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

“季夏”只是荀貞因爲時節而隨便想出來的一個小名,實在是平淡無奇,但在場衆人多是博學之士,只要他們想,卻也能將之誇出花來。¤頂¤點¤小¤說,

程嘉撫着手,連連讚歎,說道:“好名,好名!‘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君侯的這個賜名實在是妙不可言,小公子將來定能健健康康地成長,前程亦必顯貴。”

季者,末也,通常來說,季夏指的是夏天的最末一個月,也即六月,但同時,在戰國時期的陰陽家學派看來,“季夏”又是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月份。一年本有四季,可依照“五行相生”的理論來說,“四季”卻不夠,所以戰國時的鄒衍就把“季夏”也做爲一個季節,加入了“春、夏、秋、冬”的序列中,從而使“四季”變成了“五季”,這就與“五行”配上了。

春爲木德,夏爲火德,季夏爲土德,秋爲金德,冬爲水德。

“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程嘉說的這幾句話不是他原創的,是他引用的,原文出自前漢大儒董仲舒所著之《春秋繁露》,這幾句前邊和後邊還各有幾句話,整句是:“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爲冬,金爲秋,土爲季夏,火爲夏,木爲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

“季夏”是“五季”中的一季,這本是陰陽學派的理論,後來被儒家吸收,同時也就成了儒家的東西,但是荀貞在隨便道出此名的時候卻真是沒有想那麼多。

現下被程嘉這麼一誇,荀貞自己再順着程嘉的話細細一想,琢磨了一下,還真是這麼回事,“季夏土德、主養”,這名字一下似乎就變得高大上,有內涵了。

荀貞哈哈大笑,自謙地說道:“一個小名罷了,哪兒來的‘妙不可言’?稱不上,稱不上!”

年初離得廣陵,到現在好幾個月了,陳芷誕下一子,荀貞既想兒子,也想陳芷,遂修書一封,寫給陳芷,信中提到給兒子取了個小名,叫做“季夏”,又在信末言道:“營柳鬱郁,潁水逶迤,羨嫉此信,可見卿面,事功未成,不能速歸,登高南望,思卿欲死。”盡訴相思之情。

書成,遣人送走。

戲志才建議道:“君侯得子,滿營歡動,在下淺見,當賜錢三軍,以增喜慶。”

荀貞被戲志才提醒,心道:“秋收後就要大起兵討董了,確倒也是可趁此由頭,賞賜軍中,一增喜慶,二也是增兵士鬥志。”當即允諾,吩咐下去,命帳下取錢帛出來,廣賜三軍將士。

荀貞軍中素來講的是雷厲風行,一道命令下去,很快就有一大筐一大筐的錢被搬了出去,擺在各營轅門,兵士們排隊領取,依軍職高低,分別得到了不同數目的賞錢。有了錢、帛的賞賜,三軍將士更是歡聲雷動。

孫堅明白荀貞賞錢的目的,因也在他的軍中打着“爲荀侯賀喜”的旗號,亦大舉賞賜兵士。

卻說荀貞軍中,新近來投的那些虎士們,如甘寧、姚頒、凌操、潘璋等人,自投到荀貞麾下以來,一戰未有,寸功未立,而時得荀貞賞賜,今次又得了一份厚賜,俱有“自愧”之感。

凌操跟着姚頒來到潁川后,因被荀貞記起了他是誰,遂被留用在帳前,這日抽了個空,來到姚頒營裡,對姚頒說道:“自至潁川,寸功未有,而常得君侯恩賜,這次君侯得子,又厚賜吾等,吾雖位卑,而君侯不以小人視我,給我的賞賜竟與高、馮諸君等,我實懷慚。”

高、馮,說的是高素、馮鞏。

姚頒說道:“君侯與我之賜與江、劉諸君等,我亦懷慚啊!”

江、劉,說的是江禽、劉備。姚頒是姚升的從弟,看在姚升的臉面上,荀貞待他更是恩厚。

凌操於是說道:“江、高、馮諸君,君侯之鄉里故人也,劉校尉,君侯撫待之如弟,此數君與君侯相識既久,復皆有戰功加身,吾等何德何能,能與此諸君同?既得君侯重賜,唯有以義報之,吾聞之,軍中言:‘君侯意於秋收後進兵擊董’,吾等何不自請爲先鋒?來日與董卓戰於陣前,不但可以以此來稍報君侯的厚養之恩,亦可使君侯觀我吳郡男兒的勇敢!”

姚頒以爲然,說道:“卿言甚是,正該如此!”

