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

陰德是琅琊郡的太守,此外,他還有一個身份,他出自南陽陰氏,卻是與當年在潁川做過太守的陰修本是同族,而陰氏與潁陰荀氏卻有姻親的關係,——荀爽之女荀採早年嫁到了陰家。

荀貞到廣陵任太守後不久,陰德就與荀貞取得了聯繫,兩下來往頗密,程嘉每次去開陽見臧霸,都會順道謁見陰德。琅琊的郡治便在開陽,所以程嘉在見過臧霸後去謁見陰德很方便。

現下正當荀貞攻徐的戰事進入關鍵時刻,臧霸前腳纔出了琅琊郡,陰德後腳就在琅琊“生亂”,這對臧霸來說,他未免會懷疑此乃荀貞授意,萬一他真的因此而產生誤會,那麼接下來的東海之戰,局面可能就會有變,至少會給荀成、許仲這邊增加不小的難度。

所以,程嘉在半道上聞知了此事後,便沒有再去利城,而是立即返回了營中,向荀成彙報。

荀成心知此事事關重大,卻按住了因此而緊張的情緒,表面從容不迫,先與程嘉入帳中,等徐榮等紛紛來到,這才徐徐開口,叫程嘉又把此事說了一遍。

帳中諸人,包括平時對軍務、政務等事壓根就沒什麼興趣,一點也不關係的辛璦,也不由爲之色變。

高素頭一個嚷嚷起來,他叫道:“這陰德!好好的琅琊太守不當着,倒在這時候給將軍添亂!”

文聘、甘寧、姚頒等也蹙起了眉頭,只是他們僅爲別部司馬,職低秩卑,校尉們沒有開口,他們也不好急着說話,只能都強捺不安,目注荀成、徐榮等人,等待他們計議。

徐榮皺着眉頭,說道:“陰相卻怎麼忽然起兵攻開陽的泰山兵營?”

他對琅琊的內情不瞭解,因有此問。

程嘉對此很清楚,他說道:“臧霸擁兵跋扈,名爲騎都尉,實行太守之權,如孫觀、昌豨諸泰山軍將,更是沒把陰德放在眼裡,平素沒少欺凌。陰德早就不堪其辱,我此前每次見他,他都怨聲不止。今必是他見君侯兵入東海,而臧霸又帶主力出了琅琊,故此聚兵攻其開陽營。”

事實如程嘉的猜測:臧霸屯兵開陽,琅琊的郡治也在開陽,臧霸手上有兵,陰德上沒什麼兵,故而,雖然太守是陰德,可實權卻在臧霸,陰德惡此久矣,只是一直以來力不如人,沒辦法,只能忍耐,現下荀成兵入東海,臧霸又離了琅琊,陰德因就動了心思,聚兵攻打臧霸留在開陽的營壘和兵馬,誰知臧霸遣兵回援的快,營壘還沒打下,他就兵敗被擒了。

徐榮說道:“若是因此使臧霸一改‘坐觀’之態,改向陶恭祖那邊,對我軍來說,卻是有些棘手。”

如果臧霸坐觀不動,本來打下厚丘、朐縣,就可以進攻郯縣了,如果臧霸因此動兵,卻還需得與泰山兵再打上一場,雖說不怕會敗,可到底是打仗,耽誤時日不說,也會產生兵員損失。

程嘉說道:“當務之急,是我等當議出一個對策,儘量減少此事會對我軍產生的影響。”

荀成點頭說道:“君昌此言正是。……諸君,都有何應對之策?”

秦鬆說道:“此事重大,當立即上書君侯,請君侯決斷。”

秦鬆字文表,廣陵郡人,頗有名望,荀貞到廣陵後,擢用之,現爲“度支校尉”。因爲廣陵、東海相鄰,他與東海郡的士人大多相熟,故此,此次從荀成北上擊東海。

對秦鬆此話,在座諸人中許多贊同,都道:“不錯!”

坐中有一人,卻不以爲然,奮聲說道:“我營距廣陵四百里遠,往返八百里,如上報君侯,便是星夜兼程,馬不停蹄,來回也得四五天。陶恭祖現在可能也已經知道了此事,就算他現在不知道,很快他也就會接到消息,吾料他聞訊後必會遣人去見臧霸,試圖以此說服他。而且,公等別忘了,陶商現下可就在臧霸軍中!他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陶恭祖那邊說客巧言,我等卻在這裡靜候君侯迴文答覆,豈不謬哉?久則生變!……護軍,君侯託大軍於公手,付重任於公身,當此非常時刻,正當‘事急從權’,豈可再上報君侯以候命?”

