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演武薦賢(上)

補上五月十五號的。

——

嫁人是件大事,尤其是對像陳氏、荀氏這樣的士族來說。一個弄不好,若所嫁非人,貽人話柄、被人嘲笑都是小事兒,往嚴重裡說,說不定還會使整個家族的清名受污。名望乃一個家族的立世之基,若族名受污,那整個家族也就完了。陳羣年紀小,嫁姐之事本也非他所宜言。所以,他雖提出了這個建議,但最終陳寔、陳紀是否會同意,卻還是未知之數。

當夜堂上,陳寔不置可否,只在陳羣、華歆等人退下後,對陳紀說道:“元方,你沒事兒的時候可以多留意一下荀貞,打聽打聽他的爲人處事。”陳紀應諾。

……

陳羣與荀貞只一面之見,便因“奇”其爲人行事而起意嫁姐,欲結爲姻親。此事聽來似乎莽撞,其實並不奇怪。

桓帝年間,名臣李固因得罪樑冀,死在獄中,禍及諸子,二子受害,唯幼子李燮被門生帶走藏匿,亡命徐州,變姓名爲酒家傭。李燮時年十三,受學讀書,酒店主“異”之,“意非恆人”,遂以女妻之。一個低微的幫傭卻能被店主看中,爲何?還不就是因爲他受學讀書這件事得到了店主的“異”之麼?況荀貞雖爲旁支,亦荀氏出身,官職雖低,如今也是有秩百石。細察其爲人行事,確也有異乎常人之處。有出身、有異乎常人之處,能得陳羣高看亦不足奇。

陳羣的心思、陳寔的想法都是陳家的事兒,在他們未做出最終的決定之前,荀貞自不會知曉。在送走了太守,和高素、馮鞏諸人大醉了一場後,他重又投入了日常的工作之中。

縣裡邊早就派人來給他通過氣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今春郡內有兩件大事,一件是行春,一件是“假種食”。如今本鄉的行春已畢,剩下的就是假種食了。準備借給鄉民的糧食在陰修走後的第三天送來了鄉中。

近代以來,帝國境內天災**不斷,只從今天子即位至今,十三四年裡就已發生了十數次的地震、疫疾、洪災、蝗災,羌人又年年犯邊,並且州郡各地百姓起事不斷,大廈將傾,內外交困,風雨飄搖,朝廷早已是捉襟見肘,府庫空虛。當年桓帝朝時,陳蕃就曾說過:“當今之世,有三空之厄”。何謂三空?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況乎今日?大前年,天子下詔,明碼標價、西園賣官,固有其貪婪斂財之因,卻也不能排除有府庫空虛之故。

潁川郡地處內陸,較之邊疆、沿海和民亂不已的南方諸郡還算是好一點,去年也還不錯,碰上了個好年景,稱得上風調雨順,饒是如此,郡中府庫裡的餘糧也是不多。而且,郡守雖有財權,但除了規定撥給郡府使用的之外,其餘的一般不得擅自使用,賑民恤貧是需要上報的,在得到了朝廷的允許之後才能做。陰修請示過朝廷了,朝中也很支持他的善政,可府庫裡就那麼多糧食,總不能全部拿出來,若再遇上災年怎麼辦?只能拿出一小部分。這一小部分再分給十七個縣,再由各縣分給治下各鄉。一個郡,幾十個鄉,一個鄉能分到多少?寥寥無幾。

押糧之人是縣廷倉曹的一個佐史,總共帶來了十車糧。荀貞親自接待了他,辦交接手續的是時尚。辦完後,這個佐史笑道:“其它幾個鄉都是八車糧,唯有君鄉是十車糧。下吏的上官,本曹的曹椽說了,本縣諸鄉中,君鄉的民口最多,八車糧肯定不夠,故送了十車來。”

縣廷諸曹中,倉曹是主收民租的。在分糧這種大事上,倉曹是沒有權力的,只有縣令才能說了算。這個佐史之所以這麼說,無非是爲了討好荀貞罷了。荀貞從袖中摸出點錢,遞給他,笑道:“辛苦足下了。”這個佐史執意不收,等時尚指揮人把糧卸下,笑吟吟的作揖道別。

