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如何練兵

補上五月十三號的。

——

荀貞把陰修、朱敞、郡縣屬吏送上車騎。

鍾繇沒有即刻上車,而是站在車下,握住荀貞的手,很親近地笑道:“貞之,府君今行春郡縣,除了陽翟外,你們鄉是府君來的第一個鄉。府君對你很看重,對你在西鄉的諸多作爲,也甚奇之。《詩》雲:‘率時農夫,播厥百穀’。今正春耕時節,你要用心做事,不要辜負了府君的器重。子其勉之!”

荀貞沒有拍着胸脯保證什麼,也沒有因此鼓勵歡喜雀躍,只是從容應諾。

等官吏們都上了車後,士子們也紛紛道別,各上車馬。荀悅、荀彧、陳羣、辛璦等和荀貞有關係的多和他說了幾句話。華歆、邴原、管寧也跟着陳羣與他相談了幾句。荀貞問他三人何時走,他們說歸期未定。荀貞笑道:“若有閒暇,不妨再來吾鄉。吾必倒履相迎。”

荀攸登上車,召手示意他近前,俯身低聲笑道:“貞之,今各縣子弟齊至汝鄉,親眼看到了你鄉中的田美人和,又親眼見到了你門下的諸多勇士,還在縣裡聽說了很多你治鄉之事。想來用不了多久,你荀貞之的大名就能遍傳郡中,衣冠盡知了,總算沒枉我一直爲你東奔西走,鼓吹宣揚。哈哈。”

——荀貞治鄉的種種諸事,如“春秋決獄”、“不治罪受饋亭長”等等,之所以能傳得那麼快,主要是荀攸不遺餘力四處宣揚散佈的功勞。

他兩人關係非比尋常,不必爲此感謝。荀貞一笑了之,心道:“公達是個實在人,可惜我沒什麼能回報他的。……,鍾繇說府君對我在西鄉的作爲‘甚奇之’,叫我不要辜負了府君的器重。這話什麼意思?是在暗示府君有意擢我入郡麼?”

太守乃一郡之長,郡中屬吏的擢黜皆由他一言而決之。鍾繇“甚奇之”三個字,倒是讓荀貞想起了章帝年間的一個故事。

當時名臣第五倫任會稽太守,行春至某鄉,召見鄉薔夫鄭宏,問事,宏答甚明,第五倫也是“甚奇之”,隨即就把鄭宏拔擢爲了郡督郵。郡督郵在郡吏中的地位僅次郡功曹,代太守巡行,監諸縣,自縣令(長)以下都受他監督,甚至不需太守之命,就可以將縣令(長)逐捕問案,比鄉薔夫的地位高太多了,而就因爲“甚奇之”三字,鄭宏便從鄉薔夫一躍至此右職。

雖想起了這個故事,不過,荀貞卻沒有就認爲自家能與鄭宏相比。鄭宏學識俱優,後曾任職總攬機密之事的尚書檯,擔任過尚書僕射。荀貞自覺自家也就是一箇中人之才,儘管穿越以來,也曾刻苦攻讀,奈何限於天資,所學僅夠用,和那些國家的棟樑們是無法相比的。

事實上,他的學問也的確尋常,——但卻有一點是誰都比不上他的,那就是他的“識”。他知道歷史發展的方向,那麼在天然上就已經把握住了“大勢”。知道了“大勢”,他的一切作爲自然就都能有的放矢,而他的這個“有的放矢”落在別人的眼中,其中有些便成了“奇”。

別的不說,就拿他自掏腰包給繁陽亭的里民買桑苗和不惜錢財、結交輕俠來說,他要是不知大勢,一定會量力而爲,可他知道大勢,比起得人心、求生亂世,錢財算什麼呢?故而能傾盡所有,視錢財如糞土。在別人看來,這就是一“奇”。

荀貞琢磨了會兒,沒太把此事放在心上。

他而今的心思全在本鄉,剛樹立起了無人能及的威望,剛吩咐過江禽、陳褒等大力招攬四鄉豪傑,可以說他的“事業”正處在再上一個臺階的關鍵時刻,便是陰修有意拔擢他,若不是什麼顯職、要職,他也還真不如繼續待在西鄉,做個有實權、能做事的“封疆小吏”。

