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

郡丞李鵠是個稱職的鷹犬,荀貞這邊剛退朝,他那邊就跑去了趙宅。

“少君,太守今天升朝了。”

“升朝了?”

“是,剛剛退朝。”

“昨天晚上郡府裡大擺筵席,熱鬧到半夜,我就知道他是在裝病,果不其然!他倒是能忍,半個多月不出後宅一步,這要換了是我,早悶得氣短了。……,他今日上朝都說了些什麼?”

“我命人打聽了……。”

“你命人打聽了?”

“是。”李鵠知道趙然是在爲什麼而奇怪,他解釋說道,“太守沒有召我上朝。”

“你堂堂郡丞,他升朝居然不召你?”

“是啊,着實可恨!”李鵠咬牙切齒地說道。

“豫州兒卻是個愛憎分明的,哈哈,他之所憎,正我之所愛也。李君,何必動怒。”

李鵠眉開眼笑,說道:“是,是,能得少君信愛,鵠三生之幸也。”

“他升朝都說什麼了?”

“鵠命人細細打聽,他總共說了三件事。”

“哪三件?”

“勸農其一,重建郡縣學校其二,行縣治吏其三。”

趙然默然片刻,嘿然說道:“豫州兒這是想收買我魏郡的民心啊。”

荀貞今日在朝上講的那些話,如“農者,國之根本”、“吾荷國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吏者,理也,宣德明恩,以牧養民,仁之道也,抑強督奸,捕誅盜賊,義之節也”等等,其實就是他的就職演講,他這是在向全郡宣佈:我雖然沒有當過太守,以前任的大多是軍職,但我現在既然是魏郡的太守了,那麼我就會遵從聖賢之言,盡心盡力地做一個賢明太守,治理本郡。換而言之,也就是說,他提到的農、學、吏治這三件事將會成爲他今後執政的綱領。

趙然雖是閹宦家的子弟,卻不代表他不學無術,他也是學過經書,並有一定的政治鬥爭經驗的,一聽荀貞此三事就猜出了荀貞的用意。

李鵠說道:“可不是麼?別的不說,只他這三政一出,至少儒生和黔首會偏向於他了。”

勸農、重學這都是儒家提倡的,整頓吏治是百姓所期望的,荀貞如能把這三條政事落實圓滿,必能得儒生、百姓之擁戴。

趙然哼了聲,冷笑說道:“那也不見得。”

“少君此話何意?”

“我郡連年兵亂,缺糧少牛,勸農是那麼好勸的?況且,於毒或許覆敗在即,但本郡之賊可不止於毒一個,於毒只是最大的一個賊罷了,其餘還有很多的小股賊寇,遍佈各縣鄉亭,這些小股的賊寇不除,他拿什麼去‘勸農’?”

“是,是,少君明察遠見。”

“還有,‘重建郡縣學校’?建學校不用僱工麼?僱工不用錢糧麼?錢好說,糧他從哪兒來?他雖然從趙郡弄來了點糧食,可那點糧食連養兵都不夠,他還能拿出來建學校?我看他是不會捨得的!”

“是,是,豫州兒是以軍功發家的,對他那三千義從他必是十分重視,想來肯定是不會把軍糧拿出來建學校的。”

“不錯。沒有糧食就僱不來工,僱不來工?哼,我看他怎麼重建學校!……,等到他勸農、建學均不成的時候,哼哼,我看他怎麼收場!”

許下諾言而不能實現,不如不許諾言,許諾而不能實現更招人怨。

如果荀貞不能圓滿地落實農、學、吏三事,那麼希望落空的儒生、百姓對他不但會失望之極,而且必定會非議如潮,到了那時,才真的是怨聲載道。

李鵠翹起大拇指,說道:“少君說得太對了!”頓了一頓,話題一轉,說道,“不過話說回來,農、學二事固然不好辦,可‘行縣治吏’這件事卻不得不防。少君你也是知道的,豫州兒號‘乳虎’,虎而冠,暴虐恣睢,其視殺人如刈草菅然,卻需得防他無故發揮,殘害郡縣啊!”

