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秀才會武術

子夜,洛北石樑塢,閻鼎屋中...

“魏兄,此番引薦之功,閻鼎沒齒不忘,待到來日,但凡兄弟有出頭之日,定當涌泉相報。”閻鼎坐在椅子上,一臉認真的看着魏浚,

“唉,臺臣兄此言差矣,我等俱乃爲國爲民謀事,何言回報?”魏浚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負手在屋中輕度,

“當前山河破碎,舉國無主,放眼天下,諸王之中,唯有秦王有資格承襲皇太子位、收斂亂局、延續我大晉國祚。而如今,秦王仍在落難中,尚需你我兄弟前去護佑,這可是關係家國存亡之千鈞重任啊。是故…此時…愚兄心中,甚是彷徨。”

“魏兄也不必太過殫精竭慮,你我兄弟盡心盡力就好。天道昭昭,地道煌煌,天下大勢,歷史滾滾之車輪,向來都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千古至今,都未曾改變。又豈是你我兄弟能夠左右?”

“是啊,大勢如此,又如之奈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多思也無益呀。”魏浚說完,又轉身看向了閻鼎,

“臺臣兄此番前去護駕,比不得我等在這鄉野之中,萬事切莫意氣用事,當謹慎小心,時刻以秦王安危爲重。此番兄臺護駕,待到他日,秦王承襲皇太子位時,便是兄臺飛黃騰達之日。”

“魏兄...”閻鼎一陣苦笑,“何苦現在就言這些?這千山萬水,又賊兵橫行,今日裡我等在此敘古聊今,明日裡或許陰陽兩隔也未曾可知啊...”說道這裡,閻鼎又轉做一臉認真的容顏向着魏浚一抱拳,

“但是魏兄放心,我閻鼎不是頹廢之人。只要此事,我閻鼎認定,那麼,無論如何,我必盡力將它做到最好。故而,此番護衛秦王,只要有我閻鼎一日在,秦王殿下便不會少卻半根毫髮。”

“嗯,好,臺臣兄有此言語,我魏浚也便放心了。另外,我有一言,要送於臺臣兄,”

“魏兄儘管直言。”閻鼎向着魏浚一抱拳,

“臺臣兄...”魏浚稍一思襯,便幽幽的說道,“任何時候莫要忘卻爲國爲民之初心。”

“那是自然,魏兄大可放心!”

“好,那我立刻前去回覆司空大人,看看司空大人有何垂訓,兄臺稍等片刻,我去去就回。”語罷,魏浚抱拳轉身、開門而去。

七月二十六日黃昏,陽城南門。暗藍的天幕,流雲如血,羣鶯飛舞。城外,瀟瀟西風漫卷殘旗。在這一面面殘破的旗幟下,是一片一片身着各色破舊麻衣卻嚴陣以待的乞活士兵。他們全都屏息靜氣、默默的注視着正在緩緩打開的城門...

“吱~~呀~~”靜寂…除了咧咧的風聲,再無聲息…不對,還有那緩緩而來的馬蹄聲...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

羊林楓及一衆兄弟跟在秦王鄴這支緩慢前行的隊伍之後。

“大師兄,這人便是閻鼎嗎?真是好生威武啊!只是,他手下的士兵穿着的也太過破爛了。”夏南在馬上對着身旁的羊林楓低聲輕語,

三排隊伍,走在正中間的羊林楓在從人縫中向前張望...

“唉唉唉,大師兄大師兄,你看,還有人手中只有榔頭、鐵鍬,沒有刀劍,這如何能夠作戰?”

“我看不到啊,”着急的羊林楓望向了自己身旁的李農,“來來來,咱兩個換個位子。”

“小主人,這...不合規矩吧...”李農正猶猶豫豫的看向羊林楓,不想羊林楓已然飛身跳了過來,轉瞬,又把李農扔了過去。

“唉...”李農差點驚的叫出了聲。羊林楓卻不管他,只向前方看去...

