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

第一百一十一章也先最後的反撲

東勝衛城下。

也先帶着三萬騎瓦刺精銳,翻越大漠,幾乎忽然來到了這裡。

李文根本來不及做什麼,就將外圍的所有一切都放棄了,將東勝衛主力龜縮在東勝衛城之中。

這座衛城可以說夯土剛剛建好而已,根本不結實,如何也先帶了足夠的攻城器械,以及火炮,未必不能攻破。

只是也先不想攻城了。

他已經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攻破明軍精心把守的城池,非十萬人,數個月的時間,是不大可能的。

而今的也先能在這裡待上數月嗎?

不可能了。

這一次也先南下,與之前南下是不一樣的。

如果說之前南下,乃是也先對大明還有所希冀,希望能從大明這裡得一些好處,而今的也先,僅僅爲了防守。

對。就是進攻性防守。

朱祁鎮大張旗鼓的準備北伐,修建馳道,收購馬匹,等等事情,根本是瞞不過人的。所以也先知道,明軍準備大舉北上,也在情理之中。

面對這個局面也先又驚又喜。

驚的是,朱祁鎮居然有如此雄心,並且大明也有付諸現實的能力,而今這個時段大明的武力,比起永樂年間雖然有些差別,但是差別不大了。

當然了,最大的差別,其實是紫禁城中那位不同。

如果是太宗皇帝在,早就敢帶着大軍出塞了,而朱祁鎮這個不肖子孫,只能在後面一層一層的堆籌碼,希望用這些籌碼壓死對方。

喜的是,如果明軍防守的話,也先還真找不到什麼破綻,但是而今明軍居然想北上漠北,其中就有大把大把的機會,讓也先重現當年丘福覆師之戰。

但是即便也先心中對明軍脫離城池,大舉北上,拉長數百里的補給線來與他作戰,心中還是有一絲絲期待的。

但是他也要做好大戰的準備了。

該怎麼做?

自然是想做的,就不讓別人走。

而今多打亂對方的節奏,將來大戰之中,就多一分機會。

所以也先僅僅帶了三萬騎就南下了。

他既然沒有決戰的意圖,那麼人帶多了也沒有什麼意思。而且這些年瓦刺元氣大傷,也是需要休養生息一番了。

而也先選中的明軍的薄弱環節,並不是其他地方,就是東勝衛。

說起來都東勝衛雖然薄弱,但是總體上來說,也是有一萬多守軍,再加上附近百餘之內,有十幾個部落,總共蒙古騎兵大概有一萬多騎。

人數雖然比不上瓦刺,但也有一戰之力。

只是也先威名太盛,蒙古人見也先來了,根本不敢反抗,都立即投降,而李文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

根本不敢背城一戰,只能在城中死守。

而東勝衛城爲了趕工期本就不大,一萬多人已經是極限了。所以各地的蒙古人過來,都被拒絕入城。

所以也先今後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外圍十幾個人蒙古部落,甚至更遠地方的蒙古部落都被驅趕在東勝衛城之下,最後無奈投靠了瓦刺。

僅僅是這些收穫,就足夠瓦刺大大補上一口血了。

但是也先發現了更令他驚奇的事情。

他在伯都王的帶領之下來到了,東勝衛城外面一處小村莊。這個村莊的後面,有很多好像埋着什麼東西的土包,有好大一片。

“這是什麼?”也先問伯都王。

伯都王就是也先另外一個弟弟。

這似乎是一個惡性循環,因爲蒙古人背叛,也先的政策就越發嚴苛,因爲政策越發嚴苛,背叛的人就越多,也先就不得不信任親族。

所以綽羅斯家族很多人都得到了重用。

這在草原上,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草原之上一直是血脈親族掌權的。但問題是,他弟弟們能力如何?能不能與明軍上下的孟瑛,曹義,石亨,楊洪,如是等等大將相比?

