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

給孫堅的信寫好,荀貞遣人加急送往長沙。頂點小說

去潁川議糧的辛璦和去丹陽募兵的姚升抵達了目的地,時有書信送回,報告他們各自的進展。

正如荀貞的預料,姚升做爲揚州本地人,配以烏程姚氏的名望,加上荀貞身爲袁黨一員的身份,與曹操、袁紹交好的丹陽太守周昕不但一點兒都沒有爲難他,還大力地配合、支持他。

丹陽多山,山多山民,這些山民有的是爲避稅而逃入山中的漢人,有的是世代居住山林的野人,所謂“丹陽出精兵”,這個“精兵”多即指這些“山民”。

周昕一道檄令下去,丹陽各縣的縣寺皆遣人入山,以米肉糧餉爲誘,爲姚升招募壯勇。

朝廷在丹陽募過很多次兵,丹陽郡府、各縣對此都是輕車熟路,進行得很順利。

據姚升信中回報,現已招募到了三千多的精勇,——這還是在淘汰掉了不少不合格的山民後。

辛璦雖生性疏狂,卻非不知輕重緩急之人,到了潁川后,他先後與荀氏、辛氏族中的長輩密議,又密見樂進,也大致敲定了將來荀貞到潁川后的“借糧事宜”。

他在寫給荀貞的信中,彙報了議糧的順利進行,同時還提到了荀、辛族中和潁川一些士族近期的情況和動態。

韓馥前時被董卓拜爲冀州牧後,爲了能抗衡冀地士族、在冀州站穩腳跟,曾經專門遣騎回到他的家鄉潁川,大張旗鼓地請迎潁川士人入冀,以壯其聲勢、擴其羽翼,潁川士人接受他的邀請、去到冀州的爲數不少,如辛氏族中的辛評和辛毗兄弟,如荀貞昔日在潁川郡府的同僚、出身陽翟郭氏的郭圖,都去了冀州,現俱在韓馥的府中。

韓馥也邀請了荀氏,一方面是荀貞暗通聲氣之故,一方面也是個人的眼光所見,荀氏上下現皆已清楚知道天下將亂,在經過商議和再三地斟酌、考慮後,族中最終決定讓荀彧的四兄荀諶接受了韓馥的邀請,繼辛評、辛毗、郭圖等人之後,不久前剛去了冀州,——荀氏既知天下將亂,而明明族中有荀貞在廣陵爲太守,麾下精卒強盛,卻爲何不全力幫助荀貞,而竟分出了荀諶去冀州?其實並不奇怪,原因很簡單:這是世家大族在亂世中的自保之策。

荀貞雖是荀氏族人,雖也是一地太守,可卻只是帝國境內百餘郡國長吏中的一個,將來天下果然亂後,前程如何還孰是難料,荀氏一族數百口不可能全都掛在他這一棵樹上,而韓馥是潁川人,與荀氏是老鄉,現又爲冀州牧,形同一地諸侯,表面上的實力遠勝過荀貞,分一人去他那裡,不管是對宗族來說,還是對荀貞日後的發展來說,都應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就如辛氏,辛璦是死心塌地要跟着荀貞了,而辛評、辛毗卻則遠去了冀州,這看似是他們各自不同的個人選擇,可從宗族角度來看,事實上卻都是一樣的性質,都是最爲妥當的決定。

除此之外,辛璦還寫信告訴荀貞了兩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件是董卓徵平原相陳紀爲五官中郎將,另一件是董卓又徵荀爽爲平原相。

這兩件事不但辛璦寫信告訴了荀貞,荀彧也有信來專門講述此事,——其實不用他們告之,荀貞從別的渠道也已經知道了此事。

結合之前董卓廢立天子後一系列向士人示好的事例,他這次給陳紀升官和徵辟荀爽不用說,自顯然也是爲了同樣的目的,亦是爲了能爭取得到士人的擁護。

和陳紀、荀爽一起被徵辟的還有韓融和申屠蟠等人,韓融也是潁川人,申屠蟠是陳留人,除了申屠蟠外,陳紀等人都接受了董卓的徵辟,——荀爽本是不願意接受的,黨錮時他曾遁藏在漢濱十餘年,這次他本是打算和黨錮時一樣,再次遁逃而去,可奈何被朝廷派來的吏員逼迫甚急,不得脫身,無奈之下,只好接受徵辟,就在幾天前離開潁川,去平原上任了。

對陳紀被徵到洛陽之事,荀貞的記憶中沒有印象,但對荀爽被董卓徵辟、最終到了洛陽一事,荀貞卻是有印象的。

對此,他早就做過認真的思考。

他將要響應起兵討董,而當袁紹起兵後,董卓殺了袁隗等數十口袁氏族人,那麼荀爽在這個時候去洛陽安不安全?

