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敗落之源(下)

雷有忠一笑,

“若只是這樣則還罷了,可是,那賈南風最有便是那顆躁動不安的心…”

“嗯嗯,雷老闆快講快講,”李農急急的催到,“前方就要下山了,到了平原上又要趕路,怕就聽不得了…”

“看你急的,小心些腳下,”雷有忠對着李農說完,方又說到,

“賈南風淫 虐日甚,穢聲播於宇內。那官爲散騎常侍的賈后外甥賈謐更是飛揚跋扈到了極致。他不僅在太子東宮侍講時,態度倨傲,即便在和太子下棋時,亦常與這位當朝儲君爭搶、絲毫不讓,沒有一點身爲人臣的謙卑與恭敬。話說有一日下棋,那皇太子司馬遹的十六叔成都王司馬穎在座,當他看見賈謐如此沒有尊卑之分,便當面訓斥。而這賈謐心懷怨恨,立刻入宮向姨母賈南風狀告司馬穎。這賈后二話不說,立刻下詔將司馬穎趕出了京都,讓他去鎮守鄴城。

這賈謐雖依恃賈后肆無忌憚,但賈后族兄賈模與賈后表兄裴頠俱“恐禍及已,甚憂之”。此二人找到當朝司空張華,與他一起商議該如何處置。那裴頠建議廢掉淫 蕩放肆的賈南風,擁立皇太子生母謝淑妃爲後。此言一出,張華和賈模皆驚懼的說到:“皇帝本人並無廢掉皇后之意,我們如何好專而行之”。我想,此二人怕是畏懼司馬諸王各擁兵鎮,朝中朋黨林立,弄不好會引發禍端,身死國危,無益社稷。

裴頠此議,本乃深思熟慮,卻見張華、賈模俱不同意,自己又孤掌難鳴,實在無計可施的他只能找到賈南風的母親、自己的親姨母廣城君郭槐。他言辭懇切地陳說禍福,讓老太太申誡賈后善待皇太子。賈模也多次面見皇后賈南風,陳說禍福。可賈南風不僅不聽,還認爲這位族兄懷存異心,於是,便開始在朝中排擠賈模。不用多日,那賈模便鬱郁而死。

想那一生奇妒無比的廣城君郭槐,臨到老了卻競明瞭事理。她常常勸皇后女兒對皇太子好些,並不時切責怒罵無禮於太子的賈謐。爲了親上加親、保證太子繼位後賈家無禍,郭槐更想把賈謐的妹妹許配給太子爲妃,而那太子司馬遹也想娶賈謐的妹妹鞏固自己地位。可那賈南風、賈謐以及賈午俱不聽從,反而爲太子迎娶了王衍的小女兒。同時,更爲賈謐聘娶了王衍的大女兒爲妻。

話說太子司馬遹與賈謐年紀相仿,又俱是二十啷噹歲的青年,又互不相容。那太子娶了王衍相貌稍差的小女兒,而賈謐卻娶了王衍貌美的長女,這太子心中更加的憤憤不平,他那不滿之意也越發的溢於言表。

那賈謐至東宮參見,太子常不以爲意,有時還把他一人甩在室內,自己去到後 庭與左右玩耍。一日,這賈謐又遇此等情境,心中憤恨頓時難抑。便立刻入宮面見皇后賈南風,說那太子曾對人表示,他要仿效先前廢掉楊後的故事廢掉賈后,並殺掉賈氏一族。那賈南風眼裡本就揉不得一粒沙子,又一直忌恨太子,一聞此言,更是勃然大怒。她馬上派人四處宣揚太子之短,“於是朝野鹹知賈后有廢太子意”。

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徵西大將軍趙王司馬倫寵任屬下孫秀,在西北地區與雍州刺史解系交惡,互相攻訐,更相上表朝廷。朝廷計議後,以樑王司馬肜替趙王司馬倫職務,徵司馬倫入朝爲車騎將軍、實爲專侍皇太子司馬遹。解系的弟弟解結時任朝中御史中丞,就在司空張華面前力陳孫秀禍亂氐、羌的事實。張華聞知後,就讓樑王司馬肜到任後誅殺孫秀。孫秀驚懼,派好友辛冉攜帶大批珍寶到樑王處說好話,表示“氐、羌自反,非秀之罪”。樑王司馬肜與趙王司馬倫和孫秀並無過結,又收到大筆好處,自是不了了之。待趙王司馬倫入朝後,依照孫秀的謀劃,大散珍寶,與賈氏親族深相結納,“賈后大愛信之”。在與賈南風搞好關係後,司馬倫上表請求錄尚書事,參預中央朝政,廷議時,張華與裴頠“固執以爲不可”,由此,司馬倫與孫秀深恨張、裴二人。

