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雞絡塢(三)

“…話說這附寶爲少典,在三月三日產下一子,是爲公孫氏。此子生下不過多久,便能說話,到了十五歲,已然無所不通,二十歲時,更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改爲姬姓,名叫軒轅。這位姬軒轅,之後又征服了中原“羆、狼、豹、貙、虎”五個華夏部落,成爲這些部落共同之首領。此人,便是黃帝。至於黃帝這個稱號是怎樣得來的,我稍後告訴你們。現在,你們只要知道黃帝的都城名叫有熊,其皇宮大概就是我們如今所處之地就好。你們都可以想象一下,現如今,我們,就在黃帝的宮城中…”

昏暗的油燈下,一羣少年正擠在一張泥土盤就的炕之上談天說地…

“呵呵呵…”衆人一笑,又都向雷有忠身前擠了擠,

恍惚的燈影映出的稚嫩的臉龐上,俱是喜悅與期盼…

“在姬軒轅繼有熊王位之時,已是神農氏管治後期,天下已成三足鼎力之勢。黃帝居中原。炎帝居西方,在王屋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東方。

炎帝與蚩尤均乃神農氏部族,同屬農耕部澆聯盟,同爲姜姓。炎帝部落爲神農氏族之直系後裔,仰成於其先祖神農氏發明耒耜功績之餘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聯盟之首,而稱“炎帝”。

蚩尤此時爲九黎部落的首領,屬於神農氏族之旁系後裔。有人言其屬太昊氏…”

“太昊氏是乃何人?”朱三急急的問到,雷有忠笑而答曰…

“太昊,乃上古東夷之祖先和首領,是爲三皇之首,有東方天帝之說。亦作大嗥、太皞、大皥。風姓,號伏羲氏。以木德王,是爲春皇。

太昊生於師嬟二十二年(戊子,前7593),乃純血緣伏羲氏族的一位絕頂聰明的男子。當時皆以女子爲尊,男子爲從。因而,各部落大酋長多乃女子。只有極少數出類拔萃之男人才能有資格被選爲部落首領。太昊就是其中之一。師嬟四十六年,四任帝、師嬟病死於宮中。師嬟去世後,族人即推舉太昊即帝位,以癸丑年(前7568)爲太昊元年。

話說,蚩尤之九黎部落有八十一個小部落,這些部落不僅勢力強大,各部首領亦俱驍勇善戰。你們想想,做這些首領之統帥,蚩尤那是有多麼強悍。相傳,蚩尤面如牛首,背生雙翼,銅頭鐵額,八臂九趾。但其實,這些都非事實,那蚩尤只不過是直接統轄着牛圖騰氏族與鳥圖騰氏族罷了,他其實也是個曠世英武的絕美男子。

這炎帝與蚩尤,爲了爭奪黃河下游地區,便開始了作戰。蚩尤所率之部落,武器製作精良,又勇猛善戰,故而所向披靡,而炎帝之部落完全無法抵擋,在蚩尤大軍之掃蕩下,炎帝只得向北逃竄,同時向黃帝求救。

黃帝慨然應允。但在之後的三年中,黃帝與蚩尤打了九仗,俱未能獲勝。爲此,他憂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賢哲輔佐他,以消滅蚩尤。有一天晚上,黃帝夢到大風吹走了天下所有塵垢。接着又夢見一人手執千鈞之弩驅趕着數萬羊羣。醒來後,他心覺奇怪。不由暗想,風,號令而爲主;垢,是土解化清,難道天下有姓風名後之人嗎?千鈞之弩,是希望爲能致遠,驅羊數萬羣,是牧人爲善,難道有姓力名牧之人不成?有了此念,黃帝便派部下到處訪尋此二人。結果,真在海隅找到了風后,在澤邊找到了力牧。

黃帝以風后爲相,力牧爲將,便開始大舉進攻蚩尤部。在涿鹿郊野,兩軍擺開陣勢。蚩尤佈下百里大霧,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

黃帝便令風后造指南車。與此同時,西王母亦派玄女前來,教他三宮秘略五音權謀之本。風后據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

之後,兩軍又在冀州重新開戰。在戰鬥中,雙方先由巫師作法,希望藉助神力征服對方,黃帝呼喚有翼之應龍畜水,以便淹沒蚩尤軍隊,蚩尤也請風伯、雨師相助,一時風雨大作,黃帝軍隊再次陷入困境。

危急中,黃帝只得請下天女旱魃阻止風雨。天女一至,天氣突然晴霽,蚩尤軍隊萬分驚詫,黃帝乘機指揮大軍掩殺過去,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此戰之中,黃帝斬殺了蚩尤,因蚩尤有不死之身,故分屍葬於四處,使之不得完屍。

