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

多謝日頭一片白、雲頂賞月、tigerking73、法號星空、小腳兒、愚兮愚兮、憑欄望北斗、夜輝19938269、e等等童鞋們的捧場,捧場的童鞋太多了,在這裡一時難以悉數列名感謝。多謝書友們的。沒有的書友們多謝你們的紅票、點擊和支持。鼓勵我的和批評我的,都謝謝你們。祝大家元旦快樂。

——

王允、文太守等寒暄畢,文太守請王允入府。荀貞等郡吏分列府門兩側躬身迎之。王允在文太守、皇甫嵩、朱儁等的陪同下進入府中。待他們走過去,荀貞跨步出列,拜倒在荀爽身側。荀爽正跟着王允往府內去,突然被荀貞一拜,楞了下,隨即醒悟,當即停下腳步,讓孔融等先進去,問道:“汝即荀貞?”荀貞拜倒在地,恭謹答道:“貞拜見族父大人。”

“起來,起來。”荀爽令荀貞起來,審視片刻,滿意點頭,臉上露出微笑,但沒說什麼話,只說:“先從方伯、府君、兩位將軍登堂,晚點再與你敘話。”

荀爽離家時,荀貞還只是個童子,如今長大成人,相貌變化很大。荀貞差點沒認出他,他更認不出荀貞,之所以認不出而猜出,是因爲在來潁川的路上王允給他說過,說有一個他們荀氏的子弟在潁川爲吏,來到潁川,見到潁川郡主簿王蘭,王蘭又專門給他介紹了一下荀貞的戰績,因此猜出這個大禮拜倒的年輕人應是荀貞。

入得府內,文太守、皇甫嵩、朱儁、陽翟縣令、荀爽、孔融等登堂就坐。費暢、韓亮、鍾繇、王蘭等郡朝大吏陪坐。荀貞是郡曹掾,本沒有資格陪坐,但一則因他在平定潁川黃巾中立下了大功,二則他是荀爽的族侄,故此也得以陪坐席末。杜佑、郭俊等人就沒這個資格了,侍立在堂外院中。荀貞雖得陪坐,但堂上沒他說話的份兒,王允、文太守等說話,他聽着。

王允先問了幾句平定潁川黃巾的經過,誇讚了一下皇甫嵩、朱儁、文太守的戰功,接着又問文太守安撫百姓的舉措,話題一轉,轉到了汝南、陳國等地的黃巾軍身上,問皇甫嵩、朱儁何時出兵。

皇甫嵩、朱儁答道:“進軍的日期尚未定下,在等天子旨意。”

王允說道:“我離京前,天子令我協從兩位將軍平賊定難,兩位將軍有何需要之處,儘管言說,我必全力協助。”

皇甫嵩說道:“別的都不缺,只缺糧秣和箭矢。”

王允說道:“短缺多少?”

皇甫嵩說了兩個數字。王允說道:“我儘快給你們補上。”他這話說的大包大攬,顯是要插手地方政務了,不過文太守的表情並無變化。文太守是一個最好攬權之人,奈何他現今自顧不暇,別說王允奉有聖旨了,便是沒用聖旨,他現在也沒空理會這些了。

王允對汝南、陳國等地的敵情非常關心,和皇甫嵩、朱儁談論了很久,直到暮色深深,才離開去傳舍。

文太守置下了給他洗塵的歡迎宴席,他推辭了,不肯去,文太守留他住在太守府內,他也推辭了,按照朝廷規章,執意要去縣中的郵傳裡住。沒奈何,文太守只得派郡中的兩個督郵送他去郵置。督郵是郵置的頂頭上司。荀貞跟着一塊兒隨行前去。

