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會師(下)

正在商議,有一個小吏匆匆忙忙闖入院中,跪伏堂下,高聲說道:“啓稟明府,城外來了一支軍馬。”

文太守大驚失色。

堂上諸人多半驚亂失措。

郡丞費暢顫聲說道:“是、是波才那賊子又回來了麼?”

郡功曹鍾繇再次展現出了他的膽氣,拽着衣袖奮然起身,獨立於堂上,轉對堂門,問那小吏:“來者是誰可查探清楚?打的是什麼旗號,又是從何方而來?人馬幾何?現離城多遠?”

那小吏答道:“這支軍馬從北方而來,沒打旗號,離得遠,現尚在潁水北岸,距城約有十七八里,不知是誰,從城頭上遠望過去,只見烏壓壓一片,估計應有兩三千人。”

從北方而來?現尚在潁水北岸?約有兩三千人?

鍾繇楞了一下,下意識地去看荀貞。

這幾天城頭激戰,荀貞表現卓異,臨敵沉穩,與士卒同甘共苦,在士氣不高的情況下,數次赴險出城與黃巾血戰,最終獲得大勝,不但被文太守倚爲長城,並且也得到了鍾繇、杜佑、郭俊等大部分郡朝吏員的信賴。因而,在聽到“古怪之事”時,鍾繇會想到徵詢他的意見。

沒錯,就是“古怪”。

潁川郡共有十七縣,有的在陽翟西北,如陽城,有的在陽翟東北,如長社,有的在陽翟南邊,如潁陽,唯獨沒有在陽翟北邊的。

陽翟北邊是潁水,過了潁水四十里即爲潁川郡之邊界,再往北便是河南(今洛陽、鄭州、開封一部)了。

這支軍馬只有兩三千人,顯然不會是黃巾軍,又是從北邊而來,難道是從河南來的?

郡丞費暢喜道:“莫非是朝廷的援軍到了?”

鍾繇蹙眉說道:“若是朝廷援軍,又豈會只有兩三千人馬?”

“那、那,那會不會是河南尹聞我郡遭了賊患,故此特地遣兵來援?”

費暢此言一出,堂上衆人盡皆愕然,不爲別的,只爲他的無知。

鍾繇張了張嘴,似乎是想要開口斥責,但在看了看費暢六百石的官袍印綬後,終究按下了火氣。他大概覺得如果在衆人面前斥責堂堂郡丞的話,會有損朝廷威嚴,勉強解釋說道:“漢家律法:‘無詔令,兩千石不得離境,禁出邊界’。我郡中遭賊患,河南定有聞之,然若無天子詔令,河南尹怕亦不敢擅越邊界,遣軍入我郡內,行征伐之事。”

“若是有天子詔令呢?”

鍾繇忍無可忍,斥道:“怎麼可能會有天子詔令!”

河南乃是京畿之地,河南尹的治所就在京師洛陽。除非天子、除非朝廷昏了頭,纔會令河南尹出兵援救潁川。

“那,那,那這支兵馬會是從哪兒來的?”

鍾繇也拿不準,沉吟不語。

荀貞心道:“這支軍馬若是從西邊來,倒或許是文謙他們,但如今卻是從北邊來?”

他亦覺蹊蹺,猜不出這支兵馬的來歷,但不管這支軍馬是從哪裡來的,目前最重要的應是判明敵我,而不是在堂上空議,因站起身來,斂袖說道:“這支兵馬只有兩三千人,料來應非波才賊兵。明府且請安坐堂上,下吏這就去探探他們的來路。”

“好,好,快去,快去!”

荀貞離開坐席,恭謹地倒退出堂,在門檻處,復態度恭敬地向端坐主位、正對堂門的文太守揖了一揖,然後退到廊上,穿好鞋,轉過身,振了振衣袖,昂首按刀,大步出府。

許仲、江禽、劉鄧、高素、程偃、小任諸人一直候在府門外,見他出來,忙牽着馬行至近前,一行人翻身上馬,迎風踏塵,往北城門馳去。

荀貞深知他“兵曹椽”的職位得來不易,也知文太守對他印象不好,因此爲了謹慎起見,爲了不給文太守一種“得志就跋扈”的感覺,也爲了不給小人們進讒言的把柄,他這些天不論是來太守府議事也好,在城頭巡查也好,身邊最多帶一兩個人隨從,這次之所以把許仲他們都帶來了,本是想給他們請功的,希望能借此機會把他們安插到郡軍裡邊。

