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

多謝甜食者、憑欄望北斗、d、樓觀、suyouan、黯月之逆襲、冉閔再生諸君之月票。

第一更送上。

——

荀貞剛從莊子裡的府庫中出來,迎面一個探馬馳馬奔至,滾落下馬,說道:“急報!”

諸將齊齊變色,以爲是白馬、濮陽的敵人來襲。荀貞晏然從容,問道:“何事如此倉急?”這探馬說道:“白馬賊韓立遣了兩千兵朝韋鄉而來,但在半路上卻退了回去。”

荀攸頓時瞭然,笑道:“此必是白馬賊接到了崔秉的求援,故遣兵來援,但走到半路上去才獲悉韋鄉昨夜已被我部攻下,進退失據,不敢再進,故撤軍退回。”

劉鄧喜道:“韋鄉莊中賊寇不多,才**百人,我部既爲皇甫將軍的先鋒,奉令先略東郡,這點戰績實在拿不出手。荀君,今白馬韓立遣賊兵兩千來援韋鄉,未至而返,定是因懼我部兵威,此正我部銜尾急擊之時!加上這兩千賊兵,我部的戰功才差不多可以獻給皇甫將軍了。”

許仲、典韋、陳到、江禽、辛璦等皆以爲然,獨陳褒不語。

荀貞乃問道:“阿褒,諸君請戰,爲何獨你一言不發?”

陳褒躊躇片刻,說道:“荀君,褒以爲現在非我部追擊白馬賊兵的時候。”

荀貞饒有興致,問道:“爲何?”

陳褒說道:“白馬賊所以半途而退者,是因爲我部已攻下了韋鄉碉壁,地利歸我所有,故此他們不戰而退,而我部如若追擊之,勢必要與之野戰,如能速勝,倒也罷了,如不能速勝,那麼白馬距韋鄉不到二十里,韓立聞訊,必會再遣援兵合擊我部。我部昨夜力戰,尚未得歇,就算傾巢而出,或也難以速勝賊兵兩千,一旦再被韓立合擊,則將會陷入苦戰,倘若再引來了濮陽賊兵,恐怕會要大不利於我。故此,褒以爲現在不是我部出莊追賊之時。”

他頓了頓,又說道:“再則況且說了,賊兵半途而退,焉知不是他們的計謀?也許他們這麼做,正是爲了引誘我部出莊呢?”

荀貞聽他說完,撫掌讚歎,說道:“昨暮攻莊,阿褒先登,復破碉樓,斬殺崔秉,戰功赫赫,而今聞賊半途而退,卻絲毫不以昨暮之大勝而自矜驕傲,深思熟慮,兵不輕動,智勇雙全。好啊,好啊!”對諸將說道,“阿褒所言,你們都聽到了?昨暮攻下此莊,只是小勝,東郡黃巾賊數萬,我部只有三千,豈能因爲昨暮之小勝而便就輕視他們?白馬守將韓立,我等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焉知他不是一個多謀之人?就像是阿褒說的,要是他在半路給我等設下了埋伏,我等初來乍到,不熟悉韋鄉、白馬周邊的地形,萬一中計上當,怕會大敗,待到那時,我等該如何纔好?別說獻給皇甫將軍一份大大的功績,恐怕連韋鄉也保不住,沒準兒會反被白馬賊奪去。諸君,臨戰交鋒固然勇者勝,可是戰前卻需小心謹慎,不可恃勇或勝而輕敵也。”

諸人受教應諾。荀貞說道:“皇甫將軍給我等的軍令是:先入東郡,拔韋鄉,爲主力開道。白馬援軍既然撤走了,咱們就不必理會他們,只管守好韋鄉,靜候皇甫將軍的到來就是了。”

衆人應諾。

……

荀貞三千兵馬屯守韋鄉,千人在莊內,兩千在莊外,成掎角之勢。因他往日之善戰威名,數日之內,白馬、濮陽兩地的黃巾軍竟是沒有一個來攻打他的,輕輕鬆鬆等候到了皇甫嵩主力的到來。