王允一行人數十車騎,幾十個人,虧得皇甫嵩、朱儁等沒在郵置裡住,現又兵亂剛定,置裡沒有人住,勉強把他們安頓下了。

兩個督郵告辭,荀貞留下沒走。

王允的從吏、從卒牽馬、解車,亂哄哄一團,把這暮色下原本冷清清的郵登時時烘得熱鬧起來。王允負手立在院中,看他們忙活,等郵置裡的人收拾房間,瞧見了荀貞獨自留下,對荀爽笑道:“先生,你的族侄戰功赫赫。我觀他相貌儒雅,而聽王蘭說於臨陣決戰之際他卻英武非凡,是個有文武之才的俊傑。”方纔在郡府,荀貞得以忝陪末席,王允已認識他了。

荀爽謙和地笑笑,說道:“潁川賊兵之定上因天子之德,下賴皇甫將軍、朱將軍和文府君之力,如貞者,小兒輩也,能有何功?”

“誒,不能這麼說,有功就是有功嘛,不能因他是公之子侄就有功不計啊。”王允叫荀貞到近前,按劍挺立,誇讚了兩句他的功勞。荀貞謙虛不已。王允給人一種很剛強的感覺,便是在夸人的時候也讓人覺得很剛硬。

孔融在指揮掾屬吏員們搬卸行李,見王允與荀貞說話,慢悠悠地踱步過來,上下打量荀貞,好奇地問他此前所參與的平定潁川黃巾的諸戰經過,尤其仔細詢問了他在滍水岸邊救孫堅、舞陽城南破波才兩戰。

荀貞的這兩戰,王蘭給他們說過,但語焉不詳,這會兒聽了荀貞的詳細回答,孔融兩眼發光,不絕口地稱讚,拍着荀貞的胳臂,說道:“英武之士,英武之士!”對荀爽說道,“公家子弟英武絕倫,潁川后起領袖,十年後,你我就要給他讓位了!”

孔融文人氣重,好奇取異,大約因爲自己沒有騎射之才,尤喜剽輕之士,兼其爲人寬容少忌,好誘益後進,故此在聽了荀貞的英武戰功後大力稱讚。荀爽對他的性格很清楚,聽了他對荀貞的誇讚之辭,微微一笑。

王允和荀貞說話主要因爲他是荀氏子弟,立談了幾句,郵置的置薔夫滿臉堆笑,小跑地過來,說房間收拾好了,他即對荀爽說道:“先生離家多年,今日見到族中子侄,定有許多話說,我與文舉就不打擾了。”招呼孔融,兩人一併離去入屋。

荀爽住的屋子也收拾好了,院中人馬混亂,不是說話之所,荀爽溫和地對荀貞說道:“你跟我入屋來。”

荀貞恭敬應諾。屋中已掌上了燭火,從昏暗的院中進入屋內,眼前一亮,待荀爽入席後,荀貞侍立在他的對面。荀爽微笑着指了指側面之席,柔聲說道:“你我一家之人,不必拘禮。你也坐下。”

“是。”

荀爽的言談舉止雖然嚴格恪守禮儀,但不讓人覺得刻意,如行雲流水一般自然,他聲音清柔,言談溫和,是個溫文爾雅的老者。若說王允給荀貞的印象是如一柄劍,那麼荀爽就如這案上的燭火,溫暖明亮,卻又不炙熱。

荀貞落座,心道:“汝南許子將評價荀爽與荀靖,說:‘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內潤’,此一評語可謂精當。”荀靖是荀爽的三兄,字叔慈,有至德,隱居終身,五十而卒,已經去世了。荀氏八龍裡邊荀爽名聲最大,其次便是荀靖。

荀爽嘆道:“我離家十餘年,離家時你還是個垂髫童子,而今你已加冠成人,名揚郡中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這一生如白駒過隙,春夏匆匆,不覺我已垂垂老矣!”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族父年未花甲,不算老。”

荀爽失笑說道:“六十還不算老麼?……,不過看到你今日之成就,我很欣慰。汝父汝母身體還好?”

“先帝延熹年間,潁川疫病,顯考顯妣都沒在疫中了。”

“啊?沒在疫中了?”荀爽大吃一驚,爲之傷感,說道,“昔我在家,埋頭經籍之中,與你的先君來往不多,然亦知你先君是一個忠厚人,惜乎早逝,不能復見。唉,離家十餘年,物是人非。……,延熹年間,那豈不是當時你還未滿十歲?”