這果真是支衣衫襤褸的軍隊,但也還算有些精神。在那隨風飄展的破舊的“閻”字牙旗下,有三匹通體黝黑的高頭戰馬。打頭的那位將軍,身着一襲紫衣長袍,發系一方紫色綸巾,寶藍的腰帶,上掛五尺長劍。他身高九尺,虎背熊腰。十多步外,便可看到他雙挑的劍眉,圓睜的鳳眼。那是一張方形的臉龐,長鬚飄飄,儼然有幾分武聖關公的氣象...

“嗯?怎麼停了下來?”正在仔細打量閻鼎相貌的羊林楓心中一怔,就聽前方荀組朗聲說道,

“閻鼎、劉疇、李恆、鄒捷、劉蔚、周顗、李述,下馬聽封!”

“諾!”幾人齊應一聲,紛紛下馬,上前叩拜,

“微臣,參見秦王殿下,”

戰馬上的秦王鄴巍然不動,他身旁的荀組又繼續朗聲說道,

“閻鼎少有大志,俠肝義膽,又能精忠報國,今奉秦王詔令,賜封閻鼎爲冠軍將軍加豫州刺史,食俸一千石。並令即刻起身,克復許昌。閻鼎接旨。”荀組話音剛落,便有侍臣上前,捧着詔令與金印遞於閻鼎面前。

“謝秦王殿下,秦王千歲千歲千千歲。”閻鼎三叩九拜完畢,方纔接住金印。那荀組又朗聲說道,

“奉秦王詔令,命長史劉疇、中書令李恆、太傅參軍鄒捷、太傅參軍劉蔚、鎮軍長史周顗、司馬李述爲閻鼎軍前參佐,各加俸五百石。上前領旨謝恩。”

“謝秦王隆恩,秦王千歲千歲千千歲”,衆人謝恩完畢,都意氣風發上的馬來,唯有閻鼎神色有些恍惚,在他心中,一股鬱郁之氣油然而生。

“衆人聽令,向許昌方向,進軍!”

隨着閻鼎厲聲一喝,數千大軍,頃刻向着陽城東南方向魚貫而去。這是急行軍,不到一炷香時間,這羣人,便全然消失在陽城南這片瑰麗蒼茫的暮色之中。

永嘉五年八月,閻鼎護衛秦王鄴晝伏夜出,過陽關、經陽翟直達許昌。漢主劉聰,任命南陽王司馬模帳下之叛將、戍守蒲阪之趙染爲平西將軍,並遣其與安西將軍劉雅共引軍兩萬,是爲先鋒,直撲長安的司馬模。在其身後,是劉聰之子河內王劉粲,與劉聰之弟中山王劉曜。

這趙染一馬當先,在潼關擊敗司馬模的守軍,又長驅直入直達下邽(今渭南市臨渭區)。待到後軍跟上,趙染又與漢軍一起合圍長安。司馬模派遣手下大將淳于定突圍,欲去天水郡之上邽(今天水市)搬取自己的兒子司馬保前來相救,淳于定出城即被擊殺。

漢軍圍困長安一月餘,至九月初,司馬模倉庫消耗一空,士卒逃散過半,絕望中,向趙染投降。趙染將司馬模交於河內王劉粲,司馬模當即被劉粲斬殺。

漢軍佔領長安,劉聰加封中山王劉曜爲車騎大將軍兼雍州牧,並令其鎮守。同時,擢升王彌爲大將軍,封齊公。

其時,關西地區,飢餓災荒、白骨遍野。史載:【九月,粲殺模。關西飢饉,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無一二。】

與此同時,石勒亦攻破蒙城,殺豫章王司馬端,並用鐵鏈鎖住晉大將軍苟晞脖頸,命他做自己的左司馬。因此戰,漢主劉聰加封石勒爲幽州牧。之後,石勒出兵大肆劫掠豫州,其在蓬關與乞活軍陳午部相互激戰、互相攻伐。

正與乞活軍劉瑞部緊張對峙之王彌,在獲知石勒活捉苟晞並收其爲左司馬後,心中大惡之,立刻譴人休書一封,送於石勒軍中…

“報...報將軍,王彌遣人前來送信,人已在大營之外,”

“沒看到我正在忙嗎?”正望着沙盤焦慮的石勒怒聲喝到,“讓他在外面等着,”

“諾!”,傳令兵退下,張賓卻連忙上前勸阻,

“將軍,您不想看看王彌都說了些什麼嗎?上次我們斬殺之劉暾您可還記得?”