諸人看去,見說話的人是司馬徐卓。

荀成也就是三十來歲的年紀,但一因徐卓年輕,二來荀成現爲主將,所以徐卓以“公”相稱。

荀成深以爲然,問道:“如此,君何意也?”

“當今之計,唯有一策。那便是立即遣人趕赴利城,面見臧霸,務使他相信此事與君侯無關。”

徐榮、辛璦、陳褒、陳午等人俱皆點頭,認同了徐卓的意見。

荀成說道:“徐司馬言之有理。……諸君,你們以爲見了臧霸後,該怎麼對他解釋?”

秦鬆說道:“自是當赤心相待,以誠言相告。”

徐卓不同意,說道:“當此之時,說再多的誠言,臧霸也不會相信。”

荀成問道:“君以爲該當如何是好?”

“公可寫一封信給臧霸,不需解釋,只需在信中寫:公族與陰氏乃是姻親,今聞陰德爲臧霸所擒,願出錢以贖之。如此即可。”

荀成聽了這話,靜思片刻,不覺讚道:“君此妙策!”

這個時候去給臧霸解釋是沒有用的,說再多的話,天花亂墜,誰知道臧霸那邊會不會信?乾脆一個字都不解釋,以私人的名義寫信,用姻親的緣故去贖陰德。這樣,反而更能容易地使臧霸相信此事與荀貞無關。並且,還顯出了荀氏族人的品德,爲了姻親關係,肯拿錢去贖陰德。這要比只是“赤心相待,以誠言相告”高明得太多了,僅僅“誠言相告”的話,臧霸不但可能不會信,而且顯得荀貞、荀成這邊急於和陰德撇開關係,未免會有傷荀家的清名。

帳中無人盡皆佩服,都無異議。

荀成遂親筆寫就一封書信,顧視帳中諸人,最後視線落在了程嘉身上:“君昌,只有你見過臧霸,之前我還不太願意讓你去利城,現下,此任非你不可了!”

程嘉慨然說道:“護軍放心,嘉此去,必不辱命。”

接過了荀成的信,程嘉貼身放好,顧不上休息了,立即便又出營,趕去利城。

下午出的營,一夜不停,次日,程嘉抵達利城臧霸營外。

雖是兩天兩夜沒睡了,程嘉卻精神旺盛,來到營前,自報姓名,求見臧霸。

不多時,孫康出來相迎,把他帶到臧霸的帳中。

程嘉呈上荀成的書信,道明來意。

臧霸沒有多說,收下了信,看罷,不露聲色地請他暫下去休息。

隨之,臧霸召來諸將,把荀成的信於諸人。

諸人傳看過。

昌豨問道:“程嘉在哪裡?”

“我見他風塵僕僕,雙目通紅,定是趕路所致,未能寢眠,故而讓他下去休息了。”

昌豨按劍起身,說道:“去哪裡休息了?”

臧霸皺了下眉頭,問道:“你做甚麼?”

“我去斬了他!”

“爲何?”

“這豎子此前每至開陽,必拜謁陰德,誰知道他們都說了些什麼?此次陰德作亂,依我看,必是受荀貞之的指使,好在我回援得快,纔沒出了大亂子,這豎子倒是有膽,竟還敢再來見你,還敢說要把陰德贖買回去,真不知死字是怎麼寫的!”

這次陰德興兵的消息傳到營中後,臧霸遣了昌豨去回援。昌豨到了開陽,一戰即擒拿了陰德。

臧霸沉下臉色,說道:“胡鬧!坐下。”

昌豨雖不情願,可還是坐下了。

臧霸問餘下諸將:“君等怎麼看?”

尹禮說道:“陶商說:陰氏是荀氏的姻族,陰德此亂,必爲荀貞之意。……現下程嘉又拿了荀成的信來贖陰德。這事兒?一下子還真搞不明白其中到底有沒有荀廣陵插手。”

孫觀、吳敦、孫康等將紛紛同意,都道:“一下子是搞不明白。”問臧霸,“都尉以爲呢?”

臧霸說道:“我以爲,此事必與荀廣陵無關。”

“噢?此話怎講?都尉爲何如此說?”

