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我公恩信結人深

鄴縣,趙宅。

趙然驚愕地問道:“樑期令掛印自辭了?”

堂下一人答道:“是。”

“爲何自辭?”

“太守面斥他治縣無方,威脅他如不自辭便以‘不勝任’的罪名上書劾他,並會遣調守令。”

回答的這人是趙然家的門客,趙然派他去樑期縣配合樑期令爲難荀貞,結果荀貞纔到縣中,樑期令就掛印自辭了。這個門客沒辦法,只好回到鄴縣,報與趙然知曉。

趙然生在權貴之家,平素耳濡目染,知道“不勝任”這個罪名的可怕,也知道“遣調守令”意味着什麼,更知道這兩條加在一起的可怕。

本朝開國功臣、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卓茂在前漢末年曾任河南郡密縣的縣令,到縣之初,“有所廢置,吏人笑之,鄰城聞者皆嗤其不能”,在這麼個情況下,河南郡守乃調置守令。

也就是說,通常只有在縣令長極其無能的情況下,郡守纔會調置守令長,代原本的令長治縣,這對原令長來說,毋庸置疑,在政治上是個極大的打擊。

荀貞抓住樑期令“不勝任”的把柄,威脅彈劾他,又威脅要調置守令,樑期令如果執意不肯自辭,那麼等荀貞的彈劾送到州府、等守令到任,他在整個魏郡、乃至整個冀州的官場上都會成爲一個笑話,會被人視爲無能。畢竟,他沒有卓茂的才幹,——“守令與茂並居,久之吏人不歸守令”,卓茂在守令和他並居的情況下,“理事自若”,仍然堅持用他的辦法治縣,數年,教化大行,路不拾遺,縣中的吏員遂歸他,而不再聽從守令的命令。

樑期令自問比不上卓茂,更重要的是,如他不肯自辭,連帶他的舉主也將會被人嘲笑,並且萬一朝廷認可了荀貞的彈劾,以“不勝任”的罪名治他的罪,那麼他的舉主也會受到牽連。舉主對他有舉薦之恩,他不能報答,反使舉主受累,這已不止關係到他的仕途,還牽涉到他本人、他家族的聲譽了,這個打擊太大了,他是寧願死也不能接受的,所以只能自辭。

趙然怒極,罵道:“豫州兒竟然霸道至此!”

來報訊的這個門客不敢答聲,伏拜地上,默默無言。

“他欲調何人爲守樑期令?”

“汝南陳到。”

“此何人也?”

“是太守的一個義從。”

“用一兵子來任守令?郡朝的吏員難道能夠接受?樑期縣的吏、民難道能夠接受?”

依管理,守令多是從郡府吏中選出。

“太守威重朝中,府吏無人敢有異議。太守方至樑期,人未入城,即遣功曹與甲士把縣掾吏魏某下獄,剛到城裡,席不暇暖,又把縣令逐走,縣吏、民惶恐震駭,亦無人敢有異議。”

樑期縣的吏民沒有異議確如這個門客所言,是被荀貞的雷霆手段給嚇住了,但郡府吏員沒有異議卻不僅是因爲荀貞“威重朝中”,亦是因爲荀貞此前已經接連調派了數個郡吏爲各縣的守令長,既然郡府吏的利益已被荀貞兼顧,郡府吏員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異議。

趙然咬牙說道:“郡府吏或不敢有異議,但我就不信樑期縣的吏民會永遠沒有異議!……,你現在就回樑期,去找樑期的功曹、主簿,去找樑期的大姓冠族!”

“小人愚鈍,見到這些人之後,小人該說些什麼?請少君示下。”

“什麼都不用說,就問他們一句話。”

“什麼話?”

“樑期可還有大丈夫?堂堂功曹,堂堂主簿,堂堂樑期冠族,難道甘心聽命於一兵子?”

