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

鮑信與曹操經常通信,他今次遣的這個信使是他親信的一個門客,之前給曹操送過好幾次信。

曹操回頭一看,見是此人,遂親切地稱其字,笑道:“子游,又辛苦你了一趟。”喚他近前,說道,“快把允誠的書拿來!”顧對陳宮、史渙等笑道,“數日不接鮑君書,若有所失也。”

字爲“子游”的信使連忙驅馬上前,把信奉給曹操。

曹操也不下馬,就在馬上把封泥打開,將信取出,一手控繮,策馬緩行,一手把信展開觀看。

看完,他仰起臉,拿着信陷入沉思。

陳宮問道:“將軍,鮑相在信裡說了什麼?”

曹操回過神來,沒有迴應陳宮,而是先吩咐史渙,說道:“由鮑相軍壘至我處,沿途多賊,子游道路辛苦,公劉,你把子游帶去你的部中,安排子游去輜車上休息一下。”

史渙應諾,帶着信使及從騎回轉後軍。

待安置下信使,叫史渙仍回後軍殿後,曹操這纔回答陳宮,說道:“州伯給允誠也下了檄令。”

“可也是調鮑相會師於須昌麼?”

曹操搖了搖頭,說道:“州伯令允誠進兵富成,以配合州伯及我部擊章縣。允誠在信中說,他並聞知州伯又令泰山兵出巨平,進兵蛇丘。”

陳宮皺起了眉頭,說道:“州郡兵本來就少,州伯現下又兵分三路,此非制勝之道啊。”

曹操沉吟稍頃,說道:“州伯應是爲免富成、蛇丘的黃巾援救章縣,故而乃有此安排。”

富成在東平國的最北邊,與濟北國接壤,由其向南約六七十里是章縣。蛇丘屬濟北國,在汶水北岸,東與泰山郡的巨平接壤,西與章縣相鄰,距章縣約**十里。

魏種、薛悌同意陳宮的意見,俱道:“吾軍本少,州伯又自分兵,實不可取。”

魏種建議曹操:“將軍宜即刻傳檄州伯,述說此意,諫之不可。”

薛悌說道:“按州伯這樣用兵,就算收復了章縣,鮑相部、泰山兵也必損失嚴重,將會不利其後的作戰。”

黃巾的主力在濟北,鮑信部和泰山兵總共纔有六千戰士,又分擊兩地,就算他們阻擋住了黃巾主力對章縣的馳援,可以料見,也定會如薛悌所言,“必損失嚴重”。

曹操撫須思忖,過了會兒,說道:“州伯既已傳檄允誠、泰山兵,其意必已決,我縱飛書往諫,恐亦無用。”做出了決定,“州伯現引兵近兩萬,在無外敵救援下,以此圍擊章縣,雖或不易速勝,克之可也,唯今之要,是在富成、蛇丘,蛇丘有樑甫爲援,又以富成最爲緊要。我當上書州伯,請改去富成,與允誠合,東連蛇丘,如此,庶可阻濟北黃巾南下矣。”

樑甫是泰山郡的一個縣,在巨平東邊,離蛇丘百餘里。

濟北、東平、任城、魯國、泰山這一帶的兗東北及豫北地區有兩個戰略要地,一個是任城國的亢父,一個是泰山郡的樑甫,亢父附近有大湖,樑甫有泰山餘脈的樑父山,此兩地一在東北,一在西南,或泥淖難行、或道路險阻,乃是兗州東北邊的一道門戶,有此兩地在,兗州就可阻徐州的進犯,同時,對應劭來說,他有樑甫在手,反過來,亦可阻濟北、東平方向的外敵入侵,所以,應劭在樑甫放的有不少兵馬。應劭雖只出了三千兵卒響應劉岱的檄召,但當這三千兵卒陷入危險時,他想來定然是不會坐視不救的,故而,曹操說“蛇丘有樑甫爲援”。

——說到亢父,此縣離任城縣不遠,在任城縣西南約六七十里遠處,正因其是兗東北地區的藩籬,鮑信此前提州兵北入任城國、欲逐荀軍時,纔會進至亢父而駐。

荀貞其實最想得到的不是任城縣,而是亢父,只是一則此地泥淖,不好行軍作戰,二來此地離昌邑太近,並且從此地到昌邑,中間再無險礙,也就是說,如把這裡佔下,就等若昌邑對荀軍門戶大開,會大大地刺激到劉岱,因是,他目前才只據任城縣,沒有繼續圖謀亢父。

對樑甫,荀貞也是有想法的。

只不過,插足任城已是勉強,至少近期以來,再謀入泰山肯定是不可能的。

荀貞的佈局卻不需在這裡多言,只說曹操等人。

聽了曹操想兵轉富成的話,陳宮尋思了下,說道:“將軍此策可也。只是,不知州伯會否允將軍之請?”

