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

程嘉與陰德到厚丘的荀成帳外時,荀成親出迎之,請陰德在營中休息了一天,次日遣兵送他去廣陵。數日後,陰德到了廣陵城外。荀貞提前接到了荀成的報訊,亦親出迎。

接了陰德來到郡府堂上,荀貞令人奉來湯水,請他入座。

陰德頗是羞慚,對荀貞說道:“吾本意是助君擊徐,卻不意攻賊敗北,反爲其擒。”

陰德在琅琊興兵,差點壞了荀貞的大事,然而事情既然已經得到了妥善的解決,荀貞也沒有因此而抱怨陰德,反是溫顏和語,寬慰陰德。

寬慰了幾句,荀貞說道:“公既敗於開陽,這琅琊怕不能回去了。不知公有何打算?如有用得着我處,盡請言來。”

陰德也知道,便是荀貞拿下徐州,這琅琊郡的太守之位,他也是坐不成了。——即使荀貞有意爲報仇,可當下攻徐的關鍵時刻,荀貞卻是絕不會在這個時候主動攻擊臧霸的,所以,陰德也就不妄想還回琅琊去當太守了。

琅琊回不去,廣陵他也沒有顏面待。

他嘆了口氣,說道:“我還能有何打算?吾亦老矣,當返鄉了。”

“公路上辛苦,我已爲公備下館舍,便請公先入住休息,在廣陵住上些時日,再議此事,如何?”

“我今天就走。”

“這,……何必如此急切?”

“貞之,你雖不言,我卻自知:我在開陽興兵擊賊,事先沒有與你通聲息,而今大敗,險些壞了你攻徐的事,你縱然不說,可我豈會無羞慚之情?又怎能在廣陵安住?”

陰氏畢竟是本朝的外戚,孝明皇帝時的“四小侯”之一,貴胄之家,累世簪纓,陰德本人在海內也有些薄名,儘管兵敗被擒,幸得荀成贖買,這才脫身,然卻也是個要臉面的。

聽了他這話,荀貞瞭解他此時的心情,遂不再多勸,說道:“而今海內兵亂,道路不寧,南陽路遠,道上或有賊寇,公既急歸,我便遣一營兵馬護送公歸鄉,如何?”

“多謝你了。”

“論公,公爲貞同僚;論私,公爲長輩。此貞理所當爲。”

荀貞頓了下,又說道:“公達、仲仁俱在前線,文若現在府中,公如有意與他一見,我喚他過來?”

“文若年少時便有‘王佐之才’的美譽,我愧爲長輩,卻連臧霸這個兵子都打不掉,有何面目見他?”陰德擺了擺手,“不見了,不見了!”

“兵子”者,是對兵士的蔑稱。

荀貞撫慰說道:“公乃當今高士,豈是臧霸可比?無非公兵少而臧兵多,因此而敗。況又,勝敗兵家常事,實是不足一提。”

“貞之,你說國事怎麼忽然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兵強者雄,勢大則豪,一個個都目無綱憲,心無王室,以致天子受困,地方受害。……這是怎麼回事?”

荀貞無言以對。

細論起來,荀貞可也不正是“兵強者雄”、“目無綱憲”的人們中的一個麼?

陰德卻沒把荀貞看成是這樣的人,他對荀貞說道:‘“貞之,陶恭祖背道任情,忠直之士爲其所疏,讒慝小人得其重用,徐州百姓因之久苦。今汝起義兵,擊東海,當努力之!”

“是。”

陰德又道:“我有一忠言相勸,也不知你願不願聽?”

“貞謹聞教誨。”

“我觀陶恭祖必非你的對手,等你取下徐州後,這臧霸卻是不能再把他留在琅琊了!”

