秦鬆、陳端等廣陵名士並及程嘉諸輩之屬,幾乎日夜不停,不斷地奔波于徐州各地,代表荀貞結交各地吏員、名士,便是在聞知陶謙暗結袁術,潛往魯陽運送糧秣、軍械,明顯是欲以此來借袁術之實勢而自固後,他也仍是不以爲意,並不理會。

這日,又接到孫堅來信。

孫堅信中言道:由五日前始,郯縣往魯陽之輜車,衛士加倍,除徐州旗號,頗有丹陽、泰山勁卒,日行夜宿,戒御森嚴,沿途並有當地豪強接應,已無可趁之機。

荀貞得孫堅信時,夜色方至,他剛與戲志才、荀攸、荀彧、荀諶、荀衍等人吃過家飯,正在後宅室內和諸人閒談,看罷孫堅此信,他把信遞給戲志纔等人傳觀,笑道:“被文臺劫了幾次道,陶恭祖卻是學聰明瞭。”

諸人看罷,荀諶笑道:“陶恭祖內荏之徒。豫州境內,能劫其糧秣、軍械者,唯孫府君一人,我料之,他必是已知劫他之人乃是孫府君,而卻竟不敢發一詞,唯加派衛士而已,可笑可笑。”

荀衍亦嗤笑說道:“真不知當年黃巾作亂,陶恭祖是怎麼平定徐州的。”

荀諶從袁紹那裡出來,到了荀貞這裡後就沒有再回去,留了下來。

荀衍則是在荀貞從潁川回廣陵時,跟着荀貞一起來的。

他兩人因目下尚無軍功,故而雖是荀貞親族,但現在荀貞帳下並沒有什麼任職,只是常從荀貞左右,獻計呈策,備位諮詢。

荀貞現下的地位不比往日,名聲也遠勝往昔,早在他起兵之初,從其左右的荀氏族人實是不多,其中能爲其股肱的唯荀攸、荀成兩人罷了,現下不但跟從他的族人多了不少,素爲州郡所重、身是荀家俊傑的荀彧、荀諶、荀衍兄弟也都入了他的府內帳中。

荀氏族中,荀貞、荀彧這一輩,除了荀彧兄弟外,還有一人,亦是名聲在外,此人不是別人,便正是荀彧兄弟的從兄、“荀氏八龍”裡“大龍”荀儉的兒子荀悅。

荀貞早時也是想請他來入自家府中帳下的,只是荀悅此人和荀彧、荀攸等人不同,他的長處在治學,他的興趣也主要是在治學,換言之,他是一個搞學問的人,對政治、軍事的興趣不大,當此天下亂兆已起、羣雄各據地紛爭之際,與其和荀彧、荀攸等人一樣跟從荀貞,他更願意閉門讀書、研習經典,因而雖得荀貞再請,他仍是婉拒,沒有跟荀貞一起來廣陵。

荀貞之所以兩次邀請荀悅來入自家帳下,看重的其實也正是荀悅在治學上的能力和名聲,但荀悅既然清潔高志,不肯前來,也就罷了,有荀彧、荀諶、荀衍兄弟願從,荀貞已是頗爲滿意了。

當下從荀貞的荀氏族人有數十,多是此次荀貞從潁川歸廣陵時跟荀貞一道前來的,荀貞按其能力、所長,或置之軍中,有的爲部校尉、曲軍侯之輔,有的分擔一點輜重、後勤之事;或放之府內,有的分掌部分日常文牘之事,有的分掌一些書信文辭之事,也有學問不錯,被荀貞任爲郡學經師的,亦有頗通農事、律法,有治民實幹之才者,被荀貞下派到各縣,以郡府吏員的名義,監督諸縣事的。

數十荀氏族人中,以荀攸、荀彧、荀成、荀諶、荀衍五人最得荀貞器重,較之能力才幹,也是以此五人最優,當下軍中已有傳言,將此五人並稱,呼爲“五荀”。

因是家宴,故而諸人座次不以地位高低,唯按年歲、輩分,荀攸在荀氏諸人中的輩分最低,座次最靠後,他是最後一個看信的,看完之後,他把信奉還給荀貞,自歸席上落座,拈鬚沉吟片刻,說道:“昔在洛陽,陶恭祖嘗面辱故太尉張公,其人性實剛強,今雖迫於時勢,不得不忍氣吞聲,可細究之,仍是實不可輕覷也。”

戲志才同意荀攸的話,說道:“而今天子西遷,山東紛亂,陶恭祖位臨徐州,手握雄兵,雖無州牧之名,而久有州牧之實,除掉廣陵、彭城,他猶有三郡之地,地廣民衆,械精糧足,此三郡中的傑士、大豪多爲其用,丹陽、泰山素產精兵,曹豹、臧霸皆有勇名,他誠爲山東之強雄也,孫府君劫其糧械,而他之所以隱忍不發者,在我看來,不過是顧慮二事罷了。”

荀諶問道:“哪兩件事?”

