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

在暫時不用規劃營區、挖掘壕溝、豎立柵欄,只需要搭建帳篷以過夜的情況下,築營是很快的。不到傍晚,荀貞部就頭一個築好了營地。伙伕埋鍋造飯,炊煙裊裊。

夕陽西下,倦鳥歸巢,荀貞立於帳前,負手觀望暮景,時有暮風吹來,溫熱燻人,乃不覺有感,遂吟誦古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戲志才、荀攸、宣康、李博諸人皆立在他的左右,聞其吟歌,戲志才乃笑道:“‘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此舜所作之歌也。貞之,時方夏日,南風未起,爲何忽有此感觸啊?”

“黃巾賊起,百姓流離,出潁川以來沿途所見,十室五空,野露白骨。想起這些慘狀,不覺惻然,因有所感。唉,天下的百姓都在渴盼南風啊。”

荀貞過往的經歷和劉備很像,但就興趣愛好上而言,他與曹操較像。曹操喜音樂、好文學,荀貞不懂音樂,可也喜好文學。兩漢的知識分子大體來說共有兩類,一類是士族,以鑽研經書爲業,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志,一類是閹宦,不好經書而好文學,能詩善賦,精通書畫等各種雕蟲小技。曹操是閹宦子弟,所以喜好文學,荀貞雖是士族子弟,但受前世的影響卻也較爲喜好文學,故此,他時不時地會吟詩誦賦,藉以表意,戲志才、荀攸等早就習慣了。

戲志才順着他的目光望去,見到一隻倦鳥從空中飛過,笑道:“我等離鄉出征之時尚是早春,而今炎夏已至,疏忽數月已過,征戰不息,塵土滿袍,鎧甲生蝨。貞之,你口吟《南風》而卻目隨歸鳥,你到底是在爲百姓哀傷,還是想家了啊?”

被戲志才這麼一戲謔,倒是勾起了荀貞的一樁心事,他心道:“說起來,好些日子沒有收到家信了。”他從軍征戰,居無定所,陳芷就算給他寫信,恐怕也不知該寄到何處。不過雖無信到,料來陳芷、唐兒等家中人卻應是無礙的,畢竟族中有荀緄、荀彧照顧,郡裡有樂進、高素等照看。正在想念陳芷,典韋披甲帶劍,虎虎生風地走來。

“荀君,營外有四人求見。”今天該典韋輪值,他這是剛從轅門過來。

荀貞收回思緒,心道:“四人求見?”猜是劉備,但卻疑惑,“怎麼是四個人?”問道:“是何人也?”

典韋叉手答道:“領頭的是個長臂大耳之人,自稱名叫劉備,說是應君之邀而來。”

荀貞轉顧荀攸、戲志纔等人,笑道:“公達,志才,我給你們介紹幾位涿郡英雄。走,你們隨我去迎一迎。”

典韋在前帶路,荀攸、戲志才、李博、宣康諸人隨從在後,衆人齊往轅門去。路上,荀攸說道:“涿郡英雄?是誰?貞之,我怎不知你在涿郡還有友人?”

“倒也說不上是友人,今天剛剛結識的。”荀貞簡單地把劉備的身世、過往對荀攸、戲志纔等介紹了一遍。

戲志才撇了撇嘴,說道:“身是漢家宗室,又爲盧公弟子,年已二十餘而仍是白身。貞之,如此人物,如何稱得上是英雄?”

也難怪《演義》裡董卓一聞劉備是白身就對他愛答不理,在這個年代,如果二十多歲還沒有出仕,也沒有出名的話,確實算不得英雄豪傑,難免被人看輕。漢末一些有名的人物,袁紹、曹操、孫堅這些雄主都是年紀輕輕就出仕地方,名揚州郡,荀彧、荀攸、鍾繇、孔融包括郭圖在內的等這些文士有的雖然因黨錮之故出仕較晚,但也都是少年時便就揚名。

