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

在不能勸阻劉岱親引兵北擊黃巾的情況下,也就只能盡力從中獲取好處。

如前文所述,一是爲了安定濟北國的局面,以便可以和鮑信聯手,北取濟南、平原等青州諸郡,二是希望能夠於此戰中繳獲到足夠多的俘虜、物資,因而,曹操不但是兗州諸郡出兵最多的,且所帶皆爲精銳。

除留下夏侯惇、曹洪等將校和諸弟留守東郡外,餘下的精兵強將,如夏侯淵、曹仁、史渙、丁斐、樓異等,曹操悉率帶之,幾個得用的謀臣、文士,陳宮、周喁、魏種、薛悌等,曹操也大多帶在了身邊,只留下了周喁爲夏侯惇等的輔佐,——曹操臨離開濮陽前,傳書叮囑夏侯惇等,倘有緊急軍情,來不及向曹操請示的話,可多徵詢程立的意見。

接到了劉岱的檄令,曹操沒有耽擱,當天即拔營南下。

魏種是曹操在東郡太守任上舉的孝廉,其人甚有才幹,素得曹操所喜。

他策馬從行在曹操身側,眺望前方如流的兵士行軍,繼而回顧了眼東北方向,對曹操說道:“劉兗州傳檄八郡,而諸郡心思各異。陳留,海內強郡,張孟卓僅出兵兩千,尚不及泰山、濟陰所出之兵,山陽,州治也,亦大郡,袁伯業也是隻出兵兩千,任城倒也罷了,國小兵稀,東平最可恨,賣兗通徐,只出了數百郡卒,算此六郡,共出兵萬數,明公與鮑濟北計合兵七千,兩郡之兵,可敵彼六郡之力,……。”他長嘆一聲,“諸郡不能一心,此戰怕是前景不明。”

薛悌是東郡的後起之秀,很年輕,今年纔剛弱冠。

曹操在東郡徵辟士人,聞知他名,乃召入府中,試用之,喜其幹練,發現他不僅通曉儒術,並能以刑名議事,深覺頗對自己的脾胃,因對他甚爲親信,現用爲主記。

薛悌此時也策馬行於曹操身側,他血氣方剛,聞魏種此言,不以爲然,斜指向谷城縣的西北,按劍馬上,慷慨地說道:“霸王強乎?首級在此!黃巾雖暴,何及霸王?諸郡雖不能同心,彼等庸碌之徒,不足掛齒,明公與鮑相俱當世英雄,憑此七千精卒,當可橫行兗北。”

項羽當年在烏江自刎後,楚地皆降漢,獨魯地不下,高祖乃使人持項羽頭給魯地的守軍看,魯國的父兄這才投降,守將李將軍自刎從項羽死。項羽早前曾被楚懷王封爲魯公,及他死後,魯地最後才投降,高祖因此便以魯公禮把項羽埋葬在了谷城,爲之發哀,泣之而去。

項羽的墓地在谷城縣西北三裡外,是以,薛悌遙指城西北。

曹操笑道:“孝威!不可大言。”

陳宮作爲曹操現下的首席謀臣,也正從行於曹操的左右,亦道:“明公固神武,然豈可以高皇帝較之?孝威,你這話太過妄言了。”

曹操重視陳宮,喜歡薛悌,見陳宮辭色嚴厲,知薛悌年輕氣盛,不欲他兩人發生爭執,便戲謔地說道:“孝威,豈不聞項梁話乎?‘勿妄言,族矣’!”

項羽在觀始皇帝儀仗時說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項梁連忙捂住他的嘴,對他說:“不要妄言,否則會被處以族刑的”!陳宮、薛悌、魏種等都是博學士,自皆知此典故。他們與曹操接觸多了,知道他喜歡開玩笑,言談無忌,對他的此一調笑之語倒是都不在意。

薛悌果然不滿陳宮的批評,說道:“海內兵亂,天下紛爭,我敢請明公效仿高祖,以寬仁得士,馭之爲國家討賊,使漢家再興,此桓、文之功也,有何不可?”

曹操聽他說及什麼“桓文之功”云云,立刻收起笑容,不再戲謔,正色地說道:“爲國家討賊,此固我志,然所謂‘桓文之功’,非我敢想。孝威!吾今所望,唯討賊立功,安定百姓,垂功名於後世,可以像故陽夏侯一樣,得封侯、作徵西將軍足矣!”