荀貞把他送走,對時尚說道:“明德,你是鄉佐,假種食這事兒該由你來辦。咱們鄉有民兩千餘戶,人口上萬,糧只有十車,該給誰,不該給誰,你心裡要有數。定一個章程出來,凡大姓、大族、家有餘糧者,一概不得假貸,要確保把糧借給真正需要的貧戶手上。”

賑恤百姓分爲兩類,一爲賑,無償給予;二爲貸,即假貸,貸給的糧要全部或部分償還。“假種食”,假即假貸,是借給百姓的,待到來年收成後,還是要還的。雖然要還,但這回“假種食”的條件很優惠,陰修辦得很不錯,不需要全部償還,只需要還一半即可。這樣,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大戶和鄉吏勾結,上下其手,把本該借給貧民的糧弄到他們的手裡去,一斗糧入手,來年還半鬥,賺得半鬥。——在往年假種食時,此類事情常有發生。

時尚應道:“是。”

時當初春,已經到了二月時分,官寺外路邊的楊、桐樹抽出了嫩葉,搖曳風中,鮮綠可愛,映襯得路邊的官寺也明亮了幾分。

荀貞青幘黑衣,手按佩劍,立在春光之下,下午的陽光溫暖宜人。

他望着那糧車在官道上漸行漸遠,終至消失不見,迴轉目光,掃了一眼恭立身後的諸多鄉吏,復又對時尚說道:“‘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今天下不靖,四海之內災患叢生。十餘年間,我郡連遭兩次大疫,民不聊生,郡縣殘敝。你是本鄉人,當知本鄉事,只咱們一個鄉,這些年裡就因疾疫、因無糧,死了多少人?郡將陰公蒞任本郡,下車伊始,就上書朝廷,請假種食。天子愛民,因而允之。這些糧,都是郡中給的,是天子、陰公的一片愛民之心。……,明德,鄉中諸吏,若有敢當碩鼠、貪公肥私、以此牟利者,你即刻稟我。我上報郡縣,斬之。”

郡守因有將兵之權,故又被稱爲郡將。荀貞特地以此來稱呼陰修,是爲震懾諸吏,以免真有勾結大戶,肥私牟利之事發生。時尚凜然應諾,諸鄉吏噤若寒蟬。有人叫苦似的想道:“你剛任職本鄉就滅了第三氏全族。便有天大的膽子,我等也不敢在你的手下徇私牟利啊!”

荀貞這番話是肺腑之言,和他以前的那些“做戲”不同。

以往他在繁陽亭時,也做過撫卹孤寡、給敬老裡買桑等等諸事,但那些事,更多的是爲了市恩於民,是爲了能得百姓效死,是爲了能“聚衆保命”。

而今,他經過努力,手下已有了百十個受操練的里民,幾十個投效的輕俠,還得了樂進效命,並與文聘交好,算是已略有班底,“保命”雖還是頭等要事,但已不如以前那麼急了。

既然不急,他就有心思去想別的事兒了。事實上,從去年底起,他的思想就開始在轉變了。在繼續聚衆之餘,他也開始關注民生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眼見鄉中貧戶生活如此之困苦,而鄉中大戶、大姓、富戶卻盡皆奢侈、無不鮮衣怒馬,他不是無情之人,又怎會不爲此嗟嘆天地不仁?

他以前就想過,老百姓生活這麼艱難,衣不能取暖,食不能飽腹,又疫病、災害頻發,朝不保夕,又怎會不起來造反?反正是個死,怎麼死不是死?正如民謠所歌:“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與其成道邊餓殍,不如造反而死。

把自己代入到那些貧戶的身上,換了是他,他也會起來造反。一方面,他理解黃巾爲何起事。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參與其中。黃巾必敗。參與其中,自尋死路。

說來好笑,近日以來,不知爲何他總會想起前世上學時學過的一句話:“人都是有階級性的,每個階級都是有階級利益的”。原話他記不清了,因上學時他並無感受。可現在他有感受了,有感觸了。他是“荀家子”,他是“士族”。士族可以愛民,但士族和黔首百姓卻絕不是一個階級的。有時夜深難眠,他也常輾轉自嘲:“我這算是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了吧?”可是,他智不過中人,力不能伏虎,又非在朝的公卿大臣,更非天子。他,又能怎麼辦呢?縱有不安,縱然內疚,也只有盡力幫助百姓罷了。最重要的,是要先努力保住性命才行。如此而已。

