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午宴

只見信上寫到:

“翎並靈伯訖:

今時之天下,懷帝爲名,東海王爲實。吾尚有今日,盡仗東海王庇護。然,今收密報,言東海王聞懷帝令荀晞爲大將軍,公己罪狀前來討伐,氣急而薨於討伐叛逆石勒之軍中,太尉王衍令密不發喪,欲轉軍東海後南渡…

今時之形勢,懷帝與東海王府已成水火。吾輩前受東海王厚恩,今必與之共存亡。東海王雖去,其妃裴氏、世子毗仍在。太尉王衍及隨東海王出征之行臺、琅琊王、還有洛陽一衆世家大族,皆唯東海王府命事從。王衍握有晉國精銳二十萬,洛陽軍亦盡屬世子毗,琅琊王在健康握有重兵,此皆我朋黨。荀晞,及其餘各郡軍雖不利於我,但均在千里之外,故形勢末明之前,吾輩應暫且無事。

然,汝等所言之殺人案,出此緊要關頭,實屬不該!懷帝縱無權勢,但因此取吾全家性命易如反掌。汝等切要謹慎,不可等閒視之。那廷尉諸葛銓乃懷帝啓用之人,非我朋黨,其若不來府上則罷,來,若…就…,若…就…,若…就…。望二公好生規勸吾弟,切要依計從事,再不可妄動。

另,吾料世子毗一旦獲知其父亡,必離洛陽而南渡,汝等亦當速速準備以便同往,此事關乎身家性命,切不可怠慢!

此信觀後立焚,隻字勿告他人,切記切記!”

二人看完信皆面若死灰,片刻沉寂後,立即開始籌劃南渡事宜…

羊林楓睜開眼,天已大亮。

“靈伯,什麼時辰了?”

“少爺,剛到已時,您還可以睡會”。

“都已時了”,他一軲轆爬起來。兩個胡人婢女急忙趕到牀前,伺候着穿衣…又有兩個胡人婢女捧過了臉盆和清茶,洗臉漱口...完了又上來兩個胡人婢女上來伺候梳頭...

等羊林楓穿戴好,早飯早已呈在桌上:一盤魚鮮,一碟五味脯,一碗苑羹和兩顆跳丸炙。

“去叫李農來”,

“諾”,

靈伯一直想說話,始終站在羊林楓身邊卻沒有機會,這下見羊林楓梳妝完,剛好也打發走了侍女,連忙說到,

“少爺,關於南渡…”

“哎~靈伯,這種事我不是早說了嘛,讓我扔下姐姐一人南渡是萬萬不能的”,羊林楓打斷靈伯的話,“而且,上回我師父說過,胡人是根本不可能戰勝我們晉人的。師父說,我們是有光榮傳統的民族,我們晉人的祖先在非常荒蠻的時代裡,都是一手執書,一手執劍,他們打敗了所有胡夷,佔領了所有眼所能及、人所能至的肥沃土地。師父說,我們祖先的詩書和劍代代相傳,傳過商周,傳過春秋,傳過戰國,傳過漢魏,現在又傳到晉,從沒有丟棄過。師父說,這本詩書就是智慧,這把劍就是戰力。我覺得師父說的對,我們的都城絕對不會落入外族手中”。

“小少爺,你師傅說,你師傅說,他走火入魔了說的話您也信,亂世之中,有性命纔可圖以後,別聽他的了..."真後悔帶他來見你”…

“小主人”,李農沒進門就喊。

“好了靈伯,這事以後再議,我今天要和李農他們去見師傅,時間太緊…”,

“小主人,您起來了,人我都召集好了,都在偏殿伺候着呢,快走吧”。

羊林楓剛纔只吃了一顆跳丸炙和幾個五味脯,見李農來了就急忙起身往外走,他邊走邊說,“我們走了啊靈伯,你今天去嗎?糧食送過了嗎?”

靈伯懊惱的說,“我不去,我的事還多着呢,以後再沒糧食送他了…”

“小主人到”。李農剛到偏殿門口就大聲報到,

衆人皆起身後退兩步,神色拘謹的躬身抱拳說,“小主人安好”。

羊林楓笑了,“李農,是你教得吧?”,說話間,他已坐在屋子上首正中間的椅子上。李農忙過來站在旁邊。

“大家坐”,羊林楓做了個手勢,語速輕快的說,“都不用太拘謹,我帶你們來有兩個目的,一呢,是我師傅要找人,二呢,是想讓你們跟隨我師父去習武,眼下即能餬口,將來也好在這亂世中立足。所以,你們不是在興晉公府做事,也不必像李農這般叫我”。