潘璋與姚頒當時是前後腳到的潁川營中,他倆都年輕氣盛,特別潘璋,更是剛猛尚氣,他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就搞得很不愉快,雖因荀貞說和之故,兩人沒有鬧得更兇,可後來潘璋與姚頒卻也是除公事外幾無來往。和姚頒雖無來往,潘璋與甘寧倒是脾味相投,兩人時常相見。

姚頒、潘璋、甘寧,包括早前文直帶來的部曲,現都暫在中軍,由中軍校尉趙雲督視操練,潘璋、甘寧兩人之營相鄰甚近,出個營門就到,這日領了賞賜,潘璋直接去了甘寧營中。

“興霸,自到將軍帳下,將軍三日一小賞,五日一大賞,恩賞厚重,……你看,今因將軍得子之故,我又得了一大堆賜錢,這固是將軍仁厚,可於我而言之,卻是慚愧不安啊。”

甘寧點點頭,說道:“文珪,不但你不安,我也不安啊。”

他兩人現在很熟了,彼此以字稱呼對方。

“文直是將軍的故人,將軍昔在潁陰時,就與文直相識了,且還有文聘這一層關係,非你我可比;姚頒是姚升的從弟,與將軍的關係也是不同尋常,亦非你我可比。興霸,將軍軍中虎臣雲集,以你我之能,大約雖是不遜於他等,可要想於將軍帳下超出衆人,也是不易。”

甘寧對此有點以爲然,又有點不以爲然,說道:“將軍帳下固多虎士,而能如你我者,卻也不多。”

甘寧當代虎士,荀貞軍中的猛士雖多,可能被他看上眼的卻是沒幾個,除了許仲、荀成、辛璦這些軍中上將之外,也就是劉鄧、典韋、趙雲、關羽、張飛等有數幾人罷了。

“就算不多,可你我新投之人,身無戰功,便雖是得君侯厚視,要想出頭,卻也難啊!”

軍中講的是戰功,許仲、江禽這些人雖是荀貞的鄉里故人,可荀貞的故人很多,爲何卻只有他們幾個能在軍中位居高職?正是因他們幾人勇銳敢戰,皆有軍功在身,同時又也各頗有一些不同的治兵手段,所以才能得居高位。放到甘寧、潘璋身上來說,就像潘璋說的,即使荀貞帳下能如他兩人這樣的武勇之士可能不是太多,就算他兩人得到了荀貞的重視和青睞,可在沒有足夠軍功的情況下,要想出人頭地,得居高位,卻也是會很難的。

甘寧對此倒是完全同意,他說道:“確是如此。”

潘璋說道:“我聞將軍將要出兵擊董,這是難得的良機啊,興霸,你我何不求見將軍,求爲先鋒?倘能因此而立下一些戰功,既可算是稍不負將軍的厚恩,也可由此立足軍中了啊!”

甘寧從席上起身,按劍說道:“卿言正合我意!走,你我現在就去求見將軍。”

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5 鄉有野賢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5 潛光爲養羽翼成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82 擒賊先擒王(下)68 三軍悄然各入屯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5 出城激戰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7 尺素飛傳相思意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7 計劃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8 辰彼碩女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32 國家棟梁傅南容44 高家63 同道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73 大丈夫寧鳴而死38 範繩5 風雪夜刺(下)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43 爲今之計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 謀北要在泰山郡56 行若純儒實懷詭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0 曹孟德四策禦敵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1 無中生有兵家計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32 破敵(中)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35 潛光爲養羽翼成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6 子長忿仇求爲應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6 虎狼之威(上)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 雙喜臨門(下)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99 月黑雁飛弓馬逐54 詐死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71 擒得鄭相逃呂尉37 會師(下)5 大計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8 遍觀諸郡(下)32 督郵一怒(中)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50 排場33 督郵一怒(下)14 陽城治吏(上)65 延攬勇士(上)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96 會師城下(下)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52 圍魏救趙亂其陣50 勵士出征48 正旦之日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
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5 鄉有野賢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5 潛光爲養羽翼成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82 擒賊先擒王(下)68 三軍悄然各入屯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5 出城激戰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7 尺素飛傳相思意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7 計劃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8 辰彼碩女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32 國家棟梁傅南容44 高家63 同道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73 大丈夫寧鳴而死38 範繩5 風雪夜刺(下)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43 爲今之計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 謀北要在泰山郡56 行若純儒實懷詭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0 曹孟德四策禦敵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1 無中生有兵家計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32 破敵(中)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35 潛光爲養羽翼成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6 子長忿仇求爲應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6 虎狼之威(上)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 雙喜臨門(下)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99 月黑雁飛弓馬逐54 詐死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71 擒得鄭相逃呂尉37 會師(下)5 大計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8 遍觀諸郡(下)32 督郵一怒(中)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50 排場33 督郵一怒(下)14 陽城治吏(上)65 延攬勇士(上)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96 會師城下(下)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52 圍魏救趙亂其陣50 勵士出征48 正旦之日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