他的這些心思,他的矛盾,他的不安,時尚和鄉吏們當然不會不知道。時尚與鄉吏們看到的、聽到的,只有他的疾言厲色。把這事兒吩咐過後,他就徹底放手,完全交給了時尚去辦。

轉過身回到後院,他召來小夏、小任:“假種食之事,我悉數交給了明德去辦。明德雖是本鄉人,但他原爲裡監門,初任鄉佐,威尚未立。那些鄉吏都是積年胥吏,也許會欺瞞他。你們兩個人,幫我盯着點。”小夏、小任對視一眼,心領神會,說道:“小人等明白。”

“真明白了?”

“真明白了。荀君敬請放心。”表面上看,荀貞是讓他們盯鄉吏,實則是讓他們把時尚也一塊兒盯住了。畢竟荀貞與時尚相交尚淺,未知其爲人。時尚家裡也很窮,要不然他也不會去幹裡監門這個賤役,十大車糧食擺在面前,荀貞又放權不管了,他會不會心生貪念?這需要觀察。這也正是荀貞放權的一個主要原因,藉此機會,觀察一下這個人,看看是否值得信用。

——他放權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很忙。

自滅第三氏後,又經“春秋斷獄”兩事,他在鄉里的威望已經遠遠超過了鄉父老宣博,每天都有老百姓跑來找他。不止打官司的找他,丟了東西本該去找亭長的也來找他,丟個雞、丟個狗的也都跑來。又或者兄弟、親戚間鬧了矛盾,不去找族長、里長調解,也來找他。大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但老百姓可能不覺得這是小事,而且,他們大老遠地跑來,豈不是正說明信任他?說明他在鄉里的威望越來越高?他也總不能拒之不見。差不多每天都得有半天是在忙這些事,忙着“聽訴平怨”。同時,也忙着編練江禽、陳褒送來的那二十個人。

……

這二十個人中有輕俠十二個,受訓的里民八人。

輕俠姑且不言,這八個里民也都是自願而來的。荀貞只在繁陽亭待了四個月,但“文治武功”樣樣傑出,可以說已經盡得部民之心。這八個里民有的是敬仰他,如劉鄧、江鵠(江禽族弟),有的本就是輕脫好勇之徒,如史巨先,有的則是奉家長之命,如安定裡裡長史調的侄子史絕。投效的原因不同,共同點是:俱皆有勇力,擅刀槍拳腳,能騎射,都是壯士。——這一條也是荀貞挑人的標準,負責辦此事的陳褒嚴格地執行了他的要求。

因官舍小,不夠地方住,荀貞暫借了高素家一個院子,把他們安頓了進去。寄人籬下終非長久之事,也不利就近召喚,因而荀貞已決定在官寺邊上再建一個院舍,給他們居住。地已買好了。官寺附近的田地大多是高素家的。高素給他了一個低價,半賣半送的總共買了五畝地。

建這個院舍是爲了住人,也沒太多講究,只要屋舍夠多、馬廄夠大、有演武場就行。鄉里會蓋房子的人也不少,荀貞叫許仲去各亭、各里找了百十號人,管吃,還給工錢。鄉民們幹勁十足。

在時尚編好貧戶民冊、開始假種食的當天,文聘從縣裡來了。他少年脾氣,從沒見過蓋房子,很感興趣,打着“有事弟子服其勞”的旗號,磨着荀貞主動討要差事。

他一個未冠的少年能幹什麼事兒?荀貞被他磨的沒辦法,只得隨便找了個事兒給他:“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蓋院舍,沒材料不行,土、石、磚、瓦、木料,都得備足。我已把西鄉席捲一空,能買來的都買來了。”說着話,他指了指堆積在地上的各種材料,接着說道,“但是還不夠。我本打算過幾天等我休沐了,我去縣裡大市上再買些。你既然這麼積極,這事兒就交給你去辦吧?”

文聘歡喜得很,說道:“好,好!荀君,你放心,我肯定能辦好。”眼往在工地上幫忙的諸多輕俠、虎士們身上轉了一圈,又說道,“荀君,等你這院子蓋好了,能給我留一間屋麼?”

“你還是在縣裡好好地讀書罷。你隔三差五地總跑來我這裡,我已覺得愧對你的從父文直公了。再給你留間屋?你這是想讓文直公來罵我的麼?”