陰德這話倒是和此前臧洪的話一個意思。

荀貞見陰德言辭懇切,因也就對他說了實話,說道:“公言固是,可如遷臧霸出琅琊,我料他必不願,而泰山兵頗衆,如因此再起戰事,使徐州的百姓受苦,此非我之所願見啊。”

陰德說道:“我有一策,可弱臧霸。你可肯聽?”

“公請言之。”

“正如你的話,你如果遷臧霸出琅琊,他必然不願,可他爲何不願?”

“臧霸部曲多泰山人,琅琊與泰山接壤,故此他必然不願。”

“不錯!臧霸的部曲裡邊,大多是泰山郡的亡命、惡少年。我在琅琊時,幾乎每日都有亡命從泰山來,投入其軍,泰山實爲他的根本之地。所以,你拿下徐州後,可以不必立即就遷他出琅琊,而是可先選一能治劇、有智勇的能吏,使其治琅琊,爲琅琊守,絕泰山,攬民心,以此而斷臧霸之根,堰塞其源。稍久,臧霸必弱。候其弱後,是遷是剿,便盡由君意了!”

陰德久在琅琊,熟知泰山兵的情況,他這條計策卻是對症下藥,正合了釜底抽薪之意,如按此行之,確有可能達成不動一兵一戈而削平臧霸的目的,可謂上策。

“公此高明之策也!”荀貞稱讚了一句,意態躊躇,似有話想說,卻終沒有說出口來。

陰德卻是知道他想說什麼,苦笑一聲,說道:“君必是想問:爲何我既有此策,卻怎麼沒有按之實行吧?”

“公明察分毫。貞確有此疑。”

“貞之,我怎會不想這麼做?可是我手上沒有兵啊!而且說實話,我也不是一個能治劇之人。”

“公此策實爲定琅琊的上策。我必細細斟酌,取下徐州後便按此行之。來日琅琊如能不興兵戈而定,此公之功也。”

“好了,你不必再誇讚我,安慰我了。”陰德起身,望了望堂外的天色,說道,“快中午了,我這就動身返鄉吧。”

“不如在我這裡吃過飯,然後再走?”

“不吃了,不吃了!”

見陰德意思堅決,荀貞也不勉強,便傳下軍令,調了兩百兵士,護送陰德返鄉。荀貞本人親自把陰德又送出城外,行十餘里,告別之後,望其遠去,這才歸城。

回到城中,入到郡府堂上,戲志才、荀彧兩人皆在。

荀彧問道:“陰相走了?”

“剛送走。”

“是否果如我料,不願見我?”

荀貞笑道:“確如你料。”

戲志才說道:“他在琅琊貿然起兵,事先也不給貞之打個招呼,險壞我軍攻徐大事,自覺無顏面見人,也是自然。”又道,“好在仲仁遇亂不驚,處置得當,這才消弭了此事帶來的影響。”

荀彧點頭說道:“許護軍擊下邳縣,臨機敢應變;仲仁在厚丘,處變不亂,頗有雍然將度。”笑對荀貞說道,“兄真有識人之明,用此二人分爲兩路主將,恰得其任。”

荀貞一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改而說道:“陰相臨走前,說了一道平定琅琊的計策,我聽後覺得確是可行。來來,你倆都入座,咱們一起再參度參度。”

當下,三人各自入席,荀貞把陰德的計策說出,荀彧和戲志才兩人經過考慮,俱都贊同。於是,荀貞決定,等打下徐州後便按此策治理琅琊、削弱臧霸。

說及臧霸,荀彧說道:“擊下邳時,臧霸按兵不動;今我兩路兵馬皆已入東海,臧霸卻竟仍不肯動麼?……君侯,似可遣一人再去見他,問其行止。”

前日的軍報,許仲已攻得了司吾、良成兩縣,其部也進入東海郡境內了,現正開往襄賁縣。

戲志才說道:“臧霸本就以琅琊爲自恃,今陰相離境,獨留其存,囊括全郡之地,連泰山而瞰東海,其意必愈高矣!吾料便是再遣人去見他,他應仍然還是不會動的。”

琅琊、泰山都在東海郡的北邊,地勢比東海高,所以戲志才說“瞰東海”。

戲志才頓了下,接着說道:“……君侯,臧霸既然一錢不取,放了陰相,已經擺明了態度,那麼他那裡現下就暫時不需理會。以我之見,目前當以彭城爲要,先把薛禮給逼催出來!”

