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兵臨西華(上)

謝謝日頭一片白、雲頂賞月、eide_cq、追夏、apharmy的捧場,謝謝日頭一片白、甜食者、天從月、趙師兄、憑欄望北斗、augyyw的月票。捧場、月票太給力了,今天兩更,下一更在六點。再求月票、紅票。

——

聖旨下來之日,皇甫嵩、朱儁在城外營中擊響了召集諸將的鼓聲。

荀貞時在城中,剛接到“佐軍司馬”的任命,聞得皇甫嵩召將,急忙換上傳旨朝臣隨身帶來的佐軍司馬的印綬,催騎出城,去營中參加軍議。

汝南、南陽等地黃巾軍的聲勢越來越大,皇甫嵩、朱儁早就焦急,終於等到聖旨下來,當然要立刻召開軍議,以商議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荀貞從此之後就不再是郡吏,而是武職了。他身穿黑色的官衣,頭戴武冠,配黑綬銅印,腰間的革帶中插着長劍,帶着典韋、原中卿、左伯侯諸人,騎馬趕到營外。皇甫嵩治軍嚴整,營中禁騎馬行。他在營外下馬,留下典韋、左伯侯、原中卿等人在營外等候,步入營中。

營中井然有序,無人亂行,軍旗颯颯,鼓聲未止,來往皆是巡邏的甲士,遙聞戰馬嘶鳴,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到的皇甫嵩的帥帳前時,碰上了兩個人,一個燕頷虎頭,一個身高八尺,皆是青綬銀印,乃是千石之吏。

前者正是孫堅,孫堅立下大功,被朱儁舉爲別部司馬,聖旨下來,他走馬上任,換了印綬,從六百石升到了千石。

另一人則是皇甫嵩帳下的護軍司馬,名叫傅燮。此人乃北地靈州人,傅介子之後,少師事太尉劉寬,生性忠孝,多年前,舉他爲孝廉的郡守將喪,他聞訊後即棄官行服,被世人稱讚,因勇武知兵,這次皇甫嵩奉旨出征,便用他爲護軍司馬。在此前與潁川黃巾的作戰中,他出了不少計策,爲攻破潁川黃巾立下不小功勞。

在帳外三人相見,孫堅看看荀貞的黑綬銅印,荀貞看看孫堅的青綬銀印,兩人對笑。

入得帳中,皇甫嵩、朱儁已經在了,王允也在,北軍五校的那幾個校尉也在,另外還有五六個早到的軍中各部的校尉、司馬。

皇甫嵩、朱儁、王允微笑示意,令荀貞三人入座。

皇甫嵩的將令是半個時辰內全軍將校集合,又等了會兒,半個時辰到,各營的將校悉至,帳中滿滿堂堂坐了數十人。上首是二千石的中郎將、校尉,中爲千石的別部司馬等,下是幾個因爲軍功出衆而被皇甫嵩、朱儁破格召來的六百石的佐軍司馬、比六百石的軍候等。

滿座鴉雀無聲。

皇甫嵩向來行事利落,不拖泥帶水,聽帳外親衛進來稟報:“半個時辰到。”即令人點名,被點到名的起身應答,點名一圈,沒人遲到,該來的全都來了。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對朱儁、王允說道:“人來齊了。請將軍、方伯給他們宣讀聖旨吧。”

朱儁、王允推辭。皇甫嵩名望最重,纔是軍中的第一人,見他倆推辭,也不再客氣,起身環顧帳中,肅容說道:“聖旨。”

諸將離席跪拜。

皇甫嵩取出聖旨,宣讀一遍,讀後,諸人歸座。

皇甫嵩收起聖旨,亦落座,按劍說道:“諸君想必都已聽的清楚,皇上令我等接旨後,至遲三日內出征汝南。諸君,我也不多廢話,……,來人,掛上地圖。”侍衛接令,取來地圖,掛在帳中。

皇甫嵩離席下到地圖前,對諸人說道:“汝南黃巾連敗汝南太守趙謙,席捲汝南全郡,現今……。”他手在地圖上的某個地方一指,說道,“賊之兵鋒已指向潁川,屯駐此地。”皇甫嵩這些天雖然沒有離開陽翟,但廣散斥候出去查探,對汝南、南陽等地的黃巾軍很瞭解,對這些地方的戰局也很清楚。諸人看去,見他指的這個地方是西華。