他認爲是安全的。

即將發生的討董是以袁紹、袁術兄弟爲首的,也就是說,董卓之所以殺袁氏族人,是“首惡必懲”,是爲了打擊袁紹、袁術,而至於荀貞、曹操、劉岱、橋瑁等人,他們只是袁紹兄弟手底下的“小弟”而已,董卓爲了減少“死敵”,料來卻斷然是不會對他們的族人下手的,——要知道,曹操、劉岱、橋瑁等人多是“公族”子弟,族中長輩都是有做過三公的,其族人在洛陽或爲吏、或定居者都有不少,董卓要想殺,大可以在殺袁隗等袁氏族人時一起殺,可事實上他並沒有殺,這也從側面印證了荀貞的推測是對的。

既然董卓不會殺荀爽,而荀貞記得荀爽在到了洛陽後,只經過了很短的時日就被董卓拜爲了三公之一,具體是三公中的哪一個他記不住了,可無論是哪一個,只要成爲三公,對荀氏也好、對荀貞也罷,就都是一個極好的提高聲望的機會,如此一來,對荀爽入京之事荀貞就是樂見其成了。

不過,爲了保險起見,他在得到了陳紀、荀爽已分別被董卓徵辟的消息後,當即叫來典韋,命他從軍中抽選出了一百精卒,即刻離郡,一半去追陳紀,一半去追荀爽,分別爲其護衛,這樣等陳紀、荀爽到京後,有了這百名猛士在側,萬一有變,也足可及時地護他倆逃出洛陽。

辛璦議定了借糧事,於十月中回到了廣陵。

在他回來後不久,陳容、陳到、陳褒三人相繼完成了剿賊的任務,也分別回到了郡府繳令。

三陳的此次剿賊很是成功,不但掃滅了盤踞在郡中山林湖澤中的諸股賊寇,而且嚴格按照荀貞的密令,藉機一舉拿下了各縣的兵權。

廣陵諸縣各有縣卒,或多或少,少則百十,多則數百。三陳出發剿賊時都拿的有荀貞手令,令中命各縣皆出縣卒,以爲配合。三陳到了地方上後,每至一縣,皆先檢閱縣卒,抽其強者,編爲一部,統一拿到自家手下指揮,留其老弱,仍歸縣寺,當平定了縣中的賊寇後,這部分強者並不歸還給縣寺,以“缺兵”爲由,三陳仍將之帶到麾下,然後去下一個縣。去到下一個縣,同樣如此施爲。這樣,在平定了郡中十一個縣的賊寇後,三陳帳下都各自多了幾個由各縣強壯兵卒編成的別部,他們把這些別部帶回了郡府。

總計十一個別部,合計千餘縣卒,荀貞在親自檢驗了他們後,大筆一揮,去檄各縣,稱“郡兵空虛,急需充實,察諸縣卒精勇堪用,吾擬留郡用之”,光明正大地就把這千餘壯勇精卒給扣留了下來,把他們編在一起,獨立一營,成爲了郡兵中的一個別部,以其平賊有功,號爲“安郡”,並以陳容爲將。

這支郡兵別部編製成後,名義上是陳容爲將,可陳容現下的主職是郡賊曹掾,自有其事,在實際的操練中,卻是由許仲、荀成代替負責,和荀貞的本部義從一起訓練。

討董在即,荀貞加強了對義從的操練,提高了操練的密度和強度,如今幾乎是日日不停。

而在二度造訪過張紘等郡中名士、名族後,荀貞也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軍中,每隔兩天都會去營裡待上半日,有時還會在軍中住上一晚。