“兵子”是對兵士的蔑稱。

在原本的歷史中,劉備入主蜀地後,張飛想和少時就有才名的名士劉巴結交,嘗去劉巴家借宿,可是劉巴不搭理他,諸葛亮乃親自出面,幫張飛給劉巴說好話,說張飛“雖實武人”,然“敬慕足下”,希望劉巴能“少降意”,稍微放下點身段,但劉巴回答說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張飛時爲劉備的心腹重將,而劉巴卻絲毫不給他臉面,可見當世的士子雖然多看重軍功,不輕視武職,但對非士子出身的兵將卻是瞧不起的。

趙然這是在用激將法。

這個門客聽了,應諾接令,轉歸樑期。

……

樑期縣寺。

荀貞前天到的樑期,昨天一早,樑期令悄悄地掛印歸家去了,他在縣寺裡查閱了兩天的各類案簿,此時已到深夜,他和荀攸、陳到、王淙、徐福、許季以及四五個隨從他行縣的郡吏聚坐室中,正就着燭光在繼續驗查餘下的各種宗簿、案卷。

古之士子講究“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都是有實際作用的。不知禮樂,無以立身處世,不知射御,帶不了兵,不知書數,當不了文吏。禮樂、射御且不說,只說書與數,官寺的各種案宗簿、各種案卷、各種公文都有特定的格式,對字體也都有要求,如果格式出錯或者字體不工整,又或者寫錯了字,都會受到上司的處罰,而戶、倉、比等等和數字有關的諸曹則對算術有很高的要求,若不知數,不但做不了這些工作,也當不好長吏。

是故,早前荀貞視鄴縣耿家的那幾個子弟的各自所長,分別安排他們去適合他們本身能力的各個郡曹裡任職,也是故,今晚查閱宗簿、案卷的時候,荀貞把徐福、許季叫到了身邊,藉此來試一試他兩人各自的能力如何,試一試他兩人在書、數這兩方面學得如何。

荀貞現下帳中不缺武臣,缺文吏,尤其是在宣康、李博兩人相繼被外放,一個出任守繁陽長、一個出任守魏丞之後,文吏尤缺,雖說他上任魏郡太守初就已給族中、陳家和潁川故交如郭俊、杜佑、棗祗等分別寫去了幾封信,希望他們能各自推薦些家中的子弟來,特別是點名希望陳羣能來,甚至爲此搬出了陳芷,說陳芷甚是想念他,可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早有了任用許季、徐福兩人的打算,可在正式任用前,就算許季、徐福是他的親近人,也需得先試之。

——說起來,許季、徐福也到了可以出仕的年紀了,許季已然加冠,二十出頭,是個成年人了,徐福雖尚未加冠,但在兩漢之世,未加冠而即出仕的例子亦不缺乏,如上文提到的劉巴,年十八,此人即出任郡戶曹史,又如孫堅,少爲縣吏,年十七,爲郡假尉,也即代理郡尉。

荀貞帶頭,諸人挑燈夜戰,對坐席上,各伏案前,認真地查閱樑期各縣之案宗、簿子。

室內燭光搖曳,不聞人聲,只時不時地聽到一陣翻看或搬取的竹簡的聲音。

徐福、荀攸負責查閱的是過去一年的司法案宗。

徐福擡起頭,捧着案卷,移坐到荀攸身邊,小聲對荀攸說了幾句話。

荀攸接住他捧來的案卷,細細看了一遍,點了點,說道:“確是可疑。”和徐福一塊兒,捧着案卷來到荀貞案邊,將之呈上。

類似的這一幕已出現很多次了。

荀攸等人各自負責的案卷不同,有負責司法案卷的,有負責錢糧的,有負責民戶的,有負責吏簿的,等等,凡是發現疑點,經過兩次審閱,確定存在問題的,他們全部呈給荀貞。

荀貞要求樑期縣呈上一年內的各曹案宗,方方面面俱有,竹簡裝了好幾車,人少簡多,荀貞親自上陣,沒閒着,也在查閱,這時見荀攸捧簡奉上,遂放下手中正在看的案宗,改看這個。

他先大概掃了一眼,說道:“又是失蹤案?”

