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山雨

大年初一,祝大家龍馬精神!

——

今日所謂的“操練”一如前兩日,還是蹴鞠。荀貞的心思不在這上邊,等兩場比賽踢完,當面發放過獎勵就宣佈解散,準備走時,被一人攔住。

“荀君。”

“噢?”

“在下馮鞏,……。”

“原來是馮君。”荀貞打斷了他的話,“我亭中有事,須得先回。馮君有何急務麼?”

“……,沒有,只是荀君來後,在下一直不曾拜見,實在失禮,故此想請荀君撥冗,賞面飲杯濁酒,以此當作在下的賠罪。”

“多謝了,今天不行,改日再說罷。”

馮鞏立在原處,看他急匆匆離去的背影,心道:“觀他行色匆匆,不似推辭。‘亭中有事’?這幾天除了操練外,亭部裡風平浪靜,會有什麼事兒?……,莫非有上官要來?”猜了片刻,摸不着頭腦,本欲叫隨行的大奴去打聽一二,轉念一想,“我本是爲賠罪而來,若被他將‘打聽’誤會成‘打探’反而不美。罷了,既然他今日有事,那改天就改天。”

……

馮鞏的心思姑且不說,荀貞與杜買、黃忠二人隨着人流上了官道,與江禽、高甲、高丙以及前後兩隊的什長、伍長們告別後,直奔亭舍。

因爲兩場比賽之間的休息時間比較長,此時已近薄暮。官道兩邊的田畝中,農人、徒附、田奴們大多收了工,荷鋤而歸,路遇荀貞三人,紛紛退避讓道。荀貞雖急着回去看陳褒、程偃歸來了沒,但對這些農人還是很客氣的,一一微笑還禮。

黃忠推着小車,趕在他的身邊,說道:“荀君,估摸時辰,阿褒、阿偃、大繁都該回來了吧?”

——今兒上午操練時,荀貞將程偃的事情和武貴的舉報告訴了黃忠、杜買。他本來想替程偃保密的,但既然決定叫程偃把他的妻子帶來亭舍,那麼只有公開。至於武貴,繁家兄弟早上叫住他時,動靜很大,黃忠、杜買都聽見了,也瞞不住,而且這事兒沒啥可隱瞞的。

這兩件都是大事,一個牽涉到高家,一個牽涉到黃氏,對杜買、黃忠而言,兩者都是不能得罪的對象,特別黃氏,不折不扣的一個龐然大物。聽黃忠說起,忐忑不安了大半天的杜買忙接口問道:“荀君,你覺得那武貴所言有幾分可信?”相比“程偃被逼債”,他更關心“黃氏盜馬”。

荀貞說道:“黃公說的不差,大繁他們應該都已經回來了。等回到亭舍,問一問探查的結果,不就知道了麼?如果亭部中真有吳叔此人借宿,那此事便有五分真了。”

“如果沒這個人呢?”

荀貞的大半心思都在程偃身上,不答反問:“杜君是想有這個人,還是不想有這個人?”

“若有此人,如荀君所言,黃家盜馬怕八成就是真的了,這自然大功一件。我只擔心,……。”

“如何?”

“黃家富貴驕橫、傾於本郡,即便此事爲真,只怕咱們無福消受。”

荀貞見他憂心忡忡的模樣,笑了起來,說道:“相比黃家,我更擔心阿偃啊!”遠望亭舍,“也不知他們夫妻路上順利不順利,到了沒有?”

……

程偃已將他的妻子接到了舍中,不但他兩人到了,陳褒、繁譚也都回來了。見荀貞歸來,包括留守亭舍的繁尚在內,皆出院迎接。

程偃拉着他的妻子,跪拜在舍院門外,叩頭說道:“小人夫妻盡託荀君手中了!”

荀貞將他兩人扶起,說道:“阿偃,你我同事多時,既在一亭中,本當榮辱與共,何必如此!”