元康末年(公元299年)十二月,太子司馬遹的長子司馬虨(bīn)生病。太子正爲兒子祈福,忽然接到密詔,皇上令太子立即入朝。太子前去,有侍者叫太子在旁邊的宮殿先行等候,這時,一個叫陳舞的宮女左手持一盤棗子,右手持一壺酒,說是皇上的御賜。太子酒量並不大,只一會兒就醉了;趁太子醉酒,那賈謐的好友潘安、就被安排寫了一篇祭神的文章,並讓太子抄寫。那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便依葫蘆畫瓢胡亂寫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的文章後,便模仿他的筆跡寫了一篇謀逆之文。

第二日早朝,惠帝召集王公大臣們來到黃門,令董猛拿出兩張紙給羣臣傳閱,說是不孝兒子所寫,說是如何的大逆不道,便要將太子賜死。大家一聽俱心驚膽戰。張華和裴頠覺得很詫異,他們一看其中一張紙,只見上面寫道:皇帝應該自己了結自己了,不然我來幫你了結;皇后你也要自己了結自己,不然還是我來幫你。又看第二張,寫的大概叫太子母親謝淑媛同自己在進行祭祀時共同謀反。大家看了面面相覷,不發一言。唯有張華上前、說要覈實。之後裴頠也說要查明真僞,免得他人誣陷太子。惠帝聽了,像聾了一樣,只不說話。這時,殿後走出一個內侍,說是奉了賈皇后的命令取來太子的筆跡讓大家校對。那筆跡大概相同,無法分辨真僞。

裴頠要追查首先拿到這紙張之人,張華也要求找來太子對質。大家議論紛紛,惠帝一言不發。那邊賈皇后則早已怒氣沖天,他叫董猛前來傳話說:“事不宜遲,要馬上定奪,不肯傳詔的要以違旨論處。”張華反駁說:“國家大事,應由皇上主持,你是誰?亂傳聖旨,混淆聖聽。”董猛只得退了回去。

賈皇后怕事情有變,就起草上表要貶太子爲庶人。惠帝依此行事,方纔退朝。於是太子被遣往金墉城居住。太子妃和兒子也一同前去,太子寵妾蔣美人被活活打死,太子母親也未能倖免。

王衍怕惹禍上身,連忙叫自己的女兒與太子斷絕關係,並接回了孃家。

武帝親定的太子被廢,司馬家族的子弟怨氣沖天。整個司馬家族便已與賈氏不能兩立。此時,司馬倫的心腹孫秀,又爲司馬倫獻出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策。

恰在此時,司馬督、司馬雅等人與司馬倫、張華商議,欲一起廢除賈南風,擁立太子復位。司馬倫爽快答應,而張華沉默不語。張華的小兒子張韙勸父親早日離開前去避禍,張華卻說要靜待天命。

在司馬家族準備行動之前,這邊孫秀對司馬倫說:“太子如若復位、將來繼承大統,你日子也不好過,因爲,你一直被看做是皇后的人,現在若把他們要迎奉太子的計劃透露給皇后,皇后定會報復,等這個惡女人謀害了太子,咱們再以替太子討回公道之名起事,保定成功,到時候江山便是王爺您說了算。”

司馬倫立刻同意孫秀之策,果然不出所料,賈南風聞信先發制人。她召入太醫令程據制了毒藥,讓黃門孫慮去逼太子服下。太子謹慎不肯服食,竟被孫慮用藥杵給活活打死,死時,其年二十三歲。皇太子司馬遹一死,舉國譁然,司馬家族的子弟更是羣情激憤。

那司馬倫見萬事俱備,隨即發動政變。他矯詔給司馬冏、司馬顒、司馬穎三王,曰:皇后夥同她的侄子(實爲外甥)賈謐,殺害了武帝親定之皇位繼承人,現在朕命車騎將軍司馬倫帶兵到中宮廢掉皇后賈氏,你們要聽他統一指揮,立功者受獎,不從者誅滅三族!