大家面面相覷,只不言語。

羊林楓又笑着說,“當然,誰要不願意去也可以留在府上”。

“我去”,“我去”,朱三、王謨、張鳳急忙表態,金梅苓、嚴震、夏南、封奕都沒說話。

羊林楓看向金梅岺,只見她束着長髮,雪白的臉龐,如玉的脖頸配着一身月下雪映黃梅裝,正端坐在椅上,兩手不停的擰着腰間佩戴的兩根金絲線。羊林楓心中暗笑,小姑娘這金絲纏繞之狀怕是不比內心的糾結少吧。笑完心下又暗歎,這風姿綽約之狀,多看一眼也能讓人心中多一段梅香。

“苓姑娘,你是和他們去習武呢?還是留在府上?”

金梅岺見第一個問她,心下更爲糾結,一心想留在府上安安穩穩做點小事,好好生活,可這樣問,讓人該怎麼開口…她臉一紅說,“剛在想事,我和他們一起去習武”,話一出口,心中就後悔,於是眼巴巴的看着羊林楓,眼神閃爍。

羊林楓見她這樣看着自己,感覺很真誠的樣子,還以爲她真想去習武。就一笑,起身脫下淺藍色長袍,遞給李農說,“在家穿成這樣真不舒服”。又轉向夏南問,“你呢?夏南,你怎麼辦?”

夏南剛從水深火熱之中來到了公侯府,怎麼捨得又出去呢,於是他說,“我都十三歲了,肯定不是你師傅要找的人,而且,我也不愛練武,我就在您府上做點小事就行”。

正說着,王翎黑着臉疾速入殿,“你們速速退到屏風後,切勿言語,誰敢出一聲、立刻杖斃,李農你也進去”。話不說完,他就急忙上去和羊林楓耳語。

看着王翎緊張之狀,衆人心中都驚奇不已,這麼大的公府,能出什麼事?怎麼自己剛到就出事?金梅苓也被王翎聲色具厲的樣子嚇壞了,她看了看羊林楓,只見正和王翎耳語中的他表情也異常凝重。

“還不快去”,王翎見他們沒動,又壓低聲音厲色說到。衆人這才急忙退入屏風後,剛站定,就聽有人通報:“廷尉府諸葛大人到”。

“諸葛大人好,快請進”,王翎滿臉笑容的迎了上來。諸葛銓只微笑着一抱拳就跨進了偏殿門。

“國舅爺早”,諸葛銓躬身施禮,“小臣昨日按國舅爺的指示,認真調查了一番,發現確實與那胡人小兒無關。太醫院也認爲譙同死於氣血鬱結。因而,我今天一大早就把那小胡人送來了,現正在大門外候着”。

羊林楓只穿着淺肉色短衫和長褲,把玩着摺扇,不言不語。他在想着王翎剛教自己的那些恭維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諸葛銓見他這種神情心中極度厭棄,暗自發狠:你不就靠你姐姐嗎,張狂成這樣,也太不把人當回事,看我怎麼收拾你們。他只稍一停頓,又接着說,“譙同這個案子沒有什麼疑點,本來可以結案,只是昨天國舅爺說過,曾讓書僮李農安排人給他送過酒,現在需要歷行程序,對李農進行一個簡單的問詢,此案纔好了結。”

說完他又抱拳躬身施禮。

“王總管,你去找李農來,順便把那孩子帶進來我看”。

“諾,”王翎應聲而去。只一小會,就又帶着那小胡人進了偏殿。

“小主人”,王翎說,“值門小廝說李農一個時辰前出門採購了,我已派人去找,這小孩給您帶來了。”

“哦”,羊林楓提高了腔調說,“那你陪諸葛大人去會客廳等等,我和這孩子說說話”,說罷就端起了茶杯。

諸葛銓做慌忙狀說,“不急不急,這只是走個程序,那下官就先行告退,李農回府了,讓他自己來一躺廷尉府就行”。

說罷躬身退出門外,才轉身而去。

王翎去送自不必提。只見羊林楓呆呆的坐在椅子上看着這個滿身是血、遍體鱗傷的小胡人卻不說話,整個房間安靜的連掉根針都能聽見。

約半盞茶工夫,王翎小跑回來,又在羊林楓耳邊耳語了幾句,他這才緩過了神色。

“你們都出來吧”,羊林楓說,

“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慕容萬年”,

“鮮卑人嗎?”