程偃欲待說話,荀貞制止了他,說道:“此處非說話之地,咱們去屋中細談。”吩咐黃忠謹慎看守門戶,領着餘下諸人來到後院,避開北邊許母居所,入得南邊自家住處,分主次落座,這才問道,“阿偃,路上可順利麼?有沒有遇見高家的人阻截?”

“沒有。只在出里門的時候碰見了幾個族人,還有裡監門,問俺們作甚去。”

“你怎麼回答的?”

“俺只說出門走趟親戚。”

荀貞點了點頭,見程妻伏席垂首,不敢擡頭,笑道:“程夫人,既來之,則安之,不必拘謹。你且擡起頭來,我有一事問你。”

程妻怯生生把頭擡起。雖說當時禮教遠不如後世,不禁男女出遊,便同車而行也可以,但程妻自婚後便獨處家中,甚少出門,從沒有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與這麼多的男人共處一室,而且其中還有她丈夫的頂頭上司,加上有被逼債之事壓在心頭,難免羞澀惶恐。

“我且問你,你父母家在何處?家中還有何人?”

“妾父家在鄰鄉夏裡,老父、阿母俱在,另有一女弟,年有十三。”

“不是本鄉人?”

“不是。”

荀貞放下心來,對程偃說道:“你今早走後,我突然想起一事,擔憂高家會脅迫你妻父母,迫你妻自投。……,如今既然你妻不是本鄉人,那麼你二人便可放心,我必能保爾萬事無憂。”

荀貞的這個擔憂不是平白無故的,是因爲他記起了前漢的一個案例。

前漢有一女子,夫有仇人,仇人欲報而無門徑,因擄女父,欲以此要挾她,使通消息,以殺其夫。此事在當時影響很大,被記在了《烈女傳》中。最後的結果是,這個女子認爲不聽之則殺父,不孝;聽之則殺夫,不義,不孝不義,雖生不可以行於世。因而決定“以身當之”,告訴丈夫的仇人,明天早上,我丈夫會在東樓,到時我給你開門窗。她回到家後,卻讓丈夫在另一間屋子裡睡,自己睡到了東樓。半夜,仇人果然來了,殺之,斷頭持去,天亮了一看原來是仇人妻子的頭,因此哀痛之,遂釋不殺其夫。此女子行徑,彷如許仲,可稱得上一個“奇”字。

程偃沒有因此放下擔憂,反而唬了一跳,說道:“那俺的老母?”

“你家有你兄長在,左鄰右舍又都本族人,縱然高家首富鄉中,必也不敢冒大不韙將你阿母搶走。……,你寬心就是。”

荀貞不願當着程偃與他妻子的面詢問陳褒和繁譚的探聽結果,因說道:“阿偃,今你與你妻來到亭中,短日內怕是不能回家,需得收拾間房屋出來作爲住處。你們兩人先下去吧,自去尋間屋子,收拾好了、安頓下來再來見我。”等程偃夫妻出去,問陳褒,“結果如何?”

“俺找着了高家的那個保役,問得清楚,此事實與黃氏無關,是高家的長子看中了阿偃婦人,因欲逼奪。”他話剛說完,聽見有人長出了一口氣,轉眼看去,卻是杜買。在諸人的視線中,杜買尷尬地說道:“不是黃家起意,真乃阿偃幸事!黃家勢大,若真是他們,偃妻怕是不保!”

陳褒嘿嘿一笑,沒說什麼,眼中露出不屑的神色,不再瞧他,轉看荀貞,靜靜等其說話。

荀貞又問繁譚:“大繁,你尋訪的結果如何?”

繁譚的神色帶着失望、又帶着期望,說道:“亭部諸裡中皆無陌生外人投宿,不過,南平裡的裡監門記得前些天,武貴的確領過一個外人進過裡中。”

荀貞沉吟片刻。

諸人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什麼神情變化。杜買提心到口,問道:“荀君?”過了會兒,荀貞緩緩說道:“諸裡中既無外人投宿,武貴的話便至多能信兩成。……,所謂盜馬之事,便且就此放下,暫且不管。諸君以爲如何?”