荀攸答道:“是。”

此前,荀攸、徐福已經呈上了五六個存在問題的司法案卷,其中有兩個都是失蹤案,而且報案人是同一個家族,是縣內的某大姓,並且報的都是奴婢失蹤,此兩案均未能告破。

荀貞、荀攸、徐福都是潁川人,潁川士子“重文法”,即使是儒士,很多也學過“法”,對漢家律法不陌生。既通律法,三人又非愚笨之人,根據這兩個失蹤案的案宗裡的疑點,已經大致確定此必是這個縣內大姓“擅殺奴婢”,爲逃避責罰,故此買通縣寺,可能是買通了負責偵辦此兩案的縣吏,也可能是連樑期令也一塊買通了,由是以致此兩案成了懸案,不能告破。

漢之律法,承襲前秦,對“殺以及傷害奴婢”者懲罰很重,光武皇帝更曾嚴令“殺奴婢不得減罪”、“炙灼奴婢論如律”,即便是王侯、貴族如犯此罪也不能倖免,不少王、侯因殺奴婢而被“國除”或者削縣,王侯以下殺奴婢者,輕則入獄,重則償命,前漢宣帝時丞相魏相家有一個年輕貌美的婢女“有過,自絞死”,京兆尹趙廣漢懷疑是“丞相夫人妒殺之”,即上書告丞相罪,並“自將吏卒突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受辭,收奴婢十餘人去,責以殺婢事”,本朝安帝時的常侍樊豐“妻殺奴婢,置井中”,時任洛陽令的祝良“收其妻,殺之”。

對殺傷奴婢者的懲罰如此之重,就少不了有擅殺奴婢的人家會走通官寺的關係,以求減免懲罰,這個家中連死了兩個奴婢的大姓料來就是這一類。

和別的有問題的案宗一樣,這兩個失蹤案的案宗,荀貞已經交給了陳到。

現在又見一個失蹤案。

不過,這個案子卻和那兩個案子不同,那兩個案子是奴婢失蹤,這個案子卻是縣吏失蹤。

荀貞細細看來。

此案大概的案情是:

縣賊曹某吏“備盜賊”,於上個月壬午日,巡行公樑亭,結果失蹤,不知去向,至今沒有音訊,求之不得。公樑亭的亭長懷疑是本亭的求盜某人把這個縣吏給殺了,於是“無系牒,弗窮訊”,“無系牒”即沒有逮捕證就把這個求盜給抓起來了,“弗窮訊”,即不好好地審問。

荀攸說道:“上月壬午日案發,至今近一個月了,樑期縣寺毫無動靜,沒有查問追究就認定求盜是疑犯,沒有系牒就把他下到亭中的獄裡,也不好好審訊,此案必有奸詐。”

荀貞頷首稱是,叫來陳到,將此案卷給他,說道:“此案有疑。縣吏被殺而縣寺不問,其中必有重大案情,你可窮問追究之,務必要徹底查清。”

陳到應諾。

荀貞望了望室外,不知不覺,東方將亮。

他問荀攸、徐福:“卿已經查閱到上個月的案卷了?”

荀攸、徐福應道:“是。”

負責錢糧等案宗的王淙、許季等人也差不多都查閱到上個月的了。

荀貞笑對堂上諸人道:“諸卿再加把勁,等查閱完,給你們放半天假,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吏員休沐慣例是五天一次,但在特殊情況下,如吏員出了一次公差或者如眼下,連着加班熬了兩夜,這個時候,郡守可以特別開恩,給他們放假。

王淙諸人應道:“是。”

待荀攸、徐福退下,回到案前,接着查閱案卷之後,荀貞對陳到說道:“叔至,你是外籍人,在本郡沒有名聲,又是軍伍出身,不曾出任過郡縣吏職,今樑期縣的吏、民雖然因懼我之威而不敢反對你來當守令,可對你必存輕視,我離開後,他們或許會給你使絆子,你要想把這個守令當好,不容易,你要有心理準備。”

“是。”

“我且問你,你打算如何施政?”