黃帝的勝利得來不易,而勝利之後,又遇到諸多難題。旱神女魃因制止了大風雨而神力大減,“不得覆上”,應龍亦因參戰也“不得覆上”。故而,天上“無復作雨者”,地上便連年大旱。

之後,炎帝又與黃帝爭奪天下。黃帝在姬水,炎帝在姜水。此時,兩部之實力都已非常強大。兩軍開戰後,黃帝率領“熊、羆、狼、豹、貙、虎”六部軍隊在阪泉之野與炎帝擺開戰場。此六部軍隊各以自己部族之圖騰爲大旗,黃帝作爲六部統帥,持有一面“大纛”旗。

剛開始,炎帝趁着黃帝沒有防範,便先發制人,以火圍攻,使得軒轅城外經常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應龍用水熄滅火焰,黃帝率兵將炎帝趕回阪泉之谷。

因仰慕炎帝之醫藥與農耕技術,決心與炎帝攜手共同管理國家的黃帝,便囑咐手下士兵不要傷害炎帝性命。

在阪泉河谷中,黃帝豎起七面大旗,擺開了星斗七旗戰法。炎帝火戰失利後,面對星斗七旗戰法,又無計可使,只得躲回營中,堅守不出。

黃帝就在炎帝營外擺陣練兵,他讓將軍們每日都將陣法演示一回,那星斗七旗陣、千變萬化層出不窮,令炎帝的士兵們看的眼花繚亂。

這樣的操練,一練便是三年。在長達三年多的操練中,黃帝各部之戰力逐漸增強,而炎帝則只是利用崖頭作爲屏障,日日觀望陣勢。

忽一日,黃帝之兵將突然仿若從天而降一般,出現在炎帝的大營,並一舉成功活捉炎帝。

原來,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黃帝一邊以星斗七旗戰法練兵,一邊派兵日夜挖掘直通炎帝營中之地道。

阪泉之戰後。黃帝又歷經三戰,打敗了榆岡。又親率兵馬征伐各方不肯臣服之諸侯。前後共經五十二戰,方纔統一了天下。

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此時,天上突顯大蚓大螻,色尚黃,於是他以土德稱王,土色爲黃,故稱作…”

“這裡便是了嗎?”

“是的大人,羊公子與雷將軍就住此屋,”

雷有忠話未落音,門外卻突然傳來幾人的說話聲。他剛欲回頭望向窗外,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便已然響起…

“篤~篤篤~”“篤~篤篤~”

“羊公子,羊公子在嗎?荀大人專程前來拜訪…”

“荀大人?專程拜訪?是爲何事呀?”心下一驚的羊林楓目光掃向了衆人,轉瞬又連忙應到,

“在,晚輩在此。請司空大人稍候,容我換好衣服馬上開門…”

“快快快…下牀下牀…都整好衣服…”

在李農的催促聲中,土坑之上一衆人等急匆匆跳下牀來,屋內傾刻亂做一團。

第12章 帝國落日(六)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9章 米闊魯節(下)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三)第43章 情殤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07章 授課(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22章 秦王鄴第40章 毓秀臺第20章 決鬥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6章 在路上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25章 重聚第21章 永嘉之亂(八)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02章 興晉公府第10章 玉風驄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18章 成皋關下(中)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43章 情殤第23章 浴火重生第01章 東市街第21章 永嘉之亂(二)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41章 宅心仁厚第27章 行軍路線第17章 交心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2章 帝國落日(二)第44章 西趣長安(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7章 交心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6章 在路上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44章 西趣長安(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07章 授課(上)第45章 王彌之死(二)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六)第07章 授課(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第18章 成皋關下(上)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七)第26章 萋萋別離情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34章 梅山下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一)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37章 六甲之音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19章 米闊魯節(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41章 宅心仁厚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43章 情殤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08章 離別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36章 雞絡塢(一)第05章 梨院十義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05章 梨院十義
第12章 帝國落日(六)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9章 米闊魯節(下)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三)第43章 情殤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07章 授課(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22章 秦王鄴第40章 毓秀臺第20章 決鬥第19章 米闊魯節(中)第16章 在路上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25章 重聚第21章 永嘉之亂(八)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02章 興晉公府第10章 玉風驄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18章 成皋關下(中)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43章 情殤第23章 浴火重生第01章 東市街第21章 永嘉之亂(二)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41章 宅心仁厚第27章 行軍路線第17章 交心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2章 帝國落日(二)第44章 西趣長安(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7章 交心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6章 在路上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44章 西趣長安(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07章 授課(上)第45章 王彌之死(二)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六)第07章 授課(上)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第18章 成皋關下(上)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七)第26章 萋萋別離情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34章 梅山下第15章 怎一個糗字了得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一)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37章 六甲之音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35章 魚山之上(上)第19章 米闊魯節(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41章 宅心仁厚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43章 情殤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08章 離別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36章 雞絡塢(一)第05章 梨院十義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05章 梨院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