劉岱如果同意,當然是最好不過,可如果劉岱不同意?曹操卻也不好“擅作主張”,不理會劉岱,自去富成。試想:兵馬方興,戰事未起,曹操如便與劉岱各行其是的話,本來就兵少的兗州兵,對號稱百萬的黃巾怕就會更小勝算了。

陳宮的此問確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曹操說道:“劉公山如真不允,吾只能見機行事了。”

他策馬暫停於道邊,令薛悌拿出紙筆,下馬倚鞍,親自給鮑信回書,叫他不必急着進兵富成,且稍等時日,等自己上書給劉岱、提過意見,看劉岱會怎麼迴應之後再出兵不遲。寫完回信,他召來一個隨從的騎士,命道:“給鮑相的信使拿去,候他休息過了,給鮑相送去。”

騎士接令,拿了回信去後軍找信使。

曹操接着又寫了一封給劉岱的書信,寫就,當即便遣人快馬去須昌,面將此信給劉岱,繼而,他傳令三軍,命放慢行軍速度,以等待劉岱的迴文。

雷厲風行地辦完這些事情,他重新上馬,與陳宮等並騎而行。

因了鮑信書中所言之劉岱那兩道突如其來的檄令的緣故,陳宮等人沒了剛纔言談的興致,俱皆默然,各思考如劉岱不允曹操之請,該怎麼應對?

行數裡遠,薛悌開口說道:“將軍與荀將軍友善,今有數千徐州兵駐於東平,離富成不遠,將軍如去信給荀將軍,可否能請他令此數千徐州兵相助?”

陳宮、魏種同時反對。

魏種說道:“此非善策!將軍與荀侯友善,此私情也。徐州兵不告擅來,侵我任城,軍入東平,荀侯覬覦我兗之意,昭然若揭,如再請他令兵相助,則恐濟北、東郡亦將有徐州兵矣!”

曹操心道:“昔我與貞之交,覺其仁厚,山東共起討董,只有他、孫文臺與我和允誠奮死進戰,堪稱忠良,不意去年來,他先逐陶恭祖,又遣兵入兗,聽說他還遣使去揚州,盡出諸荀子弟,要與揚士聯姻,這分明又是窺望揚域,竟漸有梟雄之態。”

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2 田使君退還平原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2 獲名21 上任西鄉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0 名士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9 結交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9 圍不赦以威生仁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36 什伍84 捕拿張直(下)1 上任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11 前倨後恭因何故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28 君子報仇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0 辛璦(中)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5 且以盜賊付太守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1 名重徐州陳元龍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40 鐵營7 遍觀諸郡(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90 揭竿而起爲招安78 唯先順勢能造勢38 荀攸來訪15 問世間誰主沉浮33 督郵一怒(下)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35 褒貶由人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9 計吏郭圖(上)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73 大丈夫寧鳴而死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61 太守行春(上)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8 未到輕身入京時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1 雪夜攻莊2 二李陰與澤賊通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35 集合33 督郵一怒(下)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6 威震郡北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9 二荀優劣19 二荀優劣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5 尋賢不遇(上)21 今有潁陰乳虎(中)3 光和七年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94 會師城下(上)17 推功相讓44 練軍方略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4 賊困屋中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
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2 田使君退還平原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2 獲名21 上任西鄉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0 名士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9 結交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9 圍不赦以威生仁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36 什伍84 捕拿張直(下)1 上任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11 前倨後恭因何故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28 君子報仇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0 辛璦(中)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5 且以盜賊付太守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1 名重徐州陳元龍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40 鐵營7 遍觀諸郡(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90 揭竿而起爲招安78 唯先順勢能造勢38 荀攸來訪15 問世間誰主沉浮33 督郵一怒(下)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35 褒貶由人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9 計吏郭圖(上)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73 大丈夫寧鳴而死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61 太守行春(上)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8 未到輕身入京時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1 雪夜攻莊2 二李陰與澤賊通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35 集合33 督郵一怒(下)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6 威震郡北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9 二荀優劣19 二荀優劣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5 尋賢不遇(上)21 今有潁陰乳虎(中)3 光和七年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94 會師城下(上)17 推功相讓44 練軍方略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4 賊困屋中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