“是”

“我家有鮮卑的女僕,漠北的,你也是嗎?”羊林楓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不是,我家在遼東”。

說話間,那幾個人都從屏風後走出來,站在了慕容萬年的旁邊。

“李農,你帶慕容兄去看張太醫,給他換身衣服,之後一併速來這裡”,

“對了,吩咐廚房簡單做些飯菜,今天我在這裡招待客人”。

“諾”,李農應了一聲就帶着慕容萬年往出走。

“謝謝恩公救命之恩”,走出門口的慕容萬年又返身回來,單膝跪地向上抱拳說,“廷尉府的獄卒早早告訴我,一入廷尉府就別想活着出來。恩公的救命之恩我銘記在心,有朝一日,只要恩公需要我慕容萬年,在下定當萬死不辭”。

聽到這話,李農,王漠,嚴震全都一臉鄙棄的神色。

“快起來吧,舉手之勞而已,不必在意”。羊林楓扶起了他,“快去看一下傷口,再換一身衣服來,用完午餐我送你去一個安全的地方”。

慕容萬年猛一抱拳,感覺能用盡全身氣力,深鞠一躬後,隨李農離去。

“爲什麼要救那個胡人呢?胡人都不是人,這還牽連上了李兄,”王謨說。

“就是”,“就是”,張鳳、朱三也附和着說。

“王總管說街上沒有發現廷尉府的人,讓李農躲避幾天就沒事了”,羊林楓微笑着說,“但現在,大家必須隨我去見師傅了,因爲府上有事,靈伯今天已經準備打發待從、僕人出府了,我也是剛聽王總管說起。”,羊林楓端起杯子喝了口茶,又繼續說到,“那個慕容我也會送他去師傅那裡,養好傷後再說去留,也許以後大家都是師兄弟,所以千萬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晉人有好人也有壞人,胡人有壞人也有好人。慕容和我們一樣,現在只是一個小孩子而已”。

夏南見羊林楓說成這樣,忙說,“那就去拜師學藝,好好練成武功,以後我們師兄弟一起牧馬天山、馳騁天下”,

“牧馬天山,天山在那兒呢?”,金梅岺笑問,

“還馳騁天下呢,先吃飽肚子再說吧”,衆人隨着嚴震這一句,都笑着起鬨了起來。

封奕也一笑說,“南大哥說的也不錯,誰知道我們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呢,也許我們中間有人能當皇上也說不定呢”,

“還當皇上”,朱三大笑着說,“我只要一天能吃一頓肉就滿足了”,

張鳳立刻接話,“朱三弟弟,只要認認真真學藝,勤勤懇懇做事,天天有肉吃也不是不可能”。

“你們都認識了嗎?”羊林楓插話,“我還不認識呢,你們怕也有認不全的吧,大家都做個自我介紹如何?”,

“好”,王謨應到,“我先來,我叫王謨,十二歲,鄴城人氏,兄弟們以後多關照”,王謨上前一步,一側身、面向大家抱拳,說完又退回原位。

“我叫嚴震,十一歲,洧倉人氏,兄弟們多關照”,嚴震也學着王謨的樣子說,

“我叫張鳳,十二歲,幽洲人氏”

“我叫朱三,十一歲,並洲人氏”

“我叫夏南,十三歲,並洲人氏”

“我叫封奕,十一歲,渤海人氏”

“我叫金梅岺,十二歲,徐洲人氏”,金梅岺說完也豪爽地抱了抱小拳,一幅女俠的樣子,引得大家都笑。

“我叫羊林楓,十二歲,東海郡南城人氏,父母雙雙亡故,現在只有一個姐姐卻不易見面。家裡對外主要是靈伯主事,對內主要是王總管主事,靈伯將我帶大,李農是我的伴讀。以後大家就是兄弟,一定要相互幫襯、相互扶持”。

“小主人,廚房飯菜已準備停當”,羊林楓話音剛落,就聽一個胡奴在門外請示。

“那就上菜吧。對了胡館,你去再拿些醒酒來”。

“諾”,胡館躬身退下,羊林楓招呼大家分坐在大殿兩邊,這邊剛坐好,一衆胡奴就擡着各色餐具進了殿門。

“小主人,準備就緒了”,胡館說,

“這兒的客人好多都是第一次參加正式宴會,你把菜品給大家介紹一下”,羊林楓說。

“諾”,胡館躬身三向施禮,起身走向殿中央,從一個天青色半透明、高一尺的寬口玻璃瓶內拿出一根不足兩尺的銀製細棍,指着旁邊一個長一尺、高半尺的銅樽說到,

“這是興晉公府秘製的武昌魚,先將魚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在魚身兩邊剞上波浪花刀,撒上鹽,姜、淋上女兒紅,把蔥兩根放入魚腹中,再附上香菇、冬筍,將整魚連盤放入銅甑(zeng),蒸一柱香時間,之後從甑中取出盤子、揀去薑片,放入銅樽,再淋上早早用豬油、雞湯燒成的湯汁,撒上胡椒即可。其魚肉肥美細膩,湯汁鮮濃清香,色澤五彩絢麗,保有魚的原味”,