趙然沉吟說道:“卿此言有理,是得防他一防。”斟酌片刻,做出了決定,說道,“這樣吧,你今天就遣人去各縣,叫各縣提前預備,以防被豫州兒抓住馬腳。”

“諾。”

趙然雖不怕荀貞,可對荀貞果斷敢殺的作風卻也無可奈何,如果縣裡邊他的人被荀貞抓住馬腳,可以預料,荀貞必會當場就大開殺戒,即便不殺,也會當初罷黜驅逐,他就算想救也來不及,所以爲了避免“無謂”的損失,還是提前通知一下各縣,叫他們做些準備爲好。

“豫州兒在朝會上有沒有說於毒被擒、李瓊獻三縣地投降的事兒?”

“說了。”

“內黃諸縣的令長、丞尉現均空缺,豫州兒有沒有提及此事?”

“這倒沒有。”

“豫州兒肯定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李卿,你覺得他會怎麼辦理此事?”

“不外乎一邊傳捷報入州中和朝中,一邊擇人暫守此數縣。”

“我也是這麼覺得的,……魏郡十五城,被於毒盤踞的佔半數之多,乃是我魏郡的半壁河山,絕不能拱手讓與豫州兒。”

“少君的意思是?”

“你可與功曹王淙、主簿尚正、東部勸農掾康規等郡府吏聯名上奏豫州兒,舉薦守官人選。……至於具體的人選名單,待我擬好後,明天我會叫人給你送去。”

李鵠面現爲難,撓頭說道:“這……。”

“怎麼?”

“少君的吩咐,下吏自然會盡心竭力地去辦,可王淙、尚正、康規諸吏,下吏卻沒有把握能說服他們。前些天,下吏奉少君之令,分別召見王淙、尚正、康規諸吏,向他們吐露少君的示好之意,可這幾個人都不知好歹,要麼含糊其辭,顧而言他,要麼乾脆就不應召,不來見我,要想說服他們聯名上奏恐怕不易。”

“可恨豫州兒一到郡府就把諸曹掾吏逐出泰半!使我爪牙損失殆盡。要非如此,也不致今日無人可用。”

“是啊,是啊,真是可恨。”

“既然如此……,這樣吧!”

“怎樣?”

“你先不用上書豫州兒,我等會兒遣人分去內黃等縣,謁見各縣的冠族、右姓,由他們出面,聯名舉薦守官人選。”

“少君此計大妙!由地方大姓出面,此民意也,豫州兒就算不願,諒他也無法拒絕。”

趙然的此計確實不錯,如能得以實施,那麼既能賣好給各縣的冠族、右姓,又能使因而得以上任的守官對他感恩戴德,言聽計從。

趙然亦自覺此計大妙,自得地撫了撫鬍鬚。

李鵠眼珠一轉,說道:“少君,下吏有一愚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

“我聽說豫州兒在朝會上誇口,說短則十天,長則半月,魏、元城、武安諸縣也必能歸郡,這幾個縣的令長、郡丞也都空缺,少君何不索性一併分別派個人去?”

“此數縣尚在賊手,如何派人去?”

“可令彼等先在縣外等候,待豫州兒將此數縣收復後再入城。豫州兒肯定料不到少君早有謀備,如此,他前腳取城,少君後腳取守官,他卻是辛辛苦苦一場,全都給少君做了嫁衣裳。”

趙然哈哈大笑,說道:“好!”

說辦就辦,當天他就從府中的門客中選了十幾個能幹的,令之分去內黃、魏等縣。

這十幾個門客下午出的城,他們出城不久,從郡府裡傳出了一個消息。

於毒降了。

趙然啐了一口,說道:“毫無節操骨氣,真賊也!”

於毒這一投降,魏、元城、武安等縣十之**也會跟着投降,這對魏郡是件好事,對趙然“謀取魏等縣守官”的計劃也是件好事,但同時對荀貞更是件好事。

於毒整整肆虐魏郡了一年多,魏郡上下束手無策,節節敗退,丟了半壁郡地,而荀貞到郡才一兩個月卻眼看就要將此亂平定,而且還是“兵不血刃”地平定,任誰也能看出,他在魏郡的威望必將會上升到一個很高的程度。

凡是對荀貞有利的,趙然就不高興。

哪怕於毒能多撐幾天,給荀貞添點堵也強過現在,要是於毒寧死不降,荀貞不得不發兵攻魏縣等城,那更是最好不過,——既能消耗掉一部分他的實力,又能使他的威望不致升得太高。

可惜趙然不是於毒,於毒想投降他也沒辦法,只能罵一聲“真賊也”而已。

李鵠又急匆匆地從府外跑來。

“少君,豫州兒發兵出營了。”

“是去魏縣,還是去武安?”

