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

程立開口說道:“諸君所言皆有理,而愚意以爲,鎮東必非欲取山陽者也。”

當年黃巾亂時,程立一個儒士,能使其家鄉東阿得以保全,他在兗州的名氣很大,早前連劉岱都專程向他問計,因是,雖然他家聲不顯,張觀等人對他卻都是十分尊重的。

此時聽了他的這話,張觀問道:“先生此話何意?爲何這麼認爲?莫不是先生也以爲鎮東遣騎入山陽,只是爲了解任城縣之急麼?”

程立不緊不慢地說道:“且不說鎮東是不是爲了解圍任城縣,只說一條:吾敢請問諸君,鎮東如果真的侵取山陽的話,濟陰、陳留會有何反應?”

張觀答道:“山陽如失,濟陰、陳留坐席難安,所以吳濟陰、張陳留必然會鼎力相助。”

“以吾山陽、濟陰、陳留、濟北與東五郡,可與徐州戰否?”

濟北郡內現雖黃巾遍地,地盤可以說是所剩無幾了,但如說到兵馬,鮑信手上卻是有部曲的,鮑信是泰山人,討董時,他曾經在泰山募過驍勇,當了濟北相後,爲鎮壓本地黃巾,又在濟北征募了一批郡中的劍客、猛士,這些人跟着鮑信打過不少的仗,戰鬥力還是不錯的。

“徐州兵雖強,然其州中的民口少,富庶亦不及吾州,兼之吾州東有冀州爲靠,自是足可與徐州一戰。”

程立點了點頭,說道:“主簿此言甚是!較以兵強,吾州或稍遜徐州,而較以民口、產出,徐州不如我,冀州方敗公孫伯珪,袁車騎行有餘力,現已可援吾州,而呂奉先得袁公路之資,侵入汝南,如火燎原,使孫文臺無力旁顧,較之形勢,徐州亦不如吾州也,是以,愚意也以爲,吾州足可與徐州一戰。”頓了下,接着說道,“既然是這樣,鎮東會在此時侵取山陽麼?”

張觀等不覺沉思。

過了會兒,張觀說道:“如此,公意是以爲鎮東現在不敢大舉進犯吾州?”

“外非必勝之敵,內有未撫之民,鎮東如何敢大舉進犯吾州?”

所謂“未撫之民”,程立說得有點誇張,但他的意思是對的。

荀貞到底是才得徐州,至今才一年的時間,儘管多數的士族、郡縣豪強都支持他,或者說,不反對他,但荀貞也不能因此而“窮兵黷武”、“耗盡民力”,打一個泰山,打一個濟北,速戰速決,一次打一個郡還可以,現在州府的庫藏物資完全支撐得住,可一旦與兗州搞起州戰來,州府的庫藏就不夠用,必須要從民間廣爲徵調了,正如張觀等人迎曹操入主兗州一樣,徐州的士人也是希望荀貞能夠安定州中的,結果若是荀貞反而卻“搜刮民間”,致使他們的家族利益大受侵害,那麼他們就可能會由不支持、或不反對的態度改而反對荀貞了。

簡言之,地方士族的勢力太大,曹操在兗州有曹操的難處,荀貞在徐州亦不是可以恣意妄爲。

張觀等人品思之,越琢磨,越覺得程立說得有道理。

張觀問道:“然則,以公高見,鎮東遣騎犯山陽,確是爲了解任城縣之圍,而至於許顯、趙雲將統兵繼至,則是詐言了?”

程立直覺地認爲荀貞遣張飛帶兵侵入山陽,絕非僅僅是爲了解圍任城縣這麼簡單,不過這些考慮沒有必要在堂上對着這麼多人講,事實上,程立認爲,即使給他們這些人講了,他們估計也聽不懂,因此,乾脆也就不說自己的這個疑慮,只是順着張觀的話風,接腔他的後半句,答道:“適才滿從事說‘用兵之道,重在迅密’,確哉斯言!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以能,鎮東這明顯是在‘不能而示之以能’,吾料他斷然不會調許顯、趙雲兩部入山陽。”

張觀等基本被程立說服了,可畢竟山陽是家鄉,他們的族人、家業、親戚、朋友,大多在山陽,即使相信了荀貞不會大舉入侵,仍是放心不下,因是,還是有人固請曹操遣兵援助。

陳宮這時說道:“張飛,宿將也,部曲皆精,熊虎之師也,本與李通、荀濮駐屯汝陰,今爲鎮東特地調回,侵掠山陽,其部號稱五千,此固虛言,而至少亦應有千騎之數,即便許顯、趙雲不會繼至,恐山陽也難獨御,明公遣些援兵過去也是合宜。”