他一言既出,諸人或輕鬆或失望。輕鬆的是杜買,失望的是繁譚、繁尚。

繁尚搶在繁譚前頭,焦急地說道:“荀君!亭部中雖無吳叔借宿,但南平裡的裡監門的確見過武貴帶着一個陌生人回家!這說明武貴的話不全然是假,很有可能是真的,怎麼能放棄不管呢?小人以爲,應該窮追不捨,就算吳叔已不在本亭,但只要他確實來過,就不信找不出端倪!”

各人性格不同,本性不一。

杜買怕惹禍上身,即便此事是真,也寧願荀貞置之不理。繁譚、繁尚熱切功名,眼見有立功在望,別說是黃家,便是牽涉到十個黃家,怕也利令智昏,有膽子徹查到底。——他們三人雖想法迥異,但在對“程偃被逼債”的事兒上倒是不約而同地一致:都將之忽視了。

唯有陳褒跪坐席上,對繁家兄弟的話充耳不聞似的,說道:“荀君所言甚是。沒有吳叔,就沒有人證,沒有人證,只聽武貴的一面之辭,貿然動手,勢必得罪黃家。若放在平時倒也罷了,當此時刻,有高家的麻煩在前,的確不應該多結敵人。”

荀貞讚賞地看了看他,心道:“知我者,阿褒也。”

如果真的是黃家看中了程偃的妻子,那麼在確知有吳叔此人後,他肯定不會就此作罷,一定會將亭部中翻個底朝天,以抓住黃家的把柄,但眼下陳褒既已探查清楚,程偃此事與黃家無關。那麼暫時來講,似乎也不必窮追猛打,憑白添個對手出來,反不利解決高家的麻煩。

陳褒問荀貞:“事情已探查清楚,阿偃事與黃家無關。雖說有荀君庇佑,阿偃夫妻住在亭舍必能安然無恙,但長居久住也不是個事兒。並且,阿偃夫妻之所以能順利來到亭舍,應是因爲出乎了高家的意料。若俺所料不差,至多兩日內,高家必有人來。荀君,下一步如何處置?”

“與其坐等,不如上門。我不是說過了麼?我會親自登門造訪!”

“何時?”

“宜早不宜遲。明天一早。”

3 陽翟侯扣使不遣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1 寇至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24 河南諸侯荀曹雄16 五日九戰(上)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51 無中生有兵家計33 程偃35 鄉吏殘民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56 允誠書從濟北來32 破敵(中)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3 志纔出山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37 無禮賠罪27 朱公偉奉天子詔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2 君爲虎士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54 膽大妄爲豫州兒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41 夕陽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36 什伍32 破敵(中)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33 督郵一怒(下)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 光和六年(上)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71 初見一龍(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 生死之恩何以報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2 獲名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81 擒賊先擒王(中)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30 朱陽第三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26 祖宗德澤在遺黎60 文直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8 推衣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46 恩威並施13 志纔出山10 洛陽圖窮將匕見上架感言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3 志纔出山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27 如夢25 孟德智略真天授45 正旦前日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47 將軍何嘗真無情64 戲忠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0 防寇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
3 陽翟侯扣使不遣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1 寇至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24 河南諸侯荀曹雄16 五日九戰(上)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51 無中生有兵家計33 程偃35 鄉吏殘民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56 允誠書從濟北來32 破敵(中)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3 志纔出山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37 無禮賠罪27 朱公偉奉天子詔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2 君爲虎士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54 膽大妄爲豫州兒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41 夕陽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36 什伍32 破敵(中)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33 督郵一怒(下)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 光和六年(上)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71 初見一龍(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 生死之恩何以報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2 獲名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81 擒賊先擒王(中)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30 朱陽第三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26 祖宗德澤在遺黎60 文直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8 推衣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46 恩威並施13 志纔出山10 洛陽圖窮將匕見上架感言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3 志纔出山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27 如夢25 孟德智略真天授45 正旦前日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47 將軍何嘗真無情64 戲忠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0 防寇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