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

劉岱在兗北與黃巾作戰,雖未克勝,並在遂鄉被圍,但早前他於東平國境內的數戰卻皆獲勝,因導致了東平國境內的黃巾有的北入濟北國,有的東入魯國,這就使得魯國境內的黃巾軍力得到了不小的補充,其勢稍振,重整旗鼓,乃從魯國北部向南反攻,奪回了卞、騶兩縣,又因乏糧之故,魯國黃巾爲求生存,不得不向外搶掠,或從卞縣向東,掠泰山郡的沿邊之地,或從騶縣向西,掠山陽郡的南平陽等縣,也有少量由騶縣向東南流竄,入掠東海郡的合鄉縣。

劉備等現正駐紮於合鄉,已與入掠擾邊的魯國黃巾打了好幾場小仗,俱勝,然劉備以爲此非治本之策,所以遣人給荀貞送來了一封軍報。

爲表示嚴肅認真的態度,受遣送軍報之人,是劉備頗爲親信的一個司馬,名叫士仁。

士,是個少見的姓氏,源於祁姓杜氏,周宣王時大夫杜伯被殺,其子隰叔逃往晉國,被任命爲士師,即法官,其子因以他的官職爲姓,子孫稱爲士氏。士姓雖不多見,但由此姓分出去的兩個姓於後世卻頗常見,即範、隨兩姓。而今海內最有名的士姓之人當數士燮了,此人少時嘗從潁陰劉氏族中的名儒劉陶學經,爲今之交趾太守,交州刺史朱符被賊殺之後,士燮表他的三個弟弟分領交州的三個郡,其族權傾交州,實已爲割據嶺南的最大軍閥。

士燮祖上是魯國汶陽人,新莽之際遷居交州,士仁則是廣陽人。廣陽屬幽州廣陽郡,與涿郡接壤,離劉備的家鄉涿縣只有一百多裡地,是以士仁與劉備卻是早就相識,跟從劉備已久了。

荀貞第一次見到士仁是在很多年前了,聽劉備介紹,初聞其姓名的時候,就想起了一個和他名字很像的人,最先搞不清到底是否同一人,後來一次於無意中突然明白過來,所謂“傅士仁”者,諧音“不是人”,這顯是在罵他害了關羽,因此得以斷定,此兩人定是同一人了。

雖是確定了必爲同一人,荀貞卻沒有由此而便對他“另眼相待”。緣故有三,首先,他是劉備的部曲,輪不到荀貞管,其次,即使他是荀貞的部曲,荀貞也不會因爲未發生之事而怪罪他,再次,此人近乎是劉備的同鄉,兩人關係如此親密,而最終卻竟叛劉投孫,隨他一起反叛的且還有劉備的妻兄糜芳,由之也可看出,這中間必定有關羽的不對之處,不可獨責於他。

說到關羽,關羽和張飛固是萬人敵,原本歷史中,劉備之所以能成事,確是賴此兩人之力甚巨,關羽水淹七軍,張飛大破張郃,兩人俱一時虎臣,可卻也因兩人的性格緣由,使劉備於兩次決定命運前途的關鍵時刻受挫,一次是張飛與曹豹不和,致使下邳爲呂布襲得,劉備失了徐州,一次便是士仁、糜芳降孫,致使關羽南撤,不僅痛失威震華夏的大好局面,並直接造成了劉備失去荊州三郡,隨之又因孟達懼怕劉備追究他未援關羽之責而降曹,丟失了漢中的上庸等地,從此不僅使“隆中對”無法得以實現,並且使劉備的地盤大幅縮水之嚴重後果。

這些卻不必多說,只說士仁給荀貞送來了劉備的軍報。

荀貞展開觀看,見軍報的前半段敘說了這些時日來劉備、陳容、昌豨、孫康諸將數敗擾邊之魯國黃巾事,後半段,則着重闡述了劉備認爲“此非治本之策”的想法。

劉備提出:請求得到荀貞的允可,仍以陳容屯守合鄉,然後由他指揮昌豨、孫康部的泰山兵,聯合其本部,進攻魯國,至少把騶縣再打下來,他認爲,這樣才能徹底消弭邊患。並提出:蕩平魯國黃巾後,可擇機再揮師西進,與江鵠、陳褒合兵,以“助劉岱之名義”,進攻濟北。

荀貞看完軍報,笑對從坐左右的戲志纔等人說道:“玄德真吾弟也,有雄圖之志。”命把軍報拿給戲志纔等人,使之傳看,問士仁道,“玄德叫你送此軍報來時,可有話吩咐你麼?”