“是。”

“汝之諸兄呢?”

“亦先後沒在疫中。”

“你這些年是怎麼過的?”

“幸有族中諸父照料,貞得以衣食無憂,又幸有仲通兄教育,貞得以習讀經書。”

“苦了你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孟子所言,你要謹記。”

“是。”

“可曾婚配?”

“去年八月成的婚。”

“娶得誰家女?”

“許縣陳氏女。”

“許縣陳氏?好,好,太丘公文爲德表,範爲士則,乃吾郡長者,深諳謙退之道,他家的女郎肯定是你的佳偶。”聞得荀貞娶得佳妻,荀爽由衷開心,笑出聲來。

荀貞說道:“今日天色已晚,待到明日,我帶她來拜見族父。”

“好,好。”

離家十餘年,本以爲沒機會再與族人相見了,卻沒想到不僅還能與族人相見,並且一回來就見到了荀貞這樣的傑出子弟,並又聞他娶得了佳妻,荀爽開心之極,笑了好一會兒才收住笑聲,復又問道:“汝之族中諸父身體還好?”

荀貞知荀爽這是在問他的兄弟們了,乃答道:“諸父身體皆好,二族父年高,近年顯出老態了,然精神尚好。”二族父就是荀緄了。荀爽嘆道:“二兄長我十餘歲,我少年時,是他與大兄教我讀書,大兄早逝,而今二兄也老了。”說到這裡,自失一笑,“我都老了,何況二兄?”微笑着對荀貞說道,“吾族之將來便落在爾等身上了!……,你方纔說你這些年都是跟着荀衢讀書?”

“是。”

“荀衢還是以前的那個性子麼?”荀爽雖離家多年,還記得荀衢放浪形骸,因有此問。

“月前潁川黃巾亂起,肆虐郡中,仲通兄聞訊後,乃發奮而起,銳意除賊,保境安民,已非昔時之舊觀了。”

“這就好,這就好!”

說起荀衢,荀爽不覺想起了荀衢的父親和叔父,感傷嘆情,說道:“荀衢的父親和從父,兄弟並有俊才,志除閹宦,與故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可惜事泄,昱與李元禮同死,曇亦遭禁錮。荀衢受此打擊,從此放浪形骸,而今他終於能放下過往,重新振作起來,人若死而有知,曇、昱兄弟定也會很高興的。”

荀衢的父親荀曇和從父荀昱是荀淑兄長的兒子,是荀爽的從兄弟,他兩人的年紀比荀爽要大得多,成名也早得多,荀曇做過廣陵太守,荀昱做過沛相。荀昱,字伯修,與李膺、杜密、趙典等齊名,名列八俊。實際上來說,潁川荀氏在早期,荀淑兄長的兩個兒子比荀淑的八個兒子名聲要大得多。

荀爽說道:“伯修好交天下英雄,交遊廣闊,被時人稱爲‘天下好交’。貞之,你與伯修倒有些相像之處,我聽說你在西鄉爲有秩薔夫時,交往了不少勇猛遊俠?”

荀貞應道:“是。”

荀爽沉吟說道:“所謂遊俠,下爲盜賊,中懷信義,上者則救時難而濟同類。而今賊兵四起,正是猛士用武之時,你交往的這些遊俠可以用上,但等到平定賊亂之後,掃清朝中妖氛,安撫郡國百姓,卻還需要士子的努力,你日後還是要多與士子交往。”

荀爽今年五十七歲了,年近花甲,青年成名,坎坷半生,如今垂垂老矣,對政治沒太多興趣了,他現在和荀緄差不多,最關心的是族中子弟的成長和成就,子弟是家族的未來,只要子弟傑出,家族就能興旺發展。因此,他對荀貞敦敦教誨。

