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性格

在微博上傳了幾個圖,計有:秦幹用的硯臺、亭父、求盜、庭院畫像磚、七十以上老人用的王杖和環首刀。<woshizhaoziyue

——

漢時通行的餐制是每日早晚兩餐,當然,與先秦一樣,貴族、富人並不受此限,可以三餐。而天子作爲至高無上的存在,按照禮制規定,一日四餐。

亭長的俸祿很微薄,求盜、亭父、亭卒的俸祿更少,也就僅夠衣食而已,一天是吃不了三頓飯的,所以早起這一頓得多吃點。許母和許季剛睡着沒多久,荀貞沒去叫他們,只是吩咐留點飯下來,等他們醒了,熱熱就可以吃。

吃完飯,繁尚說道:“亭長,俺已經十幾天沒回家了,今兒可以回去麼?”

通常來說是五天一次休沐,不過執行得不嚴格,事情多了就多忙幾天,特別對底層的吏、卒來說更是如此。前些天是鄭鐸離任,這幾天是荀貞上任,迎來送往,事物繁雜,說起來,不止繁尚,亭中諸人都是好多天沒有休息了。

荀貞說道:“秦君昨天回了縣裡,估計很快就會有命令下來。如果要大舉搜捕,咱們都得上陣。這樣吧,你再等等。等縣裡命令下來,看看怎麼說,如果不需要咱們,或者分配給咱們的任務比較輕,你再回家,如何?”

繁尚是個不肯吃虧的性子,以前鄭鐸在時,就數他“休沐”得最積極,一天活兒也不願多幹,但眼下,一來荀貞是新任的上官,彼此不熟,二則,“許仲殺人”是個大案,驚動了縣裡,他身爲本亭亭卒,有抓捕之責,在縣君的命令沒有下來之前,的確也不好就走。

他勉勉強強,很不情願地說道:“那好吧。”

此時早過了清晨,已是上午,陽光燦爛、萬里無雲,一個好晴天。

亭舍門外的官道上開始出現行人,最多的是本地住民。程偃溜到院舍門口,倚着門蹲下,拽了根草莖,一面舒舒服服地曬着太陽剔牙,一面和認識的人打招呼。

亭中的工作,既繁雜、又輕鬆,忙的時候沒日沒夜,不忙的時候也很清閒。從前天上任到昨晚,快兩天沒停歇,荀貞本打算今兒上午去亭裡邊轉一轉,熟悉一下轄區內的住民,但瞧着繁尚、程偃這些人都是懶洋洋的,想道:“也罷,勞逸結合,就休息半天。”

亭裡邊六七個大男人,除掉今天輪值的繁譚,還有五六個人,總不能閒待着不動。即便不出去,好歹也總是找個事兒做。

“是了,前天晚上,不是想着把紙牌、麻將和象棋做出來?難得今天人這麼齊全,乾脆就做出來,玩耍取樂?”

說幹就幹,他把諸人叫過來,笑道:“忙了兩天,今兒歇息半天。我有個小玩意兒,你們要有興趣,做出來耍耍?”

陳褒問道:“什麼玩意兒?”

荀貞不肯先說,只道:“做出來你們就知道了。”心中想道,“麻將、紙牌張數多,不好做,而且還得講解規矩,比較麻煩。先把象棋做出來吧。”象棋就簡單多了,並有六博爲底子,也容易上手。

他吩咐杜買、陳褒、程偃等人出去找些小石塊兒,自去後院,取了筆墨。

等了好一會兒,杜買、陳褒等人各捧了一堆石塊兒回來,樣式不同,參差不齊。他扔掉太小或太大的,從中挑出較爲平坦的,數了數,十幾個。象棋的棋子總共三十二個,遠遠不夠。

諸人又出去尋找,這回有的放矢,只挑合用的,倒是沒用太長時間。

石子的顏色一樣,分不出敵我,手中缺乏工具,暫時無法染色,便拿了些黃泥,抹到一半的棋子上邊。

往棋子上寫字的時候,荀貞略費思量,將、帥、士、相、象、車、馬、兵、卒,都可以原樣照搬,炮卻不行,得用“砲”字。

杜買、陳褒、程偃等都不識字,黃忠認得,疑惑地問道:“荀君是要教我等戰陣之戲麼?”

“也可以這樣說。”

荀貞將拍髀取下,用它在前院的地上畫出縱橫棋盤,原本該寫楚河漢界的地方,他猶豫片刻,因唬不透會不會犯上,便只寫了一個“界”字,將棋子拿來,一一放好。

一副簡陋的象棋就此成型。

他擦去拍髀上的泥土,重掛回腰間,笑道:“大功告成。”——拍髀是隨身短刀,因爲走路時拍打大腿外側,故此得名。

陳褒好賭,是六博的高手,看着象棋,若有所悟地說道:“有點像博戲。”問,“此爲何戲?”

“名叫象棋,也可稱之爲象戲。”

“象棋?怎麼起這麼個名字?什麼意思?”

