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同道

“陽翟來的朋友?”

荀貞與荀彧見面不多,對他的朋友並不瞭解,但想來能與荀彧交上朋友的總非尋常之士,再加上這是荀彧頭次邀請他,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當即歡喜應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文若乃我族中英才,你的的朋友定然也是出類拔萃之人,既然他想見我,斷無不見之理。……,請前邊帶路罷。”走了兩步,又有點奇怪,問道,“不知尊友是誰?爲何想要見我?”

荀彧溫文爾雅,微笑說道:“四兄見了就知道了。”頓了頓,略微放慢腳步,回過頭,又道,“四兄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知以四兄的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荀貞莫名其妙,呆了一呆,說道,“文若爲何突出此言?這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咱們幼年讀書時,不都已經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麼?”

荀彧解釋道:“是這樣的。……,剛纔四兄未來前,我正與我的那個朋友辯論此句之意。”

“……。”

荀貞越發不懂他的意思了,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此話之意,蒙童亦知,有何值得辯論的地方呢?”

“四兄以爲此話何意?”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麼?”荀貞答完,反問道,“難道不是這個意思麼?文若以爲此話該當何解?”

“我也是這樣理解的。”

荀彧也是這樣理解的,但他卻與“他陽翟來的那個朋友”辯論此句的意思,也就是說,“他陽翟來的那個朋友”不是這樣理解的。荀貞頗有興趣地問道:“然則如此說,就是你的朋友不這樣理解了?……,他認爲該作何解?”

“他認爲應該與前一句和後一句聯繫在一起理解。”

“怎麼說?”

“前句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後句爲‘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句聯在一起,意思就是:‘我的學說,要是被時人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如果沒有被時人採用,可是有很多朋友贊同,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沒有被時人採用,朋友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麼’?

荀貞從前世到現在,從求學讀書至今,從沒聽過這種解釋,他楞了會兒,說道:“‘學而時習之’,將‘學’理解成‘學說’,將‘時’理解成‘時代’,將‘習’理解成採用。……,似也有道理,能自圓其說,成一解釋。”

他琢磨了片刻,又說道:“如此一來,這三句就不是分裂的,而是連貫一氣的了。……,並且這三句話是《論語》開篇之第一段,按此理解,竟是在點名《論語》一書的主旨了,‘我的學說如被時人接受,我將很高興;如不被時人接受,我也不怨恨’,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夫子也正是這樣的人啊!”

他一門心思思忖,在進了後院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院中的樹木,險些被枝杈將“冠”勾掉,驚醒回來,扶正了冠帽,拉住荀彧的衣袖,又問了一遍:“文若,你這個朋友是誰?”

這個“新的解釋”令人耳目一新,絕非死讀書的人能夠想到的,非得思維與衆不同者,也就是“不走尋常路”的人,或者就是說:只有“奇才”纔有可能想出來。重點已不是這三句話的本意到底是什麼,而是這種與衆不同的思維方式,而是“到底是誰竟能想出這層意思”?

荀彧笑道:“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先前出門來拜見家君時,四兄忘帶幘巾;今聞鄙友言論,又拽我衣袖。四兄,你我見面雖不多,但我久知你是一個穩重少語的人,今日爲何接連失態?”不動聲色地將衣袖從荀貞的手中抽出。

荀貞也發現了自己的失態,不過他並沒有不好意思,而是哈哈一笑,說道:“忘帶幘巾,是因爲敬重;拽你衣袖,是因爲心急。”

“爲何而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兩人相對而笑。荀貞第三次問道:“請問尊友何人?”

“陽翟戲忠。”

戲忠是誰?荀貞不知道,但他知道另外一人,也是姓“戲”,而且就印象中來說,似乎整個漢末三國就這一個姓“戲”的,並且剛好這個人也是陽翟人。他迫不及待地問道:“可是戲志才?”

“咦?四兄也知此人名字麼?”

荀貞欣喜難掩,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纔好,只能連連說道:“曾有耳聞、曾有耳聞。”

荀彧站定腳步,誠懇地說道:“四兄既曾聞此人姓名,應該知道他生性放達,不喜受禮法拘束,等會兒四兄見到了他,若有什麼失禮的地方,還請多多包容。”說完了,長長一揖。

荀彧是個厚道人,事親以孝,待友以誠,這還沒等着領着荀貞見到戲志才,就趁着這個話頭,先代戲志纔給荀貞賠禮,請求荀貞多多包涵。

荀貞心道:“還沒見着人,就先替戲志纔給我‘賠罪’,對朋友可謂盡心盡力了!對朋友尚且如此,何況對親人、族人?難怪他與族人的交往雖然不多,但卻沒有一個說他清高孤傲的,凡提及文若之名,就算再挑剔的族人也無不交口稱讚。”

他正色說道:“文若你這是幹什麼?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你能與他交好,我就不能包容麼?況且,難道說只有戲志纔不是禮教中人麼?子曰:‘無友不如己者’。交朋友主要看的是‘志同道合’四個字,只要是同道中人,別說不守禮節,就算殺人放火,我也一樣傾心相待!”