荀貞心道:“劉備吃虧就吃在家聲不顯,又無後臺靠山,出名太晚,所以雖有雄才,然卻不得不顛沛半生。”這些話不用對荀攸、戲志才說,未到轅門,遠遠地見營外站了四個人。

這四人年紀相差不多,都是二十多歲,當先一人長臂大耳,正是劉備。

在劉備身旁,左邊站了兩人,右邊站了一人。右邊這人身高雄壯,穿着一件綠袍,頭裹幘巾,脣上蓄鬍,頷下黑鬚,昂然而立。左邊這兩人皆黑衣戴冠,離劉備近的這人相貌普通,然亦雄壯高大,虎背熊腰,腰上插劍,離劉備遠的這人身材削瘦,鼻高脣薄,一雙眼靈活有神。

荀貞的視線在這三人臉上一掠而過,心道:“這個綠袍之人和這個帶劍之人雄壯十分,異於常人,莫非便是關張?”快步來到劉備等人身前站定,含笑說道:“玄德兄,候君久矣!”

劉備深深一揖,禮畢,直起身子,笑對荀貞說道:“董中郎帳前與君一別,雖方半日,然如三秋,備於營中坐立不安,早就想過來與君再敘了,但是知君方到,需得紮營立寨,所以不敢攪擾,連着遣了三撥人來看,直到聞君帳幔已立,這才急忙前來。”攤開手,笑道,“來得太急,禮都忘了拿了,空手登營,尚請司馬毋怪。”

荀貞哈哈一笑,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親熱地說道:“古人云:‘白髮如新,傾蓋如故’。我與玄德兄雖是初見,然一見如故,你我之間貴在交心,何必那些虛禮?”目注他身邊幾人,問道,“這幾位是?”

劉備抽出一隻手,指點介紹:“此即關羽,此即張飛。這位名叫簡雍,吾郡人也,是我少年故交,亦有志報國,所以此次隨我一起從軍擊賊來了。”

荀貞心道:“簡雍?”

這個名字很耳熟,知他是劉備手下的一個重臣,似乎口才甚佳,是個不錯的說客,荀貞衝簡雍微笑着點了下頭,目光隨即就又落在了綠衣人和帶劍人的身上。果然如他猜測,這兩人便是關羽和張飛。只是卻與他前世在熒幕上見到的不同,關羽不是紅臉,張飛也不是黑臉。

“果如玄德兄所言,糾糾昂昂,真壯士也!”

荀貞留戀不捨地在關羽、張飛的臉上、身上看了好一會兒,直到關羽微微蹙眉,把臉扭向一邊,面色似乎不懌,這才醒悟,想起給劉備介紹荀攸等人:“此吾族侄,名攸,字公達;此吾郡俊傑戲君,名忠,字志才。此二位是我鄉人,這位名叫李博,字子元,這位名叫宣康,字叔業。”又把典韋叫過來,笑道,“此吾麾下勇士,名喚典韋,陳留人也,現掌我部陷陣曲。”

荀攸、戲志才儀表不凡,典韋膀大腰圓。劉備四人的目光分別落在他幾人的身上。

簡雍是個文士,自然首先打量荀攸、戲志才,而早在劉備等剛到轅門時,關羽、張飛做爲武士就很詫異典韋的身量,此時聽了荀貞的介紹,聞得典韋現掌荀貞部中陷陣曲,對典韋更是刮目相看。陷陣者,漢時稱爲“陷陳”,陳,陳列的意思,即指兵卒臨戰時陳列隊形,能被選入陷陣營的都是一軍之中的勇士,而典韋現爲陷陣曲之長,足見其勇。

劉備先觀荀攸、戲志才,繼而觀典韋,忽然想起很久之前聽到的一件事,因而問道:“備多年前在涿縣聞馬商言:陳留有位典君,爲人報仇,由陳留趨百里入樑國,殺睢陽李某,隻身逼退數百追者,安然返鄉。不知道那位典君?”

荀貞笑道:“便是典韋。”拍了拍典韋的臂膀,笑道,“阿韋,你的名聲已傳到幽州去了!”

