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推功相讓

謝武跟着荀貞往邊兒上走了幾步,問道:“荀君有何事?”擠了擠眼,自以爲猜中了荀貞的心事,促狹地笑道,“可是想問問我,今夜的功勞能換來何等的賞賜麼?”

荀貞想說的不是這個,不過他既開了話頭,也就順着說道:“正要請教謝君。”

有漢一代,仕進的途徑很多,最常見的有三種,一是選舉,諸如舉孝廉、茂才、賢良方正以及明經、明法等等科目;一是闢除,直接被公府、州部、郡守、縣廷闢除爲吏;一是吏道,從小吏做起,積功勞漸漸升遷。除此之外,又有徵聘、郎選、從軍等等。

荀貞不是選舉入仕,也不是被闢除入仕,而是走的“吏道”,即“學優而仕,始自鄉里,本於小吏幹佐,……,積以歲月,……,遷爲牧守,入作臺司”。

謝武與他一樣,也是吏道入仕。他最先是給事縣中,學習吏事,隨後爲縣中吏員,當了幾年的斗食小吏後,因積功勞受到當時縣君的賞識,遂被薦到郡裡,乃被擢爲“有秩薔夫”。因爲有這番經歷,所以,他官兒雖不大,但對吏道的這個仕進、升遷還是很熟悉的。

他忖度了片刻,說道:“吏之仕進,不外乎‘閥閱’二字。閥爲積功,閱爲經歷。……,荀君雖才當了三個月的亭長,經歷並不長,但我聽說,君自任亭長以來,不但從不曾有過休告、私歸,並且多次放棄休沐,憂公甚矣!在考勤上是一等一的優良,這足以彌補經歷之不足。”“休告”就是請假,“私歸”就是在正常辦公的時間回家。前者還好,後者是嚴加禁止的。

“……,君之考績既優,再說積功。君任亭長三月,導人向善,折服豪強,爲民買桑,賑贍孤老,一亭之中,盡歡欣舞蹈,部中之民,皆以君爲父母。又操練里民,備冬寇,使寇賊畏懼,不敢犯境,今夜更又剛毅果斷,勇於任事,馳援鄰部,可謂殊功。君之積功甚矣!”

“……,憂公既甚,積功又甚,是無論考勤、抑或考功,今年以來,舉縣諸吏無有過君者也。閥閱簿上,君必爲最。我聞言,縣君之前就想要擢君爲縣吏,再加上今夜之功,必得超遷!多則五日,少則三日,縣檄必至,……。”他拍了拍身上的青紺綬,笑道,“定有一個青紺綬帶送與荀君!……,荀君頭上的這個赤幘也該被換掉了。哈哈。”

“閥閱簿”就是功勞簿,是吏員升遷的依據,凡立下功勞,必在簿中有書。“君必爲最”,“最”就是第一。在吏員的升遷上,帝國最重選優拔尖,凡在考覈中得到第一的人才都會被予以升遷,給以重用,也就是所謂的“課最升遷”,而對有特異才能、功效顯著的,更往往會越級提拔,加以“超遷”。

謝武不愧是一個“老吏員”,分析得很有道理,荀貞雖任職亭長不久,但他的功勞確實很大,治亭的效果極佳,稱得上“功效顯著”,當得起一個“超遷”。“青紺綬帶”云云,是暗指縣君這次很可能會給他一個“百石吏”的職務。亭長只是個斗食小吏,嚴格來說,尚未入流,上不得檯面,而“百石吏”就不同了,開始有資格佩戴印綬了。

謝武“哈哈”地笑了幾聲,卻見荀君並無歡喜之色,很納悶,停下笑聲,問道:“荀君將獲得升遷,爲何不喜?”

荀貞心道:“縣中諸吏,自功曹以下,或埋首文牘,或奔走長吏門下,侷限一廷之中,絲毫也無自由,雖然俸祿多點、光鮮一點,但在我看來真還不如一亭之長,至少也是十里之宰,能結交豪俠,聚集人衆。……,‘百石吏’?嘿嘿,我卻也不差這點俸祿錢財!”瞄了一眼謝武身上佩戴的青紺綬,又想道,“不過這次我立的功勞的確不小,如謝武所言,肯定是會獲得拔擢升遷的。縣吏固非我所願,但要說起來,這‘有秩薔夫’也是百石吏啊!”

