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

厚丘雖被攻陷,但因戰事還沒結束,尚有殘兵需要清掃,故而荀貞一時還不能入城。

當夜,便在營中,荀貞招待臧霸。

臧霸不但帶了孫觀、吳敦兩人來,還帶了陶商來,只是陶商卻是被捆着送來的。荀貞叫人解了他的繩縛,暫且關押起來,命人看守,同時吩咐要對他好生相待,不許侮辱、怠慢。

陳到等各帶部曲,在城中清剿了一夜,次日,徐榮回到營中,請荀貞入城。

荀貞卻沒有進城,他說道:“吾以兵事戰功起家,到廣陵後卻常居大府,來營中的次數少了,今在營中,甚感愜意,我還是不入城了,便與汝等共居營,稍讓軍馬休整兩日,便開拔擊郯。”

荀貞不入城,荀成、徐榮、臧霸等自也不好入城,除了司馬宣康和別部司馬姚頒奉荀貞的命令進到城中分別處理政、軍諸事,安撫百姓之外,餘下的諸人遂皆在營中,休整兵士。

兩天後,留下宣康、姚頒暫守城,包括臧霸的部曲在內,全營開拔,俱西北而行,往郯縣而去。在去郯縣的路上,因臧霸的相召,昌豨、尹禮亦在留下守城兵馬後,各帶餘部前來匯合。原本在朐縣安撫地方的糜竺聞知荀貞到了荀成軍中,也帶了些人馬過來拜見想從。

荀成部並上臧霸部,以及糜竺送給荀成的千餘甲士,還有糜竺又帶來的人馬,幾個部分合兵一處,共計兩萬餘人,聲勢赫赫,從前軍到後陣,加上輜重,迤邐道上長達二十餘里。

自荀貞遣軍出廣陵,分兵掠地以來,部隊的容威數此回最盛。

因兵馬、輜重俱多,沒辦法行軍太快,不過雖只是日行六十里,卻也於兩日後即到達了沭水岸邊。過了沭水,再向西北行三四十里就是郯縣的縣城了。

沭水岸邊有陶謙佈置的守軍,但陶軍連敗,守軍的士氣本就低落,聞厚丘城陷,又見河對岸荀軍的聲勢那麼大,旌旗蔽空,不少守軍的兵卒直接就逃跑了,只有部分丹陽兵的軍吏無處可逃,稍微抵抗了一下,旋即便降。荀貞部順利渡河,次日抵至郯縣城外,安營紮寨。

縣中守軍於城上望之,遙見荀軍旗幟如林,精甲曜日,騎兵馳騁,塵土瀰漫,步卒備戰,遍滿原野,無不心神爲之奪,駭懼失色。陶謙聞荀貞兵到,也登城觀望,望之良久,黯然下城。

荀貞傳檄許仲,問:文謙可已與汝合兵?襄賁如何?

wωω● Tтká n● ¢ ○

許仲回檄:樂進擊陰平諸縣,俱克,已與臣合。襄賁守將小戇,臣親臨陣,劉鄧、潘璋、趙雲、江鵠、劉備先後數攻而皆不得入。接厚丘城破軍報日,臣使人勸降,襄賁守將不聽,創而猶戰。雖如此,臣得樂進所率之彭城兵相助,而城中守卒日少,克城當在兩三日間。

許仲這回卻是遇到了一個勁敵。

他的回檄雖然只是平鋪直敘地講述了圍擊襄賁至今的經過,但僅僅從“臣親臨陣,劉鄧、潘璋、趙雲、江鵠、劉備先後數攻而皆不得入”和“襄賁守將不聽,創而猶戰”這兩句話,就可以想象到此戰的激烈程度。

以劉鄧諸校尉、別部司馬之勇,竟然還是數攻而不能勝,可見襄賁守將之“戇”;而襄賁守將在知道厚丘已被荀軍攻克的情況下堅持不降,儘管負創,卻仍“猶戰”,又可見此人之“戇”。

荀貞出示許仲的回檄給諸將看,說道:“丹陽兵中亦有勇將。”

當下,荀貞又給許仲傳檄,令道:如可生擒其將,勿殺之,送與我見。

許仲是個穩重的人,向來不說沒有把握的話,他既然說“兩三日間”就能攻下襄賁,那麼就肯定會在兩三日間攻下襄賁,荀貞遂一邊部署軍隊圍城,一邊等待許仲的捷報和他的部隊。

兩天後,許仲的捷報送到。

“潘璋先登,諸部跟進,城已下。守將死戰,劉鄧斬之,臣將其厚葬。臣意留陳矯暫撫民,使江鵠暫鎮地方,略整兵馬,至遲後日即到郯。”

荀貞看罷捷報,對諸將說道:“君卿已克襄賁,卻是潘文珪先登。”

戲志才笑道:“打淮浦是潘璋先登,立了首功;擊襄賁,又是潘璋先登。此正所謂有始有終。”

淮浦是許仲部的第一戰,襄賁是許仲部此次單獨作戰的最後一戰,這兩座城都是潘璋先登,可以說,儘管許仲這次攻下邳、擊東海,其帳下諸將多有功勞,而且不少還是大功,可卻都不及潘璋揚名,尤其是這次打襄賁,諸將皆不能破,唯他能夠首先攻入城,實是大出風頭。

——這卻並不是說趙雲、劉鄧、江鵠、劉備和關羽等等諸將就不如潘璋了。要知,潘璋剛開始也是攻不進城的,到最後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別人第一個攻入城中,說白了,只是因爲他的運氣好罷了:在劉鄧、趙雲、江鵠、劉備和關羽以及潘璋本人等將的連番打擊下,城中其實早已岌岌可危,而就在城內快要守不住時,輪到潘璋去攻城,所以他便先登入城了。

雖然有運氣的成分,可“先登入城”的戰功卻是實打實的。

荀成亦笑道:“君侯,戰罷論功,潘璋怕是少不了一番重賞吧?”