荀貞此時發兵只能是去收復失地的,魏縣在郡東,武安在郡西,不是去魏縣就是去武安。

“魏縣。”

“走,上樓看看去。”

李鵠跟着趙然出到屋外,行至趙宅裡最高的一座樓下,拾急而上,登至頂樓,站到凸出樓外的涼臺上向縣外遠望。

登樓遠望的不止他們。趙宅所在之地是縣中富貴人家的聚居之區,這些富貴人家的家中俱有樓,鄰近的樓上大多可見人影,應都是在聽說了荀貞發兵出營的消息後來觀望情況的。

遠望縣外,遙見一隊隊的甲士從兵營裡出來,在旗鼓號令的指揮下,列隊營外。

離得遠,只能看見個大概,看不見旗號。

趙然問道:“豫州兒發的都什麼兵?是單隻他的義從還是義從、郡兵俱有?”

“義從千人,郡兵千人。”

“既發的有郡兵,緣何不見郡兵來向我報訊?”

趙家在郡兵裡的勢力很大,先前被荀貞斬殺的那幾個軍候、屯長只是其中地位比較高的,其它的耳目、爪牙還有很多。

“聽說豫州兒在傳檄調兵之前先令兵營戒嚴,遣辛璦率四百騎士嚴守各個營門,禁人出入,可能因爲這個緣故,他們未能及時來向少君稟報。”

趙然頓生狐疑,說道:“於毒已降,魏、元城、武安諸縣取之應該不難,豫州兒緣何如此謹密?”急召府中得力的門客數人,令之速往營外打探。

這幾個門客到得縣外,卻發現荀貞在兵營外的警備十分森嚴,負責警備的均是荀貞的義從,他們一個也不認識,半步不能入內。直等到出營的二千兵馬列隊完成,在數個軍校的帶領下離開了營地,向魏縣方向進發了許久之後,他們才找到機會入到營內。

等他們打探清楚,回到趙宅,向趙然稟報的時候,夜色早已降臨。

趙然聽完他們的稟報,勃然大怒,霍然起身,拂袖把案上的東西揮到地上,怒道:“什麼?豫州兒把我家在郡兵裡的門客、大奴全都派出去了?”

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7 獨行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3 贈馬劉備關張喜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0 祭祀族宴20 拜徐州用計離亂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33 程偃23 豫兗羣豪三人最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6 演武薦賢(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9 督郵在此(上)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4 初雪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73 忠孝勇武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72 初見一龍(下)48 惟是小人最難養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27 敬老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62 賜字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53 滅族(上)1 飛書問君何所欲22 文高初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7 鳳集西鄉(上)33 破敵(下)32 荀衢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5 問世間誰主沉浮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26 鄉中四姓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4 飛檄琅琊御冀方46 恩威並施95 會師城下(中)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95 會師城下(中)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7 遍觀諸郡(上)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56 買馬(下)24 文聘(下)4 牆下相托22 旋舞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4 孟塗敢棄夜襲利83 威震陽翟(上)7 每思內戰常齧指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 佳婦何人陳家女56 熔鑄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95 會師城下(中)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
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7 獨行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3 贈馬劉備關張喜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0 祭祀族宴20 拜徐州用計離亂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33 程偃23 豫兗羣豪三人最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6 演武薦賢(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9 督郵在此(上)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4 初雪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73 忠孝勇武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72 初見一龍(下)48 惟是小人最難養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27 敬老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62 賜字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53 滅族(上)1 飛書問君何所欲22 文高初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7 鳳集西鄉(上)33 破敵(下)32 荀衢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5 問世間誰主沉浮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26 鄉中四姓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4 飛檄琅琊御冀方46 恩威並施95 會師城下(中)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95 會師城下(中)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7 遍觀諸郡(上)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56 買馬(下)24 文聘(下)4 牆下相托22 旋舞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4 孟塗敢棄夜襲利83 威震陽翟(上)7 每思內戰常齧指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 佳婦何人陳家女56 熔鑄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95 會師城下(中)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