——這纔是他把謝武拉到一邊兒私下說話的目的,卻是看上了謝武的這個職位。

他心裡這麼想,嘴上不能這麼說,肅容說道:“謝君爲本鄉‘有秩’,我雖非君之直管下吏,但君亦可算我之上官。今夜,我雖僥倖然立了微功,但怎能繞過謝君,直接去縣廷中厚顏領賞、接受升遷呢?再說了,今晚若無謝君的指揮若定,便再有三個荀貞怕也不能保全劉莊!”

謝武眨巴眨巴眼,撓了撓耳朵,似乎是懷疑自己聽錯了,問道:“若無我的指揮若定?”

“是啊!今夜劉莊之所以能夠保全,首先是因爲謝君指揮若定,其次是因爲左君臨陣調度,我只不過是因人成事罷了!如何能獨領此功?”

謝武吧唧了兩下嘴,好像是在品味荀貞話裡的意思。

他聽出了荀貞的暗示,這明顯是在“讓功”啊!但爲什麼呢?將這麼大的功勞拱手相讓,很不正常。他細細觀察荀貞的表情,就像是在研究什麼高深的難題一樣,只可惜荀貞低眉垂目,露在外邊的只有一副謙恭的模樣。既然從表情上看不出什麼,他索性也不猜了,直言不諱地說道:“多謝荀君美意,將功勞讓我。只是君意如何?還請直言相告!”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兒。謝武的言下之意:你把功勞讓給我的交換條件是什麼?

荀貞也不遮掩,說道:“青紺綬雖好,但就職縣中,埋首文牘,實非我願,任事鄉里,做些實事,才爲我之志向。”

“青紺雖好,任事鄉里?”謝武摸了摸腰上的青紺綬,試探性地問道,“……,荀君是想佩戴我的印綬麼?”鄉里中的吏員只有“有秩薔夫”是百石吏,可以佩戴青紺綬帶。

荀貞微笑不語。

謝武知道他這是默認了,略微忖思,心中想道:“我任薔夫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未獲升遷者,只是因爲還差些火候,如今得他將部分功勞相讓,足夠升遷了。待我升遷之後,這本鄉薔夫一職自然空缺。他出身荀氏,今又立大功,升任上來也是理所應當。……,雖不知他爲何不願爲縣吏,卻只想任事鄉里,但只要我在縣君面前多爲他美言幾句,給以舉薦,再加上本鄉大戶劉翁、馮家的上書稱頌,接任薔夫一事應該還是可行的。”

尋思定了,他自覺有九成把握,當下也不故作矯情地推辭不受,爽快地說道:“君既有此志,我自當相助。雖說依照慣例,薔夫多由本鄉人擔任,但君爲名門子弟,治亭又成績優異,並又得本鄉劉、馮兩大家的感激稱頌,接我之職應無問題。”

荀貞長揖到底:“如此,多謝謝君了!”

“何必這麼客氣?你謝我,我謝你,兩全其美!”謝武嘿嘿一笑,又詼諧地說道,“倒也不枉了我姓謝!”

“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請說。”

“本亭求盜杜買,素來恪守本職,亭卒陳褒,一向勤勉盡責。今夜,他兩人又一個召集里民,急馳援救,一個從我擊賊,衝殺在前,皆有功。我若能果如君之吉言,遷爲薔夫,則繁陽亭長一職,竊以爲杜買正合其用,而求盜一職,陳褒亦足任也。”

“荀君,你可真是一個仁厚的君子!既推功與我,又不忘下屬。你放心吧,我必會幫你推薦。”

荀貞話說得漂亮,其實他推薦杜買、陳褒完全是出自私心。

他在繁陽亭三個月,施恩遍及亭部、不求回報,所爲者何?爲的是拉起自己的班底。如今略有成效,有了一支百餘人的備寇隊伍,當然不願因升遷而放棄,也因此,這才推薦知根知底的杜買接任繁陽亭長,再以陳褒爲其副,這樣,就可以繼續把這支隊伍控制在手中了。