“棋盤爲一,色分兩類,雖只三十二個棋子,變化萬千。‘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所以名爲象棋。”

荀貞哪裡知道此物爲何叫象棋,不過荀氏家學淵源,荀氏八龍中最出名的荀爽,號爲碩儒,對《易》的理解“有愈俗儒”,爲馬融、鄭玄、宋忠等名家所不及。家中既有此等大賢,荀貞從荀衢讀書時,自也精研過《易》,猛然想起四象,便雲天霧地地扯了兩句。

陳褒諸人面面相覷,黃忠識得幾個字,雖也不懂荀貞的意思,但聽着有道理,覺得該誇讚幾句,因說道:“荀君真名門子弟,博通古今,這象棋竟是暗合天道了。……,不知怎麼玩法?”

陳褒等人雖沒聽懂“象棋”的名字是何意,但面對從未見過的象棋,也是覺得新鮮,興趣十足,跟着問道:“對呀,怎麼玩法?”

當下,荀貞把象棋的規則詳細講解。

他曉得杜買、陳褒等人不識字,講解之前,先教他們認字:“此爲界,己方的區域爲我軍,對面是敵軍。”

陳褒到:“兩軍交陣?”

“對。此爲‘兵’字,此爲‘卒’字,意思一樣,寫法不同,敵我雙方,各有五子。在對弈的時候,這兩種棋子每次只能走一步,在己軍的陣內,只可前進,不能後退;進入了敵陣後,一樣不能後退,但可以向左、向右。”

陳褒聰敏,立刻領悟,說道:“五個兵卒,是‘五兵’的意思麼?”

他要不說,荀貞還真沒想到。畢竟陳褒生長此時,又久任亭中,按律令,須知“五兵”,故此較爲敏感。“五兵”,即五種作戰時用的兵器,弓弩、戟盾、刀劍、甲鎧、鼓。

荀貞也不知五個兵、卒是何意思,順水推舟,道:“對,就是這個意思。”

“兵、卒這兩種棋子不準後退是因爲軍法嚴厲,所以臨陣不能脫逃麼?”

“……,對。”

“在己軍陣內只許前進,不許左右,是因爲怕未臨敵而先亂行列、破壞陣型麼?”

“……,對。”

陳褒問的每一個問題,都是荀貞之前沒有想到的。

在他的前世,象棋是一種非常流行的遊戲,婦孺皆會。他從小接觸,直接學的就是規矩,學會怎麼玩兒了就開始玩兒,從來沒有考慮過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規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現在聽了陳褒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慚愧之餘,不禁對他刮目相看、高看了一眼。

講解完兵卒,接着講解砲。戰國時就有投石車,便以投石車比擬之。程偃等生長民間,多不知此物,又牽強地解釋爲就像是弩,可以遠射。

又講馬、車,一個騎兵、一個車兵,這兩種兵種不難,一說就懂。接着再講相、士,也不難理解。最後帥、將,更不用多說,一軍將也,一目瞭然。

這幾個字並不複雜,也很好記。講了幾遍,諸人就都記住了。荀貞笑吟吟地問道:“怎樣?有興趣玩兒麼?”

男兒立志在邊關。戰爭,本就是男兒之所好,兩漢的風氣又勇猛進取,無數人爲覓封侯而前仆後繼,在場諸人盡皆躍躍欲試。荀貞說道:“阿褒,要不你我先來一局?”

陳褒痛快應道:“好!”

兩人便在桓表之下相對跪坐。杜買、黃忠等人亦皆跪坐,圍聚兩側。

荀貞自詡老手,不佔陳褒的便宜,叫他先走。陳褒也不客氣,拿起棋子,走了第一步。

“……,你爲何這般走法?”

陳褒先走的左手邊第二個兵,即“兵七進一”,也就是棋譜上說的“仙人指路”。

荀貞記得自己學棋時,最喜歡先走炮,第一步先把炮架在中間。俗雲:“當頭炮,馬來跳”。不但是他,他接觸的初學者中,不敢說全部,大部分都是這種下法。

陳褒的與衆不同,讓他有點奇怪,心中想道:“也許是未見過炮的厲害?”

陳褒走完棋,雙手放在膝上,認認真真地答道:“荀君部駐紮不動,情況不明,我軍不能妄動,所以先走邊卒,試探一下。”

荀貞啞然,心道:“碰見高手了。”沒想到他還真把下棋當打仗,用兵法來下棋了,問陳褒:“你家中有人從過軍麼?”普通人不可能接觸戰陣,也不可能懂兵法。

“先帝時,家父曾從軍擊過諸羌。”

桓帝初年,涼州諸羌俱反,南入蜀漢,東抄三輔,延及並、冀,擾亂北方,天子遂募壯士出征。因爲從軍的人太多了,乃至收麥子都缺乏勞力,當時有首民謠唱道:“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丈人,即丈夫。

“原來如此。”

荀貞的棋術不算太好,但對仙人指路這種比較常見的招數還是會應對的,回了一步“砲2平3”,將右手邊的砲向左平移一步,放在了卒的後邊。

陳褒頓時失色,他本來坐得挺端正的,這下坐不住了,傾身往前,伸手就要去拿剛纔走的兵。荀貞按住他的手,問道:“做甚麼?”