這時,已經是五月上旬,到了仲夏時節,天氣漸漸炎熱。荀貞帶了數百步騎,至濮水北岸迎接皇甫嵩。立在北岸,隔着濮水,遠望對岸,只見兩萬餘漢兵浩浩蕩蕩,旗幟如林,人馬嘶鳴,捲起滾滾的塵土。到岸邊不多時,即見漢兵開始渡河,觀其旗幟,最先過河的是傅燮部。

荀貞驅馬向前,接到傅燮。多日不見,傅燮黑了一點,卻是因漸入深夏,日頭漸毒,被曬黑了。荀貞下馬迎之,笑道:“這才幾天沒見,司馬有些見黑了。”傅燮也下了馬,按劍打量荀貞,笑道:“別隻說我,司馬難道不自覺麼?”荀貞問道:“怎麼?”傅燮笑道:“昔我在潁川初見司馬,司馬玉樹臨風,而今卻不但黑了,也瘦了許多啊!”再又打量荀貞一眼,復又讚道,“不過雖然瘦了點,黑了點,英武精悍之氣卻更勝往日了。”

荀貞一笑,望向對岸,問道:“將軍何時渡河?”

“將軍令我部先渡,隨後是北軍,接着便是中軍及各營步卒了,最後是三河騎士。”傅燮瞧見荀貞的從騎手上捧了個木盒,笑指着說道,“我在路上聽你送給將軍上的捷報上說,你入東郡次日便打下了韋鄉,斬殺了崔秉。這木盒中可就是崔秉之首級,準備獻給將軍的麼?”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幸賴將軍神威,韋鄉守賊戰無鬥志,我方纔僥倖一戰克之,我部陳褒率兵卒射殺了崔秉。”傅燮讚道:“自潁川至汝南,再到東郡,司馬無往不克,真是百戰百勝!”荀貞遜謝,說道:“何及司馬與將軍!我聞司馬與將軍一路上來,在陳留郡接連攻破五六股賊兵,悉定陳留。”傅燮哈哈一笑,說道:“你又不是沒與陳留賊兵交過手,陳留賊遠不如汝南和潁川賊,都是小股賊寇,亦多非黃巾道信衆,不過是些趁機作亂的盜賊罷了,多則七八百人,少則只有兩三百,這點賊寇便是再多來十股,也是不值一提。”

傅燮與荀貞說了會兒話,告辭離開,去指揮本營人馬渡河列隊。

荀貞在皇甫嵩軍中多時,與皇甫嵩麾下的諸將大多熟悉了,每一支渡河過來的漢兵營,只要能碰上面,他都會和他們的帶兵將校聊上幾句。因爲他荀氏的出身、以往的戰績和皇甫嵩對他的器重,這些各營的將校對他也都客客氣氣,當然,其中亦不乏熱情過度的。

近百艘小船來河水兩岸繁忙來回,運送兵卒,傅燮、北軍等營渡河完畢,該到中軍。

皇甫嵩沒有乘船,而是騎馬從橋上過來。荀貞迎上,拜倒馬前,將盛着崔秉首級的木盒獻上。

皇甫嵩示意親兵接過來,下馬前行兩步,親手把荀貞扶起,滿意地打量了他幾眼,笑道:“我就知道只要派你先行,就必能完成我的軍令,今果爲我大軍拔掉韋鄉,掃清了入東郡的道路。做的好啊!”荀貞恭謹說道:“所以能僥倖拔韋鄉、斬崔秉者,上賴將軍神威,下賴兵卒死戰,貞因人成事,坐享其成罷了。”皇甫嵩笑道:“無須謙虛,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問他,“你先主力入東郡,至今已有多日,對東郡黃巾賊的底細詳情可有了大概的瞭解?”