荀彧笑了起來,他這一笑,如春風拂面,重邁開腳步,邊走邊說道:“四兄,戲志纔對你的評價真對!”

“噢?他評價過我?……,怎麼說的?”

“四兄可知今日爲何家君召你來見麼?”

“爲何?”

“昨天下午,戲志纔來了潁陰。他來了後,先沒來找我,而是在縣中轉了轉,聽到了一些對你的傳聞。傍晚時分,來了我家,登門就對我說:‘你們荀氏又出了一個俊才啊’!我因問之,才知他說的是四兄你。我就問他‘爲何如此說’?他例舉了四兄在繁陽的作爲,最後評價說道:‘你的這個族兄有大才而甘願自屈在十里之地,必有非常人之志’。”

“‘必有非常人之志’?”

荀貞腳下一滑,險些摔倒。不是因爲他覺得戲志才這個評價不靠譜,而是因爲他覺得被戲志才說中了心事。

自從他在繁陽亭做出了點成績後,有人誇他有幹才的,有人誇他愛民的,有人誇他導人向善的,也有人說他能折服豪強的,但是卻從來沒有人由此認爲他有“非常人之志”的。文聘的從叔父文直算是眼光比較獨到的,也只是在背後說他“深不可測”而已。不過細細想來,他的一切作爲都是爲了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保全性命”,在絕大多數的當時人還沒有意識到即將會有黃巾生亂的背景下,他的這個志向也確實可謂“非常人之志”了。

荀彧說道:“是啊,他就是這麼說的。我因而將他的話轉告了家君。實話對你說吧,四兄。家君自從許縣歸來後,這些天甚少出門,對你在繁陽的美名其實並不知曉。聽我說了後,才起意見你。正剛好,你就回來了,於是便遣我登門相邀。”

“原來如此!”

荀彧要是不說,荀貞還真不知道其中曲折,他心道:“剛纔我還奇怪荀氏人才濟濟,怎麼我在繁陽亭的這點小事也能入‘二龍’的眼中?原來竟是戲志才的功勞。”

兩人還沒見面,荀貞就要感謝戲志才了。他說道:“貞愚陋,常人一個而已,‘非常人之志’實不敢當,但是文若,你剛纔說‘戲志纔對我的評價真對’,怕指的不是這個吧?”

“有非常人之志”不能解釋荀貞“難道說只有戲志纔不是禮教中人”這一問。荀彧頷首,答道:“戲志纔在說了你有非常人之志後,向我打聽你去當亭長的前後經過後,聽完後喟然嘆息,說:‘你的族兄以荀氏的身份,自請去做一個亭長,不在乎世人的非議,是我的同道啊’!故此,叮囑我務必請你來見上一面。”

荀貞心道:“因爲覺得我‘不在乎世人的非議’,所以就覺得我是他的同道?”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荀彧的住處,推門進去。

室內的佈置很簡單,牀、榻、案几而已。

這是荀貞第一次來他的屋中,但第一印象卻不是“簡樸”,而是書簡極多,地上、牀上、榻上、案几上,幾乎到處都整整齊齊地堆放着一卷卷的竹簡。

在竹簡中,有一人高冠、華服、絲履,正盤腿坐在地上。

30 臨大事從容不迫88 從徵汝南(上)71 擒得鄭相逃呂尉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8 未到輕身入京時8 推衣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56 熔鑄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36 什伍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 聞寇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35 集合31 除惡務盡12 一檄引得泰山驚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34 孟塗敢棄夜襲利43 焉可自棄學陳項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73 大丈夫寧鳴而死40 鐵營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9 書箋反覆修棧道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4 臧霸風從元直言66 子義樹戟喝虎狼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84 捕拿張直(下)57 市恩9 袁公路縱虎謀北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50 祭祀族宴63 不朽曰三次爲功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39 班底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5 陽城治吏(下)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3 倏忽如白駒過隙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47 張飛急襲葛陂西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
30 臨大事從容不迫88 從徵汝南(上)71 擒得鄭相逃呂尉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8 未到輕身入京時8 推衣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56 熔鑄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36 什伍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 聞寇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35 集合31 除惡務盡12 一檄引得泰山驚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34 孟塗敢棄夜襲利43 焉可自棄學陳項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73 大丈夫寧鳴而死40 鐵營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9 書箋反覆修棧道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4 臧霸風從元直言66 子義樹戟喝虎狼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84 捕拿張直(下)57 市恩9 袁公路縱虎謀北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50 祭祀族宴63 不朽曰三次爲功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39 班底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5 陽城治吏(下)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3 倏忽如白駒過隙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47 張飛急襲葛陂西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