荀貞笑道:“這是自然。”復又嘆道,“唯襄賁守將死戰,不降,爲劉鄧所斬殺,未免可惜!”

臧霸在座,他認識這個死戰不降的襄賁守將,說道:“將軍亦無需可惜。此人我識得,與曹豹、張闓、呂由諸丹陽兵軍校一樣,乃陶恭祖鄉人,固有猛勇,無有軍謀,一匹夫之勇耳。”

“縱然如此,如其肯降,爲我所用,亦足可展其長。今爲陶恭祖用,空一死士耳,豈不惜哉!”

聽了荀貞此話,臧霸、陳登皆暗想道:“襄賁守將不過匹夫之勇,而荀侯猶惜不能爲己用。久聞荀侯卑體下士、求才如渴,果然如此!”

一個“匹夫之勇”的死士,只是因爲有“猛勇”這一個長處,荀貞就惋惜不能爲自己所用,並且很自信地說,如果這個守將沒有不降戰死,若是肯投降於他,能爲他所用,那麼他就能“展其長”,讓這個守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和能力,對不肯降而戰死的“匹夫之勇”尚且如此喟嘆,那麼對已經投靠他的陳登、臧霸這樣遠勝於彼的“英雄”人物,荀貞又會給以何等的看重?臧霸、陳登既肯投荀貞,那麼他兩人對荀貞本就是看好的,現下聞了荀貞此言,陳登更是折服,堅定了效忠之念,而臧霸雖是一直懷有“名雖依附,實行割據”的意圖,可此時現下對荀貞亦不覺多了三分忠意。

既說及了“求才”的話題,荀貞又對荀成等人說道:“四方兵亂,今取下徐州,我正欲聚合英雄,延攬俊傑,以匡扶漢家,安定天下。日後卿等如遇賢才,萬需謙恭,薦與我知。”

荀成等人恭聲應諾。

又過了兩天,許仲如期而至。

郯縣東邊是沭水,西邊也有一條河,便是沂水。

沂水岸邊本也有守軍,但荀貞已率部到了郯縣城外,沂水邊兒上的守軍不等荀貞去擊,便或逃散,或奔回郯縣城中,所以許仲卻是一矢未放,便渡過了沂水,進至郯縣城下。

荀貞已部署荀成等在郯縣的東邊紮營,到荀貞營中拜見過荀貞後,許仲、樂進便在縣西築壘。

當此之時,城東爲荀成等部,步騎兩萬餘;城西爲許仲、樂進部,與彭城兵合後,亦有近兩萬人。兩邊合計,四萬人的兵馬,把郯縣圍得是嚴嚴實實,鳥雀不得過。

許仲到的次日,荀貞召開軍議。

陳登當衆請纓:“登請爲將軍入城說陶恭祖降!”

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8 遍觀諸郡(下)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1 寇至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20 牽掛者何65 歸來解甲抵足眠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52 最後的麻痹15 原盼勸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90 揭竿而起爲招安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5 陽城治吏(下)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6 爲君請功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20 屯田從來積糧策99 月黑雁飛弓馬逐45 正旦前日46 室暖臨懷春情在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 獲名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3 先表北海刺青州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38 陰入縣寺持短長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99 月黑雁飛弓馬逐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 豫州乳虎第一威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40 荀攸之志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38 範繩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52 圍魏救趙亂其陣42 孫郎威震定潁外56 允誠書從濟北來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8 程嘉獻策難吳輯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1 陳琳表令諸荀怒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62 其猶穿窬之盜也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1 上任西鄉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34 孟塗敢棄夜襲利36 什伍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26 貞之得隴苦不足27 朱公偉奉天子詔
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8 遍觀諸郡(下)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1 寇至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20 牽掛者何65 歸來解甲抵足眠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52 最後的麻痹15 原盼勸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90 揭竿而起爲招安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5 陽城治吏(下)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6 爲君請功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20 屯田從來積糧策99 月黑雁飛弓馬逐45 正旦前日46 室暖臨懷春情在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 獲名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3 先表北海刺青州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38 陰入縣寺持短長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99 月黑雁飛弓馬逐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 豫州乳虎第一威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40 荀攸之志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38 範繩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52 圍魏救趙亂其陣42 孫郎威震定潁外56 允誠書從濟北來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8 程嘉獻策難吳輯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1 陳琳表令諸荀怒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62 其猶穿窬之盜也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1 上任西鄉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34 孟塗敢棄夜襲利36 什伍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26 貞之得隴苦不足27 朱公偉奉天子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