士仁跪拜堂上,恭謹答道:“劉將軍遣小人送軍報時,對小人說‘將軍遇我厚,我當報之’。”

荀貞大笑,說道:“我與玄德志氣相投,一見如舊,何來厚不厚之說?”見戲志纔等大多已看完軍報,問戲志才,“志才,卿以爲玄德此請戰如何?”

戲志才沉吟說道:“魯黃巾擾邊,小患耳,將軍如再遣兵入魯,恐引兗州側目。至若助劉公山擊兗北黃巾,怕不可行。”

此前荀貞便是以追擊魯國黃巾爲由而強行進駐到了任城,隨之又進駐東平,此時如再遣兵入魯,便不說仍需得到孫堅的同意,會引起兗州方面的極大警惕則是必定的,在這麼個條件下,再是以什麼助劉岱擊兗北黃巾爲藉口,斷然也是難以得到劉岱的歡迎。

荀貞又問荀彧:“文若,卿以爲何如?”

“孫將軍方破陳,正攻樑,暫無力調兵入魯,而魯國屬豫州,便是我軍再把騶縣奪回,也無理由長期駐兵,此非可行之策。劉將軍‘治本’云云,確是良言,唯當下不可行之。”

荀彧的言外之意,如果一定要奪回騶縣的話,必須也得等到孫堅攻下了樑國,有了餘力駐兵魯國之時,否則,就算再把騶縣奪回,因爲徐州沒有理由在那裡長期駐兵,最後也只會是在撤軍之後,被魯國的黃巾重又把騶縣佔據,徐州只會是耗費兵糧,徒勞無功。

荀貞笑對士仁說道:“志才、文若之言,你可聽見了?”

士仁應道:“是。”

“回去之後,你可以此答覆玄德。”

“諾。”

荀貞頓了下,瞧了眼士仁,從容問道:“玄德在合鄉,可還習慣?他每日都在做些什麼?”

“劉將軍在合鄉,非有戰時,日練兵不輟。”

“昌豨、孫康,俱勇將也,玄德與他兩人可還友睦?”

“常有往來,劉將軍性謙仁,與昌、孫二校尉並無不和。”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這我就放心了。”想起一事,又笑道,“我聞郡縣送給玄德了不少玉美人,玄德常夜擁寢,汝歸合鄉後,可面告玄德,玉美人雖佳,把玩可也,然要適度,不可傷身。”又道,“玄德年已過三旬,如有適意之女,可來書告我,我親爲他媒!”

劉備經常夜擁玉美人而眠之事,軍中幾乎傳遍,荀貞此時說及此事,卻是帶了點調笑的口吻,從某個方面來看,也是說明了他與劉備的親近。士仁伏地應道:“諾。”

正說話間,外邊侍吏傳報:“高校尉求見。”

荀貞擡頭向堂外看去,見高素錦衣繡服,捧着一雙木屐,喜孜孜地立在院中。

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41 夕陽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2 孫郎威震定潁外36 天下之中洛之陽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33 再見遲婢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 雙喜臨門(上)11 督郵屬吏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9 結交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92 兵臨西華(中)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 風物迥異江南地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1 夕陽19 惡奴25 鄉有野賢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9 惡奴93 夜夜磨我削葵刀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8 雷霆33 程偃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6 子長忿仇求爲應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5 鄉吏殘民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28 詐降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31 名重徐州陳元龍33 破敵(下)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35 褒貶由人29 伯符進獻渡河略78 唯先順勢能造勢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79 毋要臨渴而掘井43 縣尉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74 歸來有美迎於城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4 冀州牧迎節以徵62 太守行春(下)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9 樂進歸來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47 張飛急襲葛陂西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50 祭祀族宴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4 留錢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
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41 夕陽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2 孫郎威震定潁外36 天下之中洛之陽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33 再見遲婢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 雙喜臨門(上)11 督郵屬吏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9 結交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92 兵臨西華(中)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 風物迥異江南地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1 夕陽19 惡奴25 鄉有野賢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9 惡奴93 夜夜磨我削葵刀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8 雷霆33 程偃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6 子長忿仇求爲應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5 鄉吏殘民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28 詐降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31 名重徐州陳元龍33 破敵(下)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35 褒貶由人29 伯符進獻渡河略78 唯先順勢能造勢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79 毋要臨渴而掘井43 縣尉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74 歸來有美迎於城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4 冀州牧迎節以徵62 太守行春(下)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9 樂進歸來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47 張飛急襲葛陂西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50 祭祀族宴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4 留錢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