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

廣宗城東邊臨清河,向西去二十里則是漳水。城東、城西或臨水太近,或土質太鬆軟,皆不適合布兵列陣。

城南、城北皆合宜。廣宗黃巾駐在城外的主力在城南,同時皇甫嵩的中軍也在城南,因此皇甫嵩選擇了城南做爲試探性進攻的方向。

辰時初刻,皇甫嵩擊響了召將鼓。

夏季天長,這個時候雖還是早上,但天光早就亮了,漢兵的三軍也早已吃過了早飯,迎着早晨的涼風,在隆隆的戰鼓聲裡,宗員、鄒靖、董旻、牛輔、荀貞、傅燮等千石以上的司馬、校尉悉數來到,雲集中軍。劉校尉帶着昨天選出的兩部兵卒,出漢營壘,於營前列陣。

奉令前來觀戰的將校不少,好在中軍搭建的望樓也多,諸將校分別登上不同的望樓,於高處觀之。今天是個大晴天,此時天藍無雲,初升不久的朝陽灑下光輝,遠近的田野林木碧綠蔥蔥,顧盼左右,只見清河、漳水皆如玉帶,清河近,能夠清楚地看到河面反射出的水光。

荀貞、傅燮做爲皇甫嵩的愛將,和皇甫嵩同處一個望樓。同在這個望樓的還有宗員、董旻、牛輔等人。皇甫嵩知荀貞帳下的荀攸、戲志纔多謀善計,特別下令,允許他倆跟着荀貞上來。

處身諸多千石、比二千石的將校之間,荀攸眼觀鼻、鼻觀嘴,捧手肅立在荀貞身後,一副拘束的模樣,和他平時在荀貞、戲志才面前的揮灑暢快意判若兩人。荀貞、戲志才素知他每當有外人之時往往沉默少言,外貌若怯,因對他的這副模樣倒也並不驚奇。

戲志纔是個不受約束的性子,雖和荀攸並肩立在荀貞身後,但姿態形貌就輕鬆隨意得多。望樓高達數丈,居高可以望遠,他望了會兒在營前列陣的出擊部隊,大約是覺得有些無趣,遂左顧右盼,卻不是看望樓上的諸將,而是眺望周邊的風景城池,他翹足往西邊望了好一會兒,喃喃說道:“可惜,可惜!”

劉校尉剛出營沒多久,還沒列好陣,諸將又知此次進攻只是試探性的,因此都較爲放鬆,皇甫嵩聽到了他的低語,轉首笑問道:“戲君連言可惜,不知有何可惜?可是營前劉校尉列的陣有不足處麼?”皇甫嵩在最前,諸將環列在他的身後,因此他沒有看到戲志才之前是在左顧右盼、眺望風景,以爲他是在可惜劉校尉所列之陣,故有此問。

戲志纔不慌不忙地答道:“非也,非也。”擡起眼皮,望了眼營前列陣的漢兵,說道,“我聞劉校尉出身將門,少習兵法,排兵佈陣自是其拿手之事,忠一介儒生,豈敢妄加置喙?”

“那你在可惜什麼?”

“忠是在可惜此地離鉅鹿太遠,不能於望樓上遠見其城。”

從廣宗往西,過了漳水,再行一二十里便是鉅鹿縣。秦末時,項羽便是在這個鉅鹿破釜沉舟大破的章邯。皇甫嵩“噢”了聲,笑道:“臨賊將戰而戲君好整以暇,當此戰鼓將擂、兵卒將發之時而戲君卻尚有興致弔古,寄託幽情,真膽勇士也。”

“將軍,忠所以有暇,卻是因爲廣宗黃巾必敗。”

“我等兵方臨城下,尚未交一矢,戲君就怎知廣宗賊必敗?爲何這麼有把握?”

戲志才遙指營西北,說道:“敢問將軍,可知彼處是何地麼?”

皇甫嵩順着他的手指望去,漢兵營外的西北就是廣宗城外的西北,乃是一片望之無垠的田野,中有丘陵矮樹,外是漳水流淌。皇甫嵩說道:“戲君說的是漳水麼?”

“非也。”

“那麼說的是大陸澤麼?”

由廣宗向西北,過漳水,在鉅鹿縣的北邊有一處大澤,名爲大陸澤,佔地數萬頃,汪洋浩蕩,乃是天下有名的大澤之一。昔年大禹治水,“北過絳水,至於大陸”,大陸便說的是大陸澤。

戲志才又搖頭說道:“非也。”

“那是什麼?”