將陰修、朱敞的車隊送出到鄉界,荀貞領着鄉吏們轉回官寺。

高、謝、費、劉、馮諸家來的人沒走,陪他一起送車騎離境。這時送走了人,費通和謝家的家長拱手告辭。劉家的家長劉翁亦來相別,與費通、謝家家長的客氣不同,他很感謝荀貞:“多虧荀君美言,老朽纔有幸拜見府君、縣君。”

“劉翁,你太客氣了。你是鄉中長者,素得鄉人愛戴,因被府君召見。與我何干?”

“荀君先在去年救了老朽這條老命,又在今天於府君面前爲老朽美言,老朽深謝君恩。只是老朽老了,就如朽木,來日無多,又去年遭盜,子侄皆亡,而荀君乃高門子弟,又仕途如意,你的恩德,我們劉家怕是報不了。老朽只能說,日後若有用得到老朽的地方,請儘管開口。”

劉翁這話說得很是淒涼。

荀貞挺能理解他。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有田有地,也是個鄉中富戶,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卻忽然子侄盡亡,白髮人送黑髮人,偌大的家產沒人繼承倒也罷了,絕了後嗣實在令人心灰意冷。他溫言勸慰,說道:“翁在鄉中樂善好施,鄉民多懷翁恩,必有陰福之報。子侄雖不幸死在賊亂,但可以收養個假子,一樣傳宗接代。何必傷感悲涼?”

“假子假子,畢竟是假。……,罷了,不說這些了。荀君,老朽告辭了。總之,日後若有用得着老朽的地方,老朽必傾盡全力,以報君恩。”劉翁來時帶的有門客,趕的有車,辭別荀貞,登車離去。

荀貞望他遠去,爲之嘆息。高家的家主和馮家的家主馮溫也過來和荀貞說了幾句話,隨後告辭。高素、馮鞏留下了,湊到他的身邊。馮鞏笑道:“貞之,適才在官寺前,你送府君、縣君上車時,郡功曹握着你的手,似和你說了幾句話。你當時面現愕然。他給你說了什麼?”

荀貞不隱瞞:“鍾君說府君對我在西鄉做的一些事‘甚奇之’。”

“‘甚奇之’?唉喲,這麼說,貞之你高升在望了啊!”

荀貞笑了一笑,沒接腔,轉開話題,說道:“府君‘奇’我,我亦‘奇’劉鄧。”

劉鄧就是在官寺院門口對陰修說:“吾輩學劍,學的是殺人之劍。丈夫提七尺劍,當快意人生,怎能像猴子似的賣藝人前”這句話的那個輕俠。高素不認識他,馮鞏認識他,說道:“劉鄧這人,我早就認識了。早年他僕從許仲,許仲死後,又常在江禽左右,出了名的膽大憨直。……,雖知其膽大,但我也沒想到他居然膽大至此,有膽量在府君面前說出那樣的話!”

馮鞏驚奇的是劉鄧敢在太守面前口出豪言,高素羨慕的是荀貞手下有這樣的勇士。

他豔羨地說道:“貞之,你是怎麼招攬來那麼多勇士的?姜顯、樂進、江禽,皆能以一敵十。高家兄弟擅弩射、大戟,‘大戟強弩不能當’。大小蘇君有人望,其裡中少年都願爲他們奔走。今又有如劉鄧者,膽雄言大。和你的這些人一比,我門下的那些賓客真如土雞瓦狗,不值一提。”

荀貞哈哈一笑,心道:“願爲大戶賓客的多是窮困潦倒之人,怎能與這些鄉中輕俠比較?”心中這麼想,嘴上不能這麼說,笑道,“匹夫之勇何足道哉?即使如君卿、文謙、伯禽,也不過十人敵罷了。囊者西楚霸王少時不好讀書,學劍又不成,他的季父項梁大怒,問他想怎樣?他答道:‘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一人敵、十人敵不算什麼,萬人敵纔是天下英雄。”

西楚霸王威名赫赫,高素也知道。他問道:“那怎樣才能做到萬人敵呢?”