“嗯?”石勒看向了張賓,稍一猶豫,“那軍師前去看看吧,看他到底是何意圖。”

“諾!”張賓拱手躬身應聲而去,須臾便又回到了帳中。他輕笑着上前,對着石勒緩聲說道,

“這是一封賀信啊將軍,王彌說,‘公獲苟而用之,何其神也!使爲公左,彌爲公右,天下不足定也',將軍看...”

石勒稍稍一怔,便低聲問向了張賓,“王彌位高而言卑,這是要對我下手了嗎?”

張賓一笑,柔聲說道,“將軍莫要緊張,此時的王彌已然很虛弱了,他的部將徐邈、高粱都已帶領自己的部下去向了青州曹嶷處,而他自己,仍在與乞活軍之劉瑞部緊張對峙,王彌能否過了劉瑞這一關,還未嘗可知。如今,當是我們圖謀他的最佳時刻。”

“哦?軍師可有何謀劃?”石勒急急的問道,

“嗯,具體的計劃此時尚且沒有。這王彌雖言虛弱,但也不可小覷,與他硬來怕會得不償失。我想,如果能把他引誘出來抓住他,那是最好的選擇。”

“引誘出來?”石勒的臉上頓時有了絕望的神色,“這談何容易呀,那王彌精得如猢猻一般,每逢作戰,旁人都在他的算計之中,想要算計他,還莫如與他在戰場上廝殺來的容易些。”

張賓粲然一笑,“是啊,這個王彌也確實不好對付,能文能武,這可真是秀才會武術、誰也擋不住呀...我們還得徐徐圖之...”

第18章 成皋關下(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第21章 永嘉之亂(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45章 王彌之死(一)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五)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36章 雞絡塢(一)第27章 行軍路線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23章 浴火重生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4章 赤龍與青鳥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八)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4章 赤龍與青鳥第29章 韓壽偷香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20章 決鬥第18章 成皋關下(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七)第44章 西趣長安(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6章 在路上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03章 午宴第44章 西趣長安(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一)第24章 銅駝街上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11章 鳳凰嶺第34章 梅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37章 六甲之音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五)第03章 午宴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01章 東市街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05章 梨院十義第18章 成皋關下(上)第24章 銅駝街上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五)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九)第43章 情殤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40章 毓秀臺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16章 在路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五)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四)第05章 梨院十義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37章 六甲之音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五)第40章 毓秀臺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六)第04章 絪縕谷第22章 秦王鄴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23章 浴火重生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45章 王彌之死(一)第33章 南匈貴族第23章 浴火重生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一)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五)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八)第18章 成皋關下(上)
第18章 成皋關下(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第21章 永嘉之亂(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45章 王彌之死(一)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五)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36章 雞絡塢(一)第27章 行軍路線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23章 浴火重生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4章 赤龍與青鳥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八)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4章 赤龍與青鳥第29章 韓壽偷香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20章 決鬥第18章 成皋關下(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七)第44章 西趣長安(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6章 在路上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03章 午宴第44章 西趣長安(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一)第24章 銅駝街上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11章 鳳凰嶺第34章 梅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37章 六甲之音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五)第03章 午宴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01章 東市街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05章 梨院十義第18章 成皋關下(上)第24章 銅駝街上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五)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九)第43章 情殤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40章 毓秀臺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16章 在路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五)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四)第05章 梨院十義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37章 六甲之音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五)第40章 毓秀臺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六)第04章 絪縕谷第22章 秦王鄴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23章 浴火重生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45章 王彌之死(一)第33章 南匈貴族第23章 浴火重生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一)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五)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八)第18章 成皋關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