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

第一百四十六章回天之力

軍戶民戶這很容易明白的。

但是附郭戶卻是朱祁鎮的私貨。

不是大明沒有附郭戶,而是並不是太重視。所謂的附郭戶大多是指住在城市之中的人。用現代話就是城市戶口。

是大明各種繁雜戶口之中,很小的一個名頭。

甚至附郭戶有民戶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住在城市之中的民戶而已。

不過,在大明雖然有不少大城市,比如北京,南京,蘇州。

但是大部分府縣,其實也就是一個大農村而已。這也是太祖皇帝所規劃出來的。整個大明都是一個大農村。

各地府縣從來是一個消費單位,而不是生產單位,真正生產單位都是在農村之中。

當然這並不是沒有特例。

最大的特例,就是以北京爲中心,已經擁有了十幾萬工匠工人的少府。另外一個特例就是以蘇州爲中心的絲綢生產中心,已經正在形成以松江爲中心的棉布生產中心。

這兩個地方雖然沒有一個以少府領導的核心,但是細細算來各地專司生產紡織的人數也不在少數。

這也是爲什麼蘇州成爲超越大明南北兩京的繁華之地。

這就是原因。

附郭戶這個戶種,就是朱祁鎮爲了安置在工商業人口的。

當然了,到底要做出怎麼樣的限制,朱祁鎮一時間還沒有想好,要不要保留這些人擁有土地的權力。

畢竟大明商人都有這樣的毛病,賺了錢,從來不是想着擴大生產,研究技術,而是回家買地,轉化爲士紳。

朱祁鎮覺得要不要從法律上禁止這種現象了。

當然了,而今朱祁鎮還沒有想好,這個政策僅僅是一個輪廓。但是這附郭戶下面,有太多太多的手段可以用了。

除卻京察,改衛爲縣,清丈土地重編黃冊之外,李賢還寫了最後一個事情,那就是重新編練役法。除卻改衛爲縣之外,其實都大明祖制的遺意。

太祖皇帝定天下之後,對役法上主動思想,從來是均役。如果一切按照大明本來的樣子,每一個大明人十年才服役一次,一次服役數個月而已。

一輩子服役才幾次而已,十幾歲之前不成丁,不服役,六十歲之後,是老年也不服役。

但是現實不能如太祖皇帝所想。

黃冊崩壞,讓差役征伐沒有了標準,而且大明皇帝,各級官員很多時候徵發無度,讓各地的役法都成爲一片亂麻。

根本理不清楚。

這也是大明百姓最苦惱的問題之一。

周忱在江南的時候的改革,就是加稅而免役,卻讓江南百姓稱爲青天,世世代代懷念,就知道大明底層的根本矛盾是什麼了。

李賢這四條,雖然不多,但都是有的放矢。是當今要刷新政治必然要做的事情。

但是與朱祁鎮所預想的政治改革,卻差了不知道多少。

因爲李賢即便做的再好,不過是將大明回到洪武年間而已,但是朱祁鎮想要的不是一個洪武大明,而是一個現代大明。

朱祁鎮說道:“李先生,這都是當務之急,朕會記在心中的。”

李信立即能品讀出朱祁鎮的潛臺詞,僅僅是會記在心中而已。

李賢說道:“陛下,欲成大事,首在得人,陛下欲徵瓦刺,也是先得孟,楊,石,郭諸將而後行之。”

“陛下欲變法度,卻不知道陛下得何人而爲之?”

朱祁鎮心中頓時一愣,默默思索起來。

李賢前半生大多吏部,對百官的思想太明白不過了,說道:“陛下,臣敢說,行臣之策,其中艱難之處,比比皆是,但是卻有一些大臣會擁護,比如王驥,王文,何文淵,耿九疇,此等是清節敢言之臣。”

“即便如此,臣也將京察大計在前,行大事在後。”

“不知道陛下所得何人,能爲此事?”

朱祁鎮暗道:“丘浚是做不了這樣的事情。”

丘浚是有幾分大器晚成,他中狀元的時候,已經三十多歲了。雖然不算年輕了,但是他的能力資歷,決計不可能坐穩首輔之位,更不可能領袖羣臣,將變法大計推行下去。

朱祁鎮無數想法真要說出來,大明朝廷之上,敢於追隨他的大臣,不過幾個人而已,朱祁鎮細細想來,無非是劉定之,徐有貞,等如是幾個人。

要麼是朱祁鎮一手栽培,牽連太深,要麼是功名中人。並不在乎什麼清議。

朱祁鎮心中暗道:“莫忘記王安石。”

王安石變法,法度本身立意在很多方面都是好,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在很多方面都有問題,但是真正讓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卻是王安石用人的問題。再加上黨爭分歧。

徐有貞這樣大臣,估計朱祁鎮想要做什麼,他都會支持。

但是他做事朱祁鎮真放心嗎?

徐有貞在朝鮮怎麼做,朱祁鎮都不會在乎,畢竟朝鮮新定,就需要一個能鎮得住場子的酷吏,同時,朱祁鎮內心深處,也不將朝鮮百姓當成大明百姓。

但是朱祁鎮不能不將大明內地的百姓不當成大明百姓。

朱祁鎮自詡對李賢也不錯了,李賢是正統之後,才崛起的朝臣,並非宣德年間留下來的老臣,李賢都如此反對,朱祁鎮不由的慎重起來。

最少培養出一批人手之後,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朱祁鎮說道:“李先生的意思,朕明白了,容朕細思。”

“陛下,丘浚乃是一等一的人才。”李賢聽出了朱祁鎮語氣之中軟化之意,立即乘熱打鐵說道:“他日必爲棟樑,但是陛下欲用他之才,還請愛護一二。”

朱祁鎮微微一愣,說道:“住如何說起?”

李賢說道:“陛下今日召之回京,不是讓他陷入高陽伯的境地之中?”

朱祁鎮頓時醒悟,暗道:“的確如此。”

如果丘浚回來,按朱祁鎮的意思辦,放出變法的風聲,那麼丘浚定然是衆的之矢,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明槍暗箭,都打向丘浚。

就是朱祁鎮有意庇護,也未必能夠保全。

就好像是兩軍交戰,先鋒之將,固然有人能從開始打到最後,但是更多第一波衝上去的將士,都會成爲,兩軍交戰的炮灰。

是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了。

而變法就是一場大仗。甚至是一場比與瓦刺大戰更漫長的戰事。朱祁鎮一輩子都未必能打完這一仗。

因爲思想上的戰爭,比真刀真槍的戰爭更漫長。

朱祁鎮此刻才真正明白了一點,瓦刺大敗,也先死亡,這樣的勝利,好像去了朱祁鎮心頭一塊大石頭。

讓朱祁鎮此刻有些輕飄飄的了。

朱祁鎮反省了自己輕敵的問題。立即覺得李賢的建議不錯。

爲什麼?

因爲,朱祁鎮很多改革都是要建立在李賢很多改革之後, 就好像是清丈土地,重新編寫黃冊。

這有相對靠譜的數據基礎之上,朱祁鎮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不過,他雖然願意退上一步,有些事情還是要準備起來,比如丘浚的職務問題。在朱祁鎮變法之中,丘浚自然或許還不知道,他已經成爲核心人物了。

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七十章 諸子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荊關下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七章 議政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七十章 諸子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荊關下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七章 議政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