“我此前不是叫你編練賓客,以備春賊麼?你把賓客編練好,不懼賊盜千萬,便是萬人敵了。”

荀貞早前叫高素操練賓客,高素雖然聽了,沒有特別上心。他門下賓客不少,如果操練得力,將來也能成爲一個臂助,故此荀貞藉此話頭,把話題扯到了項羽身上,希望能激發高素的積極性。

高素喃喃說道:“‘不懼賊盜千萬,便是萬人敵’。”心神往之,握緊拳頭,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操練賓客,成爲萬人敵。只是,卻有一點不明。他問道:“該如何操練?”

荀貞聽到他的這個問題,知道他這回是真的想操練賓客起了,——上次對他說操練賓客時,他可是一句話沒問。當下答道:“操練之道不外乎二。一,練其紀律。二,練其膽勇。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前者,有形無神。只有後者,仍是匹夫之勇。”

“何爲紀律?”

“要想有紀律,先得上下有序。”

“何爲上下有序?”

“把你的賓客編成部曲,隊設隊率,下設什、伍,各選其長,分別統帶。這樣就是上下有序。有序了之後纔可以談紀律。簡而言之,紀律就是要部曲聽從你的命令。”

“我門下的賓客雖就食我家,平時也還聽話。可這只是平時,若碰到盜賊,生死之際,難免會有膽怯者,怕是不好讓他們聽命。……,該怎樣做到呢?”

“前漢初年,匈奴有太子名冒頓,爲練紀律,作鳴鏑。鳴鏑射處,部下不射者,悉斬。練之數年,遂驅使部衆如臂使指。”

高素爲難地說道:“悉斬?”按照兩漢律法,主殺奴婢需先告官,得到許可後方可殺之,不報而殺則有罪。殺奴婢尚且如此,何況賓客?荀貞笑道:“你又不是練兵,只是練賓客以防春賊,不必照搬按冒頓練兵之法,只需學其練兵之意即可。”

“那其練兵之意又是什麼?”

“令行禁止。”

“如何能做到令行禁止?”

“有功即賞,有過必懲。樹威使其懼,立信使其信。威信立,則令行禁止。”

高素低頭想了會兒,點了點頭,說道:“我懂了。……,你說一練紀律,二練膽勇。膽勇又該怎麼練?”

荀貞望向遠方,悠悠說道:“要練膽勇,最好的辦法只有一個。”

“什麼?”

“殺賊。”

高素啞然:“我總不能帶着賓客四處亂跑,主動去找盜賊?”

“哈哈。練膽勇不用急。膽勇的基礎是紀律,你只要能把紀律先練好,使行伍有秩,進止有序,用之如用一人,雖敵衆千萬,聞命即進不惜死,縱錢穀在前,得令即退不回顧。能練到這樣,縱非萬人敵,也是個千人敵了。”

“你在繁陽時編練的那些鄉民至今還在操練。不知練到了什麼程度?千人敵?萬人敵?”

“操練非一朝一夕之功,且繁陽亭的鄉民和你門下的賓客不同,他們大多不會刀劍,不諳射術,又非我門下食客。練之甚難。到目前爲止,也只是剛學完刀劍、射術,纔開始操練紀律而已。”

這方面馮鞏有發言權,他說道:“我說怎麼近日總見受訓的鄉民們或跟着鼓聲前進、後退,或一站半天不動,原來是開始操練紀律了啊!”他想起了一事,笑道,“前兩天,我請杜買、阿褒吃酒。老杜怨聲載道,撩起他的袍子,讓我看他的腿,說都快站腫了。”

荀貞只看過些兵書,沒有系統地學過兵法,別看他對高素說得頭頭是道,其實到底該怎麼提高部下的紀律性、組織性,他也不知道。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把前世的見聞搬來,祭出了“走隊列、站軍姿”兩大武器。爲此,他前些時專門去繁陽了幾趟,對杜買和陳褒“面授機宜”,把自己前世軍訓時學到的“站軍姿”傳授給了他們,又把齊步走、跑步走、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立定、稍息、臥倒、匍匐前進等等凡是能想起來的,也全都教給了他倆,結合鄉民們已經學會了集合、點名、報數、越野跑,一整套做下來,乍一看也似模似樣。