“荀君的砲打過來,俺的兵就死了。走錯,走錯,俺且換步棋走!”

“兩軍對壘、兵馬已動,豈能換陣?乃翁曾從軍征戰,他這樣教過你麼?”

“……,沒有。”

“所以不可悔棋。”

程偃積極地出謀劃策,說道:“你也走砲。荀君打你的兵,你也打他的卒!一命換一命。”

荀貞說道:“棋盤之上,有相有士,參與軍機的都在陣中。阿偃,你又不是陣中之人,怎麼給主將出謀劃策?觀棋不語真君子。”

陳褒儘管聽他父親講過一些戰陣之事,人也聰敏,但畢竟以前沒玩兒過,新手上路,不知所謂,只十幾個回合,就丟盔卸甲,旗靡轍亂,大敗而亡了。

繁尚笑得上氣不接下氣,說道:“阿褒,這要在戰場上,你少不了一個橫刀自刎啊。哈哈。”

陳褒不服氣,道:“再來,再來!”

程偃等不及了,挽袖攘臂,推開他,擠着坐在棋盤前邊,連聲說道:“俺來,俺來!”

荀貞來者不拒,仍是讓他先走。

程偃吸取陳褒的經驗,沒先走卒,而是學着荀貞,先走邊砲。砲二平三。這一手可以應局,也可以開局,開局的時候被稱爲“斂炮”,意謂鋒芒內斂。不過很顯然,程偃並不知道這些說法,他的目的就是想吃掉荀貞的卒。

荀貞的棋術再不好,面對此等新手也是綽綽有餘,想都沒想,隨手應了一子。

二人你來我往,不到十合,程偃就戰敗身亡。他撓了撓頭,訕訕一笑,說道:“不該先將砲架在邊兒上,俺應該把砲放在中間,然後飛馬、上中兵,強攻你的將營。”

後者不論,他的頭一句卻就是當頭炮的路數了。

荀貞心道:“當頭炮這一步棋,也不知誰最先走出的。……,眼下諸人,或許也就是程偃能想到了,他性子剛猛,大砍大殺的強攻之流正對其心意。”看了一眼跪坐邊兒上、盯着棋盤的陳褒,又想道,“阿褒精細,不會輕易冒險,要換了是他,怕連下十局也不會想出當頭炮來。”

杜買連看了兩局,也按捺不住,拉開程偃,說道:“荀君,俺來與你下一局!”

他下手第一步,飛的相,相三進五。棋譜上也有名堂,喚作“飛相局”。是個比較穩健的開局,先防守,再尋機進攻。

亭中諸人都是初次接觸象棋,沒有經驗,走棋皆按本心而出,正暗合了他們各自的性格。——荀貞做象棋,本爲拉近與諸人的關係,卻是沒有想到這層好處。

杜買也很快敗下陣來。黃忠、繁尚,甚至輪值的樊譚都忍不住,一個接一個地輪番上陣,讓荀貞好好體會了一把常勝將軍的爽快。正又換了陳褒上陣,他這次先走的馬,馬二進三;荀貞用卒7進1迴應。方下了兩三合,有人在旁邊問道:“此爲何物?”

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8 程嘉獻策難吳輯3 陽翟侯扣使不遣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67 本以霸王道雜之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 謀北要在泰山郡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 獨行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56 熔鑄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4 臧霸風從元直言30 將戰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26 貞之得隴苦不足40 蹴鞠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52 受表揚威心感動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 光和六年(上)63 田邊斷案(上)19 辛璦(上)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56 行若純儒實懷詭84 捕拿張直(下)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21 上任西鄉55 毀容85 威震陽翟(下)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42 三見遲婢5 風雪夜刺(下)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3 典韋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1 黃帝邢德有之乎42 馮鞏16 原盼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 風物迥異江南地91 兵臨西華(上)21 上任西鄉58 孫堅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24 太守驪馬從白駒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23 大獲豐收62 其猶穿窬之盜也5 大計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28 原師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64 戲忠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84 捕拿張直(下)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38 初步51 得領汝南意不足69 樂文謙領兵北上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8 府主簿拒降守名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62 太守行春(下)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46 室暖臨懷春情在
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8 程嘉獻策難吳輯3 陽翟侯扣使不遣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67 本以霸王道雜之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 謀北要在泰山郡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 獨行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56 熔鑄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4 臧霸風從元直言30 將戰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26 貞之得隴苦不足40 蹴鞠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52 受表揚威心感動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 光和六年(上)63 田邊斷案(上)19 辛璦(上)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56 行若純儒實懷詭84 捕拿張直(下)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21 上任西鄉55 毀容85 威震陽翟(下)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42 三見遲婢5 風雪夜刺(下)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3 典韋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1 黃帝邢德有之乎42 馮鞏16 原盼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 風物迥異江南地91 兵臨西華(上)21 上任西鄉58 孫堅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24 太守驪馬從白駒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23 大獲豐收62 其猶穿窬之盜也5 大計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28 原師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64 戲忠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84 捕拿張直(下)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38 初步51 得領汝南意不足69 樂文謙領兵北上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8 府主簿拒降守名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62 太守行春(下)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46 室暖臨懷春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