陳到答道:“如明公言,到是外籍人,又出身軍伍,無名於州郡,如欲執政縣中,到竊以爲,需得剛柔並濟。”

“如何剛柔並濟?”

“剛以立威,柔以禮士。”

荀貞點頭說道:“你如能做到這兩點,治縣就不難了,但在這兩者之中,你又打算以何爲先?”

“以剛爲先。”

“如何以剛爲先?”

陳到指了指荀貞剛交給他的這個案宗,又指了指自己案邊堆積如小山一般高的案卷,說道:“明公爲幫助我,夜以繼日,連着查閱了兩天兩夜的縣中案宗,找出了這麼多存在問題的,幾乎囊括了縣中各曹,並涉及到了好些縣中大姓,有這些案簿在,我就可以剛以立威了。”

荀貞滿意地說道:“你能體察到我這番苦心,很好!但是,你要記住一點,雖有這些案卷在手,這些案卷裡牽涉到的吏、民卻不一定全部都要處治。你可先隱忍數日,以暗中查看這些吏、民,看其中有無可收爲己用之人,如有,則收用之,而對不能收爲己用者,可以此治之!”

陳到應諾。

“很快就要秋收,秋收過後便是秋種,秋收、秋種俱大事也,不可耽誤,你要抓緊時間在樑期站穩腳。”

“是。”

“樑期縣雖因臨趙邯鄲,盜賊不多,然卻也有,此外,流民亦有。流民事,你可在立穩腳跟後自爲之,不欲留本縣者,遣還其鄉,願意留本縣者,給其落籍,以增本縣戶口;盜賊事,你可配合文聘。”

陳到喜道:“明公要把仲業留在樑期麼?仲業少年老成,如得他之助,到無憂也。”

荀貞搖了搖頭,說道:“於毒兵亂,肆虐郡西、郡南,郡北、郡東諸縣雖無大股盜賊,但小股的賊寇卻不少,這些賊寇不除,農事就沒法得以恢復,我準備令文聘督郡東、北盜賊。”

陳到略微失望,說道:“原來如此!”

“這件事我已對文聘說了,我打算撥給他二百義從,郡東、郡北除魏、元城二縣,計有六縣,二百義從遠遠不足以剿此六縣之賊,這就需要此六縣的縣兵相助,樑期縣兵由你督之。”

郡北的樑期、曲樑,郡東的斥丘、平恩、清淵、館陶,此六縣各有縣兵,或多或少,加到一起有四百多人,四百多縣兵加上二百義從,足夠用來平剿此六縣之盜賊了。

不過,文聘只有一人,顧不了六個縣,所以荀貞還準備把何儀、馮鞏給他做副手。

陳到應道:“諾。”

“卿沉穩持重,有你在樑期,我很放心,縣如有不可決之事,可急報與我。”

陳到應諾。

陳到無治縣的經驗,荀貞雖相信他的能力,但一番細細地叮囑還是少不了的。

這日上午,衆人查閱完了所有的案宗,荀貞給他們放了半天假,次日一早出城,接着行縣。

有了樑期令掛印自辭在前,餘下這些縣的長吏、縣吏就老實了很多,阿附趙然的那些各縣之縣吏爲了自己的仕途考慮,也不敢盲目地聽從趙然的指使爲難荀貞。

他們既然老實了,荀貞也不爲已甚,只要在縣中沒有發現大的問題便也相待以禮。

出樑期後,荀貞先北上行曲樑,繼車駕南下,東行斥丘,然後東北上行平恩、清淵,又南下行館陶,凡所行之縣,皆案獄、觀農、訪賢,並把文聘、何儀、馮鞏介紹給諸縣的令長、丞尉認識,命各縣的縣尉配合他們清繳境內羣盜,限其期限,要求他們必須在半個月內把境內的羣盜全部清剿掉,告訴他們:“如到期不能,吾將遣守尉”。