荀貞說道:“貞自奪下韋鄉,連日遣探馬四出,刺探白馬、濮陽的敵情,略有所知,正要報與將軍知曉。”皇甫嵩說道:“好,待各營渡過河後,我今晚就召開軍議,你可在軍議上把你瞭解到的東西給各營將校詳細說說。”荀貞應諾。

兩萬漢軍渡河,規模不比荀貞當日三千人馬渡河,從上午一直到入夜,方纔渡河完畢。

河邊不是紮營之所,皇甫嵩帶全軍北行數裡,停駐在韋鄉的東邊,下令安營,與荀貞早先在韋鄉莊子東邊紮下的營地連成一片。兵卒紮營,各營的將校聚於皇甫嵩的中軍帥帳,商討攻取東郡的戰事。諸將齊至,荀貞坐於末席。

皇甫嵩環顧諸人,說道:“荀司馬先入東郡,對東郡之賊較爲了解,諸君,軍議之前,先聽聽荀司馬說說賊情。”

荀貞應命起身,說道:“貞自入東郡,多方查探,所得之情報其實與諸公此前所知沒有多大的差別。東郡黃巾賊的渠帥乃是卜己,這個諸公都已知曉。賊衆約有三萬餘人,現今大多聚於兩地:濮陽和白馬,主力由卜己帶領,屯駐濮陽,別部由韓立帶領,屯駐白馬,這些,諸公大多也已知曉。貞經過這幾天的查探,探清了這幾地賊兵的數目,濮陽的賊兵約有兩萬,白馬的賊兵約五千,餘下的三四千賊兵則是分散在東郡東北邊的各縣,貞並遣人去濮陽、白馬城外窺探過,此兩城皆頗高大,賊兵防禦還算嚴整。”

皇甫嵩問荀貞,說道:“你先入東郡,與韋鄉賊交過手,大致知其戰力,又已知東郡賊情底細,以你看來,我軍該如何才能破敵制勝?”

荀貞說道:“回稟將軍,貞攻韋鄉一戰,只用了三鼓就打下了莊子,之所以打下得如此迅捷,固有貞用計之原因在,可卻也有東郡黃巾賊戰力不如汝南、潁川黃巾賊之緣故。”

皇甫嵩說道:“噢?不如潁川、汝南黃巾賊?”

荀貞說道:“確實不如,若將汝南、潁川黃巾賊的戰力比作十分,那麼東郡黃巾賊就只有至多六分的戰力。”

傅燮說道:“東郡黃巾賊少,又連聞潁川、汝南黃巾賊大敗的消息,因此膽怯沒有鬥志,缺乏戰力也不足爲奇。”

荀貞說道:“正是。”

皇甫嵩若有所思,問荀貞,說道:“你既已知敵情,那麼可有破敵之計?”

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6 原盼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0 防寇32 君爲虎士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 初夜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82 擒賊先擒王(下)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38 初步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23 甲光向日來者誰74 奮武遣以一軍阻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89 智勇兼備褚飛燕7 獨行36 什伍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26 決勝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40 鐵營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48 雷霆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2 獲名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38 陰入縣寺持短長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25 備寇69 躋身才俊(上)68 鳳集西鄉(下)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7 獨行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46 恩威並施24 文聘(下)61 最令人懼是毒計46 盜馬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91 兵臨西華(上)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41 夕陽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34 馮家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9 結交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33 鸞鳳擇良木而棲9 計吏郭圖(上)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 雙喜臨門(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72 初見一龍(下)
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6 原盼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0 防寇32 君爲虎士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 初夜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82 擒賊先擒王(下)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38 初步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23 甲光向日來者誰74 奮武遣以一軍阻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89 智勇兼備褚飛燕7 獨行36 什伍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26 決勝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40 鐵營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48 雷霆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2 獲名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38 陰入縣寺持短長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25 備寇69 躋身才俊(上)68 鳳集西鄉(下)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7 獨行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46 恩威並施24 文聘(下)61 最令人懼是毒計46 盜馬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91 兵臨西華(上)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41 夕陽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34 馮家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9 結交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33 鸞鳳擇良木而棲9 計吏郭圖(上)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 雙喜臨門(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72 初見一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