陳芷、遲婢、吳妦、唐兒諸女不知荀貞將要起兵討董,但以她們的聰慧,卻也從荀貞的突然極爲重視軍事也猜出了一些端倪,陳芷嘴上不說,心中卻難免擔憂。爲了她能安心養胎,荀貞少不得只能在她身上再多付出一點精力。

三陳歸郡後不久,外出代荀貞行縣的袁綏、秦鬆等人絡繹歸來。

據他們回報,各縣的長吏、縣吏和士人,不少都表示了對董卓的憤慨,並且確實有些年輕的士人表現衝動,不過在他們及時地疏導、安撫下,沒有發生什麼不可收拾的大事。

荀貞倒是很喜歡聽到這個消息,郡中的吏、士越憤慨,那麼將來他討董時就越能放心地離開廣陵。

奉命監銅山冶鑄事的魏光亦在這些天送來了兩批鑄成的銅箭鏃,——荀貞之前命各縣送鐵匠來郡府,各縣離廣陵有的遠、有的近,離廣陵近的各縣的鐵匠大多已經到了,遠的也都在路上了,按魏光的話說:這兩批冶造成的兩萬箭鏃只是小規模冶鑄的成效,在那五十個潁川鐵官出身的義從兵卒的配合、幫助下,他已經理順了銅山的冶鑄事,把銅山牢牢控制在了手中,組織好了兵械的冶鑄工作,只等鐵匠全部抵達,即可開始大規模地不停歇地冶鑄軍械了。

荀貞接受程嘉的提議,又遣人去見糜竺,希望能從糜竺這裡買些兵械,關係到兵甲軍事,牽涉重大,糜竺雖早前被秦鬆說動,樂意給荀貞幫些忙,可亦是猶豫不決,不過最終在荀貞退而求其次,不再直接買兵械,而以“農具不足”爲藉口,改爲買鐵之後,他同意了這筆買賣。

糜竺的家鄉朐縣就產鐵,有官辦的鐵官,也有私人的冶鑄作坊,憑糜家在當地的勢力,不管是官辦的、還是私人的,要想搞些鐵出來輕而易舉,就算爲了避免陶謙猜忌,爲不引人注目,分從各處進貨,合攏一塊兒,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足夠荀貞打造數千軍械了。

總之,入到九月、十月以來,在董卓廢立天子,袁紹、曹操的兩封信到後,荀貞總攬全局,他帳下的文武諸人分行各事,在表面平靜的郡中局面下,討董備戰的步伐越來越加快了。

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53 不顧母弟朱靈忠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2 安南借重荀與張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43 李通難擇良木棲59 荀君爲政(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38 荀攸來訪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9 計吏郭圖(上)91 兵臨西華(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67 鳳集西鄉(上)65 奉孝高臥懷棲逸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8 遍觀諸郡(下)28 幾事不密則成害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8 程嘉獻策難吳輯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38 縱橫意氣袁本初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5 鄉有野賢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55 買馬(上)31 除惡務盡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31 督郵一怒(上)41 虛虛實實63 田邊斷案(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8 第一天(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91 忽然聞得故人到72 凌霄鴻鵠潁陰侯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 風物迥異江南地14 唯恨之流年悄逝37 起行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8 府主簿拒降守名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30 朱陽第三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14 守城初戰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9 荀君爲政(上)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8 士族97 孫文臺單騎陷陣4 初雪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11 督郵屬吏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9 辛璦(上)
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53 不顧母弟朱靈忠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2 安南借重荀與張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43 李通難擇良木棲59 荀君爲政(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38 荀攸來訪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9 計吏郭圖(上)91 兵臨西華(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67 鳳集西鄉(上)65 奉孝高臥懷棲逸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8 遍觀諸郡(下)28 幾事不密則成害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8 程嘉獻策難吳輯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38 縱橫意氣袁本初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5 鄉有野賢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55 買馬(上)31 除惡務盡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31 督郵一怒(上)41 虛虛實實63 田邊斷案(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8 第一天(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91 忽然聞得故人到72 凌霄鴻鵠潁陰侯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 風物迥異江南地14 唯恨之流年悄逝37 起行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8 府主簿拒降守名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30 朱陽第三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14 守城初戰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9 荀君爲政(上)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8 士族97 孫文臺單騎陷陣4 初雪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11 督郵屬吏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9 辛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