又指着殿中央一個長三尺、高二尺的銅甑說,“這是蒸熊,先取豬肉三升、熊一頭,洗剝乾淨,煮到半熟,然後用豆豉醃製一晚上,再和糯米、蔥姜、鹽一起,放到甑裡蒸熟就可以了。”

又指着殿中央桌上一個鎏金雙鴛團花銀盆說,“這是炮羊肉,將剛一歲的小羊殺死切成薄片,抖入豆豉、鹽、蔥白、姜、辣椒、胡椒等調味品後,裝入洗淨的羊肚內,縫好。再挖一個燒火坑,把它燒熱,掏出火灰,把縫好的羊肚放進坑內,再蓋上火灰。之後再在坑上燒火,燒到炊一石米所需要的時間,肉就熟了”。

又指着殿中央桌上兩個菱花形銀盆上和人頭一樣大的饅頭說,“這是用宮庭酵母把粟米麪發酵後,加入秘製牛肉餡和豬肉餡做成的“曼頭”,這個是牛肉餡的,這個是豬肉餡的”,

說完,胡館向羊林楓一施禮又說,“李大人說今天時間緊,廚房就緊現有湊手的準備了些”,

他一揮手,胡館向兩邊各施一禮,退出門外。

羊林楓這才笑着說,“節儉是我家的傳統,我家平時待客就比別人家樸素一些,再加上今天確實時間緊,就這幾個菜,大家將就用一頓吧。以後有機會了再做豐盛點好好招待大家”。

衆人本就驚駭,聞此言更不知該做何言語。

“咱們準備吃飯”,說罷羊林楓一擊掌,門外列隊進來十二個胡女,先有四人上前施禮,禮畢後從殿中央半尺高的天青色敞口玻璃瓶內取出刀叉,分別跪於每道菜餚之前,執刀叉分食。餘下八人則站原地不動,只等分好後再逐個上前捧盤送餐。

朱三隻想吃蒸熊,他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桌前銅甑旁跪着的侍女,只見她二刀三刀就將一塊熊肉分成十多份,然後快速分裝在八隻小金碟中,等每個捧盤侍女路過時、又快速將一隻小金碟放入銀盤中。

朱三坐在右排最後一位,他眼見一個又一個捧盤侍女從銅甑前走過,跪在別人身旁卻總不到自己這邊來,口水嚥下幾次後,終於忍不住,轉頭問向旁邊的封奕,

“我離的近,怎麼老去他們那,不到我這來”?

“這是按客人就座的主次位分先後的。一旦送到你面前,就有專門的侍女待在你身邊,那時就不分先後了,誰先吃完,誰身邊的侍女就會先去盛飯。”

“這些你咋知道的?”朱三問,

封奕笑了,“我剛也觀察、琢磨了老半天,肚子餓的,誰讓咱倆最小呢”。

正說話間,一個胡女將盤中菜餚放在封奕正前方,又來到封奕的右側跪下。

“終於到我了”,朱三說着把手上的汗在胸前抹了抹,眼巴巴的看着胡女放下盤子、跪在身邊、執壺倒酒,忙問胡女,“這是什麼東西?”

胡女輕聲說到,“這是越窯劃花酒注”,又指着桌上的酒杯說,“那是越窯海棠碗”。

“哎呀真是”,朱三心裡暗叫道,“這公府侯門之中,連個酒壺茶碗都叫的這麼文氣”。

羊林楓見菜都上齊,端起酒杯說,“這是惠帝皇后賞賜的醒酒,外臣每年頂多賞賜三升,今天爲我們第一次相聚,喝點好的,來,乾杯”。

“幹”,衆人齊舉酒杯,一飲而盡。

金梅岺本不想喝酒,但聽他這麼一說,也不由得品了一口,只覺酸中帶甜,有一種梅子的味道。

“大家不用拘束,吃完了只管讓侍女盛”,羊林楓說,“你們見識多,都給我講講路上的見聞?”。

此話一出,下面立刻喧聲四起。夏南嘴裡嚼着羊肉大聲吹噓他當年如何殺了一頭白熊,朱三又搶着說他是如何打敗過一個逃兵,張鳳說他如何救過一隻虎崽…幾個孩子你爭我搶,聲情並茂,嬉笑怒罵,真是我方唱罷你登場,逗的文靜的金梅岺也忍峻不住,笑的花枝亂顫…偏殿內鬧哄哄亂做一片。