“三個原因。”

“願聞其詳。”

“我雖與荀廣陵未曾見過,然久聞其名,他絕非言行不一之人,不會一邊示善意給我等,一邊背後指使陰德作亂。並且,我雖未見過荀廣陵,程君昌此人,我卻見過,你們中也有人見過,此人重諾尚義,正是我輩中人,他這樣的人既然對荀廣陵忠心不二,由此便也可見荀廣陵的爲人了。此其一。”

“其二呢?”

“如果真是荀廣陵指使的陰德作亂,荀成肯定不會寫信來,一字不加解釋,只講拿錢贖人。此其二。”

諸將聽了臧霸此話,細細思量,均覺得臧霸說得有道理,便是昌豨亦如此。

孫觀問道:“既如此,都尉有何打算?”

“荀仲仁既拿錢贖人,我就把陰德給他。”

昌豨忍不住又開口,說道:“卻得多要些錢!”

“我一個錢也不打算要。”

“這是爲何?……陰德雖爲我所擒,可我等在開陽的營壘卻被他燒了幾座,軍資被毀了不少,兵士也稍有折損,不問荀廣陵多要些錢,怎補得上我等的損失?”

“荀仲仁已入東海,許君卿也將很快攻入東海,這徐州刺史就要換人了。刺史可以換人,琅琊卻換不了。……哪裡有屬吏問上司要錢的道理?”

刺史能換人,琅琊挪不動,荀貞拿下徐州後,臧霸等要想還在琅琊待着,就得正式地投到荀貞帳下,到那時就成了荀貞的屬吏,做爲屬吏,的確是不好拿上司的錢的。

昌豨猶有不滿,嘟噥說道:“刺史由他換,只要我等手上有兵,換了誰當刺史還不都是一樣!”

之前臧霸就分析過荀貞和陶謙的不同,見昌豨還是這態度,臧霸也懶得再給他說,對孫觀等人說道:“而且,你們以爲程嘉此來利城,只是爲了贖陰德麼?”

“他還有別的目的?”

“荀仲仁已至厚丘,而卻不攻,所爲者何?正是因爲不清楚我等到底會不會助陶徐州!現下我一個錢不要,把陰德送給他,他自然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諸將聞之,俱道:“都尉高明!”

當下,等程嘉休息好,臧霸召他見面,一錢不取,把陰德交給了他。

程嘉是個聰明人,領會了臧霸的意思,遂滿臉笑容地辭別臧霸,帶着陰德,返回厚丘。

14 守城初戰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35 褒貶由人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31 名重徐州陳元龍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42 三見遲婢11 陳琳表令諸荀怒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34 一怒之威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36 我所邀者仁民名60 文直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6 尋賢不遇(下)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94 願以區區當芹獻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66 急擊則負緩則勝21 上任西鄉11 寇至67 鳳集西鄉(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8 遍觀諸郡(下)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7 推功相讓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81 擒賊先擒王(中)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41 一諾從來許殺身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60 荀君爲政(下)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5 大計51 無中生有兵家計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9 太守長史兩不負11 朋黨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21 今有潁陰乳虎(中)21 辛璦(下)19 圍不赦以威生仁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47 辨旗察鼓72 寧舍濟北取任城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 上任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35 褒貶由人94 會師城下(上)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24 太守驪馬從白駒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62 太守行春(下)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9 道人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41 虛虛實實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2 二李陰與澤賊通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9 太守長史兩不負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63 下邳相舊習難除85 威震陽翟(下)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
14 守城初戰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35 褒貶由人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31 名重徐州陳元龍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42 三見遲婢11 陳琳表令諸荀怒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34 一怒之威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36 我所邀者仁民名60 文直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6 尋賢不遇(下)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94 願以區區當芹獻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66 急擊則負緩則勝21 上任西鄉11 寇至67 鳳集西鄉(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8 遍觀諸郡(下)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7 推功相讓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81 擒賊先擒王(中)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41 一諾從來許殺身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60 荀君爲政(下)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5 大計51 無中生有兵家計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9 太守長史兩不負11 朋黨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21 今有潁陰乳虎(中)21 辛璦(下)19 圍不赦以威生仁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47 辨旗察鼓72 寧舍濟北取任城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 上任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35 褒貶由人94 會師城下(上)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24 太守驪馬從白駒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62 太守行春(下)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9 道人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41 虛虛實實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2 二李陰與澤賊通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9 太守長史兩不負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63 下邳相舊習難除85 威震陽翟(下)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