“廣宗城西北不遠,古時有處沙丘,在前漢時尚存。”

戲志才說到這裡,皇甫嵩恍然,接口說道:“原來戲君說的是沙丘離宮。”

“然也。”

廣宗縣境內地勢平衍,土壤概系沙質,到處堆積成丘,故古名沙丘,先後有兩個國君在這裡建造過離宮,一個是商朝的紂王,一個是戰國時的趙王。不過,此地之所以有名,倒不是因爲這先後的兩座離宮,而是因爲自商紂以來有三個帝王、國君直接或間接地死於此地。

最近的一個便是始皇帝,始皇帝在巡天下的路上病故於沙丘平臺,即此地。往上追溯,推行“胡服騎射”使趙國得以強盛的趙武靈王也是死在此地,因爲兒子們爭奪王位,他被困在沙丘離宮,最終餓死宮中。再往上,商紂王雖非死在此地,然其之所以國滅身死卻是因驕奢縱慾,築造沙丘離宮也算是他驕奢的一部分。商紂、秦始皇帝、趙武靈王都是一代之雄主,特別始皇帝,乃是華夏之祖龍,卻都或直接或間接的死在此地,這沙丘臺又怎能不爲天下王者忌諱?又怎能不有名於海內?

皇甫嵩若有所悟,說道:“戲君的意思是?”

“此困龍之地也。真龍尚且接連隕落此地,況乎張角?就算他倚仗兵多糧足,能守城一時,早晚必爲將軍所擒!昔鉅鹿一戰,項羽名震天下,今廣宗戰後,將軍定亦能威震海內。”

皇甫嵩哈哈一笑,說道:“嵩一介匹夫,只知報國安民,不能與項羽相比。”沉吟片刻,心道,“困龍之地雖爲無稽,但兵卒多村野民夫,卻是相信這個。”因此下令,“把戲君的話傳下去,告之三軍,就說城西北就是沙丘平臺,真龍至此尚且不得活,況且張角賊子?”

傳令兵應諾,即下樓傳話。

皇甫嵩觀望樓上漏斗,見已是辰時三刻,又見劉校尉已列陣畢,即又命傳令鼓手擊鼓。

劉校尉聞得鼓聲,便就揮動軍旗,指揮部衆緩緩前進。早前盧植挖掘溝塹、築造圍牆的時候,沒有把整個廣宗城都圍住,畢竟要想克城還是得依靠兵卒進攻,所以空出了一些地方,供兵卒在攻城時所用。劉校尉所部前行數裡,即至盧植留下的空口處,在此處又暫停列陣。

廣宗城外的黃巾兵早就聽到了漢兵營內的鼓聲,知道他們要發動進攻了,因也早早地就遣派了數千人出營,在營外相待。

此時見劉校尉部停在了空口處,他們沒有站在原地等,而是踏着營中的鼓聲持兵列隊前行,迎了上來。別的不說,只這份積極迎戰的作戰態度就值得皇甫嵩等高看廣宗黃巾一眼。

出營的黃巾兵卒前行,劉校尉部重列陣完畢。很快,兩支人馬就相逢於溝塹和圍牆的空斷處。

46 呂布撤圍南渡汝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2 文高初見11 雪夜攻莊34 招攬樂進12 道是襄陽德珪來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7 計劃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31 名重徐州陳元龍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45 正旦前日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5 陽城治吏(下)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9 開練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4 豫州乳虎第一威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44 以退爲進郎陵說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92 兵臨西華(中)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63 田邊斷案(上)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6 東漢諸侯王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 雙喜臨門(上)13 典韋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6 原盼15 原盼勸賊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2 安南借重荀與張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 初夜77 演武薦賢(下)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46 恩威並施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80 擒賊先擒王(上)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5 言而有信荀貞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9 志高行健皓月明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 上任25 孟德智略真天授3 殺人4 初雪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32 督郵一怒(中)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30 歸家諸事47 辨旗察鼓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51 謀算將戰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9 督郵在此(上)77 曹隱袁進皆貴宦47 張飛急襲葛陂西
46 呂布撤圍南渡汝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2 文高初見11 雪夜攻莊34 招攬樂進12 道是襄陽德珪來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7 計劃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31 名重徐州陳元龍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45 正旦前日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5 陽城治吏(下)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9 開練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4 豫州乳虎第一威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44 以退爲進郎陵說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92 兵臨西華(中)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63 田邊斷案(上)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6 東漢諸侯王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 雙喜臨門(上)13 典韋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6 原盼15 原盼勸賊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2 安南借重荀與張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 初夜77 演武薦賢(下)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46 恩威並施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80 擒賊先擒王(上)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5 言而有信荀貞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9 志高行健皓月明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 上任25 孟德智略真天授3 殺人4 初雪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32 督郵一怒(中)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30 歸家諸事47 辨旗察鼓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51 謀算將戰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9 督郵在此(上)77 曹隱袁進皆貴宦47 張飛急襲葛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