政變開始,司馬倫再次假借詔命讓打開宮門,翊軍校尉、齊王司馬冏與司馬倫共同進入宮中。華林命令駱休爲內應,將司馬冏帶到惠帝的住處,逼着皇帝走出御東堂,同時召入賈謐。賈謐毫不知情,進來東堂見裡面已全是士兵,連忙呼救,卻立刻被人砍下首級。賈南風聽到賈謐呼救,連忙出來打看,不料,競見到了司馬冏,她大吃一驚:“你來幹什麼?”齊王說:“收到詔書要收押你。”皇后回問:“皇帝的詔書俱是我寫,你的詔書是誰人所寫?”說完便返回閣樓,在欄杆旁高喊:“陛下,你的老婆被人廢去,恐怕你也快被廢了。”司馬冏哪裡管這些,帶兵直入,捆住了賈后。司馬冏隨後派兵監守,自己又去收捕趙粲,並將其斬殺。而司馬倫,則拿下了司空張華和僕射裴頠等人,當即處死。一同受刑被殺的還有張華的兩個兒子;裴頠的兩個兒子裴嵩、裴該則由樑王保了下來。

賈皇后貶爲庶人,遷往金墉城,之後被毒殺。賈氏的黨羽劉振、董猛、孫慮、程據等皆被誅殺。司徒王戎是裴頠的岳丈,也被罷官。此時文武百官但凡和賈、郭、張、裴四家有點兒關係的,不是被連坐就是被罷官,賈氏的勢力,盡數被連根拔起。

政變成功,司馬倫成爲最大的贏家。他讓惠帝封他爲相國,獨攬一切軍政大權,而惠帝又成了擺設。這還不夠,公元301年,司馬倫廢了惠帝,自己做起了皇帝。如此以來,其餘各家王爺均又不幹了。

司馬冏、司馬顒、司馬穎各自手握重兵,怎能坐視司馬倫竊權,於是,他們一起合力討伐司馬倫。自此,八王之亂第二階段正式開始,國家也自此敗落。”

“哎呀,雷老闆講的競是這般精彩,可是,真相果真是這樣嗎?”李農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競然是這樣…”聽完故事的秦王鄴眼神有些呆滯,

“公子,我知道的就這麼多了…”雷有忠話未說完,便被葉子開打斷,

“雷老闆,再這兒休息一下吧?前方是一片開闊地,再想找隱蔽之所就難了…”

“好吧,來來來”,雷有忠轉向了身後,“大家在這兒休息一會,打個尖,我們下個目標便是大素城啦…”

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四)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九)第06章 在那月兒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41章 宅心仁厚第19章 米闊魯節(下)第17章 交心第34章 梅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36章 雞絡塢(一)第11章 鳳凰嶺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33章 南匈貴族第36章 雞絡塢(一)第33章 南匈貴族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40章 毓秀臺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五)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36章 雞絡塢(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三)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36章 雞絡塢(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六)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四)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13章 突圍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08章 離別第27章 行軍路線第38章 柳暗花明第44章 西趣長安(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八)第40章 毓秀臺第39章 秀才會武術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08章 離別第12章 帝國落日(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39章 秀才會武術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07章 授課(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27章 行軍路線第45章 王彌之死(一)第38章 柳暗花明第33章 南匈貴族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2章 帝國落日(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三)第06章 在那月兒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07章 授課(下)第21章 永嘉之亂(二)第07章 授課(上)第20章 決鬥第05章 梨院十義第18章 成皋關下(中)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37章 六甲之音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36章 雞絡塢(三)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14章 赤龍與青鳥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六)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第34章 梅山下
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四)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九)第06章 在那月兒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41章 宅心仁厚第19章 米闊魯節(下)第17章 交心第34章 梅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36章 雞絡塢(一)第11章 鳳凰嶺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33章 南匈貴族第36章 雞絡塢(一)第33章 南匈貴族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40章 毓秀臺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五)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36章 雞絡塢(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三)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36章 雞絡塢(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六)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四)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13章 突圍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08章 離別第27章 行軍路線第38章 柳暗花明第44章 西趣長安(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八)第40章 毓秀臺第39章 秀才會武術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08章 離別第12章 帝國落日(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39章 秀才會武術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07章 授課(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27章 行軍路線第45章 王彌之死(一)第38章 柳暗花明第33章 南匈貴族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2章 帝國落日(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三)第06章 在那月兒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07章 授課(下)第21章 永嘉之亂(二)第07章 授課(上)第20章 決鬥第05章 梨院十義第18章 成皋關下(中)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37章 六甲之音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36章 雞絡塢(三)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14章 赤龍與青鳥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六)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第34章 梅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