西華位處汝南郡西北之邊界處,往北邊去是陳國,往西邊去潁川,離潁川最東邊的臨潁縣只有百餘里,距離陽翟也只有二百多裡。

對汝南黃巾屯兵西華一事,荀貞也是聽說過的,並且他與帳下諸人討論過,爲何汝南黃巾會停駐這個地方,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因爲皇甫嵩、朱儁擊敗了潁川黃巾,擁精兵四萬餘,所以汝南黃巾不敢貿然向西攻打潁川,不敢向西就只有向北,可北邊的陳國乃是陳王封國,這一代的陳王名叫劉寵,是個勇武之人,擅弩射,“十射十中,中皆同處”,這次黃巾起事,劉寵盡出他藏在府庫中的數千張強弩,組成了一支強軍,屯兵在陳國國都陳縣的都亭,在他這支部隊的強大威懾下,陳國無人敢叛,汝南黃巾也不敢貿然入陳國境。

向西不行,向北也不行,故此汝南黃巾的主力停駐在西華,逡巡不進。

皇甫嵩簡單地分析了一下陳國、潁川、汝南三個郡國的形勢,對諸將說道:“如今汝南黃巾的主力雖停駐西華,逡巡不進,但擁衆數萬,一旦他們決定出郡,不管是進犯陳國還是進犯潁川,都將是大賊。諸君,以你們看來,汝南賊兵下一步最有可能去哪裡?”

傅燮答道:“以下吏愚見,汝南賊兵下一步最有可能的不是去陳國,而是犯潁川。”

皇甫嵩問道:“爲何?”

傅燮侃侃而談,說道:“犯潁川對汝南黃巾有兩大好處,一,前天南陽郡軍報,說南陽黃巾渠帥張曼成攻克了宛城,南陽太守褚貢死難,南陽賊勢爲之大漲,汝南黃巾進犯潁川,可與南陽黃巾聯兵,兵鋒直指洛陽,二,汝南、潁川、南陽連成一塊,亦可遙望冀州,呼應張角。”

皇甫嵩說道:“南容所言,正是我之所憂!”指了指地圖上潁川南邊的南陽郡,又指了指潁川東邊的汝南郡,憂心忡忡地說道,“汝南黃巾若果真進犯潁川,則潁川南有南陽賊兵,東有汝南賊兵,勢將難支。潁川難支,則洛陽危矣。”

潁川是洛陽的東大門,周邊諸郡裡汝南、南陽都有黃巾軍,兩面皆敵,爲何聖旨令皇甫嵩、朱儁先打汝南黃巾?卻是因爲從南陽到潁川間隔山巒河流,算是有點屏障,而從汝南到潁川卻是一馬平川,對潁川而言最大的危險是汝南黃巾,所以聖旨令皇甫嵩、朱儁先平定汝南。

皇甫嵩環顧帳中,問道:“諸君,對汝南之戰,爾等有何看法?”

孫堅應道:“下吏之見,汝南一戰當速戰速決。”

皇甫嵩說道:“然也!文臺此見與我相同。若不能速戰速決,則南陽黃巾極有可能會進犯潁川,斷我後路,或者乾脆進入汝南,與汝南黃巾形成對我軍前後夾擊之勢,如此,我軍將危。我軍危不要緊,丈夫一死報家國,可我等若戰敗了,洛陽以東將再無兵馬可敵汝南、南陽賊,諸君,形勢如此,敢不發奮?”

諸人起身應諾,齊聲說道:“願從將軍決死破賊!”

