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

意將曹操餘下部隊吸引、牽制到山陽郡的目的沒有能夠完全達成,曹操有率朱靈等營加入任城戰場的動向,這也就是說,眼下最重要的戰場仍是濟北和任城兩個,而東平國處在此兩郡之見,正如肥城爲濟北之要地一樣,東平國也就因此而成爲了雙方必爭的下一個戰略重點。

東平國現在是兩軍對峙,一邊是鮑信,一邊是江鵠和李瓚,這兩軍誰能取得勝利,誰就能左右整個從濟北到山陽這一南北狹長地區、整個大戰場的走向。

曹操能夠看到這點,戲志才自然也能。

若是鮑信取勝,那麼,鮑信就可北擾樂進,南援任城,曹軍即可遊刃有餘;若是江鵠、李瓚取勝,那麼,江鵠、李瓚部北與樂進部相連,南與劉備、陳褒部相接,曹軍不用再打,就已經敗了。

那麼,既然戲志纔看出了這一點,該怎麼應對?

他提出了一個“先下手爲強”的辦法。

“曹東郡傾巢而出,已無兵可用矣,今可遣子龍部急往濟北了,與文謙聯兵,破逐黃巾向西,以脅東郡,迫使曹東郡回師救助,從而不但任城之圍可解,東平亦無憂也。”

逐濟北黃巾的部分向西,威脅東郡,這是此戰開打之前,荀貞、戲志纔等就議好的既定方略,此前之所以一直沒有用,一是因爲樂進才入濟北,二則正是因爲曹操手裡還有預備隊,有預備隊就意味着曹操有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故此,此策略遲遲未用。

卻說曹操,他也不是看不出樂進在濟北戰場很有可能會驅逐黃巾西向,以威脅東郡,但問題是,他才掌兗州,急需戰功來幫助他站穩腳,所以,即使看出了這一點,他也只能傾力去攻任城縣,而把阻絕濟北黃巾向西這個可能性的希望放在臨邑的屯軍和東郡的曹仁部身上。

戲志纔在這時提出可以逐黃巾向西了,很高明。

不和曹操在東平戰場糾纏,和他在此糾纏的話,就會容易形成“僵持”的局面,失去現有的主動權,既然山陽戰場的文章已經做盡了,那麼就在濟北、東郡再做一篇文章,還是要牽着曹操的鼻子走,讓他明知道荀貞的意圖是什麼,可卻又不得不按照荀貞的調子走。

荀貞問荀攸等人:“志纔此議,君等以爲何如?”

荀攸等皆道:“此高明之策也。”

但凡作戰,小到一次戰鬥,大到一次戰役,——此次戰爭和討董、打泰山等不同,已經不是一場單純的戰鬥,而是由多個戰場組成的戰役了,自荀貞用兵以來,唯有前年的攻取徐州全境一役可與相比,包括打徐州時,最要緊的只有一條,即是:“戰場的主動權”。主動權在誰手裡,誰就能佔優勢,哪怕是敵我兵力相當,甚而敵衆我寡,可只要主動在我,勝利就在我。

就拿這次戰役來說,曹操的確是被荀貞調得分兵了,話說回來,荀貞不也是分兵了麼?但就因爲主動權在荀貞,故而同樣的分兵,勝負的機率、可見的收益卻不同。

明顯荀貞的勝率大,荀貞獲勝後,濟北、東平、任城就可連爲一體,收益也很大。曹操的勝率小不說,即便他能攻下任城縣,至少濟北會被荀貞得住,東平也能守住,仍是吃虧不大。

荀貞斟酌了會兒,做出決斷,說道:“好,便依志才之策,我這就叫幕府傳檄子龍,令他引兵赴濟北,爲文謙副,共擊黃巾,並檄仲仁佯動,聲援東平,威懾鮑允誠部,令其不敢輕舉。”

荀成在泰山,部曲雖不少,但他的兵馬現階段主要是用來鎮撫郡內、北御青州黃巾,沒辦法調動太多,所以不管是協助樂進,還是當下荀貞用他“威懾”,他都只能是“佯攻”、“佯動”。