陳宮和程立兩人的脾性有相近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相近的地方是,他兩人皆性格剛強,不同的地方是,程立家的族姓不顯,只是個小士族,與兗州地方的大士族不熟,來往不多,但陳宮不然,陳宮出身右姓,少年成名,與海內、兗州的大姓士人們交往密切,有這樣的朋友圈,難免就會不自覺地站在大士族的利益上,這對曹操有好處,也有不利處,好處在於:曹操由是而能得他之力,加以鮑信之助,入主兗州,不利處在於:在得了兗州後,陳宮有時會因爲本州大士族的利益而與曹操的心意相違。

不過,陳宮當下說的,請求曹操遣兵援助袁遺,倒也不只是爲了山陽大士族的利益,同時也是爲曹操着想,曹操剛入主兗州,不能不照顧地方士人的請求,此其一,袁遺半天三道求援的郡檄,看在袁紹的面子上,也不能不理會,此其二。

對陳宮的這層意思,曹操心知肚明,於是略微斟酌,說道:“公臺言之甚是。那就這樣罷,吾調李幹部入援山陽,君等看可好?”

張觀等人不太同意,有人說道:“李幹,豪強而已,不能敵張飛宿將,其所部,不過民兵,甲械不全,少經征戰,亦不足敵飛部精銳。明公如要遣師赴援,何不改調別部?”

又有人說道:“朱靈、蔣奇是袁車騎的部將,從車騎征戰日久,善戰、兵精,袁山陽,車騎從弟也,如調此兩營赴援,料朱、蔣必效死力,將既知兵,兵亦雄強,以敵張飛,可也。”

朱靈、蔣奇這兩營袁紹的兵馬,說是袁紹借給曹操,幫助曹操的,袁紹說把這兩營兵借給曹操時,當着袁紹的面前,曹操那時也表現得很高興,其實在他的內心中,他並不是那麼地高興,相反,對朱靈、蔣奇,他乃至有些提防和忌憚。

爲何?便正是因爲袁遺。

袁遺是袁紹的從弟,已經掌了兗州的一個大郡,現在袁紹又撥了兩營部曲,名義上說是皆給曹操,可萬一有事,到底這兩營部曲,蔣奇、朱靈是會聽曹操的命令,還是會聽袁遺的命令?不用想也知道。袁紹“借兵”的這個舉動,看似是在幫曹操,實則是在幫袁遺,是在助長袁遺在兗州的勢力和影響。亦是因此之故,儘管州府在昌邑,曹操主掌了兗州後,卻寧肯駐兵定陶,也不肯去昌邑,他爲的就是避免袁遺與朱靈、蔣奇的直接接觸,不能讓他們天天見面。

聽了那州吏的建議,曹操不動聲色,笑道:“朱、蔣二校,吾另有大用。朱、蔣部雖多老卒,然俱冀州人,客軍是也,李乾和他的部曲則不然,李幹,山陽人,其部曲也多是山陽本地人,而今山陽遭侵,吾使之東還赴援,他們才一定會人盡效死,飛部再強,不足提也。”

那州吏想了想,覺得曹操說得對,因是不復再言了。

定下使李幹率部赴援山陽,曹操叫州府給袁遺回書,告訴了他這個決定。

議事散了,曹操留下陳宮、程立等少數幾人,當頭說道:“吾意檄允誠,請他立即攻江鵠、李瓚,吾率子廉、蔣奇、朱靈各營,親攻任城縣。君等以爲何如?”

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51 得領汝南意不足52 市義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91 忽然聞得故人到34 大勝(上)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32 君爲虎士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7 計劃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7 獨行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93 兵臨西華(下)7 每思內戰常齧指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3 劫人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4 守城初戰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4 初雪10 防寇28 詐降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91 忽然聞得故人到24 杜買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8 捕人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1 動手前夜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39 班底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43 爲今之計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24 文聘(下)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
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51 得領汝南意不足52 市義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91 忽然聞得故人到34 大勝(上)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32 君爲虎士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7 計劃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7 獨行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93 兵臨西華(下)7 每思內戰常齧指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3 劫人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4 守城初戰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4 初雪10 防寇28 詐降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91 忽然聞得故人到24 杜買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8 捕人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1 動手前夜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39 班底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43 爲今之計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24 文聘(下)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