只可惜,一直沒空提起。

不過這也不要緊,早晚會有機會提的。

……

來到北城,下馬登城。

城外不遠就是潁水,波光粼粼。這幾天的守城之戰,主戰場在東城牆外,除了最後一天外,北城外幾乎沒有發生什麼戰事,河裡、地上都比較乾淨,不像城東屍橫遍野。

因爲北城外是河,這裡的守軍不多,只有兩個屯,三百多人。

兩個屯長跟在荀貞左右,遙指對岸,說道:“荀椽,來軍就在那裡。”

剛纔那小吏去太守府報訊的時候,說來軍距城十七八里,這麼一會兒功夫,來的這支軍馬又往前行進了不少,離城大概還有十四五里,在城牆上已可隱約看到他們領頭的將領了。

“遣人去東、西、南諸面城牆,令諸軍守將立刻把城外的軍民召回,閉城備戰。”

“諾。”

說話間,來的這支軍馬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停了片刻後,領頭的那個將領單人獨騎向河邊馳來。不多時,已至河岸。

荀貞、許仲、江禽等人對視一眼,皆露出喜色。程偃叫道:“是樂文謙!”

“咦?荀椽,你認識此人麼?”問話的是一個屯長。

“此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乃本郡鐵官之主簿是也。……,速速打開城門,迎他入城。”

來的這人可不正是樂進!

千等萬盼,總算把樂進等來了!前幾天,他牽掛樂進安危,也曾試圖遣人出城打探,只是沒有能得到任何消息。不意今日樂進會突然出現!

他歡喜之極,掉頭下城,親自出城相迎。

走在出城的路上,歡喜過後,幾個疑問浮現他的心頭:“陽城在陽翟的西北邊,樂進卻怎麼從北邊來了?本郡鐵官徒、奴能用者總共也不過一兩千人,於城頭觀他所帶之軍馬,確如那小吏所言,約有兩三千人,這多出來的一千多人,又是從哪裡來的?”

……

潁水上靠近城門的地方本來有橋,在被圍城之前,荀貞把橋給鑿斷了。

樂進下馬,去掉衣甲,跳入河中,從水中游了過來。

荀貞、許仲、江禽諸人在河岸迎接。

二月天氣,河水仍寒。

待得樂進**地上岸,荀貞不急着問話,先拔出拍髀短刀,割開外衣,撕下了一大塊衣布,親手把他身上的水擦拭乾淨,隨之又解下外衣,披到他的身上,隨後方纔握住他的手,親熱地說道:“文謙,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盼你來了啊!”

荀貞和樂進有段日子沒見了。

樂進身材短小,本就不胖,此時看去,越發地黑瘦了,髮髻亂糟糟的,看起來風塵僕僕。

荀貞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適才在太守府裡聞人有報,說河北岸來了一彪兵馬,嚇了我一跳,還以爲是波才的賊兵復來了!萬沒想到,竟是你啊!……,你怎麼跑去北邊了?怎麼沒從陽城方向來?”

樂進掙開荀貞的手,退了半步,撩起衣襟,拜倒在地,說道:“君被賊兵圍困多日,進心如火焚,奈何三次與賊作戰,都不能破圍,入不了陽翟城,有負君之重託厚望,罪該萬死!”

“噢?此話怎講?”荀貞把他攙起,笑道,“不要着急,你慢慢說。”

樂進定了定神,緩緩道來。

……

原來:幾天前,也就是荀貞雪夜攻莊、捕殺波才、波連的次日,鐵官裡的太平道信徒出現了異動,鐵官丞範繩密約三處鐵官裡的道徒小帥去他的住處議事。

虧得小夏及時獲悉,從安插在他們中間的眼線處得知了此事,當即報與樂進、江鵠。

樂進當機立斷,夜闖範繩等人議事的堂上,他悍勇無敵,手刃數人,執範繩,命令餘衆棄械投降。

在暫時控制住了形勢之後,他逼問範繩,獲知了波連被劉鄧所殺的事兒,以及波纔在逃走後傳令各縣、鄉信徒立即起事、兵圍陽翟的消息。

事關重大,他不敢怠慢。早在他就任鐵官主簿時,荀貞就曾暗示過他,若是郡中有事,可行權宜之計。當時他雖應諾,實際上還是有點不太相信郡中會“有事”的,而今事到臨頭,不由他不信了。