荀貞知他是好意,不反駁,恭謹應是。

荀爽多年離家,對家中的人都很掛念,又問荀悅、荀彧、荀攸等人,這些都是族中的後起之秀。荀貞一一將他們的近況告與荀爽知曉,末了,說道:“荀成、荀攸現就在城外營中,要不然等到明天,我叫他們來拜見族父。”

“不必了,軍務要緊,不可因私廢公。現今黨禁已解,我這次回來是不打算再走了,與子侄們見面的機會多的是。”荀爽這次回來打的主意就是葉落歸根,要非因爲豫州黃巾肆虐,他連王允的闢除都不會接受。問過族人,他又問縣中和高陽裡有沒有變化。

荀貞如實回答,說道:“變化不大。”他心道:“看荀爽的樣子他很想家。”肯定想家了。荀爽三十九歲出仕,當年就逢上黨錮,隱遁漢濱十餘年,背井離鄉,客居異地,不得與家人相見,怎能不想家。好容易朝廷解了黨禁,他這次歸郡恨不得馬上就飛奔歸家,只是公職在身,潁川黃巾雖定,汝南等豫州郡國的黃巾還沒有被平定,卻不能立刻就回去。

問過家中人、事,荀爽又轉問荀貞:“你此次平定潁川賊兵立下了一些功勞,對以後有何打算?”荀貞是荀氏晚一輩的子弟中如今唯一一個有官身的,荀爽現爲別駕從事,在州郡裡也是能說得話上的,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幫上他的地方。

荀貞答道:“皇甫將軍想要我從他出郡平賊,已經舉薦我爲佐軍司馬。”

“佐軍司馬?”

荀爽撫須沉吟了一下,說道:“雖是武官,就眼下來說也還可以。”漢人雖不如後世那樣重文輕武,士子多文武兼備,但文武兼備的士子和只有勇力的武夫還是有不同的,士子們輕視只有勇力的武官,如孫堅,他沒有家聲,對儒學不精通,士子們對他就不甚看重,很輕視,不過以眼下而言,戰亂未平,出爲武官卻還是可以接受的,出郡征戰就有機會再立軍功,再立軍功就能再得升遷。

荀爽叮囑荀貞,說道:“皇甫將軍薦你爲佐軍司馬,要你從他出郡平賊,這是看重你的能力,你不可懈怠,不能因爲立了些功勞就沾沾自喜。”

“諾。”

“以我估料,皇甫將軍下一步應會是去汝南平賊。到了汝南後,你見着汝南太守趙謙,代我向他問個好。我聽說汝南賊兵勢大,趙謙連敗,你可鼎力助他。”

“是。”

趙謙的從父趙典名列八俊,與荀昱齊名,是荀氏的故交,也是荀爽的舉主。先帝延熹九年,時爲太常的趙典舉荀爽至孝。荀爽因得入朝中,被拜爲郎中。荀貞知道此事,明白荀爽爲何會有這樣一個交代。

說話到此時,案上的蠟燭已經燃了小半,孔融推門進來,笑道:“別駕只顧與族侄敘話,連肚子都顧不上了麼?傳廚做好了飯,王公叫我來請別駕入席。”對荀貞笑道,“你也同來!”荀貞一個百石郡吏,自知孔融這句話只是客套之辭,忙辭謝。

荀爽起身,對荀貞說道:“你先回去吧。天晚了,路上慢點,不要馳馬行街,驚擾百姓。”

“諾。”

荀貞恭從荀爽、孔融出了屋子,送他們到王允住的屋外,拜別要走,荀爽又叫住他,微笑看着他,和聲說道:“兵陣之間,立屍之所。你爲國殺賊,做得很好,但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萬不可恃功自傲,輕而無備。《易》雲:‘君子終日干幹,夕惕若厲,無咎’。”