所以這一次也先南下專門將幾個弟弟帶了出來,見識一下戰爭是什麼樣子。

伯都王對也先說道:“大哥,我之前發現各部落的情況比我預料的好多了,很多馬居然是肥的,我很奇怪,這才追問出來,這個。明人叫這個東西是青貯。”

也先一聽,也來了興趣了。

而今五六月之間,也先才南下。

並非是春暖花開之後,也先不想動彈,是不能動彈,因爲牲口被餓了一個冬天,都變得皮包骨頭了。

必須好好修養一番,才能作戰。

而投靠明朝的各部落,每一個部落都比不上瓦刺,瓦刺尚且如此,他們的情況應該被瓦刺更差勁纔對。

這一次作戰的時候,也先也覺得,有些不大對勁,似乎這些蒙古人跑的比瓦刺要快一些。

此刻似乎知道了答案。

也先一揮手,立即有人上前,將這土包給拋開,頓時一股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的味道傳了出來。

也先看出裡面青色的帶着汁水的青貯料,問道:“這是什麼用的?”

伯都王怕自己說不清楚。立即將一個人拉過來,卻是一個牧人。

爲了能將正技術儘快擴散開來,大明儘量教給蒙古人,而蒙古人將這一件事情當做吃飯的手藝,學起來特別的認真。

不過一兩年間,這個技術就在漠南各部擴散開來了。

這個牧民就是學會青貯技術的牧民之一。

他或許不知道什麼原理,但是該怎麼做,有什麼用,卻是清楚的很,在刀劍的逼迫之下,他自然是老老實實的,將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也先雙眼放光,一時間情不自禁,說道:“此言當真?”

這牧人結結巴巴的說道:“大人不信可以看看,那邊那個窖,是去年冬天沒有吃完的。”

也先一示意,立即有人將一個土壤痕跡比較陳舊的土包給扒開了,果然看見了依然是這個樣子,只是在顏色上比較深沉,不如之前那個那麼翠綠。

也先一揮手,說道:“去牽匹馬來。”

一會功夫,馬到了,也先親自將馬兒牽到了青貯窖前,馬兒微微嗅了嗅,就開始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看上去吃的很是香甜。

也先大喜過望,不顧這些青貯料上有各樣的汁水,以及難聞的氣味,伸手去撈了一把,放在鼻子下輕輕的一嗅。

似乎發現了什麼絕世珍寶一般。

不,對也先來說,這就是絕世珍寶。

一旦有了這個技術,就可在冬季備下大量的草料。可以讓大量牲口安然度過每一個冬天。

如此一來,草原各部就不會因爲各種殘酷的自然環境,而死很多很多的人。

不出十幾年,瓦刺的國力就能翻上一倍有餘。

影響如此大的技術,不是珍寶是什麼?

也先不由的哈哈大笑說道:“這一次南下,有了這樣的收穫,即便是而今立馬回去,也是滿載而歸。”

伯都王等人也紛紛恭賀也先道:“恭喜大汗。”

也先說道:“想來南朝皇帝也是一個聰明人,他決計不會想到,他想出來的無上良法,卻讓瓦刺富強起來了,卻不知道朱家皇帝看見而今的局面,不知道如何氣急敗壞的。”隨即又哈哈大笑起來了。

朱祁鎮比起當代豪傑,如也先等人,也有很多不如,但是有一點卻是誰也比不上的,那就是擁有跳出時間長河的深遠目光。

在這一點上,很多人都不及的。比如這一件事情上。

也先僅僅看到這個辦法能讓瓦刺富強,而朱祁鎮卻能看到瓦刺如果用了這個辦法,必然會走向定居。

一個不再遊牧的遊牧帝國,對大明來說,又算得了什麼東西。

這就是多算勝少算。眼光強上一寸,就是降維打擊。

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七章 議政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章 貝琳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八十章 經筵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
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七章 議政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章 貝琳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八十章 經筵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