他一邊暗自驚服荀貞的“先見之明”,一邊與江鵠、小夏商議,決定依照荀貞的吩咐,整編鐵官徒爲軍,因又闖入鐵官長沈容的住處,請他出面行此事。

鐵官徒都是囚徒,沒有朝廷的詔令,別說整編他們爲軍了,就連放他們出鐵官都是要殺頭的。沈容沒有這個膽子,不肯答應。小夏遂拔出佩刀,以刃威脅。沈容不得已,方纔應允。

連夜把本處鐵官裡的徒、奴、工匠都叫起來,聚於場上。

樂進、江鵠、小夏在鐵官裡多月,早就把鐵官徒、奴、工匠裡的太平道信徒查知清楚,將之擇出,盡殺之。其間,遭到了太平道信徒的反抗,好在樂進三人在鐵官裡的這幾個月裡招攬到了不少的心腹勇士,在他們的幫助下,沒出什麼亂子。

之後,編余者爲軍伍。

再之後,樂進、小夏、江鵠分兵兩路。

樂進、小夏一路,江鵠押着沈容一路,各帶了一半人馬,分頭前去另外兩處鐵官作坊,一如此前所爲,又各自把此前做的事情做了一遍。

一夜之間,三人把各處鐵官裡的太平道信徒殺了個乾乾淨淨,並將餘者悉數編入軍伍。

天亮後,兩路人馬在預定地點集合,原本打算直接馳奔陽翟、援助荀貞的,誰曾料想波才的命令已經傳播開來,行未及十里,陽城附近各鄉的太平道信衆已紛紛起事,幾乎每過一亭、每入一鄉,都會碰上成羣結隊的起義農人。

從早上到午時,短短的兩三個時辰中,他們接連與起義的道徒激戰了四五場。——他們這些人都是生面孔,又不認識各鄉的道徒小帥,根本混不過去,不打不行。

兩千年之後,有位偉人說過一句話:讓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樂進、小夏、江鵠等人雖不知這句話,但就具體感受而言,卻是完全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意思,簡直舉步維艱。

小夏認爲:賊兵已起,處處皆敵,我部馬少,多爲徒步,像這樣走下去,怕是根本走不到陽翟,就算勉強走到了,估計也剩不下幾個人,壓根幫不上荀君的忙。不如暫且避賊鋒芒,過上一兩日,等這風頭過去了,咱們再繼續前行。

樂進接受了他的意見,找了個偏僻的地方,帶人藏入,躲了兩天。

兩天後,周圍清淨下來,他們復又上路。

這一次他們走得倒是挺順當,幾十裡地一天一夜就走完了,路上也只碰上了兩三股小規模的起事道徒,一衝就過了。順利地到達陽翟城外,他們這才發現,城外至少已聚集了三四萬人!

他們總共只有一千多人,大部分且是囚徒。

樂進軟硬兼施,一面替郡府許下重賞,一面倚靠之前招攬到的那些心腹勇士爲骨幹,勉強帶着這些人不散已是不易,更別說驅使他們以少擊衆、破圍入城了。卻是想也別想!萬萬沒有可能。無可奈何,他只得暫退,躲到遠處,觀望戰局。

接下來的幾天裡,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道徒越來越多,最後達到了七八萬之多。

城上、城下的攻守激戰他雖看不到,卻也能想象得出。因爲擔憂荀貞的安全,他坐立不安,最後想出了一計:陽翟城北是潁水,據探,此處的黃巾士卒最少,他由是決定帶衆繞過潁水北上,再折回南下,選擇此處爲突破口,殺入城中。

……

說完這幾天的經歷,樂進慚愧地說道:“賊兵太多,無法就近渡河。進率衆折返西行,直走出了四五十里纔算脫離了賊兵的勢力範圍,過河後又回行四五十里,這纔到得陽翟城北。一來一回,耽誤住了時間,因而馳援來晚,愧對君之重託,請君責罰。”

荀貞心說,城外數萬黃巾軍,樂進帶着一千多兇悍的囚徒,不但能使人心不散,而且還能在黃巾附近安然無恙地躲上了好幾天,足見其將才。他嘿然心道:“這要換了是我,萬難做到。”

他笑道:“文謙何出此言?前幾日賊兵圍城,賊雖衆,我有堅城爲倚,似危實安。文謙率衆在外,四野皆敵,既無山河爲障,又無城池爲倚,進無可進,退無可退,稍有不慎,便是全軍覆滅的下場,纔是真的危險!卿不顧兇險,行於數萬賊兵之隙,好比伴於虎狼之側,來回數百里,兩次渡河,只爲率衆援我,我感動還不及呢!又何來‘責罰’之說呢?”