皇甫嵩見諸將精神勃發,心道:“軍心可用。”

他不是囉嗦的人,既然已經宣讀過聖旨,又簡單地分析過了敵情,那麼下邊就該是佈置任務,進行戰前動員。

他挺立帳中,對諸將說道:“我與朱將軍、王公已然議過,此次入汝南作戰,準備兵分兩路。一路由朱將軍率領,出陽翟,經襄城、舞陽兩縣,入汝南境內,擊滅西平、吳房、陽安各縣之賊,然而北上,經平輿,南頓,匯合汝南太守趙謙之兵馬,至西華城東;一路由我率領,出陽翟,臨潁,入汝南境內,掃清召陵各縣賊兵,至西華城西。兩路匯合在西華城下,與賊主力決戰!王公則帶豫州兵、潁川郡兵,坐鎮陽翟,以防南陽賊犯境。”

朱儁這一路走的是南線,從潁川最東南邊的舞陽進入汝南,先打掉汝南南部的西平、吳房各縣黃巾軍,然後轉往北上,收復汝南的郡治平輿,再打下西華東邊的南頓,最後到達西華城東。皇甫嵩這一路走的是北線,從潁水岸邊的臨潁出潁川郡,進入汝南,打掉召陵、徵羌等地的黃巾軍,至西華城西。這南北兩路,北路路程短,從臨潁到西華只有百餘里,南路路程長,從汝南最西邊的西平到郡治平輿,再到西華,繞了一個弧形,需要經過五六個縣,行程三百餘里。

這樣,兩路人馬,先分別掃清西華外圍的黃巾軍據點,最終合兵於西華城下,此乃先剪除其黨羽,再與其主力決戰之策。衆人沒有異議。

皇甫嵩按劍說道:“我給爾等一天整軍備戰的時間,後天上午,三軍出城!”

諸將應諾,軍議散了,各歸本營前去準備。

皇甫嵩留下了荀貞。帳中只剩下了皇甫嵩、朱儁、王允和荀貞四個人。

皇甫嵩回到座位上,笑對荀貞說道:“貞之,潁川黃巾之破,你是頭功,聖天子賞罰嚴明,擢你爲我部佐軍司馬,此次出征汝南,可有信心再立頭功?”

荀貞伏拜說道:“將軍麾下皆材士練兵,諸將皆熊羆之士,貞不敢言頭功,只知竭盡全力,報國殺賊。此戰,貞願爲將軍前驅。”

皇甫嵩說道:“依你所請。”同意了荀貞的請求,用他爲先鋒,又問道,“貞之,你部現有多少人馬?可夠用否?要不要我再撥些精銳與你?”

荀貞說道:“貞部現有一千二百人,足夠用了,不需將軍另撥人馬。”

皇甫嵩喜其膽色,笑道:“好,我就等你捷報傳來。”王允擊案讚歎:“若我軍之將士皆能如貞之,區區賊患不足爲慮。”

朱儁笑道:“將軍,說起來,我對你很不滿。”

皇甫嵩愕然問道:“此話怎講?”

“我與貞之比你認識得早,你卻不聲不響將他奪到你的帳下,很不厚道。”

皇甫嵩拈鬚大笑。荀貞知道皇甫嵩、朱儁、王允作爲幾路軍馬的主將,還需再仔細商量軍事,不多做打擾,當下告辭離去。

出了皇甫嵩營,候在營外的典韋、左伯侯、原中卿等人圍上來。

原中卿興奮地問道:“荀君,是不是要出征了?”

荀貞點點頭,說道:“不錯。”

原中卿問道:“是打汝南還是打南陽?”

荀貞答道:“汝南。”

原中卿摩拳擦掌,恨不得現在就已在汝南的戰場上了,說道:“總算等到出郡這一天了!”

左伯侯等人也很興奮,撫鳴劍而抵掌,神馳於汝南疆場。

典韋觀他們的表現,心中想道:“荀君帳下諸君聞戰則喜,真皆勇敢之士。”對即將到來的汝南之戰他也很期待,他是新來的,急切想在戰場上表現自己,暗下決心,“荀君說:立功疆場,以取封侯,此大丈夫之志。我這次從荀君出征,必要立下首功!”