此數縣皆是沒有被於毒打下的,接下來的元城、魏等縣是收復的失地。

館陶南下是元城,元城向西南是魏縣,魏縣南下是繁陽,繁陽東邊是陰安、西邊是內黃。

在陰安,荀貞由審配帶着造訪了審氏,從審氏族中選用了數個較有才能的子弟充爲郡吏。在內黃,荀貞接見了降將李瓊,賞賜給他了一柄寶刀,李瓊感恩戴德。在繁陽、陰安、內黃這幾個縣,荀貞停了小半個月,之所以用了這麼長的時間,是爲了選擇屯田之地。

正如荀貞、荀攸的預料,此數縣之豪強、士族泰半折損於賊亂之中,黔首百姓死在賊中的更多,無主的荒田不少,荀貞將之悉數收爲官有,把屯田的土地搞到了大半,餘下不足的就按先前商量好的,從此數縣的大姓手中租種,在這個過程中,因審配之故,陰安審氏頗是出了點力。

由內黃南下,過黃澤,——黃澤是魏郡境內最大的一個湖,方圓八百里,魏郡共有兩個大湖,另一個是雞澤,在曲樑南邊,這個湖小一點,佔地二百餘里,過了黃澤,復渡清河水,便到魏郡最南邊的縣,黎陽了。

黎陽在魏郡與東郡的接壤處,東行數裡就是東郡,離司隸校尉部的河內郡也不遠,向西四十里就是河內郡地。

荀貞的車駕尚未到黎陽縣界,遠遠地就看見許多人等待在縣界上,遠遠觀之,等待的人中很多拄着長長的鳩杖,鳩杖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只有年七十以上的老者才能由官寺賜給此杖。

之前那些縣雖然因爲樑期令被荀貞逐走之故老實了很多,縣長吏都有到縣界捧彗拜迎,可各縣中的父老卻沒有如黎陽縣這樣一下子出來這麼多的年邁老者。

鄉人老者迎接於縣界,對行縣的長吏來說,從某種程度而言之,這要比縣長吏拜迎更榮耀,因爲這代表了百姓的愛戴。荀貞方到魏郡不久,尚未行什麼善政,雖說從賊兵手裡光復了黎陽,但他也光復了內黃等縣,黎陽的百姓卻爲何獨獨對他這般愛戴?

荀攸沒有爲此吃驚,他得了前邊的報訊,從自坐的車上下來,來到荀貞的車邊,笑道:“明公,黎陽父老相迎,公請下車步行,快點過去吧。”

荀貞也沒有爲此吃驚,從車上下來,與荀攸相對一笑。

兩人越過車隊,走到最前邊,攜手迎上歡迎的人羣。

16 五日九戰(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7 獨行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9 樂進歸來上架感言38 初步3 先表北海刺青州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4 馮家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43 李通難擇良木棲37 生來無計避徵徭61 曹刺史安定濟北27 高素三勸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48 許君卿計敗張遼94 會師城下(上)65 歸來解甲抵足眠96 會師城下(下)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49 輜重已備59 軺車從事雷霆來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80 恨天失我傅南容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61 太守行春(上)3 習射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64 裨將軍新旅建組63 田邊斷案(下)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 光和六年(上)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3 道左遇貴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3 陽翟侯扣使不遣36 第三兄弟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0 朱陽第三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3 志纔出山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30 回家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60 鎮東結與糜家婚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5 陽城治吏(下)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
16 五日九戰(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7 獨行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9 樂進歸來上架感言38 初步3 先表北海刺青州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4 馮家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43 李通難擇良木棲37 生來無計避徵徭61 曹刺史安定濟北27 高素三勸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48 許君卿計敗張遼94 會師城下(上)65 歸來解甲抵足眠96 會師城下(下)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49 輜重已備59 軺車從事雷霆來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80 恨天失我傅南容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61 太守行春(上)3 習射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64 裨將軍新旅建組63 田邊斷案(下)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 光和六年(上)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3 道左遇貴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3 陽翟侯扣使不遣36 第三兄弟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0 朱陽第三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3 志纔出山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30 回家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60 鎮東結與糜家婚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5 陽城治吏(下)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