“荀君,我從父從來沒有攔着我來找你啊!先生也不是每天都授業教書的,而且先生也說了,君子六藝,只讀經書,最多能當個老儒,難爲奇士。荀君,你這裡有這麼多的虎勇之士,當先生給我放假之時,我可以來住上一天兩天,練一練我的騎射、擊劍。……,更始年時,吳侯販馬於燕、薊間,往來結交盡豪傑,有人稱讚他,說:‘吳子顏,奇士也’。聘雖年少,亦不願成老儒,願爲奇士。”吳子顏,即吳漢,南陽宛人,是文聘的老鄉。

荀貞不覺失笑,摸了摸他的頭,說道:“孺子亦有封侯之志?”

文聘不太樂意,說道:“我前年已經束髮,非是孺子了。”這幾個月來,他常來找荀貞,見的次數多了,彼此熟悉了,慢慢地也就不再拘束了。原本他對荀貞全是尊敬,現在逐漸地多了親近之情,也不再總是一本正經的,有時也會顯露出他少年的本性。

荀貞哈哈大笑,很欣賞地看了看他,心道:“這文聘原本最終封了侯沒有?我卻是給忘記了。”說道:“你既然有如此的志向,我當然要支持你。行,等院舍蓋好,就給你留一間屋。”

——

1,西園賣官。

東漢賣官非只靈帝一朝,始於安帝,而盛行於桓、靈兩朝,又主要是在靈帝時期。桓帝時只頒佈過一次賣官詔令,所賣之官也僅是低級武職、爵位,是爲了緩解國家之急,錢入國庫。靈帝時前後賣官十餘年,把賣官的範圍及等級擴大到公卿,所得之財大多流入西園庫中。

靈帝“本侯家,宿貧,每嘆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爲私藏,復寄小黃門常侍錢各數千萬”。靈帝少年家貧,因緣際會,驟登大位,或會有如在夢中、患得患失之感,因貪婪聚財。又其生母董氏,可能也是因爲過去生活的貧窮,在進京後也表現出了對錢財極其強烈的貪慾。

西園賣官肯定有這方面的原因,但當時國庫空虛應也是一個原因。桓帝時已有三空之厄,靈帝從登基起,到光和元年,十二年中又發生了十幾次的地震、疫疾、蝗災、洪災,又有羌人年年犯邊。內外交困。在連賑濟災民的錢都拿不出,在連軍費都要東挪西湊的情況下,朝野上下又早吏制敗壞,貪腐橫行,賣官雖飲鴆止渴,怕亦是無可奈何之舉。

58 二月習射(下)46 可憐的胡/平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23 劫人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72 寧舍濟北取任城6 何爲乳虎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88 從徵汝南(上)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1 上任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33 破敵(下)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2 文高初見22 枉費心機空費時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9 袁公路縱虎謀北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7 如夢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62 太守行春(下)8 清洗潁陰(下)54 詐死42 三見遲婢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27 蘇合湯餅孰爲香42 可願南下?77 演武薦賢(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4 許仲程偃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42 三見遲婢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6 初夜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9 誅滅沈家(下)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27 蘇合湯餅孰爲香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75 許縣陳氏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6 尋賢不遇(下)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7 虛席相問上策何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6 原盼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54 滅族(下)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9 誅滅沈家(下)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4 留錢83 威震陽翟(上)41 一諾從來許殺身41 謀重有利爲臣職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38 範繩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
58 二月習射(下)46 可憐的胡/平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23 劫人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72 寧舍濟北取任城6 何爲乳虎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88 從徵汝南(上)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1 上任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33 破敵(下)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2 文高初見22 枉費心機空費時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9 袁公路縱虎謀北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7 如夢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62 太守行春(下)8 清洗潁陰(下)54 詐死42 三見遲婢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27 蘇合湯餅孰爲香42 可願南下?77 演武薦賢(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4 許仲程偃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42 三見遲婢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6 初夜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9 誅滅沈家(下)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27 蘇合湯餅孰爲香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75 許縣陳氏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6 尋賢不遇(下)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7 虛席相問上策何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6 原盼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54 滅族(下)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9 誅滅沈家(下)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4 留錢83 威震陽翟(上)41 一諾從來許殺身41 謀重有利爲臣職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38 範繩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