“明公、孫侯各擁精卒,有善戰之名,一旦聯手,南、東夾擊,丹陽、泰山之兵亦難敵也,此陶恭祖所慮之一;當山東討董之時,諸路兵馬多不敢動,唯明公、孫侯盡忠忘死,兩出潁川,與董卓先後數戰,終光復洛陽,逐走董卓,名滿天下,爲四方敬頌,此陶恭祖所慮之二。”

戲志才分析得很對。

陶謙之所以而今陷入目前這個局勢,說到底,錯還是在他自己。

他總共錯在兩個地方。

一個地方是:如果在荀貞剛到廣陵上任時,他不顧忌荀貞的武功、家聲和“靠山”,強硬到底,荀貞是很難發展起來的,那會兒兩邊要是開戰,荀貞很可能就會落敗,可陶謙當時卻顧忌了,當荀貞驅逐他在廣陵的影響力時,他默認了,這就給了荀貞做大發展的機會。

他另一個錯的地方是:當荀貞響應袁紹,起兵討董時,他因爲覺得袁紹斷難成事,故而沒有接受荀貞的“邀請”,沒有跟着一起起兵,結果卻沒料到,袁紹等人固然是沒有“成事”,可荀貞、孫堅兩人卻竟擊敗了董卓,光復了洛陽,這就造成了荀貞、孫堅一下名動海內,被四方士人敬頌的結果。

現今荀貞挾大勝之威歸來,不但通過戰爭增強了實力、得到了更大的盛名,而且又與搖身一變,成了豫州刺史的孫堅結下了盟約,面對這出乎意料的變局,實力上沒了必生的把握,名望上也落在了荀貞之後,那麼陶謙進退失措,即使在被孫堅打劫後也只能忍氣吞聲,不得不保持隱忍亦是在所難免。

不過,正如戲志才所說,要是因爲就低估了陶謙,卻也是不行的。

荀貞以爲然,說道:“陶恭祖畢竟經營徐州日久,今他雖忍讓,我等卻不能因之輕視。”

荀貞欲得徐州的心思,如今便是軍中的中高級軍官亦已大多皆知,在座的荀家諸人更是對此清楚,見話題說到此處,荀諶因出言問道:“陶恭祖連月募兵操訓,復潛結袁公路,縱是新募之兵不足戰,袁公路或不會出兵助他,然吾聞之,‘遲則生變’。今將軍歸廣陵已數月,軍政諸事皆諧,糧秣亦得足備,敢問將軍,不知打算何時出兵爭徐?”

!!

27 朱公偉奉天子詔49 選編死士35 鄉吏殘民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23 市中美人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 雪夜攻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31 督郵一怒(上)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84 捕拿張直(下)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25 備寇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53 送糧40 蹴鞠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34 招攬樂進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9 智勇兼備褚飛燕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3 路見白骨露於野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97 孫文臺單騎陷陣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3 殺人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76 貴顯何氏兩將軍9 計吏郭圖(上)68 三軍悄然各入屯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93 兵臨西華(下)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47 將軍何嘗真無情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70 今才知君是誰人9 高子繡髡髮代首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93 兵臨西華(下)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67 二月風雷重又動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6 初夜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34 招攬樂進63 下邳相舊習難除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6 亂將至中流擊水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22 旋舞14 唯恨之流年悄逝56 行若純儒實懷詭31 破敵(上)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70 劉玄德率部西攻51 故事24 太守驪馬從白駒32 督郵一怒(中)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4 冀州牧迎節以徵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3 道左遇貴
27 朱公偉奉天子詔49 選編死士35 鄉吏殘民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23 市中美人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 雪夜攻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31 督郵一怒(上)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84 捕拿張直(下)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25 備寇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53 送糧40 蹴鞠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34 招攬樂進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9 智勇兼備褚飛燕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3 路見白骨露於野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97 孫文臺單騎陷陣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3 殺人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76 貴顯何氏兩將軍9 計吏郭圖(上)68 三軍悄然各入屯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93 兵臨西華(下)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47 將軍何嘗真無情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70 今才知君是誰人9 高子繡髡髮代首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93 兵臨西華(下)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67 二月風雷重又動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6 初夜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34 招攬樂進63 下邳相舊習難除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6 亂將至中流擊水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22 旋舞14 唯恨之流年悄逝56 行若純儒實懷詭31 破敵(上)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70 劉玄德率部西攻51 故事24 太守驪馬從白駒32 督郵一怒(中)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4 冀州牧迎節以徵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3 道左遇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