袁綏等幕府的大吏也在席間,聞令應諾,等散了軍議後,他們自會書檄傳命。

荀貞想了下,又道:“夏侯惇,勇將耳,君卿、玄德、公道可敵之,孟德多智,勁敵也,恐非君卿諸將校之可應,我當至合鄉臨之。”

荀濮沿泗水東岸北進,作勢攻南平陽,曹純知道他不可能會在這個時候打南平陽城的,然而擔心他藉機在南平陽附近西渡泗水,因是窮追不捨,結果在南平陽境內的泗水渡口一帶,終究中了荀濮“假作渡河,設伏岸邊”的計策,已是中伏,河邊地狹土軟,又不宜騎兵馳戰,打了一個敗仗,折損了不少兵士,浴血方纔突圍,荀濮由是得以輕鬆渡泗。

荀濮、孫康部過得泗水,佔住了渡口,而袁遺爲保本郡,嚴令高平、湖陸的兵馬不許浪戰,於是,許顯率主力在抵至泗水東岸之後,順利地渡過了泗水,現今他與荀濮部都已經到了任城縣外,與城中的劉備、陳褒成內外之勢,與夏侯惇小小地試探性地接戰了兩次,不分勝敗。

荀貞是徐州牧,非到不得已,不好隨便出州,他一出州,戰爭的性質就變了,影響就更大了,再則,曹操雖是可能會親臨任城戰場,但現下的戰爭形勢,利在徐州,也不需要荀貞親自到任城與曹操當面對敵,因而,他決定到合鄉指揮戰鬥,合鄉離任城不遠,也就等於是前線了。

因爲知道此次戰役關係到徐州的前景,戲志纔等人沒有諫止荀貞,都同意了荀貞的此一決定。

定下此事,荀貞轉而笑道:“文臺來書,問要不要他派些兵馬,佯攻濟陰。呂布在汝南攻勢甚緊,可回書答之,不需他助吾州矣。”

天漸轉暖,呂布在汝南開始再次用兵,孫堅焉是個被動挨打的人?他還之以牙,集中部隊,也展開還擊。佔取了河南尹、河內半郡之後,面對呂布的進犯,孫堅的兵馬就不太夠使了,有點捉襟見肘,尚需荀貞遣兵相援,荀貞又怎能要他來助?好意心領,謝絕罷了。

事實上,就算孫堅派兵來助也沒多大的用處。

陳留、濟陰兩郡皆有郡兵,尤其陳留,兵強馬壯,張邈、吳資雖各遣了些部曲給曹操,但留在本郡的還是多數,除非孫堅遣出主力去攻,否則也根本影響不到曹操。

7 遍觀諸郡(上)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0 查封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88 從徵汝南(上)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39 班底67 鮮卑復又寇幽並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7 朱公偉奉天子詔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6 威震郡北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41 虛虛實實2 獲名75 許縣陳氏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73 忠孝勇武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55 買馬(上)50 孰謂盜跖不知義36 第三兄弟65 歸來解甲抵足眠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7 舉薦戲忠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70 孫曹通脫荀慎行58 二月習射(下)59 慨嘆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3 荀君有召5 大計14 守城初戰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5 冀董幽田兩名俊17 偏將軍用計賺蓋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6 原盼33 偏師掠潁橋蕤橫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34 孟塗敢棄夜襲利39 開練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9 志高行健皓月明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9 惡奴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6 聞寇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5 我公恩信結人深10 查封11 督郵屬吏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3 習射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4 臧霸風從元直言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2 馳援
7 遍觀諸郡(上)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0 查封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88 從徵汝南(上)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39 班底67 鮮卑復又寇幽並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7 朱公偉奉天子詔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6 威震郡北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41 虛虛實實2 獲名75 許縣陳氏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73 忠孝勇武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55 買馬(上)50 孰謂盜跖不知義36 第三兄弟65 歸來解甲抵足眠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7 舉薦戲忠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70 孫曹通脫荀慎行58 二月習射(下)59 慨嘆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3 荀君有召5 大計14 守城初戰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5 冀董幽田兩名俊17 偏將軍用計賺蓋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6 原盼33 偏師掠潁橋蕤橫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34 孟塗敢棄夜襲利39 開練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9 志高行健皓月明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9 惡奴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6 聞寇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5 我公恩信結人深10 查封11 督郵屬吏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3 習射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4 臧霸風從元直言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2 馳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