羊林楓可是開眼了。他心想,今日這般情景是不是能抵上當世名士們的聚會了呢?一樣的癡狂,一樣的放浪,一樣的無視禮教…但是轉念一想又覺不對,靈伯說名士們的內心其實是孤獨的是痛苦的,他們只是憎恨一些世俗的東西而又無能爲力,才故做佯狂…而這些夥伴們這是發自內心、由內而外的開心與放鬆,這是他們本性純真、善良的表現…那具靈伯所說,外在癡狂的名士們也有晶瑩如雪的品質啊…可是,他們似乎又多了一層寧靜幽深,而夥伴們只是活潑可愛…還有還有,名士們玄妙飄逸、博學雄辯,如當世之王衍,“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如珠玉在瓦石間”…

“小主人,我回來了”,

羊林楓呆笑着思索的進程被李農的叫聲打斷了,同時,他們的出現,也讓喧鬧的現場突然安靜了。

“張太醫說都是皮外傷,開了些白蒲草讓搗碎外敷”。

“恩,那就好”,羊林楓用手一指,“你們快坐,趕緊吃些東西,一會也好趕路。”

“唉”,李農應了一聲一擊掌,外面又進來兩個胡女,自己卻走向羊林楓身旁,低聲說到,“小主人,我剛碰到綠奴,她說靈伯要將她賣出,求我說個情…”,

“我們要南渡了,帶不了那麼多人”,羊林楓在他耳邊低語到,

李農一驚,“您以前不是說不離開洛陽嗎?我們走了皇后殿下怎麼辦?”

“王總管剛剛告訴我,形勢嚴峻,姐姐已下定決心要與我們同去”。

李農略有疑惑,卻也只能先行退下。

“慕容兄,也講講你的故事吧”,羊林楓笑着說。

“他能有什麼故事呀…”,王謨笑着喊了一嗓子,朱三,嚴震也跟着起鬨,卻突然發現無人跟進,現場頓時又安靜了下來。

第21章 永嘉之亂(八)第44章 西趣長安(三)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23章 浴火重生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九)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36章 雞絡塢(三)第29章 韓壽偷香第38章 柳暗花明第25章 重聚第26章 萋萋別離情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44章 西趣長安(二)第29章 韓壽偷香第36章 雞絡塢(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一)第38章 柳暗花明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2章 帝國落日(八)第13章 突圍第01章 東市街第20章 決鬥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08章 離別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一)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04章 絪縕谷第29章 韓壽偷香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六)第18章 成皋關下(上)第29章 韓壽偷香第21章 永嘉之亂(八)第37章 六甲之音第36章 雞絡塢(二)第08章 離別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九)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36章 雞絡塢(二)第14章 赤龍與青鳥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二)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23章 浴火重生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21章 永嘉之亂(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九)第38章 柳暗花明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第36章 雞絡塢(一)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44章 西趣長安(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27章 行軍路線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21章 永嘉之亂(六)第37章 六甲之音第02章 興晉公府第33章 南匈貴族第06章 在那月兒山下第38章 柳暗花明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32章 光華樓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38章 柳暗花明第38章 柳暗花明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六)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五)第38章 柳暗花明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45章 王彌之死(一)
第21章 永嘉之亂(八)第44章 西趣長安(三)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23章 浴火重生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九)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36章 雞絡塢(三)第29章 韓壽偷香第38章 柳暗花明第25章 重聚第26章 萋萋別離情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44章 西趣長安(二)第29章 韓壽偷香第36章 雞絡塢(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一)第38章 柳暗花明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2章 帝國落日(八)第13章 突圍第01章 東市街第20章 決鬥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08章 離別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一)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04章 絪縕谷第29章 韓壽偷香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六)第18章 成皋關下(上)第29章 韓壽偷香第21章 永嘉之亂(八)第37章 六甲之音第36章 雞絡塢(二)第08章 離別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九)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36章 雞絡塢(二)第14章 赤龍與青鳥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二)第19章 米闊魯節(上)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23章 浴火重生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上)第21章 永嘉之亂(六)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九)第38章 柳暗花明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第36章 雞絡塢(一)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44章 西趣長安(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一)第27章 行軍路線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21章 永嘉之亂(六)第37章 六甲之音第02章 興晉公府第33章 南匈貴族第06章 在那月兒山下第38章 柳暗花明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32章 光華樓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38章 柳暗花明第38章 柳暗花明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六)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09章 《風雷驛客棧》(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五)第38章 柳暗花明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45章 王彌之死(一)