他頓了下,接着又說道:“不但沒有責罰,我還要給你請功。別的不說,只說這幾日與賊作戰,郡卒傷亡不小,急需補充,我正爲此事犯愁,卿就如神兵天降,可謂雪中送炭。這可是大功一件!走,走,走,我帶你去見府君,也讓府君高興高興。”

拉着樂進的手,荀貞就要往城裡走,許仲在旁提醒說道:“荀君,河對岸還要文謙帶來的幾千人馬呢。”

荀貞撫額失笑,停下腳步,笑道:“哎呀,今見文謙平安,把我給高興糊塗了,居然把這事兒都給忘了。……,文謙,小夏、江鵠還在對岸?”

“是。”

荀貞吩咐隨他出來的那兩個屯長:“召些民夫,快把浮橋搭起,接對岸的援軍過河。”

兩個屯長應諾。

荀貞想了一下,補充說道:“過河後,先別叫他們進城,令他們且在城外稍候,等我報與府君後再說。”

“是。”

荀貞攜手樂進,諸人歸城。

入了城門,走在門洞裡,荀貞想起一事,問道:“文謙,你說你總共只帶了千餘鐵官徒、奴、工匠,對岸爲何卻有兩三千人?多出的那些是什麼人?”

“一部分是陽城至陽翟間,郡西北諸鄉中沿途不願從賊的豪強、壯士。他們仰慕君之威名,故在知曉吾等是奉君令馳援陽翟之後,自願從軍前來。說起來,還真得感謝他們,這些天,我們這些人吃的、用的全是靠他們資助。”

“噢!”

荀貞心道:“地主和農夫本就是天然對立的,這些所謂的‘豪強’多爲當地地主,他們不肯從‘賊’並不奇怪。”

他早前爲北部督郵時,巡行郡西北,將郡西北的貪官濁吏、不法豪強收拾得不輕,“荀乳虎”的大名人人皆知,當之無愧的“威震郡北”。陽翟被圍前,他又親率賓客不捕殺波才、波連,估計這件事現在也該傳開了。樂進說“他們仰慕君之威名,自願從軍”,這句話應不是奉承。

“另一部分呢?”

“另一部分是沿路流離失所的良善百姓。”

“百姓?”

荀貞微微一怔,對樂進登時刮目相看了,心道:“真沒看出,這樂文謙居然還是一個慈悲心腸的人。”不覺想起了劉備。劉備兵敗,逃命的路上帶了十餘萬百姓隨行,因得仁主之名。

樂進環顧左右,見左右隨從諸輩皆爲荀貞的親近之人,乃答道:“實不瞞君,這些百姓我本是不想帶的。”

荀貞再又一怔,剛以爲樂進是個慈悲心腸的人,不料他卻就說出這句話來,因問道:“既不願帶,爲何又帶?”

樂進壓低聲音,答了一句話。

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7 第一天(中)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4 豫州乳虎第一威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22 文高初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64 欲得鐵馬先得人63 下邳相舊習難除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8 誅滅沈家(上)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7 敬老79 毋要臨渴而掘井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 初雪56 買馬(下)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8 西鄉薔夫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28 詐降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77 布植黨羽養虎豹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5 虎膽奸雄7 生死之恩何以報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21 今有潁陰乳虎(中)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36 第三兄弟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31 除惡務盡15 原盼勸賊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65 奉孝高臥懷棲逸4 飛檄琅琊御冀方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79 毋要臨渴而掘井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27 舉薦戲忠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2 今有潁陰乳虎(下)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4 牆下相托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59 奮武意收黃巾用48 惟是小人最難養51 得領汝南意不足59 吾候諸君久矣63 田邊斷案(下)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38 列得嚴陣詈以挑31 督郵一怒(上)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5 原盼勸賊49 登門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4 太守驪馬從白駒3 習射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 張長詈罵府門外27 敬老
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7 第一天(中)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4 豫州乳虎第一威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22 文高初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64 欲得鐵馬先得人63 下邳相舊習難除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8 誅滅沈家(上)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7 敬老79 毋要臨渴而掘井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 初雪56 買馬(下)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8 西鄉薔夫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28 詐降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77 布植黨羽養虎豹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5 虎膽奸雄7 生死之恩何以報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21 今有潁陰乳虎(中)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36 第三兄弟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31 除惡務盡15 原盼勸賊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65 奉孝高臥懷棲逸4 飛檄琅琊御冀方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79 毋要臨渴而掘井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27 舉薦戲忠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2 今有潁陰乳虎(下)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4 牆下相托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59 奮武意收黃巾用48 惟是小人最難養51 得領汝南意不足59 吾候諸君久矣63 田邊斷案(下)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38 列得嚴陣詈以挑31 督郵一怒(上)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5 原盼勸賊49 登門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4 太守驪馬從白駒3 習射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 張長詈罵府門外27 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