典韋咧嘴一笑。

涿縣屬幽州,與陳留郡說起來隔了一個冀州,其實相距並不太遠,由涿縣南下,快馬半天即可入冀州河間,再南下過甘陵國便是東郡,再從東郡南下就是陳留,也就是說涿郡和陳留郡之間大概只隔了三個郡國。幽州、冀州的馬商很多,許多來往於幽、冀、兗、豫諸州,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起到了信息流通的作用。被典韋殺死的睢陽李永曾經做過富春的縣長,同時被殺的還有李永妻,這件命案在當時影響不小,典韋都被通緝了,畫像懸掛於天下諸郡國的亭舍之內,劉備見過他的畫像、聽過他的故事不足爲奇。——荀貞穿越後第一次聽說典韋也是在繁陽亭見到他的畫像時。

荀貞注意到劉備、關羽、張飛、簡雍幾人額頭上汗水涔涔,張飛的黑衣甚至都被汗水浸透了,因笑道:“夏日炎炎,雖已是傍晚仍暑氣如蒸,剛纔還有點風,這會兒連風都沒有了。咱們也別在轅門站着了,我早已在帳中備下了涼湯,諸位,請入吾帳吧?喝點涼湯,解解暑氣。”

劉備應道:“好。”

荀貞頭前帶路,留下典韋繼續守衛轅門,餘下諸人分主賓順序隨從荀貞入營。入了營中,到得帳上,分賓主落座。荀貞招呼帳外的原中卿、左伯侯等奉上涼湯,瞧見關羽、張飛不肯落座,立在劉備席後,當下笑道:“二位皆壯士也,豈可侍立不座?快快請入席。”

關羽目不斜視,不瞧荀貞。張飛恭謹答道:“君乃尊者,劉君長者,尊長之前,飛不敢入座。”這張飛不僅不是黑臉,也不是莽夫,言談舉止很是守禮。

“哪來的這麼多繁文縟節?坐,坐。”

荀貞再三請他兩人入席,關羽只是不答話,張飛雖然恭謹卻執意不肯。荀貞無法,只得笑與劉備說道:“玄德兄,雲長、益德不但糾糾英雄,而且執禮恭謹,真忠壯之士。”

劉備回頭看了看關張二人,溫言說道:“司馬既請你們入席,便就入席吧。”

得了劉備之話,關羽、張飛行了一禮,這才入席就坐。

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84 威震陽翟(中)31 破敵(上)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84 誅趙家者在今日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3 劫人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73 大丈夫寧鳴而死40 兵非無情不可掌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9 計吏郭圖(上)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49 輜重已備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64 裨將軍新旅建組67 本以霸王道雜之34 馮家67 鳳集西鄉(上)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32 督郵一怒(中)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6 五日九戰(上)上架感言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65 短歌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3 路見白骨露於野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70 今才知君是誰人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24 太守驪馬從白駒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6 子長忿仇求爲應73 贈馬劉備關張喜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4 冀州牧迎節以徵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9 樂文謙領兵北上30 朱陽第三40 隱秘非只君可尋41 夕陽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1 雙喜臨門(上)1 風物迥異江南地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84 威震陽翟(中)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68 三軍悄然各入屯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7 置彀在此請君入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84 威震陽翟(中)31 破敵(上)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84 誅趙家者在今日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3 劫人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73 大丈夫寧鳴而死40 兵非無情不可掌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9 計吏郭圖(上)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49 輜重已備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64 裨將軍新旅建組67 本以霸王道雜之34 馮家67 鳳集西鄉(上)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32 督郵一怒(中)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6 五日九戰(上)上架感言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65 短歌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3 路見白骨露於野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70 今才知君是誰人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24 太守驪馬從白駒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6 子長忿仇求爲應73 贈馬劉備關張喜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4 冀州牧迎節以徵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9 樂文謙領兵北上30 朱陽第三40 隱秘非只君可尋41 夕陽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1 雙喜臨門(上)1 風物迥異江南地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84 威震陽翟(中)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68 三軍悄然各入屯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7 置彀在此請君入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