前些日的軍議後,遣了使者去見薛禮。

使者剛回來不久,說是薛禮言稱:願奉建威將軍旗號,共討陶謙。

薛禮本是打了坐觀的企圖,可孫河兵駐蕭縣,距他的國都彭城縣近在咫尺,荀成、許仲又相繼攻入東海,眼看陶謙將敗,而臧霸遲遲不動,明顯是存了投荀貞之心,如果這個時候還企圖坐觀,待陶謙敗後,下一個肯定就是他,而且荀貞派去見他的使者話裡雖然沒有明言,可細品其話,話裡邊確實亦是此意。被逼無奈,薛禮只得熄了坐觀的念頭,答應了出兵。

儘管答應了出兵,可只在口頭上說說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所以,戲志才建議催逼他,讓他派出部隊真刀實槍地上戰場。

荀貞頷首。

戲志才又道:“此次催迫,不需再從郡府遣人,只叫許護軍派人去調他的兵馬便可。”

荀彧說道:“正該如此!”

既然薛禮願意奉荀貞的旗號了,那麼自就不需仍由荀貞派人去調他的兵,由在前線指揮作戰的主將派個人去調他的兵馬便是足夠。

這點小小的公文,不需陳儀再來措辭書寫,便由荀彧寫就一道軍文,又寫了一封書信,俱是給許仲的。軍文是讓許仲拿給薛禮去看的,內容爲調彭城國兵擊東海;書信裡邊寫的則是對彭城薛禮的分析,告訴許仲該如何行事。軍文與書信寫成,荀貞叫人送去給許仲。

荀彧笑道:“待薛禮出兵後,臧霸便是再自恃琅琊,恐亦難免會有些難安了。”

這也正是戲志才所說的“先催迫薛禮”之另外一個原因。

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59 吾候諸君久矣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0 牽掛者何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50 排場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5 言而有信荀貞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3 再見遲婢47 張飛急襲葛陂西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38 範繩1 光和六年(上)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73 贈馬劉備關張喜99 月黑雁飛弓馬逐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61 太守行春(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2 禮錢需得四百萬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4 一怒之威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45 正旦前日31 程普諫止回師救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7 尺素飛傳相思意35 集合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2 市義40 鐵營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3 誰人不知荀貞之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5 風雪夜刺(下)39 得二荀舉薦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64 戲忠30 奉先馳雄擊汝南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51 故事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9 盤點籌劃39 點將封侯趁少年32 君爲虎士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25 我公恩信結人深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65 延攬勇士(上)11 朋黨43 縣尉97 孫文臺單騎陷陣15 命令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98 幸有螟蛉機變才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
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59 吾候諸君久矣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0 牽掛者何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50 排場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5 言而有信荀貞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3 再見遲婢47 張飛急襲葛陂西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38 範繩1 光和六年(上)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73 贈馬劉備關張喜99 月黑雁飛弓馬逐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61 太守行春(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2 禮錢需得四百萬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4 一怒之威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45 正旦前日31 程普諫止回師救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7 尺素飛傳相思意35 集合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2 市義40 鐵營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3 誰人不知荀貞之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5 風雪夜刺(下)39 得二荀舉薦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64 戲忠30 奉先馳雄擊汝南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51 故事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9 盤點籌劃39 點將封侯趁少年32 君爲虎士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25 我公恩信結人深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65 延攬勇士(上)11 朋黨43 縣尉97 孫文臺單騎陷陣15 命令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98 幸有螟蛉機變才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