回到本部營中,荀貞召集諸將,把皇甫嵩的將令傳下,並告訴諸將他已被皇甫嵩委爲先鋒。

聞得將要出征汝南,並且本部是皇甫嵩一路人馬的前鋒,帳中歡呼一片,人人雀躍,個個搶着要當首發的第一營。

荀貞很滿意他們的求戰熱情,笑道:“皇甫將軍給了我等一天的備戰時間,後天上午出征。我給你們半天時間,誰最先做好本營的作戰準備,誰就來當這個首發的第一曲。”諸將一鬨而散,飛快地各去本部做秣馬厲兵。

帳中靜了下來,荀貞對戲志才說道:“志才,這次出征,不知何時才能歸來。打完汝南後,也許還要再去打南陽、東郡各地,我估計慢則一年,快也要大半年才能歸來。你回去見見你的妻子吧!”

戲志才點頭應是。

荀貞也要歸縣,他還得給文太守上書,舉薦樂進、文聘、時尚接替他、戲志才和許仲的位置。留了荀攸、李博、宣康等在營中監察諸曲備戰,又派人去潁陰送信,召在潁陰買地、建築莊園的荀成歸來,他自帶着樂進、文聘、時尚,與戲志才同歸縣中。

戲志纔回家不提,荀貞回到郡兵曹院,寫了舉薦文書,並及他任郡兵曹掾的印綬,一塊兒奉給文太守。

文太守連捕拿張直這等大事都應允了荀貞,一個郡兵曹掾的職務他無心在意,何況荀貞舉薦的人中還有文聘,爽快地許可了荀貞之舉。

樂進、文聘、時尚三人就此上任。

荀貞帶他們拜謝了文太守後,又領着他們去領了印綬,來到郡兵曹院,召來院中吏員,做了交接工作,隨後回舍。

他不再是郡兵曹掾,住的郡兵曹掾舍要歸還郡府,改由樂進居住。不過這事不急,反正他明天就要出征,等他走後,陳芷、唐兒也要回潁陰去,樂進是自家人,多等兩天無妨。

陳芷既歡喜他升職,成爲了六百石的佐軍司馬,又牽掛他將再次上戰場,喜憂參半。

荀貞少不了寬慰她一番,見她垂淚不止,調笑說道:“我叫仲仁在潁陰買了些田地,以安置追從我的那三百兵卒,他們已轉爲我家的賓客、徒附,你回家後便是他們的主母,你這個樣子怎麼叫他們聽你的話呢?”

陳芷含淚說道:“夫君放心,我定會把家中照看好的。”

荀貞憐她年少,又不知自己此次出征何時才能歸來,能否平安歸來,聽得她這話,把她攬入懷中。

是夜,鍾繇、杜佑、郭俊、荀彧等人來給他送別。席間,鍾繇擊鼓,杜佑、郭俊吹笙,荀彧撫琴,給他合奏了一曲,以爲壯行。諸人大醉。

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73 贈馬劉備關張喜59 奮武意收黃巾用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51 無中生有兵家計52 市義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52 最後的麻痹74 如何練兵61 仲業20 名士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56 行若純儒實懷詭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6 天下之中洛之陽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 雪夜攻莊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47 山雨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32 破敵(中)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98 荀貞之虎膽包天52 最後的麻痹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6 亂將至中流擊水28 君子報仇48 正旦之日16 原盼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7 置彀在此請君入72 寧舍濟北取任城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28 君子報仇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 謀北要在泰山郡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55 買馬(上)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0 朱陽第三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1 督郵屬吏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43 爲今之計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76 演武薦賢(上)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73 鎮東檄調三將援9 結交9 結交60 荀君爲政(下)14 性格33 鸞鳳擇良木而棲
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73 贈馬劉備關張喜59 奮武意收黃巾用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51 無中生有兵家計52 市義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52 最後的麻痹74 如何練兵61 仲業20 名士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56 行若純儒實懷詭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6 天下之中洛之陽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1 雪夜攻莊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47 山雨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32 破敵(中)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98 荀貞之虎膽包天52 最後的麻痹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6 亂將至中流擊水28 君子報仇48 正旦之日16 原盼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7 置彀在此請君入72 寧舍濟北取任城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28 君子報仇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 謀北要在泰山郡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55 買馬(上)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0 朱陽第三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1 督郵屬吏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43 爲今之計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76 演武薦賢(上)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73 鎮東檄調三將援9 結交9 結交60 荀君爲政(下)14 性格33 鸞鳳擇良木而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