光武帝遣馮異西擊赤眉,拜他爲徵西將軍,今之黃巾,正如兩漢之際的赤眉,曹操此時所言,是他的真心話,當今海內英雄,首數袁紹,次之者有公孫瓚、劉表、袁術、荀貞、孫堅等,姑且不論他們能力的高低,只說他們目前的實力,哪一個是他曹操可比的?乃至劉岱雖只名擁兗州,但是也比他曹操強,“桓文之功”,他確是沒有想過的,將來能夠如馮異,在剿滅“賊兵”中立下功勞,最終得被漢家封侯,成爲再興漢室的“雲臺功臣”之一,他的心願已足。

陳宮拊掌說道:“明將軍此志也是很大的了!我願附將軍驥尾,竭誠效力!”

數騎從軍後趕上,至曹操等人左近,領頭的騎士放緩馬速,策之到了曹操的騎邊。

曹操看去,見是史渙。

史渙,字公劉,沛國人,少任俠,有雄氣,曹操初起兵討董時,他以門客的身份跟從,後得曹操重用,現爲行中軍校尉,——此職與陳褒在荀軍中的任職相同,可見曹操對他的信賴。

шшш ▲Tтkan ▲℃ O

“公劉,你怎麼過來了?可是有黃巾來襲麼?”

史渙是“行中軍校尉”,所帶部曲常從曹操,爲中軍,但因谷城離濟北不遠,應是聞劉岱要北上來擊之故,濟北境內的黃巾近日異動頻繁,所以爲防止在行軍的過程中被濟北黃巾追擊奔襲,曹操把史渙部放在了後軍,用以壓陣。

史渙比曹操小几歲,今年三十二,正當壯年,鎧甲在身,十分雄武,他手裡提了一柄鐵戟,坐騎上放着一副鉤鑲,大戟和鉤鑲俱是技巧性很強的兵器,一看即是馬戰、步戰皆精。

陳宮等人停下方纔的話頭,皆注目史渙,等他回答。

大約是怕大戟碰着邊兒上陳宮等人的坐騎,史渙把大戟扛上肩頭,回答曹操說道:“明公破東郡黑山賊如犁庭掃穴,威名在外,黃巾哪裡敢來進犯?老實得很!”往身後招了招手,示意跟着他過來的那幾騎中的一騎,叫他上前,然後對曹操說道,“是鮑濟北遣人送了封信來。”

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29 樂進歸來38 初步75 欺上弄假國之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43 縣尉27 蘇合湯餅孰爲香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54 滅族(下)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2 文高初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25 備寇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4 牆下相托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5 出城激戰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53 只知太守不知君27 舉薦戲忠5 尋賢不遇(上)28 詐降17 虛席相問上策何9 督郵在此(上)27 舉薦戲忠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77 演武薦賢(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7 無賴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53 只知太守不知君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4 性格上架感言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26 鄉中四姓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65 奉孝高臥懷棲逸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48 許君卿計敗張遼64 戲忠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47 將軍何嘗真無情65 短歌34 孟塗敢棄夜襲利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98 戲忠建言攻山陽88 從徵汝南(上)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90 從徵汝南(下)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0 邊文禮攘臂不齒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24 河南諸侯荀曹雄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
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29 樂進歸來38 初步75 欺上弄假國之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43 縣尉27 蘇合湯餅孰爲香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54 滅族(下)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2 文高初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25 備寇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4 牆下相托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5 出城激戰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53 只知太守不知君27 舉薦戲忠5 尋賢不遇(上)28 詐降17 虛席相問上策何9 督郵在此(上)27 舉薦戲忠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77 演武薦賢(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7 無賴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53 只知太守不知君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4 性格上架感言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26 鄉中四姓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65 奉孝高臥懷棲逸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48 許君卿計敗張遼64 戲忠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47 將軍何嘗真無情65 短歌34 孟塗敢棄夜襲利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98 戲忠建言攻山陽88 從徵汝南(上)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90 從徵汝南(下)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0 邊文禮攘臂不齒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24 河南諸侯荀曹雄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