兩人私下裡說完,謝武將左球叫過來,把荀貞的意思委婉道出。

左球身爲遊徼,職在備寇拿賊,今夜之事,謝武或許可以脫開干係,但他卻責無旁貸,正在發愁該怎麼對縣令解釋,突然聽到荀貞有意把一部分功勞相讓,簡直天降之喜,頓時喜出望外,再看荀貞時就跟看恩人似的,哪裡還顧得上去想荀貞的動機?沒口子地應道:“在下忝居遊徼之職,別的不敢說,在亭長、求盜的任人上,還是可以說上兩句話的,必盡全力推薦杜買、陳褒!”

……

三個人交易完畢,皆大歡喜。

謝武、左球不敢久停,押着那三個賊人,帶着苦主陳翁連夜趕去縣中。他們來的時候沒帶什麼人手,荀貞把杜買、陳褒借給了他倆,又挑了幾個輕俠,一併擔負起隨從押送之責。

臨分別前,荀貞特地將杜、陳兩人叫至近前,意味深長地說道:“今天晚上,你兩人立功不小,去到縣中後,若有機會面見縣君,切記要好好表現!”

杜買、陳褒兩人都不是笨人,立刻猜出了荀貞的意思。杜買激動地漲紅了臉,連聲應諾。陳褒卻很鎮定,只是輕輕一笑,也隨着拱手應是。

送走了他們,荀貞又把劉家莊子前後檢查了一遍,確定火都被撲滅了,留下了幾個人看守,又約束了劉家剩下的奴婢不得擅自亂動後,才與許仲、馮鞏、江禽諸人離開,返回本亭。

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72 寧舍濟北取任城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32 荀衢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49 選編死士71 初見一龍(上)29 盤點籌劃25 備寇26 決勝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7 推功相讓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3 市中美人6 東漢諸侯王30 將戰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65 奉孝高臥懷棲逸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2 禮錢需得四百萬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20 牽掛者何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0 朱陽第三76 演武薦賢(上)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5 出城激戰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3 光和七年11 寇至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5 鄉有野賢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1 黃帝邢德有之乎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5 言而有信荀貞之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6 五日九戰(上)1 上任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3 鸞鳳擇良木而棲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32 破敵(中)12 郡兵曹椽39 開練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6 何爲乳虎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9 道人68 鳳集西鄉(下)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22 旋舞3 誰人不知荀貞之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39 得二荀舉薦74 花開是爲迎卿來37 起行93 夜夜磨我削葵刀7 生死之恩何以報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54 滅族(下)75 許縣陳氏25 再勝52 圍魏救趙亂其陣5 風雪夜刺(下)18 誅滅沈家(上)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1 不足憂懼劉玄德37 起行13 典韋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47 辨旗察鼓27 舉薦戲忠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4 招攬樂進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
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72 寧舍濟北取任城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32 荀衢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49 選編死士71 初見一龍(上)29 盤點籌劃25 備寇26 決勝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7 推功相讓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3 市中美人6 東漢諸侯王30 將戰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65 奉孝高臥懷棲逸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2 禮錢需得四百萬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20 牽掛者何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0 朱陽第三76 演武薦賢(上)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5 出城激戰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3 光和七年11 寇至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5 鄉有野賢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1 黃帝邢德有之乎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5 言而有信荀貞之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6 五日九戰(上)1 上任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3 鸞鳳擇良木而棲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32 破敵(中)12 郡兵曹椽39 開練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6 何爲乳虎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9 道人68 鳳集西鄉(下)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22 旋舞3 誰人不知荀貞之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39 得二荀舉薦74 花開是爲迎卿來37 起行93 夜夜磨我削葵刀7 生死之恩何以報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54 滅族(下)75 許縣陳氏25 再勝52 圍魏救趙亂其陣5 風雪夜刺(下)18 誅滅沈家(上)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1 不足憂懼劉玄德37 起行13 典韋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47 辨旗察鼓27 舉薦戲忠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4 招攬樂進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