荀貞應諾。

出了郵置院,候在院外的左伯侯、原中卿牽馬過來。荀貞上馬,緩策轡繮,慢行街上,沐着春夜的月光,他想道:“荀氏八龍,名不虛傳。荀緄、荀爽都是見識卓越之士,尤其荀爽,一派儒家士子的謙和溫文風範,與他對談,……。”仰望了一下夜空的明月,心道,“就如沐此春夜之月光,真是一個充滿智慧而又謙虛的人。”又想道,“荀爽今之性格怕與他過往的遭遇有關,他老了,又歷經磨難,所以溫和文雅,不知他年輕時,當年有着‘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盛譽時又是怎樣一番令人仰視的風範呢?”又想起了與荀爽齊名的三龍荀靖,想道,“又不知三龍是怎樣一個人?‘叔慈內潤’,可惜他早逝,無緣得見。”

……

回到兵曹掾舍,陳芷迎他入屋,問道:“怎麼回來得這麼晚?”

“刺史王允今天到了,我族父六龍先生被他闢爲別駕從事,隨之來了。我與族父多年未見,多說了會兒話。”

“六龍先生回來了?”

“是啊,明天我帶你去拜見他。”

陳芷雖有德行,畢竟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聽到荀貞說要帶她去拜見荀爽這個名滿天下而從未見過的族中前輩,頓時心口砰砰直跳,又是害羞又是緊張,下意識地就開始撫摸髮髻,整理衣裙。荀貞笑道:“明天才帶你去拜見,你現在收拾好了,打算一夜不睡麼?我族父是個很和善的人,你別緊張。哎呀,餓壞我了,快去端飯來。”陳芷羞紅了臉,應了一聲,忙去端飯。

飯罷就寢。

次日一早,荀貞就被陳芷梳妝打扮、挑選衣裙的動靜給驚醒了,轉望窗上,天光方白。

他哭笑不得,卻也知這是因爲荀爽名聲太大,陳芷唯恐哪點沒準備好,引起他的不滿,婦容也是女子的德行之一。

反正睡不着了,荀貞索性以手支頤,側臥牀上,看她小心細緻地妝扮。

春晨觀美人梳妝,也算是人生樂事之一吧。

陳芷妝扮完畢,這才注意到荀貞在看她,頓時粉臉又是一紅。

荀貞哈哈一笑,正要說話,聽得院中有人入來。這人步伐極快,幾乎是跑到了門外,叫道:“荀君,不好了!”卻是左伯侯。

“何事大驚小怪?”

左伯侯是個穩重之人,這會兒卻因焦急變得口齒不伶俐起來,說道:“劉鄧和高素他倆、他倆……。”

“他倆怎麼了?”

“他倆正在街上痛打郡丞費暢!”

52 市義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0 曹孟德四策禦敵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74 如何練兵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0 防寇95 冀州北望氣如何15 命令59 荀君爲政(上)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60 文直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74 花開是爲迎卿來42 君臣自古固多疑9 結交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6 東漢諸侯王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59 慨嘆56 買馬(下)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47 將軍何嘗真無情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28 辰彼碩女73 鎮東檄調三將援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71 初見一龍(上)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59 荀君爲政(上)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37 會師(下)35 集合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55 買馬(上)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19 惡奴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3 志纔出山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76 貴顯何氏兩將軍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7 第一天(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4 守城初戰24 張讓賓客56 熔鑄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3 殺人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42 可願南下?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45 正旦前日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59 奮武意收黃巾用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40 兵非無情不可掌
52 市義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0 曹孟德四策禦敵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74 如何練兵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0 防寇95 冀州北望氣如何15 命令59 荀君爲政(上)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60 文直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74 花開是爲迎卿來42 君臣自古固多疑9 結交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6 東漢諸侯王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59 慨嘆56 買馬(下)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47 將軍何嘗真無情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28 辰彼碩女73 鎮東檄調三將援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71 初見一龍(上)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59 荀君爲政(上)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37 會師(下)35 集合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55 買馬(上)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19 惡奴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3 志纔出山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76 貴顯何氏兩將軍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7 第一天(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4 守城初戰24 張讓賓客56 熔鑄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3 殺人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42 可願南下?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45 正旦前日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59 奮武意收黃巾用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40 兵非無情不可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