至於效果如何,天知道了。

此外,他又從所看之兵書中選了幾個能用的,如聞鼓則進、長短兵器配合作戰等等,也都教給了他倆。並將這些所有的項目都列成了一個科目表,明確規定了操練的先後順序以及每次訓練的時間長短,要求他倆以此練民。並告訴他倆:必須要以身作則。

別的都好,鄉民們經過了幾個月的蹴鞠,體質得到了極大的鍛鍊,跑步之類不在話下;分清了左右後,隊列亦學得很快。至於長短兵器配合,他們也已經在江禽等人的教導下熟悉了兵器的使用,所欠缺者只是配合,也吃受得起。只“站軍姿”一項,把包括杜買在內的每個人都操練得叫苦連天。每次一站半個時辰,動都不能動一下,不但枯燥無味,而且非常之累。要不是荀貞一如既往地重金獎賞,說不定早就人散一空了。

荀貞笑道:“練站姿是爲了訓練鄉民的毅力。能半個時辰、乃至一個時辰穩站不動的,此算有毅力,可以用之。”

馮鞏說道:“荀君適才言‘萬人敵’,讓我聽得也很心動,能讓我家的徒附、大奴跟着老杜、阿褒操練麼?”

馮家有徒附十七八,奴婢五六人,除去老弱婦女,也能得十來人,足夠編成一什。多一人多一分的力量,荀貞求之不得,爽快應道:“當然可以。”

馮鞏大喜:“一言爲定。”

諸人談談說說,穿過原野,回到鄉亭。

高素邀請荀貞、馮鞏去他家吃酒。荀貞推辭不得,只能應了,不過他不想一人獨去,令隨從的許仲去把留守官寺的樂進、劉鄧也都叫來,並把時尚也帶在身邊,相從同去。

時尚今天見到了太守、縣令,更重要的是還見到了郡中的諸多英才,甚是激動,本想與荀貞晚上連榻夜談,好好說一下他的激動心情,如今卻是不能了。他按下激動,心道:“鍾、陳、辛諸姓都是我郡中名族。我見鍾繇、陳羣、辛璦似與荀君相熟,以後若有機會,當求荀君帶我去拜訪他們。”

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6 五日九戰(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40 兵非無情不可掌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35 鄉吏殘民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57 程仲德畫策狠辣46 盜馬26 決勝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6 招人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6 子長忿仇求爲應69 樂文謙領兵北上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12 馳援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51 動手前夜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9 二荀優劣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42 孫郎威震定潁外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44 練軍方略50 祭祀族宴32 君爲虎士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9 志高行健皓月明3 光和七年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7 遍觀諸郡(上)57 程仲德畫策狠辣39 可笑雛鳳誘老薑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47 山雨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0 鐵營30 奉先馳雄擊汝南7 遍觀諸郡(上)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78 唯先順勢能造勢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59 奮武意收黃巾用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 勢先造成計乃行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9 圍不赦以威生仁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49 輜重已備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44 高家63 同道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6 生子當如孫伯符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6 鄉中四姓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3 光和七年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
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6 五日九戰(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40 兵非無情不可掌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35 鄉吏殘民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57 程仲德畫策狠辣46 盜馬26 決勝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6 招人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6 子長忿仇求爲應69 樂文謙領兵北上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12 馳援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51 動手前夜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9 二荀優劣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42 孫郎威震定潁外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44 練軍方略50 祭祀族宴32 君爲虎士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9 志高行健皓月明3 光和七年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7 遍觀諸郡(上)57 程仲德畫策狠辣39 可笑雛鳳誘老薑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47 山雨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0 鐵營30 奉先馳雄擊汝南7 遍觀諸郡(上)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78 唯先順勢能造勢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59 奮武意收黃巾用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 勢先造成計乃行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9 圍不赦以威生仁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49 輜重已備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44 高家63 同道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6 生子當如孫伯符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6 鄉中四姓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3 光和七年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